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端午作文范文

| 志雄

話說端午作文范文1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泊羅江邊,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有一首兒歌是這樣寫的:“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五,是端陽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這是漢族人民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屈原是楚國人,一心想著國家,可是沒有人重用他,他看著國家正在衰敗,絕望了。在五月五日投向泊羅江自盡了。因為人們愛戴屈原,為了紀念屈原,就有了端午節。

門插艾,香滿堂

在端午節,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插著艾草。屈原死后,人們把五月五日看做不好的日子,于是在五月五日這一天,人們就在門上插艾草避邪。艾草有一種特殊的味道,插上后,就會有。這漸漸成為了一種習俗。

吃粽子,撒白糖

在屈原死后,愛戴他的人民,都爭先恐后的向江里投粽子,好讓江里的魚蝦吃飽,不吃屈原。這就成為了端午節必不可少的食物。而撒白糖,是希望生活像白糖一樣甜美。

龍舟下水喜洋洋

人們舍不得屈原死去,很多人劃船追趕,卻不見蹤影。之后,人們以劃龍舟紀念屈原,在劃龍舟時,趕走魚群,保護屈原。

這是我們的節日,即讓我增長了知識,又帶來了快樂!

話說端午作文范文2

又快到粽葉飄香的端午節了,這勾起了我對端午節習俗的回憶。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它的來源是祭奠一位愛國志士。相傳在春秋時期,有一位叫做屈原的大臣,他非常愛自己的國家,提出了好多對祖國有益的建議,但卻遭到貴族的反對。后來因為一些人的誣陷,被罷了官,趕出了京城。他在流放期間,因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一天天的侵略,心如刀絞,于是便于五月初五跳江自殺。剛開始人們在水里投放飯團、食物認為只要讓魚蝦吃飽了,它們就不會傷害屈大夫的尸體,而且還經常劃著小船在江邊尋找屈原的尸體。最后,五月初五這一天漸漸變為了一個節日,而這些習慣也漸漸變為了賽龍舟,吃粽子,飲黃酒等習俗。

今天,人們還保留著佩香囊,帶五彩繩,插艾蒿的習俗??晌易钕矚g的還是包粽子和吃粽子。

每到端午節,一大早我們一家人就會去買粽葉,糯米,大棗,有時還買一點兒五花肉,然后回家自己動手包粽子。我們都非常高興,快樂,一家人其樂融融。待粽子熟了之后,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這時,我們就會團坐在一起,品嘗美味的粽子,有聲有笑,盡情享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啊,對了,這一天,我的姥姥還會給我編五彩繩,給我做香囊。

我們家在那一天,還會在門上插艾蒿。我曾經問過姥爺,為什么要插這種有獨特香味兒的植物,姥爺告訴我,因為插上它有可以祛百病的寓意。

端午節那天,我們全家還會看賽龍舟的比賽。還會為他們加油,助威。

端午節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是我國歷史文化的瑰寶、璀璨的明珠,我們一定不能讓它丟失,要將它好好的流傳,發揚光大!

話說端午作文范文3

相傳古代詩人屈原就在農歷五月初五這天投江自殺,后人為了紀念他,把這天當作節日,有吃粽子、賽龍舟等風俗。

上個星期天,我和媽媽包了許多粽子。那天,我看到媽媽在包粽子,感到非常好奇,就問媽媽能不能教教我,媽媽爽快地答應了我,給我做起了示范。

只見她先挑了一大一小兩張粽葉,疊在一起,然后用雙手捏住兩張葉子的兩端,卷成一個漏斗形,放入米和肉,最后封口、扎繩。

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拿起兩張粽葉想卷成一個漏斗形。誰知這粽葉并不聽我使喚,老是變成一些奇形怪狀的樣子,后來還是媽媽手把手地幫我做出了漏斗形,然后,我用勺子舀了一些米放進去,又夾了一塊香噴噴的醬肉,接著我又要了一點米覆蓋在肉上面。當我蓋蕭找叮準備用繩子扎起來時,突然一不小心手一松,米稀里嘩啦地散落了一地。第一次包粽子也就此宣告失敗。我有點灰心,媽媽鼓勵我說?“沒關系的,來,再包一次試試!”我聽了這話,又有了信心,我就不相信包不好一只粽子。

