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看燈會的作文99字

| 和杰

元宵節看燈會的作文99字(篇1)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一定是元宵節!元宵節的時候,我們可以玩龍燈,踩高蹺,舞獅,在燈籠上解謎語。當然,我們至少可以吃元宵。

我喜歡吃元宵,我更喜歡自己做元宵。我和奶奶自己做的元宵節,想吃什么餡就吃什么餡。到現在,我還記得我和奶奶第一次過元宵節。

去年冬天,我和表哥在奶奶家過元宵節??吹侥棠淘谧雷由蠝蕚溥^元宵節,我們倆都挽起袖子求助。奶奶看到兩只臟手,把我們推進廚房,讓我們洗手。

生面團很好玩!奶奶在白花花的面粉里加了些水和一點油,然后慢慢揉。很快面粉變成了面團。又軟又滑的面團摸起來真的很舒服,就像緞子一樣。我和表哥從大面團里拉了一點點面團做小兔子,然后又拉了一點點做小豬,玩得很開心。

不過很快就被外婆攔下來了,也就沒有元宵節吃了。然后我們學會了乖乖的做元宵。先從大面團里抓一個小面團,揉成一個圓球,然后一只手拿著,另一只手的拇指戳進面團里,邊揉邊轉,揉成“小碗”,最后放入餡料,封口搓圓。因為我學會了做陶器,我很快就能做了。我表哥太小了,所以她一直捏她的小兔子。

奶奶包了元宵節,告訴我們元宵節的由來。農歷正月十五,又稱元宵節,也稱為上元節。正月是農歷的第一個月。古人稱夜為夜,正月十五是一年的月圓之夜,所以得名。街巷燈火輝煌,人們賞燈、打燈謎、吃元宵,將從除夕延續至今的慶祝活動推向了又一個高潮,成為了幾代人的習俗。

故事講完后,我們的元宵節就準備好了。我和表哥坐在窗邊,欣賞著天上的圓月,吃著元宵。我們感到非常高興!

元宵節看燈會的作文99字(篇2)

今天是元宵節,按中國傳統來講,在今天是一定要吃湯圓的,寓意是團團圓圓。

奶奶昨天晚上就打電話給媽媽了,讓媽媽今天一定要給自己和爸爸下湯圓吃,可是自己們家沒有一個人喜歡吃湯圓的,媽媽很是苦惱,愁眉苦臉了一陣后突然有了好主意,這個主意源于今天早上的炸薯條,你們猜猜那是什么主意,好吧自己告訴你們吧,是油炸湯圓!

一般煮湯圓都是把湯圓下進燒開的水里,然后等它熟透了,浮在水面上就可以了。油炸湯圓呢是這樣做的,在平底鍋里多放點油,等油燒至五成熱的時候,把湯圓一個一個放在鍋里,再等油燒至__成熱的時候開始翻炒湯圓,而且要不停地翻炒。大概一到兩分鐘后就聽到“啪”的一聲,媽媽和自己都嚇了一跳,仔細一看,原來是湯圓的表面受熱裂開了,后面又不斷聽到“啪”“啪”的聲音?!笆遣皇强焓炝?”媽媽問自己,自己看看鍋里的湯圓,又看了看媽媽,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Idontknow?!?自己不知道)這時鍋里的湯圓已變成金黃色了,突然又聽到“呲”的一聲,咦,湯圓里有什么東西漏出來了,在油鍋里開了花,“媽媽,那是什么呀?”“哎呀,不好不好,湯圓里的芝麻陷都漏出來了,快關電源,快關電源!”一陣手忙腳亂后,湯圓出鍋了,嗯,聞著還挺香的,可就是模樣有點怪異,媽媽笑稱它為“斑點狗”湯圓。(因為里面芝麻餡跑出來的緣故)

在這個充滿歡聲笑語的元宵節里,自己們品嘗了另類的湯圓,不管怎么樣,最后還是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進步!幸福快樂!

元宵節看燈會的作文99字(篇3)

環顧四周,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到了。晚上,大叔為我們準備了豐盛的團圓飯,大家都面帶微笑,其樂融融。

晚飯后,人們出來看燈籠,燃放煙花爆竹,一起賞月。我們懷著極大的興趣來到了牌坊街,因為今晚這里將有一場圍棋挑戰賽。

牌坊街兩旁掛著燈籠,各種各樣的燈籠五顏六色地聚集在一起。孩子們還攜帶各種燈籠,如超人燈、孫悟空燈、南瓜燈、蘿卜燈等。當我著迷的時候,父親的話把我從無限遐想中拉了出來。

有許多人參加了比賽。下了車,黑壓壓的人群把我擠了出來,我好不容易才擠進去?!皝韥恚 蔽易院赖睾暗?。因為連續贏了三盤,我如愿以償的成為了冠軍,接下來的幾盤進行的很順利,一直順利滾動??粗趫龅倪x手,我心想:“看來今晚你們誰也打不過我?!本驮谖业靡獾臅r候,一個熟悉的人走過來對我說:“易科,我來挑戰你!”我看到它的時候傻了眼。原來是高三最后一年的冠軍。心里有點窩囊,怕以后堅持不下去了。我媽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說:“你放心,重點參與?,F在有機會和高手交手,這是你難得的鍛煉機會。認真對待就好?!蔽尹c點頭,但還是有點擔心。

比賽開始了,我們勢均力敵,有很多人在看。我記住了媽媽的話,每一個動作都小心翼翼的彈奏。一個小時后,比賽結束了。裁判說我贏了六眼半,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爸爸對我說:“你贏了。”“是啊”我激動得差點跳起來。身邊的家長指著我說:“這孩子真聰明!”聽到這個消息我很高興。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十點半了,我依依不舍地提著心愛的燈籠回家??鞓返臅r刻總是過得很快。希望明年元宵節能慢慢過去。

這個元宵節,我玩得很開心!

