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清明節的話題作文
描寫清明節的話題作文(精選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當我聽到這句詩,我總會想起自已第一次上墳時的情景。
那是一個星期六,我迅速穿著打扮好,只聽媽媽一聲響:“準備……出發!”
我沖出家門,外面下著蒙蒙細雨。樹上閃動著晶瑩的露珠。經過長途跋涉,我們終于來到大山,那兒山路很陡,一不小心,就會摔跤。路旁有許多大樹,有的樹枝交杈還真有一分陰森;有的樹很筆直,像草原的哨兵一樣;有的樹彎著腰,不肯抬頭?!?/p>
我們來到一個花草茂盛的地方。里邊有一所墳,上面已被花草遮得看不見。爸爸用鐮刀把上面的花草割掉?!斑祝@是誰的墳?”在一旁的妹妹說話了?!笆悄阃夤??!眿寢屝χf?!澳阃夤缛ナ懒?,你的媽媽才六年級,外公就死了?!卑职终f。我心想:不做點工作,盡讓外婆做,就這么死了。我有點恨外公。但是,是因為他經常工作而死的?!卑职纸又f什么,我嚇了一大跳。為自已說的那些話而感到慚愧,是外公給了我上學的機會,他為什么那么早就死了呢?想著想著,我臉上流出了水不知那是細雨還是淚水。因為,我知道,在我面前的不是一所墳,而是外公。
“快來給外公做新衣啦!”妹妹說。我一下子醒過來。好!就用行動改正那些說過的話吧!我下定決心。
爸爸拿來一個白東西,叫我們把它花開,我仔細的花著。一張紙沒分開,都逃不過我的眼睛,忙了一陣子,我終于把紙都分開了。爸爸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竹竿,把白紙拴在上面,三下兩下跳到墳上把它插進墳里??粗菨嵃椎腵紙,我非常高興。
“燒紙錢嘍!”那多嘴的妹妹又在那兒叫了。我拿起一板紙,仔細地花著??擅妹脜s硬一張都沒花開,總三四張的挨在一起。我又把她花的重新加工了一遍。紙已經燒完,我們準備磕頭了,查了火有沒有滅,才叫我們去磕。
我雙腿跪下,磕了三個頭,并下定決心:外公,我一定要用我的成績來報答您。
我喜歡家鄉的清明節!因為,每年,都能來看望那慈愛的外公。
描寫清明節的話題作文(精選篇2)
又是一年清明節到來時,清明節最早始于中國周朝時期距今約2000多年歷史了,在中國傳統節日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每年到了4月5號前后便是細雨蒙蒙,古人便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更加形象的描繪了,清明節時候的畫面了。
清明節,又名踏青節,預示著春天的到來,萬物開始復蘇,大地也充滿著生機,真是無限的美好,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家家戶戶也都忙碌起來了,開始舉行祭祀,掃墓等緬懷先人的習俗,當然每個地方的風俗不一樣,儀式也就不一樣了。
我的家鄉位于美麗的五岳之一,“南岳衡山”,到了清明節這一天家鄉的人們便在家里準備著祭祀用到的紙錢,香火,水果祭品等東西。一大清早家家戶戶的老老少少就踩著山路,一前一后,前往自家先人的墳頭,給先人掃墓。
因為處于山陵地帶,所以大多數人家,去掃墓的時候都是要走山路的,山路可是不好走,即使露水打濕著褲腳,荊棘鉤上了衣裳也阻擋不了人們對先人的懷念,每當我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也是經不住感慨這種風土人情給家鄉帶來的'濃濃色彩。
接著沿著山路我們一家人來到了先人的墳頭,開始把周圍的雜草清理一番,也就是掃墓。接著就是祭祀,大致的過程是這樣的,先是在墳頭擺好祭品,上三杯酒,點上三炷香,點燃紙錢,然后放炮,最后舉行跪拜儀式,祈求先人的保佑,接著我們會去其它先人的墳頭舉行同樣的儀式,直至結束。
每一個儀式,每一個舉動都是莊嚴而又尊敬的,這都是代表著人們對先人的懷念,雖然過程很簡單,但是內心卻得到了滿足,也是很開心每年都能夠在清明節這一天跟家人一起來掃墓,祭祀,畢竟也是一年只有一次。
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簡單而又莊嚴,更多或許是一種情懷!
