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資網 > 節日作文 > 傳統節日作文 > 春節作文 > 描寫家鄉的春節作文

描寫家鄉的春節作文

| 鞏詩2

描寫家鄉的春節作文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人們最重視的節日,它代表著團圓、幸福、平安。人們在春節這一天會有很多的講究,也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春節的作文五篇,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鑒!

描寫家鄉的春節作文1

我的家鄉在安徽省的渦陽縣,我們那里的春節習俗與別的地方不同,想知道嗎?那我就告訴你吧!

在我們那里春節是老百姓最看重的節日。家家戶戶的鍋內于除夕夜先兌好水,篦子上放包子、饅頭,據說是不能空鍋。不僅如此,媽媽每次都會在水缸里打滿清水,還在水缸里放上大蔥、蒜苗、還有菠菜,然后還要說一句吉祥話:“做人要誠實,守信,一青二白,清清白白?!?/p>

農歷正月初一,要早起,開門放三聲“大雷子”,謂開門炮。男人要先起,在中堂設香燭,給灶王爺上香,準備早飯。據說女人一年四季做飯做家務,很辛苦,今天晚起會兒享享福,所以這日早餐就交給了男人。

在太陽出來前不能倒水;當日不能掃地,否則老人常說會把好運與財運趕走的。也不能用剪刀,這些工具是“破”,也是破運,破財的意思,不吉利。家人起床不催叫,全家起來后換新衣,拜天地尊長。早上一定要吃一口蒜,一口饅頭,寓意新的一年身體健康平安。

早上不吃葷,吃“扁食”。扁食是我們那里對形狀像月牙兒的素餃子的俗稱,里面的餡兒是韭菜、雞蛋、粉絲、麻花拌在一起的,放上佐料再加上香油,那味道真叫一個香。做的時候韭菜要切碎,雞蛋要在鍋里炒熟,粉絲要切碎,麻花要用搟面杖壓碎,餃子皮要溫水和面搟成的。

年初一吃完飯后要親鄰互相走動好給長輩拜年,行磕頭禮,這是最開心的時候,因為會收到很多紅包;初二開始走親串友;初三走姑姑家;初四走岳丈家,這是爸爸的說法,其實就是跟著媽媽回姥姥家。這天媽媽的臉像花兒一樣美,因為小公主要回家了;初五就不能走了。親戚回過來拜年一般要相隔一日,否則被稱為"拜跟腳子年。”

這就是我家鄉過春節的習俗,不知道你家鄉的習俗是怎樣的?

描寫家鄉的春節作文2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的春節都是 不完全相同的,就說我們宿松吧,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就開始了,臘月初八家家都熬臘八粥,粥是用花生米、紅豆、葡萄干、蓮子、再加上幾種米一起慢煮。煮好后根 據口味適當加些糖。這一天每家還要進行大掃除,把家里打掃的干干凈凈,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臘月一到各家各戶都會腌制一些臘肉、臘魚、香腸、板鴨。然后用不同的方法煮著吃,我最喜歡吃的還是香腸和臘肉炒大蒜,每次媽媽煮這些菜的時候香氣四溢,飄滿了整個房間讓人聞起來就食欲大增。

孩子們準備過年,第一件大事就是買些我們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像巧克力、QQ糖、牛肉干、核桃、開心果。第二件大事就是纏著爸爸媽媽給我們買爆竹,這 可以說是我們男孩子的最愛。到了臘月二十三送灶爺的時候我就可以燃放一部分,這時便有了過年的味道。過了臘月二十三,我們就更忙了,大人忙著辦年貨,宿松 也稱”辦年事“,殺雞宰豬,做年粑,但是在宿松過年時殺雞宰豬都是叫”福雞“、“福豬”,豬骨頭叫“元寶”。臘月二十四宿松是接祖宗,這時奶奶會在桌子上 擺上魚、雞、水果、飯、酒,點上蠟燭和香,我和爸爸忙著放著鞭炮。放完炮還要在祖宗臺前磕幾個頭,這就算接完祖宗了。

除夕之夜是我最快樂的時刻,媽媽忙著給我們做上最豐盛的 年 夜 飯 ,我和爸爸準備鞭炮,等到媽媽做好 年 夜 飯 ,我們就開始盡情地燃放,聽著噼噼啪啪的響 聲,看著五光十色的煙花,我的心情無比地高興,放完鞭炮之后,家人就會圍坐在一起團園飯,一家人談笑風聲,互相道祝福語,氣氛特別融洽,飯后,長輩們就會 給我們壓歲錢,春節從這時就真正地開始了,這也是我們孩子一直所期盼的。因為從這天開始一直到十五我們都能開心地、盡情地玩了!

