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鬧元宵作文
一年級鬧元宵作文1
月圓、湯圓、燈圓、人圓,團團圓圓過元宵。今日的元宵節我們雖然沒有和自己的家人團圓,但是我們卻和同學們度過了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個集體的元宵節!
今晚的節目真是精彩,有女生表演的《千手觀音》,他們的動作一致,一招一式都是那么優美。還有劉敏旖和童凱峰的對歌《別傻了》,悠揚的歌聲在教室上空繚繞,大家跟著曲子打節拍,跟著哼唱,似乎每個人都成了一個個小音符,在音樂的國度中飛翔。惲律,葉豐,康欣怡表演的小品《扔湯圓》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最后扔出的湯圓里面竟然還有獎呢!中獎的同學眉飛色舞,而得到怪臉的同學則哭笑不得。其他的節目也都很不錯,大家都經過了精心地編排和熱情地表演。
在這次活動中,同學們都融入了這種傳統節日的氣氛之中,因為我們就要畢業了,今后也很少會有這樣的機會全班同學一起過元宵節阿。五年級下半學期是最后沖刺的階段,學習生活十分緊張,大家都作好了認真學習的思想準備,然而今晚的活動使我們覺得在緊張中還帶著那么一絲甜甜的味道,舒緩了我們緊繃著的神經,今晚我們真快樂!
一年級鬧元宵作文2
“轟——”,“劈啪——”。一陣陣煙花爆竹聲傳入耳畔,讓我們一家人心神不寧。一放下碗筷,我們一家人立即走出大門,匯入鬧元宵的人流中。
街上早已人山人海,我真不知道為什么一下會有那么多人,仿佛是突然間從地底下冒出來一樣。頭頂上,五顏六色的煙花已把夜空妝扮得格外美麗。他們時而像一棵玉樹臨風的柳樹,時而又像一把花傘,一會兒又像無數的繁星從空中撒落。一輪52年來最圓的元宵月早已高掛空中,探著腦袋俯瞰著這迷人的人間。這時,空中隱隱約約的飄過一朵“星星”。流星!不,流星更快;星星,不,星星沒那么亮也沒那么快?!翱酌鳠?”爸爸叫道。果然,一盞又一盞的“孔明燈”隨風飄走,它帶去人們對幸福與和平的無限憧憬。
大街上,路邊的高大建筑也被流光溢彩的霓虹燈裝點得煥然一新,它們與路邊的彩燈相輝映,把整座小城點亮了。
街面上的人越來越多,大街小巷已經是水泄不通了。一陣鑼鼓聲由遠及近。啊!是一條金龍!你看金龍扭動著身軀追逐著一個火球,這是金龍戲珠;忽然,鑼鼓驟停,金龍垂首,這是金龍飲水;一會兒它又向圍觀的人群點頭,這是金龍拜年……
來到公園,一個個頭帶發光“牛角”的小朋友從我們身邊走過。我們羨慕極了。舅舅很快滿足了我們的要求,我們也成了牛年里的一頭“小牛”。我們一定可以牛氣沖天了,我們一定能進入一中學習。
整個小城都逛了個遍,快樂充溢著我們疲憊的身體。我們回家了,元宵夜寄托著我們對一年的期待。
一年級鬧元宵作文3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除春節外也是一個大節日了。
據說,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就有了元宵節,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后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而現在的元宵節則更加熱鬧,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孔明燈,十分有趣。而今年牛年,天文局又爆出今年的月亮將成為52年最圓之月,并是晚上10:29分最圓,那么我想,這個元宵,一定比以往更有氛圍了。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愿元宵快樂。
一年級鬧元宵作文4
今年元宵可是在我記憶中最深的一次了,這次可不同于其他元宵節了。往常,我是在元宵節吃別人包的湯圓,而今年,我也有幸學上了包湯圓的技術,決定動手試試,便把材料準備齊全,動手了!
我首先把面粉加一點水揉成面團,再將它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小面團。將他們揉成一個個球,逐個壓扁,再在中間壓一個小槽,將事先準備好的黑芝麻餡兒拿一勺放在凹下去的槽里,再將它裹起來,揉成一個圓,就OK啦!可是畢竟是第一次做湯圓,身手還是有些不靈活,這個湯圓的表面可是有黑有白,里面都沒有餡兒了。為了鼓勵自己,我努力回想起我原來吃自己包的餃子和好吃的湯圓的味道。后來,我終于做成了“史上”最完美的湯圓。想一想,應該很好吃吧。
做完后剛剛好七點半,我也拿起電視遙控機打開電視瞅瞅有什么好看的節目。隨便調來調去,到八點了,我便按了中央一臺,收看元宵晚會了。
到八點半,媽媽終于把自做的湯圓下鍋,這可把我這個小饞貓急壞了,不隔一分鐘就去看看煮好了沒,還在一旁催快一點兒。十分鐘后,一鍋圓溜溜的湯圓,出場啦!一往里瞧,可把我嚇了一大跳:湯水里面全部都是黑芝麻,天啊!露餡了……
好險媽媽心靈手巧,做出來的湯圓各個精巧,可愛。如同嫩滑的果凍一樣,一看就讓人產生愛慕之心。吃下來味道更是良好,堪稱世界級美味。這如果讓慈禧太后去吃的話,肯定媽媽就變成里面的御廚了。
今年元宵晚會到九點半就結束了,時間不長。我們的湯圓也被“洗劫一空”,連湯汁都不愿意放過,吃飽飽,心滿意足的我很快就撿好書包睡覺去了。
今年的元宵節過的真是愉快!
一年級鬧元宵作文5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上午,我和弟弟跟著姑姑姑父去看文藝匯演,今年的節目可真精彩,有彩車、扭秧歌、登高翹、耍龍燈、舞獅子……揣骨疃鎮和東井集鎮的文藝隊也趕來為縣城元宵節1助興。
這些節目中我最喜歡《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孫悟空一出場就吸引住了孩子們的眼球,孫悟空演的惟妙惟肖,他舞動著金箍棒,忽然一個老婆婆樣的白骨精出來了,孫悟空舉起金箍棒朝那個妖怪打去,可惜讓妖怪給跑了。揣骨疃的背歌最有特色了,一個大人背著兩個小孩邊走邊扭,真是非同尋常啊!皮毛協會的彩車更是引人注目,車上的模特穿著漂亮的皮衣、皮帽、毛圍巾,顯得非常富麗堂皇,聞聞爸爸:“模特穿的衣服都是真皮的嗎?”爸爸說:“應該是吧!要不能那么漂亮嗎?”秧歌隊中有一個人騎著頭毛驢,活蹦亂跳的好像真的一樣,他的主人打一下鞭子,它就一下子跑到了前頭,毛茸茸的尾巴打住了我的臉,把我嚇了一跳,這個小毛驢真可愛。精彩紛呈的文藝節目至今仍讓我回味無窮。
晚上我們去看禮花。觀看禮花的人可真多呀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充滿了節日的氣氛。9點整就開始放禮花了,五顏六色的禮花飛上天空,就像一朵朵美麗的鮮花在空中綻放。這些無比鮮艷的禮花在空中越放越大,交織成了一把美麗的巨傘。當這一組禮花剛剛落下時,另一組禮花又騰空而起。有的像菊花,有的像大芍藥,有的像小星星,還眨著眼真可愛!最后放的煙花更漂亮了,像瀑布一樣一瀉千里,真有一種“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感覺。今年的元宵節可真熱鬧啊!
一年級鬧元宵作文相關文章:
★ 關于元宵節小作文
★ 做元宵節優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