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端午節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吹阶魑牡纳碛鞍?,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生端午節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精選篇1
我的故鄉是河南,但我從小就在德清這片土地上生長,這里記載著我美好的童年。德清是我的第二個故鄉,這里的習俗我也有所了解,接下來,我給你講講端午節的習俗吧!
在端午節這天,你走在德清的大街上,會發現有些人在自家的門檐上掛著一些像大蒜似的綠色植物。你一定會問了:“沒事干嘛在門檐上掛大蒜呢?”呵呵,這可不是大蒜,而是艾草。一些老人說,在端午節這天掛艾草,可以驅邪。迎面走來了一個小孩子,你一眼就會發現小孩子的臂膀上掛著香囊,據說可以保小孩子平安。
你來到我家,會發現我們全家人都在包粽子。粽子的`品種多種多樣,按形狀分,有三角粽,斧頭粽,抱兒粽等;按餡料分,有豆沙粽,八寶粽,蛋黃粽,肉粽等,口味不同,各具特色。你知道粽子怎么包嗎?首先把新鮮而有綠油油的粽葉洗得干干凈凈,然后,用左手托著粽葉,右手輕輕地舀起糯米,并加上一些蜜棗或豆沙等,包起來用繩子捆緊,最后把美味的粽子煮上幾小時,熟透了就可以吃了。
端午節這天我們還要賽龍舟呢。你知道我們端午節這天為什么要賽龍舟呢?相傳起源于戰國時期,楚國人屈原被奸人所害,滿含冤屈投入汨羅江自殺。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仍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尸體。你看,你看,江上那里人聲鼎沸,肯定是在賽龍舟了。一艘艘龍舟在江上飛快地游著,像射出的箭一樣向前沖。龍舟上的人精神抖擻,奮力地劃槳,敲鼓的人用力的敲鼓,岸上的人都在為他們加油。那簡直是鑼鼓喧天,響徹云霄,熱鬧非凡。在端午節時我們還要吃"五黃",所謂“五黃”,就是指咸蛋,黃鱔,黃酒,黃魚,黃瓜,聽說吃這些可以驅邪。
這些就是我的第二故鄉——德清的習俗,不知你們家鄉的習俗是什么樣的?記得要告訴我哦!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精選篇2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慈祥的奶奶,親愛的媽媽,和藹可親的'幼兒園阿姨,給我們講了一個又一個趣味的民間傳說。這些民間傳說,就像一杯杯香氣撲鼻的清茶,讓我們回味無窮。下頭就讓我說一個我所明白的民間傳說吧!——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有個傳說,在全國流傳很廣,是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因為秦國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可是始終不忍心放棄自己的祖國,然而又有心無力,一氣之下,于當年的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羅河而死。
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十分憂傷,紛紛涌到汨羅河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了船只,托起他的身體滑來滑去,百姓們為了紀念屈原,便把米飯捏成團蒸熟扔進江中,久而久之,每年的五月五日就成了我們的節日。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精選篇3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灑白糖,吃粽子。龍舟下水喜洋洋?!蔽易陂T前,唱起了媽媽教我的歌謠,端午節就在我們的期盼中到了。
我來到了陽臺上,正巧媽媽正在包粽子,媽媽對我說:“坐下來和我一起包吧?!蔽亿s緊坐下來,包著咸蛋黃肉粽。我先挑選了一片完整潔凈的.粽葉;接著把粽葉成一個空心的錐體;然后裝了一些糯米放了一個圣女果,照這樣子包,我一下子包了五個,然后再做腌肉。我放了一些料理,放了幾塊肉,用筷子攪拌了幾下,最后再把腌制肉放在旁邊,耐心地等待到6點。
6點到了,我就把腌制肉放到了每個粽子里,每個粽子里放一塊,再把每個粽子里放一些糯米。我把粽子一個個用繩子緊緊地扎住,把它們放到鍋里蒸。
兩個小時后,我把粽子拿了出來,然后放到桌子上,我們全家坐在一起吃團圓飯。香噴噴的粽子讓我直流口水,我趕緊拿了一個,咬了一口,嘴里說道:“嗯,真香?!?/p>
我愛端午節,因為它給我帶來了快樂。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精選篇4