元宵節看燈會的作文99字(篇4)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在這一天里,北方人吃元宵,南方人吃湯圓,而我是南方人,當然要吃湯圓。吃湯圓的時候,我喜歡先用牙把湯圓的皮咬開,然后再把湯圓里的黑芝麻一點一點吸到嘴巴里,那滋味有點甜,有點燙,最后再心滿意足地把湯圓皮吃下去。這種感覺就像吞下了一小團幸福,也吞下了過年的句號。

吃完湯圓,我和哥哥一起來到了五光十色的歡樂海岸。這里有舞龍燈、舞獅子、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猜燈謎,真是熱鬧非凡呀。正如詩歌《京都元夕》里描述的: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這里有大大小小的花燈,它們就像有磁力一樣,把我和哥哥的眼睛牢牢地吸在上面。有的花燈是個大菠蘿,有的是個巨無霸燈籠,有的是個大草莓我最喜歡的是一對大胖娃娃花燈,一個舉著搖搖晃晃的鞭炮,一個捂著耳朵隨時準備撒腿就跑。這仿佛讓我看到了和哥哥一起放鞭炮的快樂情景。

接著往前走,我們倆忽然看到一面貼滿紅紙的墻,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堆人圍著猜燈謎。哥哥揭了一張下來,謎面是:會計,打一成語。我一看就蒙圈了。哥哥笑著說:希希,你是不是看不懂呀,會計是一種職業,這個職業要會計算,而且不能出錯。我說:那就是跟計算有關的成語,算算算,怎么算呢?哦,精打細算!對啦,我們趕緊去領獎。哥哥說。在領獎臺前,我們倆異口同聲地說出了答案,于是工作人員阿姨給了我們兩份獎品--兩個帶熊貓圖案的卡套。

今天在歡樂海岸過的元宵節讓我的心裝滿了幸福。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好好學習,讓幸福像花兒一樣開放。

元宵節看燈會的作文99字(篇5)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备鱾€地方有各個地方的習慣,各個民族有各個民族的風俗。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們的漢族。

漢族——中國56個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是原稱為“華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漸同化、融合,漢代開始,稱為漢族;漢語屬漢藏語系漢語族,有七大方言;現代漢語以北方方言為基礎,北京語音為標準音。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歷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方塊字,共有四萬個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現為國際通用語文之一。

漢族的傳統節日尤其讓我縈繞于心。元宵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的大節,有著兩千余年的歷史,它在當今中國仍然相當盛行。元宵節的得名,因其節俗活動在一年的第一個月(元)的十五日夜(宵)舉行而來。不管南方北方,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都要合家團聚吃元宵,一家人圍在一張桌子上,在端上幾碗熱騰騰的湯圓,大家開心的笑著,多溫馨的場面,讓人難以忘懷。元宵節也叫“燈節”、“燈夕”, 因為在每屆元宵前后,無論鄉村還是市鎮,人們都要張燈結彩。觀燈游賞,煙火當然是是必不可少的,夜晚放燈,那時可謂是萬家燈火連成一片,壯觀而美麗。當代元宵節除燈火之外,更為突出的活動是各種社火,比如舞獅子、耍龍燈、跑旱船、踩高蹺、打腰鼓、扭秧歌等等。元宵節,正可以算是中國的狂歡節。

但美好的時光總是讓人覺得流逝得那么快,眨眼間,正月十五就這樣過去了。一如既往,時間沒有停留在這一刻。孩子們該去上學了,大人們該去工作了。大家都在企盼著下一個元宵節,下一個更熱鬧的元宵節……

元宵節看燈會的作文99字(篇6)

今天就是我們大家一年一度的陰歷一月十五日元宵節。元宵節這天晚上,媽媽要帶我去淄博博物館門前參觀隆重的彩燈,彩車大展覽。我一聽到這好消息,就情不自禁地一蹦三尺高。

迫不及待的穿上衣服,褲子帶上需要的東西,就出發了。

在路上,我看到路邊的大樹上都掛著彩燈,顏色不同,有紅色,黃色,藍色,綠色,橘色,銀灰色,等等……每棵樹上都有著漂亮的燈,都很漂亮。

不久,我和媽媽就到達了淄博博物館門前旁邊的一條馬路上。我一抬頭,一個高大美麗的大門應入眼簾,好看極了!

繼續往前走,便是一個像長廊一樣的地方。上面掛著許多不大也不小的彩燈,不光有很多,而且還樣子各異,有菠蘿的,南瓜的,梨的,等等……

再往前走,就是各種各樣,顏色不一的彩車大展覽。好幾十輛金光閃閃,五顏六色,高大壯觀的彩車停在我身體的四面八方,真是看的我眼花繚亂。

我和媽媽先去了右邊這部分,因為右邊這部分大多數都是關于牛的彩車,有牛氣沖天,金牛報春,鼠年吉祥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牛氣沖天,因為那只金色的牛嘴里吐著水蒸汽。還發出哞哞的聲音,真逼真,栩栩如生呀!我們仔細看完了右邊這部分,我和媽媽又來到了左邊這部分,左邊這部分的彩燈比右邊這部分的彩燈想象力好,很豐富,也很漂亮。其中我最喜歡那只五顏六色的孔雀,它一會兒開屏一會兒關屏,好看的很。更棒的是做這只孔雀的人很仔細,很細致,那一條條曲線都做的那么好,真讓人佩服呀!

