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鄉的春節作文
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的魅力是中國的魅力、東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國的春節,是對世界文明的一種貢獻,是送給全人類的一份厚禮。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我家鄉的春節作文”,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我家鄉的春節作文1
懷著一顆如雪般純凈地心,欣賞春節時煙花那轉瞬即逝地美麗,而煙火在如漆地夜幕上綻放瞬間是令人無限地遐想于沉思——題記
兒時是伴隨著“恭喜發財,紅包拿來”這八個字,初識了春節,愛上了春節。漸漸地,有了自己地思維,從“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千古流傳、膾炙人口地春節詩篇中,了解了春節,感悟了春節。
記憶中地春節,充斥著“噼哩啪啦”地花炮聲,走親訪友地祝福聲,頓時,紅在這華夏大地上怒放,處處呈現出欣欣向榮之勢。春節,這個令14億炎黃子孫難忘地節日,在我地生命中揮灑下了濃重地一筆,“回家,團圓”已深深鐫刻在了我地腦海。也許只有在現在,在這舉國同慶地日子,我才能感到久違已久地幸福。我們摒棄了你爭我奪,爾虞我詐地生活,不必為了學業,為了生計,為了其他,只是簡簡單單地歡聚在一起,放聲大笑。我們地眼里,有了彼此地身影,快樂而放肆!
年地氣息越來越濃。除夕之夜,沉默已久地黯淡天際也熱鬧起來,只聽“咻”地一聲,一抹奪目便綻開了等待已久地艷麗花朵,那雨點般地花瓣飛快地向四處散開,很快便逝于眼前。但這抹美麗,像炫目多彩地開場,拉開了那緊閉已久地天際。隨著“嘭嘭”好像整個世界沸騰了,煙花爆竹按捺不住內心地激動,沖向那早已無法平靜地天幕,訴說著沉淀了一年地喜悅。此刻,煙花炫麗地照射、煙霧籠罩地彌漫、滿街燈火地輝映,天和地,迷惘與明亮,奇異而矛盾。月亮不知是害羞還是怎地,躲在了云層后??粗炜罩芯`放地煙花,耳邊充斥著孩童們爛漫地歡笑,一切是多么令人神往。那毫無雜念、煩惱地笑聲又是多么令人陶醉—這—夜,竟然是如此美妙。
時間嘀嘀噠噠似流水般走著,靜靜坐在門前地我看著一陣陣此起彼伏地“花兒”,與爺爺奶奶一起守歲,在門口放上瓜果,各種家禽,等待著新年鐘聲地敲響。說是來年有個好兆頭,誰知道呢,這是老人地美好愿望,是對一切美好事物地追求,是對過往地懷念和總結,是對新年地期盼和祝福。我也在此刻默默祈禱未來,一切安好……
其實,真地挺感恩地,感恩在這十五個寒暑無私陪伴我地親人,以身作則地師長,包容我所有地朋友,還有曾經幫助過我地陌生人。祝他們快樂,幸福,無憂。
隨著春節聯歡會地倒數,我們守著電腦、手機發送著,等待著新年祝福。長大了一歲。懂事了一分——這一夜,注定著不平凡。
春節,在喧鬧沸騰中迎來了。新年地到來,注定著又是一次不平常旅途地開始。我期盼,我向往——新年,你好!
我家鄉的春節作文2
中國各地都有各自的過節習俗,而我的老家,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縣,這里的春節與別的地方截然不同。
在云霄,春節期間忌講不吉利的話,萬一小孩無知,說了不吉利的話,要用紙巾拭嘴。同時忌吵嘴打罵和摔破碗碟,萬一不小心打破碗盤,要將碎片收集起來放進石臼里,口中念“歲歲平安”,借“碎”與“歲”諧音來化兇為吉,保持祥和歡樂的氣象。
正月初一子時新年開始,家家戶戶燃放鞭炮,稱為“開正”,還要在門前備清茶、糖果,焚香,稱為“拜正”。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燒香點燭,祭拜天地祖先。小輩向長輩拜年,長輩隨即賜以紅包。
在“開正”的時候,家人都要吃點紅糖線面湯。糖,意為甜蜜;線面,意為長壽,即祈求全家幸福長壽。
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后出門遇雨;不往戶外倒垃圾,忌“財氣外泄”。此外還有不不討債,不打罵孩子等禁忌。
怎么樣?云霄的春節既講究又別有一番風趣吧!除此之外,大家還可以在網絡、書籍上多多了解一些異地的習俗,多豐富自己的見識!