第二次包粽子開始了。前面都進行得非常順利,越到后面,我就越加小心。又到了扎繩子這一步,媽媽提醒我:“你現在還不熟練,動作要放慢些,當心一點?!蔽乙苍桨l謹慎起來。我拿起一根長麻繩,再包好的粽子外面繞了又繞,直到扎緊,最后打了一個結。在檢查了幾次,都沒有漏洞后,我才放心地把它交到了媽媽的手中。媽媽看了看,直夸獎我:“做得真不錯!”

今天我真高興,因為我學會了包粽子。人生中有多少次第一次,我將會不斷去嘗試。

話說端午作文范文4

同學們,本周的星期四就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了。你們是否知道我國傳統端午節是干什么的嗎?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端五節。民間最流行的叫法是“五月節”與“棕子節”,為什么叫端午節呢?原來,“端”在這里就是開始、開頭的意思?!拔濉迸c“午”在古代是可以通用的。因此五月的第一個逢五日就叫“端午節”,也稱“端陽節”。關于端午節起源的傳說可多了,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20__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干,在楚國擔任了重要職務。因為他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還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極了,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精神的詩篇,最有名的是《離騷》。后來,秦國隊伍攻占了楚國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尸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歷五月五日這一天,懷抱石塊,跳進了淚羅江。當時他62歲。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后,紛紛劃著船奔向江中,去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是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劃著船沖進洶涌的波濤,象征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托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國南方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因此,端午節又成了紀念屈原的節日。

同學們,屈原因為熱愛祖國、關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們的愛戴。當我們津津有味地吃棕子、觀看賽龍舟時,不要忘記20__多年前那位愛國大詩人——屈原。

話說端午作文范文5

早上,我問爸比:“你最喜歡那位詩人?”“屈原!”“為什么?”“因為他不像李白和杜甫死后,留下那么多詩,背都背死了!屈原就留下幾首而已,而且屈原死了還能放幾天假呢!”笑得我肚子都抽筋了……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著名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端午節的習俗,我早就知道一些了。有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貼菖蒲劍……記得去年我和表哥的菖蒲擊劍、菖蒲劍龍舞、菖蒲劍武藝賽,現在想起還記憶猶新。我還知道,各地的端午節風俗是不同的,比如:西安人吃臊子面、福建人吃攤團子等等。而在我的家鄉溫嶺是吃食餅筒的,告訴大家我奶奶做的食餅筒不但好吃而且種類繁多,有綠色的麥餅筒、有白色的食餅筒、有土黃色的麥油煎,每次都讓我“口水流下三千尺” ……

下午,奶奶回家做食餅筒了,她先筷子攪拌著和面,一直弄了好久,然后開始烙皮。澆上面漿、弄弄平、烙一會,一張餅皮就好了。餅皮大小厚度差不多,像一個模子里做出的,而且味道又香又“Q”,哪怕不加餡料就很好吃。

晚上,開飯了,大人們把各種各樣的餡料放在餅皮上,卷好皮,一下子就做好一個美味的食餅筒。我一口氣吃了兩筒,好吃極了!沒想到,吃的太飽了,休息了好久才消化,直到有點苦痛的胃消化了不少后,才又活蹦亂跳起來,可是剛吃了一小塊西瓜,又太飽了。爺爺和叔叔們邊吃邊喝雄黃酒,一直到很久才依依不舍的結束,還約好明年的端午節去伯伯家過。

話說端午作文范文相關文章:

中秋節作文五年級五篇

節日節氣作文

節日節氣作文

29502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