最后,我和媽媽在這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的人群中戀戀不舍地離開了。

這真是難忘的一個元宵節啊!

元宵節看燈會的作文99字(篇7)

我的家鄉在郴州市臨武縣的一個小礦山——香花嶺。在我的家鄉,有很多節日,比如三月三、端午節、元宵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可我最喜歡家鄉的元宵節。你知道是為什么嗎?因為元宵節那天,不但可以觀看精彩的舞草龍表演,而且還能吃到香甜軟滑的思念湯圓,更讓我念念不忘的是在工人俱樂部舉行的一年一度的猜燈謎活動。

每年的元宵節,我都會纏著爸爸帶我去猜燈謎。記得我剛上一年級的那個元宵節,也是爸爸第一次帶我去猜燈謎。當我剛踏進俱樂部那高大的門檻,映入眼簾的是那數不清的花燈籠,有紅的、綠的、黃的、藍的,有兔形的、葫蘆形的、小鴨形的,看得我眼花繚亂。大廳里密密麻麻的,全是人,擁擠得很。有的獨自在冥思苦想,有的和同伴一起商量,有的已經猜出謎底偷偷地樂,還有的快步走到兌獎處去報答案。整個大廳人聲鼎沸,熱鬧極了!爸爸帶我走到一個燈籠前,讀著上面的謎語:“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個字?!卑职肿x完,轉過頭問我:“璇子,你來猜猜?!蔽覔沃掳拖肓税胩欤号5奈舶褪遣皇悄且回Q呢?尾巴沒了,不就剩下一撇兩橫了嗎?可這又不是字呀?爸爸看我面露難色,敲了敲我的腦門說:“傻瓜,是個‘告’字呀?”說完,又給我講解了一番,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字謎里還有這么多學問呀!我在爸爸的提點下,猜出了很多謎語,得到了很多獎品。我獲得獎品時可開心了,因為這是我用智慧得到的!

猜完謎語回到家,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香噴噴的、五彩的湯圓,聊著高興的事情,好幸福呀!

瞧,我家鄉的元宵節是不是特別有意思?如果你也想來挑戰你的智慧,歡迎你到我的家鄉過一個令你終生難忘的元宵節。 

元宵節看燈會的作文99字(篇8)

晚飯后,我和父母來到文化廣場燈籠上解謎語,看燈籠。廣場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我無意中抬頭,嗯?月亮媽媽為什么出來?今天不是多云嗎?月亮怎么出來?我想大概是月亮婆婆看到地上喜氣洋洋,也來湊熱鬧吧。燈籠上有很多解謎語的方人也,有些在嘰嘰喳喳地說話,有些托著下巴沉思,有些眼睛一亮似乎就知道了什么……形式上真的不一樣。

街上有很多燈籠,包括蓮花燈?喇叭燈?機器人貓燈?紙制成的紙燈等。真是五花八門。但最有特色的是喇叭燈,喇叭燈的喇叭分為紅色、粉色、草綠色這四種顏色,寶藍色,戴在頭上按下開關,喇叭就會發光,真的像活牛一樣。最熱鬧的是孔明燈籠,哇?成千上萬的孔明燈籠飛到南方,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樣閃爍。一些人在孔明燈籠上寫下他們的愿望,當閃閃發光的孔明燈籠緩緩升起時,人們的愿望似乎得到了釋放。我問父親為什么這盞燈被命名為孔明燈籠。爸爸回答說:“孔明燈,又叫天燈,據說是三國時諸葛孔明發明的。當時孔明在平陽被司馬懿圍困。他不能派部隊去尋求幫助。他制作了漂浮的紙燈籠,并把它們和幫助信息綁在一起。后來他真的逃了,所以人們把這種燈叫做孔明燈?!薄芭?,原來如此?!蔽一腥淮笪?。后來心里對諸葛亮充滿了敬意。

我喜歡元宵節,我更喜歡孔明燈籠。 

元宵節看燈會的作文99字(篇9)

昨天正月十五,我們又去鎮海湊熱鬧。在小姑家用完餐剛好6點,趕緊出門了。出小區門路上見到了很多忙碌的交警,實行交通管制吧。預計到放煙花的時間和地點,趕緊先前往公園賞燈?!巴?!”剛到公園門口女兒就情不自禁地感慨,的確,現在難得出遠門的我們已經很難見得如此美麗的燈展了。燈門就這么壯觀,里面的燈景更是絕哦,比燈更為壯觀的便是人。遺憾的是相機忘帶了。

帶著女兒穿梭于燈展中,心中又不禁想到那首詩“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讀書的時候就很喜歡這首詩,盡管是首很傷感的詩,再專制的封建壓制,男女之間的感情還是那么美好。昨晚跟老公打電話說:“你如果和我們一起賞燈的話,燈展和煙花會更絢麗?!遍_玩笑的話,老公聽了大聲的笑。