我家鄉的春節作文3
世界上有那么多層出不窮的美麗,讓人陶醉,或是自然奇景,或是文字世界,或是豐富生活,又或者是簡單的一幅畫……你會發現,原來一切都那么美。
簡簡單單的一個春節,被人們過得不再簡單,它美好溫暖,是遠方游子與家人團聚的佳節,而我們家鄉的春節正是讓我陶醉。春節,讓人一聽心中就蹦出一個念頭——喜慶。那春節前夕,家家戶戶忙著呢!街頭熙熙攘攘,人群來來往往,街邊大大小小的鋪子整整兩排都擺出了自家豐富的庫存:一箱箱喜氣洋洋,一身紅外衣的送人好禮,過年的年貨等等。那大包小包的貨物像打包好的胖娃娃,笑瞇瞇的跳入‘爸爸媽媽’們的懷抱。那街上不僅有‘胖娃娃’,還有小孩最愛吃的糖果堅果,一上街,那叫一個開心,一陣陣糖果醉人的膩香縈繞在鼻尖;大片的火紅在你眼前躍動,似要躍進心中;人織成的人流在在街上流淌,那水中還散落著片片紅花,向著溫暖的家流去。我想那一箱箱年貨,那一條條人流正是游子們對家鄉的親人一點點的思念,才匯集成河的吧,有著思念的陪伴,再冷的天是不是也有了一絲絲暖意呢?
我們這兒在除夕夜也非常有趣。當地人大多信佛,我們家也不例外,常常要守夜到11點多,等大家都開始放炮仗,我們家也放,那五彩繽紛的煙花在空中大朵大朵地綻放,爭奇斗艷,給暗淡平靜的天空也添了幾分光亮生氣。放完炮,就得去寺廟轉轉,寺廟離我們不遠,一路走去,一輛輛車子停在沿途的馬路上,寺廟里一片火光,蠟燭整齊排列,像哨兵一般挺立,一尊尊大佛神態安詳,接受著人們的供奉。去時通常已經是人擠人了,每個人手持點燃的蠟燭和香,一尊挨著一尊地拜過去,小心翼翼地將香插入裝滿了的香爐中,許著來年的愿望。自我長大后,也被分到三支香,學著大人的樣兒,這兒瞧瞧那兒拜拜,也許下自己內心的小愿望,總之學的還真有幾分像樣兒呢。盡管煙霧繚繞,但人們還是絡繹不絕,紛紛而至,是為什么呢?是希望,是企盼吧,是一種對過去的懷念,對未來的祝愿吧!
我愛家鄉的春節,或許是那熱鬧的街道,或許是香甜的糖果味,又或許……無從知道。但,感謝家鄉的春節,讓我快樂沉醉!
