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臘八節的簡短作文

| 新華

臘八節到了,是時候寫一篇臘八節作文了,在我國,臘八節喝臘八粥和中秋節吃月餅、端午節吃粽子是同等重要的風俗習慣。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關于臘八節的簡短作文”,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關于臘八節的簡短作文1

今天是臘八節,早上,我還蒙在被子里,隱隱聽到電視里傳出聲音,睜開眼,看到一檔美食節目——主持人正美美的品著蒜,我才忽的想起今天是臘八節?! 〈_認了節日,還是將節目看個完整,南北兩地不同的習俗,共慶著同一個節日。臘八粥、臘八蒜,還有從來沒嘗過的臘八豆腐,一切都那么可愛,仿若近在我的眼前。坐在沙發上,節目結束了還是意猶未盡。臘八到了,新年就不遠了吧……

想起每一年的臘八,總是早早的來到姥姥家,撲鼻而來的便是臘八粥的香味,甜甜的,品上一口,頓時覺得心里像被溫暖糊住了一般,甜在了唇邊,印在了心底。轉眼,又是一年了,思念著那個味道,思念著溫暖的味道。

設想著,一會兒,就要吃到這團圓的歡樂了,天涯另一邊的朋友,是不是和我一樣?想著想著,那份甜蜜又充溢在心頭,是這一個節日,將天南地北的心都鎖在了一起,雖然未曾謀面,還是說一聲——臘八節快樂!我知道,我送去的祝福,朋友一定能感受到。

臘八節是一個溫暖的節日,暖暖的臘八粥溫暖到心頭。

關于臘八節的簡短作文2

臘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余"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

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種著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果實。

臘八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還有悼念亡國、寄托哀思的。

在東北也有諺語“臘八臘八,凍掉下巴”的之說,意指臘八這一天非常冷,吃臘八粥可以使人暖和、抵御寒冷。

“臘八粥,吃不完,吃了臘八粥便豐收”。農歷臘月初八,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臘八節”。關中一帶到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煮上一鍋“臘八粥”,美餐一頓。不光大人、娃娃吃,還要給牲口、雞狗喂一些,在門上、墻上、樹上抹一些,圖個吉利。

關于臘八節的簡短作文3

臘八節(陰歷十二月初八日),中國老百姓有吃臘八粥的傳統習俗。   

“臘八粥”又叫佛粥、福壽粥、五味粥和七寶粥。據《辭海》“臘八粥”條中云:“十二月八日為釋迦牟尼佛成道日,故寺院取香谷及果實造粥以供佛。其后民間亦相沿成俗?!?/span>

相傳中國臘八節吃臘八粥的習俗,是傳自印度。釋迦牟尼在古印度北部(今尼泊爾),見到眾生受盡生、老、病、死痛苦的折磨,復不滿神權(婆羅門)的統治,因而出家修道,經六年苦行,于臘月八日這一天,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   

釋迦牟尼在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和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苦難,在每年的十二月初八日,大家都以麻、米造粥,當日吃粥作為紀念,故“臘八”也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后來,佛教傳入中國,各地佛寺的浴佛會、誦經等儀式,也都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用香谷、或麻、米等造粥供佛,稱“臘八粥”。   

并將臘八粥贈送門徒及善信分享,此后,臘八節吃臘八粥便在民間相沿成俗。   

據載,中國有的寺院在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金本盂,到處沿街(途)化緣,將收集的米、粟、棗、麻、果仁等材料造成臘八粥,分發給民眾,吃了據說會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人們叫它做“佛粥”。南宋陸游有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span>

而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一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寺僧每日把化緣得來的剩飯曝干,積一年到臘月初八煮粥,供信眾享用,稱為“福壽粥”。   

南宋周密《武林舊事》中記載:“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粟等做粥,謂之‘臘八粥’?!睆拇?,民間也稱它為“五味粥”。觸摸傳媒

古時有些地方,偏僻窮困,民間是用紅小豆、糯米煮成,后來材料逐漸增加,才加入棗子、栗子、花生、白果、蓮子或百合等,故又稱為“七寶粥”。   

至今,中國東北、西北、江南等地區,人們仍保持著臘八節吃臘八粥的習俗。

關于臘八節的簡短作文4

中國民間農歷臘月初八有熬臘八粥的習俗,稱為“臘八節”。臘八粥的來歷,民間流傳著各種各樣的故事。

佛祖成道臘八節本是佛教節日。釋迦牟尼在成佛之前,出家修道,過了六年苦行生活,他饑餓疲憊到了極點。有一個牧女給他送來了乳糜—(奶粥),食后恢復了體力,洗去了身上的污垢,在菩提樹下終于覺悟成佛。佛教把這一天作為“成道節”。印度佛教傳人中國,中國佛教徒認為釋迦牟尼成佛是在十二月(即臘月)初八,遂以“臘八”為成道節。在古代,每逢這一天,各寺院都要誦經紀念,仿效牧女獻乳糜事,以各種香谷、果實煮粥供佛,稱為臘八粥。

祭祀臘神漢代始規定于臘月初八為臘祭日。每到臘八這一天,為了祭祀臘神,民間往往要準備一頓別具風味的粥。這種粥是用五谷雜糧摻入花生、栗子、紅棗、核桃仁、杏仁,用微火煮熟燉爛,再添加紅糖,做成八色香粥,稱之為“臘八粥”。粥煮成之后,先要盛上幾碗,放置于庭院天井、碾磨盤上、牛馬羊豬圈的門上,以表示同慶豐收、迎吉祥之意。由此可知,當時的“臘八粥”與佛教沒有關系,完全是我國自己的傳統祭日。

關于臘八節的簡短作文5

今天是農歷十二月初八,也就是俗稱的“臘八節”。我問我姥姥什么是臘八節,我姥姥也不太清楚,看來我只有自己找答案了。

原來臘八節是來自于印度,農歷十二月初八是佛陀成道紀念日,俗稱“臘八節”,在佛教稱為“法寶節”。后來吃臘八粥成為一種民間習俗,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到現在,臘八粥又叫“七寶五味粥”,要用許多種材料制成,而且在臘八節這一天做出來的才最好吃。

今天我姥姥也給我做了臘八粥,我姥姥的臘八粥是用江米、花生、核桃仁、葡萄干、空心棗、干梅果、紅豆、紅果、青果條、紅棗、小紅豆精制而成的,我給它起名為“愛心臘八粥”。為什么要叫這個名字呢?因為我姥姥早上六點鐘就開始做了,等我睜開眼睛,就聞到一股香噴噴的味道。我趕緊洗漱完畢,盛了一碗臘八粥,唔……好香!甜中帶酸、回味無窮。我又盛了一大勺送到我姥姥的嘴邊,說:“我姥姥,嘗嘗自己的勞動成果吧?!蔽依牙堰叧赃吙湮沂莻€懂事的好孩子。

其實我應該感謝我姥姥,如果沒有我姥姥的辛勤付出,我也吃不到這么香甜的臘八粥。在假期我一定要學會做一道菜,讓我姥姥也嘗嘗我的手藝。

臘八節習作相關文章:

觀察臘八蒜作文。

2021五年級臘八節優秀作文

除夕跳火群高分作文

作文冰心的臘八粥的讀后感

節日節氣作文

節日節氣作文

16901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