描寫清明節的話題作文(精選篇3)
清明節是個踏青的好時節,今天,我和姥姥一起去郊外踏青。
天氣晴朗,春風拂面,陽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路旁的柳樹抽出了新的枝條,吐出了嫩綠的葉子;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給光禿禿的大地鋪上了一層翠綠色的地毯。這個時節開的'花已經不少了,有桃花、梨花……我們遠遠的望去,桃樹停滿了一只只粉色的小蝴蝶,走近一看,原來是一朵朵桃花,這些桃花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有的含苞待放,隱隱約約的看到里面有一束小花蕊;還有的欣然怒放。每一朵花都有五片粉色的花瓣,花瓣之間的花蕊,像一束束展開的煙花。深深的吸一口氣,一股淡淡的清香鉆進了我的鼻孔,沁人心脾。
來踏青的人可真不少?。∮蟹棚L箏的,有玩耍的,還有欣賞春天的美景的。啊,我真喜歡這有趣的清明節。
描寫清明節的話題作文(精選篇4)
今天,我、姐姐和媽媽一起去田野里玩。媽媽說春天去田野里玩在我們烏鎮叫踏青。
我們來到田野,看見了一片片蠶豆花和油菜花。那油菜花特別好看,金黃色的一片,好像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走了一段路后,迎面走來了一排排柳樹。走近了,我看見了柳樹抽出了新的嫩芽。許多柳葉也好奇地從柳條上鉆了出來觀察周圍的世界。柳樹旁邊又是一片金黃色的油菜花。我還看見幾只美麗的蝴蝶在油菜花地里跳著優美的舞蹈。
我們繼續往前走,走了一會兒,我看到大路旁邊的地里有一片梨樹。梨樹上開出了無數雪白的.梨花。我覺得梨花非常好看,于是就走過去仔細欣賞。我發現那雪白的梨花都綻開了笑臉。有一些漂亮的梨花小姐十分害羞,藏在了綠葉后面。接著,我們又往前走。又走了一會兒,我們看到了漂亮的胡蘿卜花。不遠處,我看見了一片榨菜地。我挑了一棵大大的榨菜想把它拔起來??墒牵X得耽在地里比較舒服,怎么也不肯出來。我只好不請它出來和我玩了,讓它繼續耽在地里睡覺吧!
后來,我看見了麥地和鴨棚。在麥地里我仔細觀察,知道了大麥的麥穗扁扁的,小麥卻有一些方。在鴨棚,我看到鴨子在吃食物時還擠在一起像一條帶紅色的黃地毯。我和姐姐覺得很好玩,而且還非常有趣,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我還看到了旁邊的地里長著許多我愛吃的大蒜。它們排列著整齊的隊伍,好像正在等待著首長檢閱。路旁邊的地上還長著一些三葉草。姐姐對我說:弟弟,三葉草發生變異以后會長出四片葉子。如果有人找到它,那這個人一定會非常幸運的。我半信半疑,在三葉草叢中尋找著四片葉子的三葉草??烧伊税胩煲矝]有找到,只好放棄了。
一路走去,一路看去,一路玩去,一路欣賞過去,我覺得踏青真是好玩,真是有趣!