女兒的.舅舅更是夸張地向他沒來的同事打電話催噓,說美景遠遠勝似好多景點,還說可以跟哈爾濱的冰雕相媲美,說得人家蠢蠢欲動也想來。臨近7點準備前往沿江路觀看煙花,而女兒則被公園對面的臺上演出所吸引,演的正是《五女拜壽》,場面很是熱鬧,女兒看得入迷就是不肯走,“因為我真的很喜歡看這個節目。他們打扮得可漂亮了?!焙呛牵@么執迷看原來是因為被打扮所吸引。

我們還在車子里,外面煙花已經開始放了,車速也不斷慢下來,交警不斷地來催響口哨揮舞手勢,后然選擇了個合適的位置,下車看個正著,美麗的禮花持續整整40分鐘,形狀各異,色彩絢爛,兩位小孩看得禁不住鼓掌??罩芯`放的煙花甚是美,感嘆于停留的時間實在是太短暫了。為什么特美好的東西總是瞬間的呢?美好的事物能永留的棲息地只能在我們心里。

愿我們心懷美好,過好每一天!

元宵節看燈會的作文99字(篇10)

月光如流水般灑在大地上,身邊仿佛有一股流水流淌著……一個個湯圓,一條條龍燈,一陣陣鞭炮聲,打破了這夜的寧靜。

天黑了,皎潔的月光照在湯圓上,把湯圓照得晶瑩剔透的。吃一個,甜甜的。

一陣“咚咚”的鑼鼓聲傳來,抬頭一望,只見兩條龍從遠處向神龍大酒店奔騰而來。我抬頭一望,哇!好大的兩條龍。那龍頭碩大而威嚴,龍須飄動,目光如炬,真有一種“神龍”的感覺。兩條龍都有二十幾米長,舞龍的叔叔都身強體壯。他們身穿五顏六色的衣服,而黑色則占大多部分,他們高舉舞龍桿,興高采烈地舞動著,看得我們眼花繚亂。

隨著密集的鞭炮聲,有節奏的鼓點聲,兩條巨龍上下翻飛,瞬息萬變,時而“蜻蜓點水”,時而“金龍盤玉柱”,時而“雙龍祝?!薄_@時只聽見轟轟的幾聲,街道的煙花爆竹四起,焰火四射,兩條龍在萬點火花之中,金燦燦的,猶如遨游在霞光云海之中,翻江倒海,活靈活現。片刻工夫,兩條龍一齊躍起,旋轉著,搖著尾,在爆竹聲中為大家拜年祝福。

忽然聽到幾聲巨響,天空中出現了幾個亮點,緊接著無數條“小蝌蚪"一起飛向天空。過了一會兒,又是一聲巨響。繽紛的煙花一次又一次劃破了寧靜的夜空,頓時天空猶如白晝,煙花星星點點的散落下來,好像一顆顆閃亮的星星。人們不禁歡呼起來,大家都不由自主地伸手去接,我也情不自禁地說:“到我這里來吧,我們一起去玩兒?!倍嗝疵利惖臒熁?,讓我應接不暇。一個多小時過去了,人們和我一樣,久久不愿離去。

這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元宵節??!

元宵節看燈會的作文99字(篇11)

把糯米粉揉成面團,搓成圓球球。這是在做什么?湯圓?No!這是元宵!

三月六日下午,我們班開展了做元宵活動,雖然元宵節已經過去,但我們還是興趣濃濃。

“叮鈴鈴!”一陣上課鈴讓我們像吃了興奮劑一般,雙眼放光,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大顯身手。老師來了,她把我們帶來的糯米粉倒在大盆子里,再加上水,便和起面來。老師和好面后,給我們每組分了個大面團,讓我們開始做元宵??粗敲鎴F,我不禁“哼哼”兩聲,心里想:真是小菜一碟,一定難不倒我!想著,我便挽起衣袖,捏了一個小面團,放在手心,揉了起來。不一會,我便把那面團揉成了圓球球,在雙手合并,稍用勁一壓,圓球球就變成了圓餅,接著把它捏成碗形,放上餡,把口子捏合,最后再柔成原本的球球,就大功告成啦!

這第一個元宵做的很成功,這讓我有點得意忘形,在做第二個元宵時,我又按照經驗做,可不料,陷竟放多了,可我當時卻沒發現?!鞍?!”我大叫。在最后一步時,我一揉,餡竟然“跑”出來了,這讓我的元宵變得“蓬頭垢面”。都怪我的小驕傲,讓我毀了一個元宵!

吸取了上一個元宵的教訓,我后面做的元宵,越來越有“元宵樣”。

經過一節課的不斷努力,我們終于吃到了自己做的元宵。看著那“白白胖胖”的元宵,我都有點舍不得了!最終,我還是選擇了吃!有勺子舀起一個元宵,送進嘴里。咀嚼過后,我不禁揚起嘴角,說了一句:“太好吃了!”是真的好吃,是真的甜,簡直甜到心里去了!

是啊,自己親力親為的元宵,怎能不好吃呢?怎能不甜呢?

