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九九重陽節的作文
這一日我們歡聚在外婆外公家一起吃團圓飯。
我的外婆是個特別特別和藹可親的人,她對我向來都是關懷備至。本來說好跟外婆一起到郊外游玩,可是國慶放假人太多了外婆不方便出行,于是我和媽媽就帶著白天親自采摘的大柿子給外婆品嘗。外婆笑的都合不攏嘴,她為我們準備了豐盛的飯菜。飯后我為外婆做按摩,捶捶肩,揉揉腿,感謝外婆為我們辛勤的付出。親愛的外婆,您要多注意身體,我長大了不會再讓您操心了。
四年級九九重陽節的作文篇2
重陽節也是老人節,人們都會去自己的父母家看望老人,給老人買一些水果或點心,還會陪老人去登山,上山插茱萸,飲菊花酒。
關于重陽節有首詩寫的非常好,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內容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講的就是重陽節人們上山插茱萸時思念親人。前一句中“獨”、“異鄉”、“異客”道出了詩人的孤獨感和飄零的痛苦。特別是第二句高度概括了詩人的思鄉的心情。此句非常之好以至于成為傳誦千古的名句。
我們不但要在重陽節是去看望親人,在平時我們也一定要去看望我們的親人,帶去我們的關懷和親切問候。
四年級九九重陽節的作文篇3
重陽節就要到了,老師讓我們為老人們做點事。這幾天,大家都很積極地幫老人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星期天,我早早的起了床,我把作業做完后,便開始想:幫助誰做什么事呢?突然,媽媽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媽媽興奮地說:“我們可以幫隔壁的爺爺、奶奶掃樓梯呀!”我立刻贊同了媽媽的說法。我拿起掃把開始掃樓梯,媽媽說:“掃樓梯的時候,人要站在上面往下掃?!蔽艺罩鴭寢屨f的去做了,好不容易才把樓梯掃干凈。媽媽拎過來一桶水,我問媽媽干什么?媽媽說:“掃完后要用水沖一下才干凈。”于是,媽媽就把一桶水灑在樓梯上,看著那水從樓梯的第一階滾到第二階,從第二階滾到第三階……就像瀑布一樣,漂亮極了。
我們干得熱火朝天,終于把樓梯弄干凈了。我想隔壁的爺爺奶奶如果看見了,也一定會高興的。真是一個有意義的重陽節啊
四年級九九重陽節的作文篇4
今天是九月九日重陽節,大詩人王維會在這天想念自己生活在遠方的兄弟,而我則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生活在老家的爺爺、奶奶,所以我央求爸爸帶我回老家,爸爸自然是同意了!
剛到門口就看見爺爺、奶奶無比激動,喜上眉梢的那張飽經風霜的臉,雖然滿臉笑意卻還是掩蓋不住干活的疲倦,奶奶依然辛勤地為我們忙這忙那,一滴滴豆粒大的汗珠從她的額頭滴落下來。我急忙上前,扶奶奶坐在椅子上休息,可她硬是不肯,要不是爺爺也來勸阻,奶奶一定不肯罷休??粗棠踢@么忙碌的身影,我決定親手做一盤菜給奶奶嘗嘗??墒窃谖壹欲}時手一抖,鹽放多了,我嘗了嘗,真是太咸了!正當我準備倒掉時,奶奶立即從旁邊拿起一雙筷子,夾了一塊嘗嘗,然后夸贊道:“真是太好吃了!不愧是我孫做的!”其實我知道,一定非常難吃,而且奶奶一向不喜歡吃太多鹽,她這么做也不過就是在鼓勵我罷了。
爺爺一向非常忙,每年夏季的下午,他總是迎著炎炎夏日去河里下籠子,并且每天一大清晨,當我們還在夢鄉時,我這位吃苦耐勞的爺爺已經去工作了。今天見到他時,他已骨瘦如柴,身上被曬的通紅。為了不讓我們心里難過,他還幽默地說了一句:“這是健康的膚色。”為了迎接我們的到來,爺爺一大早上就去菜場買了許多新鮮的蔬菜,為我們做了一桌子的菜。到了吃午飯的時候,我定睛一看,竟然都是我上次回來時隨口說的幾道我最愛吃的菜。雖然每道菜的味道各有不同,但我覺得每道菜里都有同一種味道,那就是“愛的味道”!
我們一會兒和奶奶拉家常,一會兒又幫爺爺種菜,轉眼間愉快的一天就過去了!真是令人回味無窮啊!
四年級九九重陽節的作文篇5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說。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愈之后,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于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恒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恒景廢寢忘食苦練,終于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恒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恒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恒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恒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梁人吳均在他的《續齊諧記》一書里曾有此記載。
后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另外,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后來重陽節被立為才老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