描寫清明節的話題作文(精選篇5)
清明節假期,我們全家一起來到了壽光林海生態博覽園踏青。
一進大門,就看到了博覽園的標志性建筑荷鄉水車,水車由大小兩個水車輪組成,直徑分別為12米和10米。放眼望去,遠處的山丘高低有致,連綿起伏,春色正濃,各種樹木都穿著綠裝,迎著悠悠春風翩翩起舞。
沿著石頭砌成的小路一路前行,經過農業觀光園、渾水摸魚區、水上運動中心,就來到了東方不沉湖。湖水顏色與普通水沒什么差別,但它富含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含鹽量高達20%以上。即使不會游泳,照樣可以漂浮在水面上,還可以躺在湖面上讀書看報,欣賞湖邊美麗怡人的風景。
告別不沉湖,又經過九曲橋,我們來到了養心湖中間的巨型建筑九州鼎。九州鼎有9。99米高,鼎內有名家字畫。順著狹窄的樓梯,我們登到了頂層,環繞四周,林海美景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
林海博覽園,真是一座充滿生機的博覽園。
描寫清明節的話題作文(精選篇6)
清明節又來了,我們一家準備一起到郊外踏青。
一大早,我們就出發了,車子在鄉間彎彎曲曲的小路上行駛著。不一會,我們就在一條清澈的小河邊停了下來。我和妹妹一下車就飛快地跑到草地上。小草已經長得好高了,整整齊齊的,蔥綠一片,我和妹妹在上面打滾,壓在身下的草兒厚厚的、軟綿綿的,感覺就像睡在地毯上一樣,舒服極了。河邊長著一排排樹,細看,綠芽脫掉了外面褐色的外衣,搖頭晃腦地趴在枝條上。遠遠望去,這些柳芽兒像給柳樹披上一層細紗。長長的柳條輕輕地拂動地河面上,蕩起一波波細紋,嚇得小魚兒直向水深處鉆去。
小河的旁邊是一片莊稼地。地里長著綠油油的麥苗,微風吹過,泛起墨綠的麥浪,我似乎看到了麥子豐收的景象。麥田中間還夾著一些油菜地。油菜長出了高高的菜苔,菜苔上冒出了許多花朵,有的已經盛開了,引來一群蜜蜂和蝴蝶在花間翩翩起舞。有的花骨朵已經裂開了,露出一抹黃,似乎也急著要為春天獻出一分美。
田野的后面是一排整齊的村莊。在村子旁,我們看見一群孩子[來源]在快樂地追逐著。我正看得入神,突然聞到了一股撲鼻的香味,我四下尋找,發現一個農戶的屋后長著許多桃樹,樹上開著粉紅的桃花,這香味就是它們隨風飄來的。我驚喜萬分,看著滿園的.桃花,聞著滿園的香氣,不由地陶醉在燦爛的花海里……
這時,一陣笑聲傳來,隨后,一群孩子跑來邀請我和他們一起玩,我高興地加入了他們,在田野間的小路上追逐、打鬧……在燦爛的陽光下,我們盡情享受這美麗的春光。
描寫清明節的話題作文(精選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說的就是每當這個特殊的時候,人們都會倍加思念已經死去的親人,心情難免傷感。
在莊嚴的升旗儀式上,我們凝視著烈士鮮血所染的國旗,不覺思緒又回到那艱苦崢嶸的歲月:舊中國飽受戰爭的創傷和帝國主義的欺凌,人民受盡磨難和屈辱。舊上海的公園門口曾立著一塊醒目的牌子,上面寫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當祖國危難之時,無數愛國志士挺身而出,為了祖國的獨立統一和人民的解放,甘灑一腔熱血。無數英烈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烈的愛國樂章。難道他們不知道生命的可貴嗎?他們深深懂得:在祖國危亡之時,作為一個中國人,保衛祖國,拯救祖國是自己的責任,為了祖國的解放,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戰火中出生入死,監牢里堅貞不屈,刑場上大義凜然。他們用生命、熱血換來了華夏民族的新生。
時代的列車已進入21世紀,新世紀給愛國主義注入了新的內涵。愛國不再變的虛無,愛國也不再化表現為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今天我們在這里講愛國,我想首先應該落腳在我們的工作、學習、愛校、敬業上,試想一個不愛自己工作的人,一個不愛自己學校的人,一個不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人,還能談得上愛國嗎?