元宵節看燈會的作文99字(篇12)

相傳,元宵起源于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從此,元宵節吃元宵便成了一種歷史。

還有一種說法,元宵原來叫湯圓,到了漢武帝時,宮中有個宮女叫元宵,做湯圓十分拿手,從此以后,世人就以這個宮女的名字來命名。

關于元宵節吃元宵的最早記載見于宋代。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從《平園續稿》、《歲時廣記》、《大明一統賦》等史料的記載看,元宵作為歡度元宵節的應時食品是從宋朝開始的。因元宵節必食“圓子”,所以人們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是一種中國人依照習俗在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和春節烹制食用的食品。曾有多種名稱,如面繭、粉果、元寶、湯餅、圓不落角等,明永樂年間正式定名為元宵。

吃元宵的習俗源于何時何地,民間說法不一。

元宵的做法,是以餡為基礎。大致過程是先是拌餡料,和勻后攤成大圓薄片,晾涼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塊。然后把餡塊放入像大篩子似的機器里,倒上江米粉,“篩”起來了。隨著餡料在互相撞擊中變成球狀,江米也沾到餡料表面形成了元宵。

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圓形食品,從種類上分,可分實心和帶餡的兩種。帶餡的又有甜、咸之分。甜餡一般有豬油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錦、棗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餡一般有鮮肉丁、火腿丁、蝦米等。用芥、蔥、蒜、韭、姜組成的菜餡元宵,稱“五味元宵”,意寓勤勞、長久、向上。

元宵節看燈會的作文99字(篇13)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

元宵節的前一天,爸爸曾經把明天早上的大湯圓準備好了,而且在其中一個大湯圓里放了一枚一元硬幣。聽爸爸說,一元硬幣等于古代的元寶,但是往常沒有了,所以只能用一元硬幣替代。我又去問媽媽:“媽媽!吃到這枚硬幣的人,代表著什么呀?”媽媽說:“吃到這枚硬幣的人,代表著他一年運氣都會十分好?!?/p>

第二天早晨,只見小叔叔力爭上游地去衛生間洗漱,然后拿起碗筷就沖進廚房,我問小叔叔:“你急著去吃什么呀?”小叔叔說:“我急著去吃“元寶”呀!”經過小叔叔的提示,我才知道今天是元宵節,于是,我也趕緊去洗漱了。在我洗漱的這段時間里,小叔叔曾經吃完了兩個大湯圓,可是,連“元寶”的影子夜沒見著,于是,小叔叔決議再吃兩個大湯圓。讓我沒想到的事情是,小叔叔剛咬第三個湯圓一口,“元寶”就顯露來了,小叔叔快樂地取出“元寶”,對我們大喊道:“哈哈,這一年我的運氣會十分好!”但是,這時我才剛剛拿起碗筷。

吃湯圓時,我問爸爸:“爸爸,元宵節有哪些習俗呀?”爸爸說:“元宵節的習俗有很多,比如上午能夠吃元宵,下午能夠猜燈謎、賞花燈,晚上能夠看煙火。”吃完湯圓,我對爺爺說:“爺爺,湯圓怎樣下呀?”爺爺帶我到廚房,只見爺爺首先把水燒開,然后從冰箱里拿出幾個湯圓,把湯圓放進鍋里,最后把鍋蓋蓋上,煮一會兒。過了一段時間,爺爺把湯圓盛進碗里,這樣美味的湯圓就做好了。

元宵節這一天,我不只學到了學問,而且還學會了下湯圓,真是開心的一天!

元宵節看燈會的作文99字(篇14)

爸興奮地說。“回答正確”售貨員小姐說。“自小在一齊,目前少聯系(打一字)”,會是什么呢?我苦思冥想, 找到了答案:孫。這個元宵節過得真搞笑!今天是我們中國最隆重的節日之一——元宵節,晚上,我戴著紅彤彤的“小牛角”發夾,左手提著用紙做的小燈籠,右手拿著帶燈的魔法棒,快樂的穿梭在人山人海的大街上。

一個個煙花帶著紅紅的火星竄上天空,只聽得“嘶、嘶”幾聲,夜空中綻放出幾朵美麗的花朵,它們有五顏六色的滿天星、紫色的牽牛花,有的更像是從銀河上落下的繁星……真是絢麗多彩!

“咚咚嗆、咚咚嗆”,震天的鑼鼓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我們跟著人群來到鑼鼓隊的旁邊,“哇!”只見他們穿著彩綢的表演服,用毛巾扎成兩個小牛角,濃妝艷抹的好精神呀!震耳欲聾的鑼鼓聲,歡快優美的秧歌舞,生龍活虎的舞龍隊,給這個元宵節帶來了歡快的氣氛。人們擠來擠去,爭著要看他們的風采呢!人群中不時發出驚嘆聲和鼓掌聲,大街小巷到處閃爍著“小牛角”的光芒,看來今年真是“牛氣沖天”呀!

今年又增加了一個慶祝元宵節的時尚項目——放孔明燈。你看!伴隨著五彩繽紛的煙花,一盞盞“紅燈籠”“黃燈籠”“白燈籠”冉冉升起,飛向高空。傳說孔明燈又叫許愿燈,可以幫助人們實現愿望,我帶著一盞紅色的孔明燈來到醫院,為住院的爺爺放飛我們的祝愿,希望爺爺早日康復!

我們來到樓下,拆開包裝,把紙制燈籠張開,寫上祝福爺爺的心愿,然后點燃蠟燭的四個角,熱氣立即充滿燈內,孔明燈帶著我們的祝愿,隨風飄到城市高空,猶如星星點綴天空,真是好看!

我看見爺爺在窗口對我笑呢!

這真是難忘的牛氣沖天的元宵節呀!

