國慶去博物館作文
十月處金秋,國慶迎歡騰。國慶節,讓我們同祖國共同慶祝這個盛宴,愿祖國繁榮強盛的同時,也祝你生活繁花似錦。國慶節快樂!下面是國慶節的祝福作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國慶去博物館作文1
早就仰慕矗立于太湖廣場對面的無錫標志性建筑物——博物館了。今天上午我約了幾個好友前去一睹它的風采。
來到博物院北門入口,只見它為一字長蛇陣排開,金碧輝煌,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
走進博物院,我們來到二樓徐悲鴻藝術展館,這個展館共展出了徐悲鴻精心創作的國畫、油畫、素描30幅。大廳中間,有一幅立馬圖。那匹形體健壯的大馬栩栩如生,活靈活現,仿佛我一聲令下,它就會疾馳而去。看著這些惟妙惟肖的畫,我想起了《徐悲鴻勵志學畫》這篇課文,不禁肅然起敬,心想:徐爺爺畫得那么好,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那!
離開了藝術展館,我們又來到了書畫廳。
廳內擺放著許多古今中外的名畫。瞧!這張《黃鶴樓》多么形象,多么逼真!看著,看著我仿佛來到了唐代,與大詩人王維、李白、孟浩然一起登上黃鶴樓吟詩作對,暢談理想。再看這幅字聯,下筆多么蒼勁有力,一橫、一豎都為極品,真所謂剛中帶柔,柔中帶剛啊!
之后,我們又參觀了許多展廳,我們無不為這些大書法家、大畫家高超的技藝所折服。這不由讓我想起了這樣一句話:沒有付出,哪來收獲;沒有失敗,哪來成功!
國慶去博物館作文2
國慶節,小記者又組織了我們來博物館,聽說這次展出了很多的文物,上至新石器時代,下至明清,對于我這個小歷史迷可不能錯過。
在張璟老師的介紹下,讓我們對青銅器有了直觀的認識。青銅器是指以青銅為基本原料加工而成的器皿、用器。而我國最早的青銅器是公園前4000年的單刃青銅刀,最大的青銅器是鼎,四角圓腹,那時候它只是用來煮飯的。接著從一件件青銅器的分類中,我們似乎看到了古人日常生活軌跡,是那么的平凡而又華麗。青銅器可以分為食器、酒器、水器、兵器、樂器。食器中有煮飯用的.鬲、鼎;盛放糧食用的簠fu、盨xǔ、敦duì。
我們現在的酒杯則是由青銅器爵、角、斝jiǎ演變而來。兵器當中最有名當屬吳王夫差劍。最讓人驚嘆的是我國湖北1978年出土的全世界最大最重的大型青銅禮樂器——曾侯乙編鐘,它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每一位小記者都仔細聽著詳盡的講解,想象著周文化的輝煌和生活的情景,都聽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聆聽與想象的快樂中。 青銅是金屬,也是時代。青銅的美帶給我不僅僅是震撼,更讓我敬佩古人的智慧。
國慶去博物館作文3
人們都說知識就是力量,有了知識才能建設好祖國。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天氣,我們小記者就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市博物館,學習知識。
來到博物館內,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座高大的塑像。我們一眼就認出那就是我們敬愛的毛主席,只見他身穿一件軍大衣,右手指著前方,好像不遠處就是幸福與快樂。雕塑人高7.1米,象征著建黨節,以此來紀念主席;主席腳下的像座高5.16米,意味著 ,雕像一共高12.26米,這正好是主席生日,設計得多巧妙啊!而且這還不是一般材料制成,用的是當年做飛機的材料—–鋁鎂合金。是湖南唯一一座鋁鎂合金塑像。這樣的塑像,難道不珍貴嗎?
目光轉移到旁邊,一個長198米,寬1.8米的長廊,只見里面有許多詩句、字畫。據說有104件毛主席的作品,詩詞,對聯,書法都有。
跟著隊伍走,我們經過清水塘來到了中央湘區委員會舊址,也是毛澤東、楊開慧的故居。這套房子是在1921年秋季建成是一套兩進三開房。本是陶樹青的房子,但是1922年易禮容以每月7塊大洋租下作為中共湘區委員會,讓毛澤東、楊開慧住在里面,便于聯絡。一進堂屋,面前有一張大照片貼在墻壁上,是毛澤東1924年的照片,相片中的主席臉上沒有痣,長得像個姑娘,我差點以為是楊開慧了呢!幸虧講解員阿姨解釋道:“毛主席的長相有個說法叫‘男身女相’。”我這才恍然大悟。講解員阿姨還說“現在這張相片上沒有痣,痣是在1935年長上去的,于是人們就又有了一個說法,說毛主席是‘中年得志’”照片下面還有一個專門祭神的八仙桌。堂屋左邊的臥室是湘區委員工作室,劉少奇、李立三、李維漢曾今都在這睡過。右邊是毛澤東、楊開慧的臥室,至今還有毛澤東用過的毛筆、油燈和紙。堂屋里面是餐廳,旁邊有一個架子是用來放臉盆的。右邊一間是中共湘區委員會秘密會談房間,再往前走就是就是茅房與廚房了。
參觀故居后,我們來到展覽館內,一個大碑立在眼前,上面寫了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變化,然后我們一個個環節地體驗變化。我們從衣、食、住、行、醫療保險……各個方面體驗到了三十年前前后后的變化,從貧窮到富有,從落后到先進,我們有幸生活在如此美好的時期,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為建設祖國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這次參觀,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解開了我以前所不知道的問題,真是受益匪淺!