當今的世界是高科技的角逐場,入世后的競爭將會一浪高過一浪。作為中國人民,尤其是當代中學生,更應積極地、努力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科學技術。這不僅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也是我們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但是知識做夢夢不來,伸手要不來,只有靠今天的.努力學習,日積月累。同學們,今天的愛國就是努力學習,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梁;老師們,今天的愛校敬業就是愛國的衡量。為祖國培養能夠撐起中華民族脊梁的曠世之才難道不是愛國的體現嗎?
“應知學問難,在乎點滴勤”,老師們,同學們,只爭朝夕,發奮學習吧,讓我們以優異的成績告慰青松下長眠的烈士吧!
描寫清明節的話題作文(精選篇8)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個節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歷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煙節”。民間傳說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習俗在山西首先流行。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中有鉆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也多以柳條互相乞取新火。
春分后十五天為清明,是郊游的.好日子。清明又是掃墳祭祖的日子,民間又稱為“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十月一日總稱“三冥節”,有城隍出巡的儀式。
寒食、清明本來是兩個節日,但山東民間大都把兩個節日合而為一。一般叫清明,少數地區叫寒食節,但過節卻是在清明這天。墾利地方自清明節前三日算起,稱“大寒食”、“二寒食”、“三寒食”,第四日為清明,人們于這四天內掃墓、踏青。鄄城以清明前一日為寒食節,又稱清明節為“鬼門關節”。
在墓前祭祖掃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齊人篇》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描寫清明節的話題作文(精選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排著整齊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去端午山掃墓。
一進烈士陵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高大的松樹、柏樹,它們像衛兵一樣守護著烈士陵園,給陵園增添了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我們拾階而上,來到了革命烈士紀念堂前,紀念堂的兩側擺放著各種花圈,迎風而立?;ㄈι系耐炻?,無不訴說著我們對烈士的哀思與崇敬之情。人們陸陸續續地到齊了,雖然人很多,但人們都靜悄悄的。
九點鐘,雄壯的《國際歌》在陵園上空響起,大會準時開始了。首先,我們聆聽了毛主席的著作《為人民服務》,隨后,主持人嚴肅地說:“全體為革命烈士默哀一分鐘”。我鄭重地低下頭,心想: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是革命烈士們創造出來的,他們為了革命拋頭顱,灑熱血,奉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我也要學習烈士的精神,勤奮學習,將來也為祖國出一份力。默哀結束,各個代表紛紛上臺演講,從老干部到學生,演講都是那么富有激情。
然后,我們參觀了革命烈士紀念館,館里有許多我們山東烈士的名字,密密麻麻地寫了好幾塊展板。我不由得想起,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不是一個兩個烈士,而是由成千上萬條生命換來的。紀念館的墻上有雷鋒、趙一曼等革命烈士的畫像,向我們講述著一個個感人的、悲壯的故事。看著,看著,我似乎看見了紅軍們正在揮舞著刀槍,向敵人進攻的情景。他們一個個都昂首挺胸,不怕犧牲。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深深地打動了我。
我們又參觀了革命烈士紀念塔,幾個大字用紅筆寫在了塔的一面,塔的其他三面刻著近千個革命烈士的名字,讓我們銘記用生命換來我們今天美好生活的革命烈士。
最后,我們輕輕地走到了烈士的墓碑前,我們不能打擾他們??粗敲炊嗔沂康拿郑也唤C然起敬。革命烈士們為了解放事業流盡了最后一滴血,是我們今天美好生活的起源。
??!偉大的革命烈士,是他們把生命奉獻給了祖國,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能過上今天這么美好的生活。勝利的味道留在了照片上,留在了豐碑上,更留在了我們心中!
