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傳統節日清明節作文200字
清明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每年的4月4日,人們都會早早的起床,到祖先的墳前去祭奠。我也不例外,因為清明節學校放假一天,一大清早我就跟著媽媽去了陶山。
清明節想去叫輛出租車都有點困難,好不容易才攔住了一輛出租車,我們剛把大姨接了過來,出租車就一轟油門,朝陶山奔去。車窗外面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車特別的多,離陶山已經不遠了,可是最不愿意發生的事還是發生了——堵車了。司機見勢不妙,趕緊調轉車頭朝馬嶼那邊的高速公路開去。一路上,司機嘴里不停地罵罵咧咧,還想把我們趕下車去。高速公路也開始堵車了,我們只好拐進了老路。歷經了千辛萬苦,我們終于到達了外公家。
舅舅、舅媽還有弟弟都已經在門口迎接我們了。鋤頭、鐮刀這些缺一不可的東西都已經準備好了,就等著我們出發了。
這是,天空又開始了哭泣,一顆顆淚珠滾落下來,我不禁想到了詩人杜甫寫的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說不定呀是老天爺為了替杜甫圓這個謊才每年清明都下雨。按照現在的天氣,想要步行走到那里是不太可能的。三輪車立即騎到了山腳下,我過去一看,呀!外婆的墳墓都快不見了。旁邊雜草叢生,都快把墳墓給淹沒了。舅舅的鋤頭馬上起了作用,雜草被一一斬除。其實我知道,這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要花很多力氣,有些草上還有刺,一不小心就會被扎到。草鋤完了,花早就已經買好了,最后我把花籃擺在了墳頭。走的時候我又看了眼墳墓,現在的人已經不再那么迷信,不會亂燒紙錢使大山上發生火災,只要送上鮮花和祝福就夠了。
小學傳統節日清明節作文200字篇2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個節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歷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煙節”。民間傳說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習俗在山西首先流行。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中有鉆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也多以柳條互相乞取新火。
春分后十五天為清明,是郊游的好日子。清明又是掃墳祭祖的日子,民間又稱為“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十月一日總稱“三冥節”,有城隍出巡的儀式。
小學傳統節日清明節作文200字篇3
又是一個清明節,又是一個緬懷烈士的日子。
我懷著崇敬的心情,佇立在烈士們的墳前,我用鮮花和真情祭奠著烈士們的英靈,心中久久不可平靜。我在心中默默的說:“安息吧,烈士們!史冊會記下你們響亮的名字;祖國會永遠記住你們的豐功偉績;我們會永遠記住你們的壯志豪情!”想到這里,我的耳邊似乎又想起了那扣人心弦的旋律:“起來,不愿做努力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鑄成我們新的長城……”。
面對你們,我怎能不肅然起敬?在民族危亡之際,是你們用血肉之軀,去喚醒中國人民那憤怒的火焰;是你們用灼熱的鮮血,來喚起中華民族的反抗;是你們用那不屈的精神,筑起了一道新的“萬里長城”。你們倒下了,但千千萬萬不愿做奴隸的人又站了起來。面對鬼子們的嚴刑拷打,你們毫不變色;面對著儈子手們高官厚祿的誘惑,你們毫不動心;直到與日本侵略者斗爭到最后一刻,流盡最后一滴血!
為了人民的解放,你們與法國那些英勇無畏的巴黎公社的戰士們一樣,為了弘揚共產主義信仰與實現自己的理想,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你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英勇就義,真可謂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你們的英明將于日同輝,你們的精神將與江河共存!我敬仰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英雄們,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青山綠水長流生前浩氣,蒼松翠柏堪慰逝后英靈?!睕]有你們,便沒有新中國的繁榮昌盛!沒有你們,便沒有現在的美好生活!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永記史冊,青史留名!
