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作文700字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清明節作文,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清明節作文1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古時也叫三月節,有2000多年歷史。“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鼻迕鞴澓笥晁龆啵f物由陰轉陽,吐故納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清明原本歡樂之節,大禹故里北川,歷來有“清明”賀治水成功之說,鄉人奔走相告,共慶天下太平。從唐代起,“清明”漸成春游踏青的代名詞,且歷代承襲成為習慣,人們在這個時節,紛紛走出戶外,踏青、郊游、蕩秋千,踢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斗雞……其樂融融。孩子們最鐘情的,則要數放風箏,有的風箏上還裝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么來的。
在現代人眼里,“清明”與掃墓祭奠的聯系則更緊密。這是因為,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寒食相傳起于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來,唐玄宗被這個故事感動,于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為當時“五禮”之一。寒食與清明僅隔一天,為圖方面,人們干脆決定在清明掃墓,到明清時,清明掃墓更為盛行。新中國成立后,人們也選擇在這天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輩。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本d陽歷來有掃墓的習慣,每到“清明”,家家戶戶的后代子孫就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鞭炮等到祖墳墓地,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鳴炮祈禱,為墳墓培上新土,栽幾株鮮花或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還必須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清明節作文2
清明節是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同時也是遠足踏青,親近大自然的節日。
清明假期里的一天,春光明媚,媽媽帶我和哥哥去外面踏青。
路邊的迎春花,玉蘭花,榆葉梅。五顏六色,競相開放,美麗極了。
走著走著我們發現一棵玉蘭樹上開著很多白色的花,但有一個枝條上開著紫色的玉蘭花,看上去非常特別。我驚奇的問媽媽:“一棵樹上怎么會有兩種顏色的花呢?”媽媽說:“那枝開紫色的花枝 是嫁接上去的?!?/p>
那邊還有成片的榆葉梅,有紅色的,有白色的,粉紅色的,煞是好看。哥哥摘了一朵粉紅色的榆葉梅,看上去很像縮小版的荷花,聞上去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來踏青,賞花的人很多,不時有人在花叢中拍照,用DV機錄像。春天來了 ,春天真美啊!
清明節作文3
今天是清明節。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天氣也陰沉沉的,我們一家去慈湖踏青。
我們走在路上,看到那堅強的小草又憑著它頑強的毅力破土而出,對迎接春天不甘示弱,它換上了碧綠的新衣裳,綠草中鮮花片片,有紅的,有綠的,有黃的……我們又走了一段路,來到一片田野里,眼前到處是一片賞心悅目的金黃,油菜花精神抖擻的肅立著,一顆顆珍珠般的露珠滑滑梯似的在金燦燦的小花上滾來滾去……慈湖邊,柳樹的一條條楊柳辮上還有綠葉和嫩芽裝飾,真是比任何女孩的頭飾品還要好看。
經過了慈湖陵園,我們情不自禁地走了進去??粗沂總兊膲災梗粗粋€個花圈,看著純潔的小白花,我的心中不由波濤起伏。我想了許多許多: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出來的,也是用他們的鮮血換來的。于是,我的心中起了一個念頭:要繼承先烈遺志,發奮學習,努力成為建設國家的棟梁。
接著,我們又去了黃夾岙,山上也人山人海,大家臉上都充滿著懷念,看著這景象,我的心中又有了一些惋惜。希望我的長輩們都能夠長命百歲,身體健康。
這次的清明節踏青給了我更多的感觸,還使我又一次了解了大自然柔美的一面,我的收獲好大啊!
清明節作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轉眼又到清明節,淚珠滾滾如雨下,心中不禁升起絲絲的涼意。
每到清明節,我就會跟隨家人去追憶那逝去的親人,每每當我們來到他們的墳前,總會帶上他們最愛吃的食物,雞鴨魚肉樣樣齊全,我小的時候只是覺得好玩,有吃的,還有綿綿的細雨陪我玩耍,而且還很是快樂,直到我長大了,上了三年級,才稍稍領悟到了一些我從未想過的事。
又是一年清明節,我的心也跟著壓抑的氛圍緊張了起來,在太爺爺的墳前,我沒有哭,而是靜靜的佇立在他的墳前,一言不語。直到家人把香點著,把酒灑在墳前,磕了幾個頭之后,我才回過神來,也連忙給太爺爺磕頭。
清明節,清明節,總是會下雨的,今年也不例外。
傍晚時分,我們回家了,一滴兩滴的雨從天上落下,打在屋檐上,衣服上,更打在我們憂傷的心里。這雨,應該是春雨吧!我從小就很喜歡春雨的,每次見到雨,總會在雨中奔跑,歡笑,而這一次,我沒有,而是靜靜的站在雨中,任它怎的擊打,我都默默無語,因為,我想我的太爺爺了。
雨還在下著,小草接受了春雨的洗禮,也悄悄從松軟的土地里鉆出來;大樹接受了春雨的洗禮,枯枝長出嫩嫩的小綠芽;行人接受的春雨的洗禮,滴滴熱淚紛紛落;大地接受了春雨的洗禮,小溪歡快東向流;我們接受里春雨的洗禮,世人天上笑開顏。
清明節作文5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之時,我國人民又迎來了一個傳統節日——清明節。
每年的4月4日,是我國人民緬懷先人,烈士的節日。為紀念這個有著深遠意義的日子,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在學習上讓我們戰勝困難;在賽場上讓我們贏得榮譽;在集體生活中讓我們更加團結。我們胸前佩帶著鮮艷的紅領巾,懷著悲痛而沉重的心情來到——陳贊賢烈士紀念亭。陳贊賢烈士作為中共贛南黨組織的創建人之一、中國共產黨早期工人運動領袖,他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他的事跡將流芳千古!烈士紀念亭是那么莊嚴、肅靜,迎亭兩側的松柏是那么挺拔、青翠。
我們班排著隊來到烈士紀念亭,我們開始了主題隊會:首先由班主任講話,然后由班干部代表發言,大隊輔導員深情地講述了陳贊賢烈士的英勇悲壯事跡,還教育我們怎么如何做一個誠實的人,勇敢的人。是啊,在那黑暗的舊社會里,先烈們冒著生與死的考驗,不顧個人安危,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換來了祖國欣欣向榮的今天,他們為國捐軀的崇高精神可歌可泣,將永遠銘記在我的心里。
最后為陳贊賢烈士默哀。在那三分鐘里,我想了許許多多:我們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們為我們創造出來的,是他們拋頭顱、撒熱血換來的。于是,我暗自下定決心:要珍惜這金色的童年,要繼承先烈遺志,為了實現我們光榮的使命,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我必須努力學習,學好建設祖國的本領,為建設祖國的明天貢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