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作文范文精選
臘八節萌芽于遠古或上古,一般認為是從古代驅鬼避疫儀式演變而來,這也是巫儺的雛形。古先民驅鬼以治病化疾,化兇為夷,新化等地現存巫儺活動中尚有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臘八節作文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臘八節作文范文篇1
農歷十二月初八,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臘八節。每年臘八節的前夜,媽媽和奶奶便會煮上一大鍋的臘八粥,供一家人品嘗。
夜剛剛降臨,媽媽和奶奶便忙了起來,淘米、泡果子、去核……忙得媽媽和奶奶不可開交。隨后開始煮了起來,等鍋里的水沸騰起來,就開始用微火燉。我一個勁地嚷嚷:“什么時候可以吃了,怎么還沒有好?”媽媽看見我等不及了,便對我說:“早著呢,臘八粥要燉到第二天早上才能燉好?!蔽覓吲d地去睡覺了。
第二天的早晨,我一起床,媽媽盛了一碗臘八粥放在了桌上。我顧不上洗臉刷牙,便大口大口地吃起來,一邊吃,一邊看著碗里的各種東西:赤豆、黃豆、紅棗、蓮心、花生……我好奇地問媽媽:“臘八節為什么要吃臘八粥?”
“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寺院煮臘八粥,是為了敬佛;而我們煮臘八粥,一是為了供奉祖先,而是為了節約,你看,這粥里的東西大多是我們以前吃剩下的,趁著臘八煮上一鍋粥,不是一舉兩得嗎?”媽媽停了一會兒,又接著對我說,“臘八粥雖然有一個‘八’字,但它不一定是用八種材料做成的,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葡萄、白果、紅豆、黃豆、綠豆、花生……都可放在一起煮。以前有些講究臘八節的人家,他們還要將果子刻成人形、動物形、花形,再放入鍋中煮呢?!?/p>
想不到臘八節那么有講究,看來我要多了解了解臘八節的知識。
臘八節作文范文篇2
在我的故鄉,每年的陰歷12月初八,即臘八節,有吃臘八粥的風俗。臘八粥就是用八種當年收獲的新鮮糧食煮成的甜味或咸味粥。而大家故鄉的人卻喜歡吃咸味臘八粥,粥內除大米、小米、綠豆、豇豆、花生、大棗等材料外,還要加蘿卜、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
臘月初八早上,天剛蒙蒙亮,大家就趕快起床熬粥。粥熬好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自己吃飯,而是先將熬好的粥喂給棗樹,將棗樹樹身上砍一些小口子,再真誠地把粥抹在樹痕上,這即使是棗樹把飯吃掉了。
大家如此做的緣由,據老大家講,原來大家這個區域的棗樹原都不結果,大家都不想種棗樹。棗神見大家都不尊敬她,便變成一個老太婆來到人間。她在離村不遠的地方畫了一片果園,滿園棗樹,紅棗滿枝。大家摘下一嘗,又酸又甜,美味極了,就紛紛跑到管理棗樹的老太婆那里討教。
老太婆告訴大伙,只須每年臘月初八給棗樹喂頓米飯,棗樹就會結果。大家根據她說的辦法去做,果然棵棵樹上都結出了紅棗。這不過是一個傳聞而已,其實這里面包含著很多科學道理:在棗樹上砍些口子,可以調節棗樹的營養增長,阻止養分向地下輸送,好集中力量提供地上部分,從而保證了果實的營養需要。至于把粥抹在樹痕上,其實不過是一種保護傷口愈合的土方法罷了。
直到目前,故鄉的有的地方還保留有臘月初八讓棗樹吃米飯的風俗。當地流傳有如此一句民謠:“臘八棗樹吃米飯,棗兒結得干連蛋?!?/p>
臘八節作文范文篇3
東北的冬天是相當寒冷的,特別是我的家鄉,地處長白山脈屬高寒山區。每當入冬,那真是天寒地凍,滴水成冰。一旦到了農歷臘月,林濤怒吼,狂風卷著雪花,刮到臉上,比刀子割的還要痛。在家鄉一直流傳著一句話“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的俗語。
家鄉的臘八節,雖然沒有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節日那樣隆重熱鬧,但我還是特別喜歡過臘八節的,那是因為臘八節的臘八粥是相當好喝的。
到了臘八節這天,姥姥買來粘大米、紅小豆、大紅棗、松仁、五花豬肉等等。用清水淘洗干凈,一起下鍋煮,一直煮到香味四溢。一家人坐在炕頭上,喝著香甜可口的臘八粥,嘮著家常嗑。我問姥姥:“為什么每到臘八節要煮粥呢?”姥姥回答說:“臘八粥很粘,你老爺的下巴長,萬一凍掉了怎么辦啊,只能用粥粘住啦?!边@一句話把全家人都給逗樂了,我也笑得差點把飯給噴出來。的確,老爺的下巴確實很長,比中央電視臺《非常6+1》節目主持人李詠的下巴還要長?,F在想起來我還憋不住笑呢。
臘八粥里有雪白的粘米、紅紅的大棗、紫紅的小豆、淡黃的松仁、灰白相間的五花肉,全都散發著醉人的清香,真是色相味俱全。喝上一口沁人心脾,那種愜意的感覺是難以用語言的來表達的?,F在回想起來,我還直流口水呢。