元宵節看燈會的作文99字(篇15)

家鄉的元宵節,是名符其實的“燈籠節”,或許是農村人對吃不是太感興趣吧,吃元宵只是這一天的一個小插曲而已,正月十二開始,孩子便開始準備燈籠,有的家里有心靈手巧的大人,就用手工制作一個,買些彩紙。

再準備些竹子或木棍一類,可以制作各種各樣的燈籠,如蓮花型,兔子型,鼓形等各種各樣的燈籠,的便是仿照宮燈制的轉燈,蠟燭一點,便可隨著煙旋轉起來。也有圖方便的在市場上購買燈籠,有紙糊的,多斗是點蠟燭,如西瓜燈籠、火罐燈籠,也有塑料的,輕巧耐用,多半可以安裝上電池。

城里的正月十五,主要是燈謎晚會,猜猜燈謎,而鄉里的正月十五便是村里的燈展,“正月十五雪打燈”,預示著今年肯定會有好收成,每年的正月十四到十六是孩子們挑燈籠的時候,孩子們把燈籠選好,雀躍著等天黑,不到天黑孩子們便把燈籠提好。

點上蠟燭或是打開燈籠開關,提著在村莊里轉悠,等孩子的燈籠都挑出來后,便自發的挑在一起,互相比比看看,看誰的形狀好看,誰的結實,也有搞怪的孩子,故意互相碰撞燈籠,有用紙糊的點蠟燭的孩子,不小心把燈籠碰著,便使勁的在地上摔,火熄了。

可是燈籠沒了,便哭著跑回家再找一個燈籠。更有好事者,會因一個燈籠和伙伴們打起來,管你是什么輩份,是否親戚,這會燈籠是最體面最代表尊嚴的東西。村莊里隨處可見的是紅彤彤的燈籠,孩子的喧鬧聲、哭喊聲和喧嘩聲,村莊里不再安穩,因燈籠而紅火起來。

說起正月十五吃的東西,家鄉還有一種東西,便是“燈盞”,用蕎面做成的圓形食品,中間還可以點上蠟燭,有一種懷舊的感覺,吃了以后可以保平安健康之意吧?

元宵節看燈會的作文99字(篇16)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這首詩寫的就是元宵節的場景,元宵節是我國傳統佳節之一,有賞月、猜燈謎、逛廟會、吃元宵等等習俗。

記得去年元宵節前一天,我就已經高興得不得了,心想:又要過元宵節了,又可以吃湯圓了!到了元宵節的那天,媽媽給我們買回來了一盒湯圓,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一看,那五顏六色的湯圓就像一顆顆閃閃發亮的圓球。

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為什么湯圓是五顏六色的呀?媽媽說:那是因為湯圓的餡不同,所以顏色就不一樣。我又問:媽媽,黃色的是什么餡的呀?是流沙的。媽媽回答說。那紫色的呢?我一邊指著一個紫色的湯圓一邊問。紫色是紫薯的。真是神奇,這么多種材料都可以為湯圓增色。

看著我垂涎欲滴的模樣,善解人意的媽媽笑著說:我們一起來煮湯圓吧!我立刻響應,拿起湯圓直奔廚房,媽媽先煮上水,水開后便把湯圓逐一放進鍋里。

我目不轉睛地盯著鍋,一分一秒都覺得無比漫長,一會兒了咕嚕咕嚕的聲音,冒氣了!媽媽又先后添加三次小半碗冷水進去,這下,五彩圓球全部浮起來了,呀,真香?。『孟胍豢诎褱珗A吃進肚子里,唉,不知道湯圓有沒有熟呢?想到這里,我就問媽媽湯圓熟了沒有,媽媽說:你自己來判斷一下,沉下去的就是沒煮熟的,浮上來的就是煮熟了的。我看了看鍋里,只見所有的湯圓都浮起來了,開心地說:媽媽,已經熟了。媽媽說:答對啦!媽媽把湯圓小心撈起來,平均分到我們的碗里,那一個個煮熟的湯圓就像一條條小魚一樣游了起來,煞是壯觀。

把碗端到桌子上,我就先嘗了一口,啊,真好吃!湯圓甜甜的,軟軟的,這味道讓我久久難忘,我喜歡元宵節,更喜歡和爸爸媽媽、弟弟在一起過元宵節。 

元宵節看燈會的作文99字(篇17)

我喜歡過春節,因為可以拿到紅包;我喜歡過兒童節,因為可以玩游戲,但我更喜歡過元宵節,因為元宵節可以吃元宵,還可以看燈會。

今年我們的元宵節可過的不一般,因為我們學校開展了一個有趣的猜燈謎的活動,而且燈籠和燈謎都是我們自己做的!

中午十二點整,還沒有等老師“發號施令”,大家就不約而同地沖下樓去,像在籠子里被關悶了的小鳥一樣。

一來到會場,我就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大家的燈籠都各式各樣。有球形的的大燈籠,有圓柱形的長燈籠;有紙盒做的扁燈籠,有塑料瓶做的手提燈籠;有喜氣的紅燈籠,有漂亮的彩色燈籠,簡直就是一片燈籠的海洋!

我在燈籠的海洋中遨游著,突然,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小燈籠,它是用易拉罐裝的“芬達”罐子制成的,燈籠小巧玲瓏,罐子的底部掛著一張長方形的紅色燈謎紙,我仔細地讀了一遍上面的燈謎“金、銀、鐵、銅。打一個地名。”嗯……這些好像都是我們最常見的礦物耶!不過可能……額,還少了一個錫。于是我打算在這上面做一些文章。沒有錫,少了錫,缺了錫,一般的地名都是兩個字的,我想。少錫,缺錫,沒錫,對了,是無錫!這真是一道有趣的燈謎題!