描寫家鄉的春節作文3

我國有一個最傳統的節日,那就是“春節”。

在我的家鄉—南京,春節尤其熱鬧。每年的正月初一就是春節,俗稱“過年”,大家都趁著節日有時間,互相登門拜年,相互贈送禮品、糕點等,小朋友們還能收獲各種糖果和玩具,所以我喜歡過春節也就不奇怪了。

春節來到了,家家戶戶都要聚在一起吃 年 夜 飯,看春晚,門上都要貼對聯、出門逛廟會、看花燈、放煙花和爆竹,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說到春節,還有一個可怕的傳說呢!

“年”,原是一種兇殘暴虐的動物。傳說在遠古時期,它們聚集在一起,多則上百,少則幾十只。每到嚴冬,就出來覓食,走到哪里,哪里的人和牲畜就要遭殃。一 群“年”一次可吃掉上百只猛獸和家畜,甚至還有人。人們都得集中力量和“年”作斗爭,一直到春暖花開,氣溫上升,“年”才消失。為了免受“年“的危害,每 當冬季來時,人們都要提前把出外打獵的親人叫回來,團聚在大洞穴中。在與“年”的斗爭過程中,人們還漸漸積累了一些對付“年”的經驗,發現“年”最怕火和 爆竹聲,一見火光就會拼命逃跑,一聽爆竹聲就會發抖。所以人們就再也不害怕“年”的攻擊了。

每到春節,我就能收到很多壓歲錢和禮物,因此,我最喜歡我家鄉的春節。

描寫家鄉的春節作文4

我的家鄉在農村,過節的習俗,似乎與別的地方沒什么不一樣,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沒什么地域特色,但春節,就值的一提了。

當寒流還停留在大地的懷抱中時,春節就到了。春節,顧名思義就是春天的節日?!耙荒曛嬙谟诖骸蔽也恢朗遣皇且驗檫@個人們才會過春節的,說實話,到現在,為什么要過春節我都不知道我只從父母的口中,知道了一些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每個中國家庭最為重視的節日,所以也是最為隆重的節日。

中國家庭特別迷信,相信鬼神之說。所以春節有特別多的習俗。除夕要守歲,還要‘‘敬老爺’’老爺就是灶王爺,“敬老爺”就是準備許多的貢品進獻給灶王爺,因為怕灶王爺會給玉皇大帝打小報告,所以進貢點東西給它,塞住他的嘴,還有,除夕要給死去的先人“送亮”,年夜飯上必須有魚有肉,大年初一不能打破碗,因為這是不吉利的象征,初一到初三的垃圾不能倒掉,因為怕掉了財氣,初一到初五不能說“死”字,似乎這也是不吉利的,年夜飯后要吃一個梨,一個梨,四個人分,又不能帶核切開,因為這象征著“永不分梨”......

春節之所以有這么多的習俗,是因為這里寄托著他們對來年的希望,農民希望能有個好收個成,工人希望能有個好工作,這才是過年的意義。

描寫家鄉的春節作文5

春節對于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其重大的節日。而在我的老家——安徽,有許多習俗與這兒不同。

在吃的方面,過年我們那兒一定要吃餃子的。所以,餃子的餡也非常講究:有的包蜜糖,有的包肉,有的包韭菜和蔥……吃到各種不同餡的餃子,代表這各種不同的意義:吃到蜜糖餃子的,代表生活甜甜蜜蜜;吃到菜餃子,代表生活平靜安寧;吃到鮮肉餃子的,代表生活幸?!腥さ氖?,大人們還會在餃子里塞上硬幣呢!吃到硬幣餃子都是好運的,代表財運亨通。餃子一般都是蒸的,因為“蒸蒸日上”嘛!

除了包餃子,過年我們還要買上各種水果、干果、糖果等。水果中甘蔗是必須要買的——為什么呢?哈哈,“甘蔗節節甜”呀!

春節的大年三十,我們那兒全家人都要在自己家中拜菩薩,人們跪在地上虔誠地磕頭,并給菩薩上香,還要給菩薩前供些水果,餃子、花生等,求菩薩能保佑他們一年平平安安。

我們還孩子在家是呆不住的。在孩子們出去玩之前,父母會提醒他們撿一根樹枝回來,藏到床底下——因為樹枝就是柴,“柴”與“財”諧音,有一種招財進寶的意思。

還有在除夕夜時,哪怕地上垃圾再多,也不準掃地。聽說這樣會把財神趕走,將來就會窮困潦倒……

這就是我們老家春節的習俗,你們家鄉又有什么習俗呢?我們大家來交流一下好嗎?

2882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