家鄉的臘八節,讓我情有獨鐘,讓我回味無窮啊。
臘八節作文范文篇4
相傳老兩口過日子,吃苦耐勞,持家節儉,省下一筆大家業,可是寶貝兒子卻不爭氣,娶個媳婦也不賢惠,很快就敗了家業。
到了臘月初八這一天,小倆口凍餓交加,幸好有村人、鄰居接濟,煮了一鍋大米、面塊、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雜合粥”。意思是:“吃頓雜合粥,教訓記心頭?!边@頓粥讓小兩口改掉了惡習,走上正道,靠勤懇的勞動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來。
民間流行臘八吃粥的風俗,就是人們為了以此教訓警告后人而相沿的。
臘八節作文范文篇5
臘月初八是進入臘月的第一個農歷節日,在這一天,各地均有喝臘八粥的習俗。在我國,臘八節喝臘八粥和中秋節吃月餅、端午節吃粽子是同等重要的風俗習慣,是千百年來流傳的習俗,代表著勞動人民對豐收的希冀與渴望,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近年來,臘八正與其他許多民俗節日一樣,漸漸淡出現代人的生活,成為遠去的記憶……
臘月初八是進入臘月的第一個農歷節日,在這一天,各地均有喝臘八粥的習俗。在我國,臘八節喝臘八粥和中秋節吃月餅、端午節吃粽子是同等重要的風俗習慣,是千百年來流傳的習俗,代表著勞動人民對豐收的希冀與渴望,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近年來,臘八正與其他許多民俗節日一樣,漸漸淡出現代人的生活,成為遠去的記憶……
這天,以及這天的前前后后,都應該是雪花的節日。它們像少女一樣干凈質樸,在這個時候輕盈地飄落人間,來了就把一切抱在懷里:村莊、田野、小院、柴草堆、麥秸垛……
這天的炊煙是年底盛事開始的標志,裊裊地蜿蜒在房頂上的天空里,延續著幾千年的鄉俗。在醇香的氣息里,游子想起了母親的呼喚,想起了老屋的溫暖,泛起了歸家的情思。
鐵鍋下火苗跳躍,像一群好動的精靈拉扯著柴草,紅色的錦綢消解了鄉親們四季辛勞的酸痛,化作母親們臉上止不住的笑意。水花沸騰中,清香飄逸。陽光的味道被各樣雜糧吸收,又在氤氳的水汽中化作一縷清香,散發出來。
這清香帶給我們臘月里第一絲清清淡淡的幸福。鍋邊那口盛滿清清山泉水的石甕還笨重地立著嗎?大黑還在翹著尾巴繞著石甕打轉嗎?甕里那把厚厚實實的水瓢還悠閑地漂著嗎?那只陳舊的木盆還在工作嗎?木盆里還有五彩的糧食嗎?金黃的小米,鮮紅的大棗,白的蓮子,各色各樣的豆子,核桃仁,花生米……那么多的色彩,那么濃的甜香,吸引著孩子們熱切的目光,傳達著鄉親們對土地的感激。
那個臉蛋紅撲撲、扎著小辮的“愛哭蟲”哪兒去了?呼呼的風箱聲里還有媽媽那好聽的老故事嗎?還有媽媽那每年都說的話嗎?她說:過日子就像熬粥,總是要經過時間的煙熏火燎,香甜才會慢慢醞釀而成。收獲總需要用心情的水去浸潤,去蒸騰,去熬煮,才會在心中留下智慧的營養……
在臘八粥的醇香里,是趕赴新春的歡欣與忙碌。
在臘八節的記憶里,是家的溫暖與舒心。
進了臘月的門坎兒,年就越來越近了。在我的家鄉鄂東北,臘月初八是莊戶人家頭一個年節,稱之為“臘八節”。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煮臘八粥。
在所有的粥食中,鄉下孩子最盼望的便是香噴噴的臘八粥。之所以好吃,是因為臘八粥的原料很多,雜七雜八的有十多二十種,大多是我們平日里很少能吃到的東西。干果類的有紅棗、杏干、花生米、香酥核桃仁、蓮子,鮮果片兒有鴨梨、山楂、橘子瓣兒,雜糧類的更齊全,有江米、大麥仁、豌豆、大刀豆,除了這些,還有秋日里晾曬的一些干菜,有白蘿卜干、胡蘿卜條、扁豆角兒,有的人家還會放上冰糖、青紅絲。
臘八節作文范文篇6
臘八節了,別人家里熱熱鬧鬧的,都去給老人過壽,可我們家……
我像往常一樣打開家門,喊了聲“媽、爸,我回來了!”不料卻一人也沒人回答。這才想起爸爸媽媽都沒在家,桌上有十元錢,是爸爸媽媽留給我吃午飯的。今天是臘八,別人家里都熱熱鬧鬧,自己家里冷冷清清……想到這里,我不禁流下了眼淚。
我拿著爸爸留下的錢買了點東西吃,回到家中,打開電腦,進入博客,發現自己的一篇文章被戴上了小紅帽,心里那是一個高興,這時,一個電話打來,我拿起電話,一看是爸爸,我連忙拿起電話?!版ぃ燥埩藳]?”“吃了,爸,您什么時候回來?”“我們馬上就回去了,現在在商丘,半個小時就到家了,你還等我們嗎?”“不等了,爸,我得上學校,我還要寫作業呢?!薄芭?,那算了,先掛了吧,拜拜!”“拜拜,老爸!”
我多么想等爸爸回來呀,可是時間不等人,我只能晚上回來再見我的親愛的老爸老媽了。
終于等到放學了,我飛奔回去,老遠就看見爸爸在門口迎接我,我連忙又加快了速度,直撲倒爸爸的懷里,爸爸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自從進入六年級后,我好久都沒跟爸爸這樣撒過嬌了。
爸爸媽媽已經做好了臘八粥等著我去喝呢,那熱騰騰的臘八粥,讓我再次流下了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