小學傳統節日清明節作文200字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庇质且荒昵迕鞴潄砹耍腋职秩ムl下拜祭爺爺。
我們到達鄉下時,是清明節的前兩天。正好碰上趕集時間,我隨爸爸到水果攤前買了水果去奶奶住的地方,奶奶見我們到來,非常高興,給我們做了一桌鄉村小菜。
在靜謐又下著雨的夜晚,我回想著和爺爺的'過去一起生活的情景。
我記得我那時剛進入五年級的第一天,爺爺為了鼓勵我在五年級能夠取得好成績,給我做了一頓非常使我難忘的飯菜。他告訴我這道菜的由來,說是以前本村的一個青年,去京考試的時候,因家里非常的貧窮,母親只好給他做了一道她最拿手的菜,后來這位青年憑借著自己的才華考上了狀元,并且后來在朝廷上做了大官。后來為了紀念他就流傳下來這道菜,取名為“狀元紅”。爺爺又說希望我能夠向這位狀元學習,考到一個好大學,走好自己的人生。
五年級暑假我跟隨爺爺去漆樹林取漆樹上的漆油,我跟隨爺爺后面,給他提采漆的工具,回來時我不知怎么了,得了一種病,臉上生滿了許多紅腫,感覺很癢,看了醫生還是沒好,后來一個老人家說:“這是你感染了漆樹上的一種病菌,要用一種樹根燒水洗澡才能好?!睜敔敹挷徽f,馬上拿著砍柴用的刀去山上砍取這種樹的樹根,后來真的好了。我回想著與爺爺一起生活過的時光,我心中祝愿爺爺能夠在天堂快樂。
不知是清明時節的天氣經常都是這樣的。下著小雨的鄉間小路更是不好走了,并且不能阻擋我們的行路。來到爺爺的墳前。我的心終于不能受我自己控制了,臉上流出了淚水,立馬跪在爺爺的墳前,嘴上說著:“爺爺,我來看您了,您還過得好嗎?孫子已經幾年沒回來了,你怪罪我這個不孝孫子嗎?”父親見我如此激動,把我從這個地方扯上來對我說:“爺爺不會怪你的,爺爺還是要你不要哭,說他在另一個地方關注你,希望你人生前程似錦。”拜祭完之后由于時間關系我和父親坐上了去岳陽的火車,我在心中暗暗地說:“爺爺,您放心,下一個清明節我還回來看您的?!?/p>
又是一年清明時,照樣是下著小雨的天氣,下一個清明又有地下的人在等待親人去看望呢?
小學傳統節日清明節作文200字篇5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歷4月5日前后。傳統節日清明節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人們忙于或植樹造林,美化家園;或浸種耕田,育秧培苗;或換季生產,重塑商機。
傳統節日清明節前后掃墓的習俗由來已久。近年來,南京人掃墓似乎提前了行動,不到清明日,掃墓之人已爭先恐后,絡繹不絕,擁擠不堪,馬路上也經常會堵車,無端浪費了光陰。在我看來,掃墓是人之常情,在風和日麗、陽光明媚的日子,去祭祀已故的長輩,清掃一下墳地,寄托對親人的思念未嘗不可。
但是,許多人掃墓不免落入俗套。焚香、點燭、燒紙、上供,弄得墓地一片狼藉,不僅污染了環境,妨礙了別人的生活;又易引發火災,給社會帶來不安定的因素,應該設法予以避免(據報紙報道,每年都因掃墓而引發多起火災)。從文明的角度而言,清掃一下墓地,整理一下環境,獻一束鮮花,足可以表達對逝者的思念與崇敬。
人雖逝去,但親人之間的感情,是難以忘懷的。活著的人去給逝去的長輩掃墓,則是一種禮儀,故掃墓也是表達一種情感。縱觀歷史,許多三代以上的祖墳,除了軒轅、炎帝、大禹和部分名人之外,很少有人問津。外戚之墳,更不必說了??梢姃吣惯@種關系,大致上只能維持三代到四代,其遠代祖宗,就無人顧問了。其墳也成了荒山野墓。
逝后修墳墓,占土地,與子孫爭地盤,實屬不當。有人問,火葬之后如何辦?是不是再搞墓穴,作為長眠之地。若如這樣下去,再過百年,墓穴遍地,泛濫成災,令人擔憂。現在已經有人提倡大海(水)長眠、樹根長眠,即將骨灰灑入江海,或埋在樹下,既衛生干凈,又使逝者回歸大自然,實屬明智之舉。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是一種責任。但這種行動重在讓他們在有生之年享受天倫之樂,感受親情的溫暖,度過舒心的晚年。如果生前不孝,讓父母操心、憂心,找各種事由,責難父母,而在其死后,又建墓,又祭掃,逝者如何感覺到!實在沒有多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