國慶去博物館作文4
六月的最后幾天,一考完試,媽媽就帶我來到了爸爸工作的城市——長沙。
長沙,古稱潭州,別名星城,是湖南省省會。長沙的美食也是聞名中外的,長沙人愛吃辣,聽媽媽說因為長沙氣候潮濕,所以吃辣是對身體的一種排毒,這個說法還真夠怪的。
第二天,我和媽媽一起參觀了長沙市博物館,歷時兩個多小時,走馬觀花似地看完,其中最有名的是馬王堆漢墓,里面埋的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有及家屬的墓葬,保存的特別完好,可見中國古代的人是多么聰明,最令我難忘的是丞相的夫人——辛追夫人的墓。她出土時連肚子里的瓜子都能大約數出來,并且肌肉還富有彈性,甚至手足上的紋路也能清晰可見??茖W家們推測可能是因為水銀的作用,加上古代人喜歡吃長生不老的丹藥,丹藥里也含有少量水銀,水銀富有殺菌的作用,所以才保存的如此完美。
這次的長沙之旅讓我收獲滿滿,受益匪淺,原來考古科學家的本領這么大,我非常喜歡這次的生活實踐,真的很有趣。
國慶去博物館作文5
早聽聞國慶期間市里的博物館將有書畫作品展,國慶日當天早上,我和爸爸媽媽就懷著期待前去參觀。
館前立了一幅宣傳畫,讓我知道這次書法作品的主人是唐桂文先生,他是市里有名氣的書法家。進到一樓,這里平常就布置著書畫,不過這次我們的目的地是二樓,就徑直往上。時辰尚早,館里多是常駐在此處的書畫家,我聽著自己一步一步登上樓梯的腳步聲,感覺格外孤獨,也格外緊張。終于,我踏上了那片充滿靈氣的地方。
闖入眼眸的是熱情的陽光,除此之外還有墻上情態各異的書畫作品。它們有梅蘭竹菊傲然獨立,有云繞千山緲然峭壁,也有十八羅漢普渡尊者,更有輕舞飛揚的書法字作。這是一間很大的房間,可是有那些迷人的書畫,卻讓人覺得看再多也看不夠,放再多也嫌小!作品除了在四墻上繞了一周,在中間立出的柜子上也找到落腳的地方。如此,廳里就形成了一個“回”字形空間,我從左壁開始,慢慢沿順時針看去。一幅野壁蘭花圖一下子抓住了我的眼球:在無形的風中,它的長葉是多么地飄逸靈秀,一汩清流直下更襯得它灑然自樂。
我看著它,思緒就如風中舒展的蘭葉飄飄蕩蕩,心懷又像嘩嘩流水奔到白云繚繞的遠方。聽見了嗎?蘭與溪流的唱和,那是一支多么自在的歌兒呀!游過西施浣紗的荷池,品過肆意留影的行草書法,我又站在綿延的長城古壁上送昭君出塞。風沙迷眼中我仰望雁行斜飛,蒼涼的琵琶聲在烽火殘煙后斷續地傳來,那位頭戴風巾瞇眼凝視遠方的女子,你是否在留戀那難割難舍的鄉土?“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我看著這一首浩然大氣的《正氣歌》,耳畔不免響起金玉不屈的錚錚之聲,文天祥的詩詞帶著他的一片丹心流傳后世,這幅書法也格外的端正大氣。
正當我沉醉于朱亭柳畔,一陣喧鬧聲將我喚醒。原來是一群低年級的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風風火火地進來了,他們拿著自己的小手機在廳里跑來跑去,瞪著書畫里的獅子老虎大叫:“哇,厲害啊!好厲害!”像一群嘰嘰喳喳的.小鳥,自由又快活。閃光燈的眼睛不停眨啊眨,我的眼睛也不?;伟』??!拔襾韺懸还P!”一些小朋友還圍在唐桂文先生身邊,擼起袖子抓著毛筆,準備大展身手!大家笑個不停,笑聲像海浪涌滿了展廳,流出了窗外。
別了這方墨香天地,我又到一樓偏廳參觀了真正的“歷史博物館”,這里有石器時代的工具、漢代的串珠、宋代的瓶,也有近代我們桂平金田農民起義的資料文物?;椟S的燈光籠罩著一件件無言的文物,整個展館就像一本書頁褐黃的古舊老書,里面記載著塵封的歷史。我看到農民起義軍用過的衣、刀、藤盾、炮,一瞬間仿佛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威風凜凜繡著“將軍”二字的錦帽,被歲月沉淀的鐵黑雙刀,我更強烈地體會到那時的人拼殺時的勇猛氣概。與展柜中線條流暢的沉郁古刀對望,我心里也生出一絲歲月悠悠的無窮意味。
回家的路上,小城市特有的喧嚷繁華和陽光一起映在心上,我像從一個世界走出來,又走進了另一個世界。在現在社會中,建一個博物館真的是件好事,它能讓我們去體會古老的文化,品味現實生活中難尋的一份厚重。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那些靜默卻附有靈魂的物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