我家鄉的春節作文4
今年春節,我有幸回到了相別8年的家鄉──湖北,與爺爺奶奶一起度過了盼望已久的新年,這一次的團聚我似乎更了解了家鄉的民風民俗,同時也有所感悟。
首先介紹一下年俗吧!湖北的一年中一共分為三節,以過年最為隆重,從臘月初八起,一直準備到年三十,除了穿的戴的以外,以吃的東西為最多,如曬“凍米兒”。燙豆糕兒、打“糯米粑”等等,豐富極了!特以凍米、豆糕、糯米粑吃。準備過年食物,女性負主要責任,男的以清理債務為重點。應收的馬不停蹄地催,待付的款也要在年三十前付清,彼此收財納福,過一個快樂新年。可貧窮人家是:“三十的躲貓兒,初一的大擺手”。意思是:過年怕債主逼債,到處躲藏,到正月初一就好了,因為從三十夜到元宵節。債主決不能向債務人討錢,可以放心大膽了。年夜飯這個名詞,在湖北稱“年飯”或“團年飯”,時間多在正午或天亮前,那一天說的話要吉祥如意,為了防止兒童口不擇言,特在廳堂上張貼“不禁童言”或“百無禁忌”的紅紙條兒。飯畢,長輩發紅包、晚輩收壓歲錢,晚間禁例大開,合家同樂。燈火齊明,通宵達旦、謂之守歲;東方未白,大放鞭炮。出天方,開大門,迎接大年初一。
看到了湖北的年俗,我不禁想起了今年的春節,家里來了許多親戚,在團圓飯時,大家都忙于敬酒,說些祝賀的話語,坐在旁邊的我,總覺得很不自在,吃過年夜飯,他們都忙于應付著發來的手機短信,直到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大家又坐在沙發上享受著晚會的節目,時不時鼓鼓掌,笑一笑,看完后時間不早所以就上床睡覺了,想到這里,我頭腦里突然冒出一個從來沒思考過的問題:除夕夜我們能做的最溫暖的事情是什么?是啊,傳統的年俗的確非常吸引我們,但是現在看來又保留了多少呢?一切的快樂仿佛都被現代高科技取代了。吃頓團圓飯,發發紅包,看晚會,每年春節都是同樣的程序,每次我都等著盼著新年的到來,但是等它過去了,卻又覺得平淡無奇,沒有多少值得回味。雖然這也很溫馨,但我總覺得少了些更樸實的東西。
春節的基本意義,就是,在一年中只有這個時段很多人才有機會和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團聚,所以我希望春節能夠在中國逐漸變化的情況下,保持原有樸實,美好,溫暖的樣子。
我家鄉的春節作文5
在家鄉—石首,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中旬就開始了。家家戶戶開始腌肉、魚、雞等。過七八天,把它們用溫水洗一遍,然后晾曬起來,除此之外,人們用拌好的豬肉,豬腸,做成香腸,香腸也晾曬起來,越曬越香,金色的油珠兒欲往下滴,讓人看著就流口水。
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家家戶戶忙著打掃屋子,洗床單窗簾,大人們忙完了,帶著小孩逛超市。大人們買新鮮的牛肉、鱖魚、蔬菜等食品,小孩們忙著買自己喜歡的零食兒:“無窮”的雞大腿、“喜之郎”的果凍;“牙癢癢”的香干子……。在這一天,結婚的車隊像一條長龍,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
除夕真熱鬧。家家戶戶貼上了對聯和年畫,到處是鞭炮聲,到處是飯菜香。大街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到了中午,家里的每一個人都要回來吃團圓飯,一個也不能少。瞧,一桌子菜,都是奶奶和媽媽精心做的,美味極了。晚上,家家燈火通明,一家人,聚在一起有說有笑,邊嗑瓜子邊看春晚,我們小孩喜歡放鞭炮。放沖天炮啦!把它點燃后,固定在斜斜的架子上,用手扶著,隨著一聲巨響,你會發現,它噴出的竟是一個可愛的笑臉,非常漂亮!煙花也是孩子們的最愛,點燃之后用手握住,它會射出許多五顏六色的“鮮花”一朵接一朵地綻放,讓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煙花放著放著,就到了十多點,孩子們帶著倦意去睡了,大人們還在看春晚。
正月初一,我們要同大人們一起去走親戚、送禮物。我們小孩要給大人拜年:“爺爺、奶奶祝您身體健康!”“爸爸、媽媽祝您萬事如意!”說完便收到了紅包,真是開心!
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是元宵節,家家吃元宵,到處彌漫著一股元宵特有的香味,晚上可以放花燈、放花炮,還可以看元宵晚會!
我喜歡春節,因為春節是親人團聚的節日,是熱鬧喜慶的節日。
春節習作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