今年的端午節,人們仍然像往年一樣,想做粽子紀念屈原。我對媽媽說:“媽媽,我們也做粽子紀念屈原吧!”媽媽說:“好吧!”“耶!”我高興得跳了起來。之后我媽打車帶我去超市。我在超市買了一些糯米和白糖。然后去菜市場買了粽子葉做粽子。回到家,我媽給我講了做粽子的程序。她說,先把糯米泡在盆子里,讓我泡一兩個小時。然后把葉子洗干凈,泡一會兒。浸泡后,把葉子放在熱水鍋里煮。最后將葉子折成漏斗狀,將泡好的糯米放入其中,確保牢固。然后用棉線把粽子綁好,防止散開,粽子就被包好了。這時候煮一鍋熱水,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煮。
哈哈,過了幾個小時,一盤好吃的粽子新鮮出爐??粗兆樱谒汲鰜砹?,我就狼吞虎咽。
就這樣,端午節成了我們的傳統習俗,粽子作為一種傳統食品流傳了下來!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精選篇5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這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端午節。
一大早,我爸媽帶我去超市,他們身上迸發出陣陣香味。架子上擺滿了各種口味的粽子。我問媽媽:“為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我媽告訴我:“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非常熱愛他的祖國。因為被奸臣陷害,五月初五投汨羅江以示愛國。為了防止魚吃了他的身體,老百姓把許多粽子打包扔進了河里。為了紀念屈原博士,我們每年端午節都會吃餃子。”
爸爸還跟我說:“家家戶戶都要把艾草掛在端午門口以求平安。而且這一天還要吃很多黃色的食物,比如鰻魚、黃瓜、黃魚、黃酒等等。有的`地方還有龍舟賽!”
哇!端午節有這么多習俗。今天,我不僅品嘗了很多帶黃色的美食,也了解了很多知識。我真的很開心!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精選篇6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到了,是中華人民族的傳統節日。每當這一天,人們都會包粽子、賽龍舟。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他非常愛民,深受老百姓的'擁護。那個時候秦國的實力非常強大,屈原想聯合各個國家一起對抗秦國,可是卻遭到了楚國貴族的強烈反對,屈原見秦國的軍隊已經快要撞開楚國的城門。心想:國家已經沒有了,希望我活著還有什么意義,于是它在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自殺。
屈原死后,老百姓紛紛把用楝樹葉包好的粽子投入水中,怕水中的猛獸吃了屈原。為了驚動魚兒,不讓他們吃了屈原的尸體。人們還制造了一種叫“龍舟”的長船,每到端午節,人們就賽龍舟。
一直到現在,我們依舊過著端午節,端午節成為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按規定放假三天?,F在過端午節,不再局限于吃粽子和賽龍舟。
至今人們仍沒忘記屈原這位“愛國詩人”。我們一定要繼承先輩的志愿,更好地建設我們的祖國。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精選篇7
今天,行文教育的老師們帶我們去萬江水蛇涌體驗包粽子和做風箏。
剛一下車,啊!一股仙氣撲鼻而來,我現在都還想再聞一聞呢。
到了包粽子的環節,當我還在想我包出來的粽子到底是什么形狀的時候,一個阿姨走了過來說:“我今天來教你們包粽子。”語音剛落,阿姨就拿起兩片粽葉,疊加成一個漏斗形,然后放入少量的糯米,再把五花肉和蛋黃放進去,再加上一點綠豆和糯米,把其余的葉子包緊,最后用繩子綁緊。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到我做了,我興奮極了。我按照剛才的步驟把一個粽子做完了,我把它輕輕一提,它便從我的手掌心里“逃跑”了。粽子里的.餡灑到了地上,我傷心極了,不過我并沒有放棄,而是再次嘗試。經過一遍又一遍的嘗試,我終于成功了,我心里喜滋滋的。
從包粽子里我知道了一個道理,是:只要努力,沒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精選篇8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辈恢挥X又一個端午節來到了,它意味著一個炎熱的夏天來到了。