就這樣,我過五關斬六將,先后答對了13道燈謎題,位居班級首位,是不是很厲害呢?

漂亮的燈籠,有意思的燈謎,我我喜歡這個有趣的燈會!

元宵節看燈會的作文99字(篇18)

正月初一的晚上,我們全家一起出動,去成都大廟會看燈會。聽說今年那里的燈會很特別,不僅因為它的規模龐大,更因為燈展的主題是三國演義。

大廟會在武侯祠。我們剛進廟會,果然看見里面的燈飾繁花似錦,公園里道路兩旁懸掛著千姿百態的花燈,上面有臉譜、剪紙、成語等等,形成一條長長的燈廊,大概有上萬盞花燈吧。而道路兩側的草坪中間,豎著用燈做的蜀、魏、吳的城堡、戰國時代的帳篷、戰馬、士兵和三國的戰旗。各式各樣的花燈和燈飾戰旗數不勝數,但全都與三國有關。

我們順著花燈往前走,一路上,“蜀漢雄風”、“桃園結義”、“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等熟悉的典故,讓我重溫著“三國演義”的名著。當我們興致勃勃地來到燈會中心,“哇!”眼前一組氣勢磅礴的燈展讓人耳目一新。只見湖中央,有大大小小無數條戰船。戰船上有許多手持兵器的士兵。其中有很多條戰船已燃起了熊熊烈火,士兵們有的在拼殺,有的慌不擇路地跳入長江,那情景配著音樂和煙霧讓人震撼,同時也讓人身臨其境。此時,我真的仿佛置身于當年的戰國時代。其實,這不過是三國演義中“火燒赤壁”歷史的再現。這些船,這些人,這些兵器,這些戰旗都栩栩如生,著實令我佩服,令我贊嘆。

我們一邊欣賞花燈,一邊拍照,不知不覺,十三個景點全看完了。三國的迷宮和三國的集市也逛完了,媽媽催我回家了。唉!我真舍不得離開這里,像這種既看了燈會又了解歷史的機會真的不多耶!

元宵節看燈會的作文99字(篇19)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到了,我充滿著好奇去觀賞書圣故里的元宵燈會。

我們小隊在新華書店集合,點了一下人數大家就進去了,里面是一條寬寬窄窄的石板小路。迎面一條巨龍臥在探華橋上迎接著四方來客。橋下面朵朵鮮艷的荷花燈點綴著水面,微風吹來,荷花燈在水上蕩漾,時而排成長隊,時而獨自漂揚,好看極了。

隨著人群我看到一個“老婆婆”在題扇橋上賣扇,嘴里吆喝著:十兩銀子一把“聽著游客們都笑了,幾個小孩手拿紅包,正在買婆婆王羲之幫她提名的扇子呢。橋下有一位像”王羲之“的書法家正忙著給游客題字,忙的不亦樂乎。整條街上家家戶戶掛著五花八門的燈籠。這時震耳欲聾的鑼鼓聲伴隨著威風凌凌的舞龍、舞獅隊向我們舞來。這可是我第一次看這真人舞龍、舞獅。大街上有讓我嘴饞的扯白糖、有入口糯滋滋的水磨湯圓、搡年糕師傅們從手里奔出了一只只玉兔、小兔、元寶、小魚形狀可是栩栩如生,可以以假亂真,引的游客們忘了秩序,爭先恐后的把手伸向小兔、元寶、小魚,差點沒把桌子擠掉。今天我還學了裹粽子,一位老奶奶親手教我裹,可我怎么也學不會。裹粽子看起來簡單,其實很難很難,一片粽子葉子怎么也盛不了米。我還學了包湯圓,這個比較簡單,只要把陷放進去然后搓圓就做好了。看著自己做好的湯圓,真想馬上嘗一下是啥味道。

在悅耳動聽的越劇聲中,我依依不舍的回家了。明年的元宵燈會我還要來。

元宵節看燈會的作文99字(篇20)

元宵節晚上,爸爸、媽媽帶著我一起去杭州極地海洋公園看燈會。

我們看到大門是用各種各樣的彩燈組成。大門頂層是有兩條龍和兩匹馬組成的,中間是四個大字——龍馬精神。下面寫著燈會的主題:“湘湖韻,中華情,‘天下第一燈’蕭山,自貢首屆大型藝術燈會”。走進燈會會場,我一眼就看到了“財源廣進”的彩燈,財神爺爺左手拿著一個大大的元寶,右手拿著 “招財進寶”的條幅。聽到媽媽叫我,我一轉身,馬上就被斜對面那座高高大大的“天壇”彩燈吸引了。天壇大約高10米,非常雄偉。今年是馬年,所以天壇的旁邊是兩匹非常逼真的飛馬,它們居然都是用小藥瓶拼成的,底座上寫著“馬到成功”。其它彩燈也讓我看得眼花繚亂。有“茶韻流芳”,它是個用小藥瓶做成的大茶壺,有很多“水”從茶壺里流出來;有“金猴鬧八卦”,孫悟空在煉丹爐上面,大圣的金箍棒和煉丹爐全是用乒乓球拼成的,有趣極了;還有最好看的“龍騰盛世”,這盞燈大約有20米長,它的整個身體全是用各種瓷器拼成的,盤子做的身體,勺子和小酒杯做的爪子,小酒杯和各種盤子做成的龍頭……這條長龍真雄偉,漂亮極了!