描寫清明節的話題作文(精選篇10)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春天來臨,一年一度的清明節轉眼就到了。此時春光明媚,我、表弟安安還有外公要去山上掃墓。
一路上風景優美?!澳愫茫愫?”小花、小草伸著懶腰,向過路的人揮著手,打著招呼?!皻g迎,歡迎!”一眼望去,各色的無名花競相開放,白色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小鳥兒也嘰嘰喳喳地在歌頌春天的.到來。但這美麗的風景卻無法撫慰人們對逝去親人的思念。
外公邊走邊給我講起了這清明節的傳說。那是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___而___國外,眼看重耳餓得都快要暈過去了,介子堆割下了自己的肉,放進了野菜湯里。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國君,重賞了當時的隨臣,卻忘了介子堆。介子推遂認為自己無功,即使自己不割肉,晉文公一樣會被別人幫助當上國君。于是背著老母親隱入山中。重耳聽說后,放火燒森林,原以為他能出來,卻不見身影,于是上山找他,終于找到了他和母親的尸體。他為之感動,于是定4月4日是寒食節,4月5日是清明節。
穿過一條條雜草叢生的小路,我們終于到了祖墳?!斑?、咚、咚……”一陣金屬落地聲震耳欲聾。我定睛一看,原來是大人們在用鋤頭仔細地清理祖墳旁的雜草,一根根一片片的雜草很快就被清理得干干凈凈,映入眼簾的是巨大的墓碑。我們開始緬懷、祭祀祖先,只見大人們先擺上香蠟、貢品,再拿著香叩拜三次。輪到我和表弟了,我讓表弟先拜,平時滑稽可愛的他單手拿著香,身體呈90度鞠躬,彎腰三次,顯得十分認真而且虔誠。
禮畢,我們坐在山坡上,一眼望去,還有許多人三五成群地趕上山去,他們神情黯淡。思緒飄回了親人和他們在一起的歡樂時光。他們手棒黃色、白色的花朵以表懷念,整只隊伍像軍隊那樣莊嚴。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前幾日下了一場春雨,泥土中依然散發著的芬芳使人心曠神怡!我聞到了,那分明是思念的味道……
描寫清明節的話題作文(精選篇11)
梨花有情,桃花有意,每當此時樹上的布谷鳥告訴我春天來了,春雨淅瀝,告訴我們清明節來了。這時奶奶總會忙碌著準備過清明,這是我們住在無錫鴻山腳下的人家最忙碌的節日。
祭祀——斟滿一杯熱酒,傳承先人瑰寶
清明來臨之前,奶奶首先要做的是清明團子,糯米中滴入青青的麥水,不停地攪和著,香氣四溢,餡是最時鮮的馬蘭做的,十分清香可口。接著,奶奶燒了三葷三素的'菜整整齊齊擺在八仙桌上,爸爸點上紅燭,插上高香,斟滿熱酒,我們開始挨個祭拜我們的先人。然后,點燃奶奶用錫箔紙折疊的___送給先人。最后,我們才可以品嘗先人吃過的東西。最饞嘴的是青青的團子,不粘嘴,奶奶還要送給親朋好友品嘗,因為是先人傳下來的好東西,所以這清明團子吃了可是大吉大利。
上墳——手捧一方熱土,思念爺爺恩情
清明隔夜里還可以為植物修剪,過了那一夜,再去修剪的話對植物來講就是一種傷害。于是清明節前一兩天,帶上刀到爺爺的墳上去修枝剪葉,再捧上一塊熱土把墳堆得更高。我們家的墳在河邊,有樹林,有竹港,十分清幽,再加上百年壽齡的兩顆紫藤樹環繞四周,爺爺墳前環境顯得格外優雅。我們種上了側柏,爺爺就安息在這里。這時奶奶和爸爸就開始回憶爺爺生前的故事,爺爺的恩情在爸爸心中比山還高,比海還深,常常讓他感慨萬千,仿佛昨夜就在眼前。
踏青——訴說一腔熱情,追尋泰伯美德
清明節當天親戚們都要到我家來做客,接接腳,然后一起去爬鴻山。鴻山是泰伯安息的地方,是他帶領人民耕作于這塊土地,使家鄉變得富饒而美麗,他的美德千古傳頌。如今我們在皇墳前駐足追尋,尋找百家姓的由來,聊談吳文化的發源,追逐泰伯遺留的吳風……山腳下人山人海,遠近百姓都來這里踏青游山。媽媽給我買了風箏,我們在廣場上放風箏。累了,我們就在草地上仰望藍天,笑聲洋溢,山腳下成了歡樂的海洋。在這里,泰伯的子孫生生不息,永遠繁榮昌盛,泰伯的美名嘖嘖不休,永遠流芳百世。
