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作文春節的習俗
每至春節,家中必是歡樂的熱潮。
年前逢集,姥爺帶著家里的孩童在集市上兜售菠菜,順便買些年貨,度過春節。還未到七點鐘,這里便有些人了,他們都是早起的鳥兒,避開了擁擠,收獲了新鮮與美味。再過一些時間,便與清晨大不相同了,人們摩肩接踵,瞧著這邊水果,又望向那邊煙花爆竹,叫賣聲與三輪車的“拖拉”聲回蕩著,悠揚著,這一切,仿佛與平日沒有什么異處……回家時,手中提著大包小包,想起自家的菠菜都賣了出去,心中滿足,起步欲與堂姐嬉戲起來。
過年,家中女眷忙了起來,收拾屋子,備包子、丸子、五谷雜糧,少不了在廚房轉悠。姥姥的炕火燒在鍋中散發著面粉的麥香,未熟透的丸子在熱油中來回翻滾,灶下熊熊烈火溫暖了整個房間,煙霧緩緩升起,在房頂處形成一個白色小兜;望向窗外倏然飄落的雪花時,我才發覺,這一年快要逝去了……
年三十的下午,落日余暉,趕在夜晚來臨前,和兄弟姐妹一同貼了春聯福字,瞬間,紅色充斥了整個家,整個村莊……飯后娛樂,親人時間一遍打牌一邊說著自己的近況,一年的變化,我手中啃著姥姥做的泡蘋果,看電視里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春晚,香甜的滋味漫上心頭,幸福感油然而生……
十四年,年年與家人團聚,許是有些物是人非,許是春節的團圓也變成了我生命中的一抹平凡……
老家的星星很好看,那默默明亮著的、勺子形狀排列著的,大概是北斗星吧……它還是每年這時出現,是常事,也是個慣例了……我們每年如此聚到一處,共享幸福之感,是幸運,是熱潮,是生活,也是平淡。
二年級作文春節的習俗篇2
中國有六一兒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各式各樣的節日。春節,是每一個華夏兒女都愛過的是傳統的節日。我也不例外,我很喜歡過春節,特別是在老家過的春節。
在我眼中老家的春節在春節前夕人們都會很忙,從農歷十二月二十四開始,許多離家比較遠在外地工作的家人陸陸續續回到了家中與家人一起準備過新年。家里的大人,都忙準備年貨,“吃、喝、穿” 晚上,家里的大人坐在旁邊封利是袋。
當然,家中會進行一次大掃除表示新的一年新的開始。
老家的春節,最忙的就是除夕那天,在我眼里除夕就是兩個字“繁忙”。除夕前一天,市場上的人多的可怕,市面上的魚被人們一搶而空。雞肉店的生意比往常多出了很多倍,有的人一口氣買三、四只回家。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除夕那天,人人都早早的洗了澡、穿上了新衣,開始貼春聯:“天增歲月人增壽 春滿乾坤福滿堂?!边@是對很常見的對聯。大人們開始做團年飯。一些信仰土地爺的人家會早早做好貢品,到了下午便到祠堂里祭拜祖宗。到了晚上大人們吃完年夜飯就坐在家里喝茶、聊今年的收獲情況,明年的打算。接著看起了春晚。
大年初一凌晨,開門燒炮杖。一些還在睡覺的人們被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嚇醒了。小孩在一旁看電視。到了晚上大人便到好友家喝杯茶,封個利是袋,小孩則坐在家里收著大人的利是袋。俗話說得好:“禮尚往來,別人給你利是袋,你的爸爸媽媽也要給別人小孩利是袋?!?/p>
從大年初一開始,人們帶上手禮,開始走親戚!我們要去別人家拜年了,別人也要到我們家來拜年。在老家的大年初二,一些信仰土地爺的人家開始放鞭炮,許多人提著貢品去了一家祠堂。我聽姑姑說原來當天是“老爺下天”的日子,大家都在放鞭炮幫老爺驅趕一些“魔”表示歡迎。
在我眼中春節象征著好的開始,那么春節在你眼中是什么樣的呢?
二年級作文春節的習俗篇3
一陣微風吹過,輕拂著我的面孔。刺鼻的芳香流入腦海。沒錯,這就是過年的味道。
過年啦!過年啦!家家戶戶忙了起來,有的貼對聯,有的掛燈籠,還有的用串燈裝飾房屋。當然,不止這些。穿新衣,放鞭炮,吃餃子,都是我們這里的民間習俗。我們這里過春節,只能講究,不能將就。
說起燈籠,高高地掛在大門外,像一團紅紅火火的大火球。大街小巷,家家戶戶,無一不掛。那燈籠,白天只能發出微弱的光,到了晚上,別說這一家了,就是這一條街也能給你照得彤紅彤紅。正是這樣,掛燈籠這個習俗,便被世世代代傳了下去。
在除夕的這一天里,人們便換上了新衣,在這大大小小的街道里走一圈。人們都要除舊迎新,為2016年的最后一天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迎接2017年的第一天。我們一家十口人為明天做準備。先把餃子包好,不知不覺忙活了一下午,可我們并沒有吃飯,而是在等年夜飯。12點鐘,家中的年輕人在大街小巷放鞭炮,一家人先去跨旺火,跨完旺火該吃餃子了。為了這頓年夜飯,我們把家里儲存許久的食物和上好的酒都拿了出來。今天只下了一半的餃子,吃飽了就睡覺。不知不覺天快亮了,我們起來穿上了新衣,開開心心地去親戚家拜年,并且叫上了好朋友一起放鞭炮。
我們一群小朋友在家長的看護下放鞭炮,只聽“嗖”的一聲,那花炮炸上天去,五顏六色的煙花頓時往下竄,就像是會飛的彩色小老鼠在天空里竄?!班侧侧病边B續不斷的花炮飛上天去,我頓時感覺自己太幸福了。
天亮了,我們下餃子吃,全家人坐在一起邊吃餃子邊聊天,不時引來歡聲笑語。
這便是我們家鄉的春節,也是最熱鬧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