這些是我看過最好看最環保的燈了。制作這些彩燈的工匠們一定經過了精心的構思和耐心地制作,廢物利用,變廢為寶。我為他們感到驕傲。

元宵節看燈會的作文99字(篇21)

自貢燈會聞名全國。

今年是舉辦的第21次了。聽說看燈會的人特別多,大年初四下午五點,我們一家就趕到自貢燈會現場。雖然天還沒有黑下來,離園區亮燈還有一個多小時,但園區中已有很多有人在來回穿梭。

從門票上我看到,燈會共有126個燈組,包括民俗區、成語區、恐龍區、中國印象區、有獎燈謎區……

剛到7點,人群突然驚呼起來。原來,全園的燈光都亮起來了。黃的、綠的、粉的、紅的、紫的……五顏六色,讓人眼花繚亂;樹上、屋頂、水中、草叢中……全部都亮著燈,我完全被燈的海洋給包圍了;燈組還按照設計好的要求,做各種動作,有的人在釣魚、有的人在騎羊、有的人在張嘴說話、有的在旋轉……;不光亮燈,做動作,而且還配放著各種聲音,恐龍在吼叫,小孩子在嬉笑,都非常逼真。

自貢燈會出名,而恐龍燈組更出名??铸垷艚M建在園區的中心,湖面上,占地最大,觀看的人也最多。有食草的劍龍、三角龍、梁龍,它們高大雄偉,可能有30多米高,有一只在向天長鳴,有幾只眺望遠處;有食肉的霸王龍、暴龍、它們個子小,騎在食草龍的背上,搖晃著尾巴;還有十幾枚恐龍蛋在湖面上,雖然是蛋,但是比我的個頭還要大。蛋殼一破就有小恐龍伸出頭來,很嚇人。

自貢燈會真美啊!

元宵節看燈會的作文99字(篇22)

正月十五晚上,我們全家吃完湯圓后,爸爸媽媽帶著我們兄妹倆來到西湖文化廣場看燈展。廣場上早已人山人海,特別是圓盤處,觀看的人更是里三層外三層,圍得水泄不通,我們好不容易鉆進了人群。

今年是金豬年燈會的主題,都與豬有關,一個主題是十二生肖,另一個是西游記中的師徒四人。我們首先去看的是唐僧四人,孫悟空走在最前面,拎著金箍棒探路,豬八戒一手扛著九齒釘耙,一手抱著一個金光閃閃的大元寶,跟在大師兄后面,唐僧提著九環錫杖,騎著白龍馬,在孫悟空豬八戒身后走著,沙僧則是挑著行李走在最后,保護師傅,制作燈籠的師傅們將唐僧師徒四人和白龍馬,制作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人贊嘆不已。

接著我們來到十二生肖區,可愛的小老鼠和小兔子是一對好朋友,他們手拉這手似乎在做游戲,旁邊一頭威猛的大老虎張著血盆大口,仿佛在大聲吼叫,一條神龍高高的昂著頭,紅色的龍須飛揚著,綠色的龍角,眼睛閃著綠光,張牙五爪,龍身足有五六米長,彎彎曲曲的身體布滿金燦燦的鱗片,神態逼真,活靈活現,對面的那匹馬也不甘示弱,揚起前蹄,對天嘶鳴,一頭老黃牛則在一旁默默吃草……這段最好玩的,還是要數那頭大肥豬了,他笑瞇瞇的站在那里對著大家傻笑,嘴角邊還留下一條口水。

觀燈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說著笑著,其樂融融,非常的開心,我們也一邊逛一邊看,各種彩燈,像滿天繁星大放光芒,讓我目不暇接,讓我興奮不已。

元宵節看燈會的作文99字(篇23)

農歷正月初五晚上,我們早早吃過晚飯,便和親戚們一行十幾人來到影視城逛燈會、看燈展。

我們在距離廣場很遠的地方下了車,步行來到燈會牌樓下,廣場上已經是人頭攢動了,各種風味小吃攤一溜縱向擺在廣場東側,很是熱鬧。透過流動的人影,城門樓金鼎上豎立的篆體“羊”字格外引人注目,和著左右兩邊的“山羊”花燈,正好寓意成“三陽開泰”藝術文化景觀。進入廣場,遠遠看見城樓前彩篷下燈火輝煌,我們急忙走近,原來是由二三十個男女“燈人”組成的《黃河鼓韻》燈塑,它們形態各異,在敲鑼打鼓、舞獅歡慶佳節。

我們從右門進入城內,“哇!好漂亮啊!”我和姐姐、妹妹都情不自禁地驚呼起來。各種各樣造型的彩燈將整個前院裝點得富麗堂皇,讓我們目不暇接。有《仙女散花》《鯉躍龍門》《龍鳳呈祥》《美麗焦作》《錦繡中華》及《五谷豐登》等大型組合燈等。還有各種吉祥物燈點綴其間,讓我們看得眼花繚亂。小廣場的舞臺上跳著豐收舞、唱著喜慶歌,到處都是一派祥和景象。還有由人們扮演的“美羊羊”“喜羊羊”“灰太狼”“光頭強”“星星寶”等卡通形象也都出現在人群中,惹得我們小朋友們都爭相拉手合影留念。

夜風雖然寒冷,但我們余興未盡,在大人們再三勸說下,才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那個難忘“不夜城”。 

175443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