描寫清明節的話題作文(精選篇12)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漫步來到田野,眼前一片明艷。春天的田野,最迷人的要數那黃澄澄的油菜花了。那狹長的油菜田就像是大自然那金燦燦的腰帶,那方方正正的油菜田則似小朋友那金黃的手帕。從遠處看,那黃燦燦的油菜花連成一片像是給綠色的地毯鋪上了黃絨。我看到了一片綠油油的麥苖,他們的顏色似翡翠,綠得鮮亮,綠得發光。在陽光的照耀下,它們的葉子發出耀眼的光彩。微風拂過,它們互相“握手”,“絮絮低語”,生怕讓人聽見。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走著走著,我來到了張家浜戰斗紀念碑前。紀念碑真高大??!只見紀念碑底部是一座方形的石墩,顯得是那么得沉穩,正面上方赫然刻著“張家浜戰斗紀念碑”幾個金光閃閃的大字。碑身一位新四軍戰士正怒視前方,手握手榴彈,做著準備投擲的姿勢,似乎要消滅這前來侵犯的一切敵人。看著他那高大的形象,我仿佛看到了新四軍與日本鬼子在戰場上撕殺的情景,聽到了那隆隆的槍炮聲。一陣微風拂過,芬芳的氣息讓我想起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出來的,也是血紅的鮮血換來的。
于是,我的心中起了一個念頭:要繼承先烈遺志,發奮學習,努力成為建設國家的棟梁。隨后,我來到了烈士墓前,行了個隊禮,雙手把一朵白色的`野菊花獻給了烈士,就在這一刻,我心里默默在說:“安息吧,先烈們。祖國和人民永遠懷念你?!?/p>
回來的路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想:我們的先輩為了我們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拋頭顱、灑熱血,鞠躬盡瘁、死而無憾。我們要向烈士們學習,學習他們的頑強的意志,學習他們滿腔的熱情,學習他們先人后己的品德。我們一定練好本領,增強素質,長大為祖國的富強和民族的強盛做出自己的貢獻!
描寫清明節的話題作文(精選篇13)
清明節這天,我隨媽媽去掃墓,我們來到老我的姥爺的墓前,放上了一束鮮花,我凝視著墓碑,幼時的往事一幕幕地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那是在我五、六歲的時候,我的老我的姥爺就由于患白內障,導致雙目失明。有一次,我跟媽媽一起去我的姥爺家。一進門,我就沖進老我的姥爺的.房間,快活地叫著:“老我的姥爺,我來了!”“呦,是小妮兒呀,來!過來讓我摸摸?!蔽铱倳杨^伸過去,等老我的姥爺來摸我時,我就一下子閃開了。這時,媽媽總會對我說:“你看你這孩子,真不懂事!”而老我的姥爺總是朝我呵呵地笑。有時候,我和表妹就會一起把頭伸過去,老我的姥爺總會認真地辨別,摸摸頭發,摸摸鼻子,摸摸臉,摸摸耳朵,等老我的姥爺說出答案,我們就會一起慶祝勝利。
還有一次,我去我的姥爺家時,正趕上我的姥爺給老我的姥爺喂飯,我的姥爺不小心把飯撒到老我的姥爺身上,就趕忙去擦,而老我的姥爺卻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就一直那么張著嘴等著。我看還要好長時間,就對我的姥爺說:“我來喂老我的姥爺吃飯吧?!闭f完,接過飯碗,小心地舀了一勺飯。老我的姥爺聽說我要喂飯給他吃,便張大嘴,對著我笑。當我把飯一勺勺送進老我的姥爺嘴里時,他那種幸福的感覺從臉上流露了出來。老我的姥爺感覺到我又把飯送來時,也不管嘴里還有沒有嚼完,就連忙把嘴張開。在我面前,他就好像一個聽話的孩子。當我心急想趕快喂完時,不小心又把飯撒到老我的姥爺身上了,我急忙說:“糟了糟了,飯又撒了,怎么辦呀?”老我的姥爺聽到我著急的聲音,便吃力地用手抓起身上的飯,塞進了嘴里,并試圖給我一個微笑,并安慰我說:“沒事沒事!”這時我心里一種幸福感油然而生。
就在三年前的一個晚上,爸爸突然對我說:“你老我的姥爺走了?!弊吡??那個曾經陪我玩,我還給他喂飯的老我的姥爺走了!我心里猶如晴天霹靂,手里寫字的筆也停了下來,眼淚嘩嘩地往下流。
現在,我凝視著老我的姥爺的墓碑,久久地,久久地……
描寫清明節的話題作文(精選篇1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庇质且粋€清明節,又是一個感傷的日子。清晨,站在窗口,呆呆地望著窗外。窗外的車來來往往,絡繹不絕,大家都是去掃墓的。我不由得感慨了一句。
燕子飛南方去了,有再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人走了,就不會再回來了。所以,在人生中最值得我們珍惜的就是那些快樂、美好的時光。人不可能永遠都長生不老,但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卻是可以天長地久的。
