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端午節
小學生作文端午節5篇
農歷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方便大家閱讀與鑒賞!
小學生作文端午節1
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屈原在汩羅江里死去的,老百姓很尊重屈原,知道屈原死后,連忙到汩羅江中尋找他,一直都沒找到。因為江水把屈原的尸體沖走了。老百姓以為,江里的蛟龍會吃屈原的尸體,所以把粽子扔進汩羅江里,讓蛟龍吃飽,就不會吃屈原的尸體了。
后來吃粽子變成了端午節的習俗。粽子原來是三角形的,現在,有其它的形狀了。粽子是用糯米做的,在陽光的照耀下,糯米猶如一顆顆晶瑩的寶石。粽子有兩種口味,咸的和甜的。甜的可好吃了,有棗子的,有豆沙的,讓人吃了還想吃。
端午節還要給小孩佩戴香囊,為的是除掉蚊蟲、辟邪。我有一個藍梅香囊,漂亮得不得了,還把家里薰得香氣濃濃。
小學生作文端午節2
端午節為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節目眾多,賽龍舟,掛菖蒲,喝雄黃酒,吃粽子……
今年的端午節又快到了,媽媽給我煮起了香噴噴的粽子。粽子的形狀各式各樣,有三角形的、有正方形的、有菱形的,那是按形狀來分的。按餡兒分,有肉粽,有豆粽,還有棗粽……
說起粽子,還有個動情的故事。傳說詩人屈原很熱愛楚國,當楚國被秦國滅亡后,他悲痛欲絕,投江自盡。百姓們知道了,就紛紛劃著小船,到江里打撈屈原的尸體,又怕魚兒吃他的尸體,就包了粽子投進江里,以免魚兒傷害。
“看賽龍舟了,看賽龍舟了!”小朋友叫喊著,我歡快地擠到江河邊。龍舟五顏六色,栩栩如生。在太陽下,龍舟上片片銀鱗,閃閃發光。每只龍舟像一條條巨龍臥立江面等候命令?!芭?”一聲令下,龍舟的健兒們奮力擺動船槳,整齊一致?!熬摭垺憋w也似地沖向終點。河岸邊掌聲不斷,劃漿聲、吶喊聲、歡呼聲、號子聲、鑼鼓聲,匯成一首熱鬧歡快,激動人心的交響曲。
端午節熱鬧非凡,刺激精彩,我喜歡這樣的節日。
小學生作文端午節3
“五月五是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那天,人們都要包粽子、賽龍舟。媽媽一大早就去買包粽子的材料。超市里的人可真多呀!媽媽都買了2個小時才買到。材料買好了,我們把材料洗了洗,材料洗好了。我們開始包粽子了,連年紀很老的奶奶也來幫忙包粽子。粽子包好了,我們拿粽子去煮。過了一下粽子煮好了。我們全家人吃起了粽子。哇!那粽子真好吃。
還有賽龍舟。一大早媽媽就煮起了飯,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我和媽媽要去參加龍舟大賽。我們吃完早飯,就去比賽場地了。比賽開始了,我和媽媽劃呀劃終于超過了1號。我們劃了差不多1個小時。終于到了終點,我和媽媽很高興。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我們贏了。獎品是大粽子。我們把大粽子抱回家給奶奶吃,奶奶說“我很喜歡”
小學生作文端午節4
我國傳統節日比較多,有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其中端午節我最喜歡。
端午節的一大特點就是吃粽子。每到端午節,人們都會吃粽子,有的自己包,有的上街買。我非常喜歡吃粽子。我還聽過一個關于粽子來歷的故事:在古代,有一個人叫屈原,他在戰場上戰死了。人們為了紀念他,做了一個透明棺材,放進了水池里。為了給屈原敬一些貢品,就把用糯米做的糖棒一一扔進水池里。過了幾天,人們才發現水池里有魚,那些糖棒都被魚吃掉了。人們很生氣。這時,有一個人叫道:“大家伙們,魚最怕菱角,可以用干凈的草葉去包糯米糖棒,做成菱角形的!”以后,人們將包好的糖棒扔進水池,魚看到糯米糖棒以為是菱角,就不敢吃了。所以人們把糯米糖棒叫成“粽子”。
煮熟的粽子又香又好吃。有綠豆味的,有蜜棗味的,有香腸味的等等,我們家通常包的就是這三種。這三種我都喜歡吃。
粽子和端午節是親密朋友。因為我喜歡吃粽子,所以我也喜歡端午節。
小學生作文端午節5
我國傳統節日比較多,有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其中端午節我最喜歡。
端午節的一大特點就是吃粽子。每到端午節,人們都會吃粽子,有的自己包,有的上街買。我非常喜歡吃粽子。我還聽過一個關于粽子來歷的故事:在古代,有一個人叫屈原,他在戰場上戰死了。人們為了紀念他,做了一個透明棺材,放進了水池里。為了給屈原敬一些貢品,就把用糯米做的糖棒一一扔進水池里。過了幾天,人們才發現水池里有魚,那些糖棒都被魚吃掉了。人們很生氣。這時,有一個人叫道:“大家伙們,魚最怕菱角,可以用干凈的草葉去包糯米糖棒,做成菱角形的!”以后,人們將包好的糖棒扔進水池,魚看到糯米糖棒以為是菱角,就不敢吃了。所以人們把糯米糖棒叫成“粽子”。
煮熟的粽子又香又好吃。有綠豆味的,有蜜棗味的,有香腸味的等等,我們家通常包的就是這三種。這三種我都喜歡吃。
粽子和端午節是親密朋友。因為我喜歡吃粽子,所以我也喜歡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