今天一大早,我就去興趣班了。一進門,老師就問我:“你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的`嗎?”我說:“這不簡單,當然是屈原了!”那你知道有什么習俗嗎?”“包粽子、吃粽子、賽龍舟和插艾葉?!蔽艺f。老師聽了后贊許地點了點頭,說:“你懂的還真不少哩!”我聽了后別提有多開心了。雖然雨在“嘩啦啦”地下著,但是我精神抖擻,一點也不覺得累。
中午,我剛回家,媽媽就把奶奶朋友家送給我們的粽子端出來。吃著香噴噴的粽子,我心里很是高興。
“節分端午為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蔽矣秒娔X查閱了一下,發現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我想起了屈原的《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一定以屈原為榜樣,為中華崛起而奮斗!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精選篇9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牛節,又稱重午節、浴蘭節、龍舟節等。端午節是中國四大節日之一。
端午節起源于屈原。人們為了紀念他這種愛國主義精神而成立的節日。端午節還有許多習俗,如門上掛艾葉,佩戴香囊,系五彩繩。都是為了驅趕蚊蟲和避邪。還有賽龍舟,賽龍舟的主要原因是驅散江魚,不讓江里的魚蝦吃屈原的尸體。
粽子也分南北兩派。南派指的'是南方,北指的是北方。在南方,他們通常用肉餡和香腸還有蛋黃來包粽子。而我們北方用的是大棗、豆沙,還有葡萄干來包粽子。
我們家是這樣過節的。媽媽一大早把江米泡上,然后她去市場買艾葉、五彩繩和粽葉。買回來后我們各自帶上五彩繩,然后姥姥又教我包粽子。先拿一片粽葉折成三角形。裝上提前泡好的江米和大棗。再把它封起來,放到鍋里煮熟。香香甜甜的粽子就可以吃了。
我愛吃粽子。我也愛端午節。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精選篇10
馬上到端午節了,今天作文課上,老師帶我們制香包。
老師給每一個人都發了一個小袋子,里面有一塊布、一卷線、一包艾草、一個針、一條藍色的流蘇,老師教我們制作香包。首先,把線穿在針上,然后把布反過來對折,開始縫,還要留一個口,接著把艾草倒入布中,再把墜的尾部塞進香包里,再封上,就做好了。在這過程中,我們既緊張,又激動,看著一個個漂亮的香包,滿心愉快。
香包,又叫荷包,同學們帶著自己做的荷包和小伙伴們一起討論端午節的趣事。
端午節不但做香包,還要包粽子,每年端午節,姥姥都會包許多粽子。我們一家最愛吃棗餡的,米黏黏的`,棗和豆都很甜,好吃的粽子和自己做的香包,給端午節增添了許多樂趣。
端午節歷史悠久,但每年,都不失特別風韻,我們在這香氣中蕩漾的節日中感受幸福。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精選篇11
端午節到了,媽媽從廚房端出一盤粽子,那粽子的清香撲面而來,讓人直流口水。我剝開綠色的粽葉,雪白雪白的粽子像一顆顆大珍珠。里面偶爾會有一顆紅棗,像一顆紅寶石。
吃完粽子,我們一家人一起去看龍舟比賽。在路上,爺爺給我講了端午節的傳說。聽了爺爺的故事才知道:端午節是用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
到了現場,就像進了螞蟻窩一樣,打鼓聲,鞭炮聲,我像小老鼠一樣竄到了前面,龍舟三個人穿著一樣的衣服,戴著一樣的`頭巾,龍舟頭像真的龍一樣,尾巴像一團火球,真是壯觀!開始了!劃龍舟的人跟隨著鼓點有節奏的喊著:“一二,一二......”龍舟香水蛇一樣在水面穿梭。岸上的觀眾有的在既有;有的在拍手;有的在大叫。
天色漸漸的晚了,我們一家走在回家的路上,爸爸從口袋了掏出了一個荷包,上面繡著金色的花邊。爸爸說這象征著吉祥,希望我能健康快樂的成長。“我接過荷包,感受到了爸爸濃濃的愛。
這是我過的最開心的端午節!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精選篇12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民俗節日——端午節。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代楚國人因舍不得屈原投江而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到洞庭湖時不見蹤跡。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到五月初五這一天就劃龍舟驅散江中的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在春秋時期,用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燒熟,稱“筒粽”。隨著時代的變化,現在只要每到五月初五,就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花色品種更加繁多,在中國盛行不衰。
