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春節作文 篇1
春節像流水轉眼就過去了,可在這短短的時光中我卻過的很愉快,在記憶中,除夕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天。
馬上要過春節了,家家都很熱鬧,此刻我正在貼著自己寫好的對聯,雖然字跡還不是很規范、很流暢,但卻是我盡心盡力、用了兩個多小時完成的大作。貼完對聯,聽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我顧不得吃飯,馬上下樓找小朋友放炮去,我們放著各式各樣的鞭炮和煙花,有火柴炮、沖天炮、竄天猴、雷子等,把節日歡樂喜慶的氛圍渲染的更加濃郁熱烈。正當我們玩得熱鬧非凡、不亦樂乎時,媽媽叫我回家吃飯,并且告訴我們一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就要開始了,我們一聽立刻飛奔回家。
團圓飯豐盛極了,有紅燒大鯉魚、清燉排骨、一蝦兩吃、醋溜土豆絲我們一大家坐在一起邊聊邊吃,時時爆發出歡笑聲,人人臉上洋溢著幸福和歡樂。
晚上整八點,盼望已久的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在熱鬧歡快的音樂聲中幾位主持人登場了。隨著晚會的進程,節目越來越精彩,有歌曲、舞蹈、小品,還有我最喜歡的魔術,真是豐富多彩,引人入勝。
這差不多就是我的春節記憶了。
我先把兩幅對聯貼到門上,再把福貼到窗子上,這時媽媽跑出來說“貼錯了,”貼錯了我說那怎么貼?媽媽說要倒貼,福倒福倒(到)福們家了,就到我們家來了,我說貼正也行,福正福正(掙)別人家的福就到我們家了!
過春節真是太好了,我愛過春節!
春節作文 篇2
春節回家!是一個人,是第一次一個人!在一陣不情愿與恐懼中獨自上了K392,小的細節不想提起,在福州——成都的候車點,人是出奇的多!可以說是最多的了,而且絕大多數是回家的農民工,心中有一陣酸痛,那列隊伍是那么的龐大,那么的“低檔次”,我心酸家鄉人的生活,心酸他們的苦楚,他們肩上背著大包小包,他們帶的飲料都是自己弄的茶水,因為這樣可以省下點錢,也就可以多帶一點錢回家過年,哪怕那錢只是一點點!四川是一個人口大省,更是一個農民工眾多的西部山區,那里,貧窮。失落……我恰巧生活在四川的山區,我了解農民工的無奈,我知道農民工身上的擔子有多重,我更知道農民工在社會的死角承受著怎樣的“卑微”,遭遇著怎樣的“指指戳戳”。他們被政府說成是“城市的第二污染元素”,不明白這樣說的原因是什么,也許是他們穿的很樸素,甚至是很不得體,很臟。言語動作不及都市人那么文明。中看,但是,我是四川人!土生土長的四川人,對于他們,我沒有什么看不起,沒有什么不想理會。
回家我是站票,24小時的路途,應該辛苦,不知道為什么,我和家鄉人一樣,在火車上很節約,不會買什么零食在車上吃,哪怕就是一瓶礦泉水,我也舍不得買,買的吃的是有,可都是江西特產,我不想吃,我只想著帶給家人,帶給朋友,這次回家的站票讓我深深的體會到了所謂的“江湖”,這個江湖,讓我疲憊,讓我感慨萬千,在車上,人們都在努力開拓自己的生存空間,哪怕只是一小塊,只要能安靜的坐下來不被打擾,就是一種幸福。
正在上火車的人,都沒有人性,只顧自己,拼命的擠,恰恰相反的是,上課火車的人都充滿愛心,都會學著給別人騰出一點空間來,呵!這是為什么?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家鄉人啊!你們沒素質,你們也善良!
上學的時間很遲,所幸的是搞到了坐票,這就意味著,火車再擁擠,都會有我的一個安心的小窩,不用被走來走去的人打擾,不會被他們討厭,K390的16號車廂全是廣元老鄉,基本都是到福建去打工,和上次一樣,大包小包的,包里裝的基本也都是家鄉的特產,什么酸干菜。辣椒。臘肉的!這些他們希望帶的越多越好,因為,每一份行李上都負上了濃烈的鄉情,在外地吃從家鄉帶去的特產,土著。無疑是一種精神上的愉悅,更是對鄉情的完美詮釋!