我的奶奶很早就去世了,我連見都沒有見一面就匆匆地走了。聽說,她很善良,很美,大家都很喜歡她。所以我也特別想見見她。只可惜,以往的清明節,我并沒有如此感傷,只因奶奶的去世,使每年的清明節變得憂傷,凄涼。
奶奶的墓在家鄉,由于路途遙遠,學習繁忙,所以沒有空回去掃墓。抬頭仰望天空,遠在天邊的奶奶是否還安好,不知道她是否想念我們,不知道她的生活是否快樂,我知道,沒有子孫在身邊,且與我們陰陽兩隔,心中不免會產生一絲憂傷。我沒有機會去掃墓,也只好在心中靜靜地祈禱,默默地祝福。我知道,清明掃墓只是一種紀念、懷念逝人的形式,真正從內心發出真摯的祈禱,帶著真誠的感情才是懷念逝人的方式。
山上的翠綠覆蓋著,隱隱約約顯出一些墓,人們在墓前痛哭流涕。祭祀者的淚珠串成一段段濕漉的回憶,暖春的微風抹也抹不凈傷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長的旅途不會停息,宗脈的延續是一串加粗的省略號,老人的白發便是清明節最醒目的問號,孝順與贍養是的選擇。
小時候的我,對清明節并不感興趣,也不知喜怒,在思念和等待中,我漸漸長大了,也明白了,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奶奶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卻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描寫清明節的話題作文(精選篇15)
每逢清明節,家里都要插楊柳,大人們還會帶我們小孩子去掃墓,那清明節是怎么來的呢?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內亂,晉公子重耳為了躲避禍害,逃亡在外。在途中,晉公子重耳因為天天吃野菜野草,導致營養不良而發病了,情況危急。介子推為了救自己的主公重耳,忍著痛從自己腿上活生生割下了一塊肉,生火煮肉為晉公子重耳做了湯。后來晉公子重耳病好了。
十九年后,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耳回了晉國做了晉文公,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國家建立之后,晉文公就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有功之臣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于是有人提醒晉文公他那肉湯是介子推的肉,說重耳忘記給介子推封官了。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于是他后悔忘了給介子推封,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但是沒有找到介子推,誰知介子推隱居綿山。文公不忘本,就親自去綿山請他,但是就是找不到他。
于是,有人就出了一個餿主意: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自會走出來的。晉文公便下令放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火熄滅后,還是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一看追悔莫及,望著介子推的尸體哭拜一陣,下令舉國哀悼介子推,把綿山重新命名介山,規定每年的這一天全國不許用火,并要插柳。還將4月5號命名為清明,又稱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祭掃后,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
清明節亦叫寒食節,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的習俗。
所以清明不僅是祭祖、掃墓、慎終追遠的日子,也是人們也相約郊游、踏青,共同欣賞春和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