端午節家家戶戶插艾草;大人用絲布把朱砂、雄黃和香藥包裹在一起,用五顏六色的`絲線弦扣成索做成粽子形狀的荷包,佩于小孩胸前寓意避邪驅瘟保平安。有趣吧?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精選篇13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的又一習俗,是紀念屈原。
我邀請我小弟、姑姑和姑父來我家做客。爸爸、媽媽、姑姑、姑父在包粽子,我和小弟弟在一邊玩。
我和小弟弟看他們包粽子很有趣,就說:“我們能來包粽子么?”他們異口同聲地說:“好呀好呀?!笨墒俏覀儾粫职终f:“好,我來教你們。先把蘆葦葉圍成一圈,再把糯米裝里邊,然后把蘆葦葉上口包住,最后用繩子捆上粽子就做好了?!?/p>
粽子包好了就開始煮,過了很長時間才把粽子煮好。我們吃著美味的'粽子很開心,我們吃完粽子就去夜市。我看見了賣五彩線的,我問:“媽媽,我們買幾個好么?”媽媽答應了,媽媽又說:“多買幾個吧?!蔽液托〉苡窒瞪狭宋宀示€。
爸爸買了艾蒿,回家的時候,爸爸又把艾蒿掛在門上,我又和小弟一起玩上了。
這是我最開心的一個端午節。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精選篇14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有兩大習俗就是包粽子和賽龍舟。
今天是端午節,奶奶叫我和她一起包粽子。奶奶一早就用水把糯米泡好了,也用醬油拌過了。我最喜歡吃肉餡的粽子,所以奶奶還準備了一些腌好的`肉。還準備一些翠綠的粽葉和扎粽子用的粗棉繩。我開始跟著奶奶包粽子了。首先,把兩片粽葉邊對邊、角對角地疊起來,把小頭卷成一個圓錐體。舀適量的米放進去,在米中間放一塊腌肉,再放一些米,然后把多余的粽葉折起來蓋在開口處,再裹幾圈。我學奶奶用嘴咬著棉線的一端,另一端用手拉緊一圈一圈的繞在粽子上,最后打一個死結。一個粽子就這樣包完了。我和奶奶一共包了十個粽子。奶奶告訴我粽子一共要用水煮四個小時,我想要吃上這個美味還是要有耐心啊。
以前我對粽子的印象就是美味可口,今年我體驗了制作這個美味食品的過程。明年的端午節我想要嘗試包更多餡的粽子。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精選篇15
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等,傳說是龍飛天的日子,和清明節、中秋節都是有名的傳統節日。
這一天,湖邊停著各式各樣的龍船,船上坐著船員,準備賽龍舟。岸上擠滿了觀眾,路過的人看見了也都來湊湊熱鬧。
大街上兩邊家家戶戶門口都掛著艾蒿,媽媽們佩戴著漂亮的香囊,她們包著又糯又香的粽子,粽子的'香味飄得滿街都是,我的口水都流下來了!
小孩子們拿著彩色繩子,仔細地、認真地編著手鏈兒,不一會兒手鏈編好了,好漂亮啊!最后大家把手鏈戴在手上,可以避邪。
爸爸們幫小孩子放洗澡水,先把水放滿,調好溫度,再把艾蒿放入水中。我們泡著艾蒿水、洗著澡,聽說可以防蟲叮咬。
端午節還有個故事,故事中說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屈原眼看祖國被吞滅,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江。從此,人們在每年這一天用習俗來紀念屈原!
小學生端午節作文精選篇16
端午節到了,大家包粽子、劃龍舟。我和媽媽、奶奶一起包粽子,奶奶說:“首先,把箬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準備好糯米洗干凈,再準備棗子、肉等做陷,就可以開始做了。”我們包了好多粽子,放在鍋里煮熟。
吃著香噴噴的粽子,爺爺問:“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我搖了搖頭。爺爺說:“傳說楚國的皇上是一個昏君,只顧吃喝玩樂,屈原勸說無效就投江自盡了,他投江時候還抱著一塊大石頭,因為這樣他一下江就沉下去,再也上不來了。屈原投江以后兩岸的`老百姓劃龍舟去救屈原,人們把江都找遍了,但是還沒有找到屈原的尸體。在這個緊張的時候,突然有一位老百姓站出來,他說我們救不了屈原不要緊張,我們可以丟魚和蝦愛吃的東西,比如:粽子、雄黃酒、蛋等東西去江里……
從此,人們把這一天作為端午節,人們一到端午節就劃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等……時間慢慢長久了,傳統文化也慢慢流傳下來?!?/p>
聽了,爺爺的話,我才知道端午節有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