看著那些沒有座位的。拖著疲憊身軀的家鄉人,心酸自然是有!他們在車廂的過道里站著,蹲著,坐著都是一種肢體上的摧殘,他們喝的水是大瓶裝的,而我們這些農民工的孩子呢?喝的都是小品裝的,甜的,好喝的,他們那么辛苦為了什么?他們那么節約為了什么?說小點,是為了孩子,為了家,說大點,是為了家鄉,甚至城市的建設,乃至整個國家的建設!我明白,因為我是四川人!一個四川的留守“兒童”。
春節作文 篇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贝汗澘斓搅?,大家伙兒都忙碌起來了。春節是我國重大節日,全國人民都很重視,咱湖北也不例外。說到這兒,我就不得不說說湖北的春節習俗,且聽我一一道來。
在春節的前幾天,各家各戶都要來一場徹底的“大掃除”。要做到一塵不染,連小角落也不能放過,以免落下“魔鬼的爪印”,不吉利,俗稱“撣塵”,“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過年怎么能少了貼春聯和“福”字呢?春聯又稱對聯、門對、桃符等。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春聯貼在門前,以示喜慶。人們還要在屋門上、墻壁上、窗戶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贝浮靶腋!?、“福氣”,寄托著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福。人們干脆把“福”字倒過來貼,諧音為到來的“到”,表示“幸福到了”、“福氣到了”。有趣吧!
接著就要趕忙籌備“年貨”了,集市上一連幾天都熱鬧非凡。大家伙兒都要買杯、碗、筷,花生瓜子等一些小零食招呼客人,還要準備排骨、蹄子等肉食以及走親訪友所必需的禮包。而小賣店前就大都是些小孩子了。他們盯著琳瑯滿目的小玩意兒挑選得熱火朝天,萬事俱備,只等家長們付賬了。各家各戶家中都自己腌制了臘貨﹕臘肉、臘腸、臘雞、臘鴨、臘鵝等儲備充足。還有咸鴨蛋!別忘了湖北特產美味的魚糕以及肥得流油的扣肉﹗這便有了些“年味”。
緊張忙碌的籌備過后,便迎來了熱鬧的春節。第一個高潮—除夕緩緩地來了。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边@天,凌晨三四點婦女就要起床做團年飯。人們往往在除夕的前一天就將食材準備好,方便做團年飯省時間。湖北這邊團年飯吃得越早,就越能先得到祝福。不一會兒,家家都傳出了酒肉的香味。飯菜一上桌,顧不得吃就趕忙跑去放鞭炮。在陣陣鞭炮聲中,大人們相互敬酒、相互祝福,而小孩子們都在大快朵頤。團年飯后就比較休閑了??梢詴裉?、聊天、搓麻將,也可以重新鉆回被窩補一覺。到了晚上,大人們都圍坐在火爐旁聊天,烤火爐寓意著來年紅紅火火。而小孩子們則可以趁聯歡晚會還未開始的當兒溜去放煙花爆竹。寧靜的夜晚變得熱鬧、璀璨,充斥著歡樂的氣息,美麗而又美好。之后全家人便圍坐在火爐旁邊看聯歡晚會邊守歲。守歲對老人來說有珍惜時間的意思,而對晚輩來說,是幫老人延年益壽的意思。這可不是迷信,只是晚輩對長輩的一片心意。看聯歡晚會起初只是為人們消磨時間、帶來歡樂而已?,F在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到了子時,再放一次鞭炮,表示除舊迎新。放完鞭炮,就要吃餃子了。代表著“團團圓圓”。
除夕過后就是正月初一了。這一天無需早起,但也不能睡懶覺。因為今天要給長輩拜年、要走親訪友。稍大一點的孩子就盼著這天,一睜眼,一翻身就早早的拜年,會得到壓歲錢。吃過飯后,大人便帶著孩子,提著禮包,一家家的去拜年。每到一處,主人都會端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拿出零食。大人們總在那兒聊天、逗留,半天才去另一家。孩子們則巴望著大人們能多留一會兒,好多玩一會兒。晚上回家時,大人們通常會搓會兒麻將,孩子們則看電視。
一眨眼,春節又快要過完了。我真想說﹕春節,你能慢點兒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