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平安清明文明祭祀作文
倡導平安清明文明祭祀作文5篇
一年清明一年春,一朵黃花一份情,一點思念一生憶,一杯薄酒一衷腸,又是一年清明到,細雨紛紛緬先祖,哀思綿綿心惦念,感恩連連不忘根。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平安清明文明祭祀作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平安清明文明祭祀作文1
傳統節日清明節即將來臨,清明節是人們以各種方式緬懷英烈、祭奠逝者、祭掃陵墓、悼念先人、寄托哀思,體現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節日。然而,以往每到清明等祭祀時節,燒紙焚香祭奠之風盛行,人們多在大街小巷、路口、野外墓地甚至山林使用紙制冥品,火光沖天,煙霧彌漫。這種不文明、不衛生、不健康的祭掃方式,不僅影響了社會風氣,又嚴重污染環境,引起霧霾天氣,還容易引起火災,給社會公共安全帶來隱患。為了進一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營造良好社會風氣,倡導文明祭祀新風尚,我們向廣大居民發出如下倡議:
一、倡導科學祭祀,摒棄愚昧的祭奠方式。要自覺開展文明祭奠,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特別是黨員同志要以身作則,爭做文明之風的倡導者和傳播者,帶頭踐行榮辱觀,崇尚科學,倡導文明祭祀,積極參與“網上祭先烈”等活動,用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身邊的居民。
二、倡導環保祭祀,摒棄污染的祭奠方式。要大力維護優美整潔的城鄉環境,樹立文明意識、科學意識、公德意識,改變傳統的祭奠習俗,用環保,時尚,自然的方式進行祭祀,做到不污染環境、不影響他人生活等。
三、倡導節儉祭祀,摒棄浪費的祭奠方式。做到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互相攀比,以節儉方式寄托哀思。
四、倡導文明祭祀,摒棄庸俗的祭奠方式。大力提倡鮮花祭奠、植樹祭奠、網上祭奠、公祭悼念等多樣式、現代式祭掃活動。將祭拜逝者的傳統習俗用更加健康、文明的方式進行表達。
五、倡導安全祭祀,摒棄不安全的祭奠方式。要嚴格遵守有關防火規定,不違規用火。做到不在山頭、林地、墓地燒紙焚香、燃放鞭炮,杜絕各種不安全隱患的發生。一旦出現火險,要立即撥打119報警電話。
廣大居民朋友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你我做起,講科學、講文明、樹新風,弘揚先進文化,用文明祭祀的實際行動,為建設文明濰坊提供良好的人文環境。
平安清明文明祭祀作文2
清明節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節日,它承載著中華民族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凝結著緬懷先人、撫今追昔的民族情懷,也是春光明媚、感悟人生、享受自然、和諧萬物的美好時光。數千年來,人們在這個氣清景明的節日中,掃墓祭祖,緬懷先人,寄托哀思,這對于弘揚傳統美德、傳承民俗文化、增強家庭親情和社會和諧具有積極的意義,但在往年的清明祭掃中,總有些不和諧的音符破壞其應有的寧靜和莊嚴。如焚燒冥幣、香燭,丟棄塑料制品污染環境。
放鞭炮引發森林火災,鋪張浪費,封建迷信現象抬頭,為確保廣大群眾祭掃活動安全、文明、和諧、有序。特發出如下倡議:文明祭掃綠色清明以往每到清明,鞭炮齊鳴、紙灰滿天,有的把祭品,紙錢的多少看成是對逝者的心意分量,這些都浪費了大量的資源,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設。據專家計算,每生產一噸紙需消耗17棵樹木,如果按每家燒半斤計算,全國一個清明節要燒掉多少森林資源,讓人觸目驚心。要本著一切從儉,厲行節約的原則,參加清明祭掃活動。比如在墓前獻上一束花,敬上一杯薄酒,以寄托哀思,也可以栽上一棵樹,既莊嚴節儉,又綠化環境;也可以送上先人喜歡的優美樂曲……以這些方式取代傳統方式,從而節約資源,也保護了我們的家園,使清明節更“清明”。
文明祭掃崇尚新風召開家庭追思會,開展網上祭奠,集體公祭、植樹祭祀、鮮花祭祀等祭祀新形式,文明祭祀,要提倡豐祭不如厚養,晚輩要盡孝道,崇尚尊老愛幼的倫理道德觀念,用自己一顆真摯的孝心、真誠的孝行,讓老人安享晚年。要組織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開展祭奠革命英烈活動,開展黨員重溫誓詞活動,舉行中小學入團入隊和成人儀式。參加愛國主義網站——民族魂網,向英烈獻花留言,向人民英雄表達無限的哀思與敬仰,接受愛國主義教育與革命傳統教育,引導人們繼承先烈遺志,珍惜幸福生活,立志報效祖國。
文明祭掃多講科學掃墓祭祀、緬懷先人、寄托哀思有助于增強家族的凝聚力,認同感,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但近年來,清明掃墓的活動名堂越來越多,風氣越來越濁,使得掃墓變了味,大搞封建迷信活動,有的人請大仙巫婆,興師動眾,大操大,互相攀比,大講排場,搞的煙霧繚繞。人作為生物,不可能長生不老,有無神靈60億人沒見過,人類已進入21世紀,科學應成為指引人類前進的旗幟,在清明祭祖的時候,也應多講點科學,少點迷信。文明祭掃從我做起文明祭掃,貴在心意;平安清明,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們要在祭奠先烈、先人、先賢中,認識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增進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讓我們為實現我縣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為建國60周年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而努力吧!
3月22日9時30分許,烏魯木齊市八一中學附小組織學生清雪,部分學生在一處巷道內領取工具時,因其中一名學生不慎摔倒,致使身后學生發生擁擠踩踏,致3名受傷學生被送入附近醫院住院治療,其中一名重傷女生搶救無效死亡。
5月2日,海口經濟學院2名大學生在??谑屑偃蘸┯瓮鏁r不幸落水,一名落水女生被救起,另外一名男生則不幸遇難。3月23日7時20分左右,正逢孩子上學的時間,福建省南平市實驗小學門口,一名中年男子手持砍刀,連續砍傷砍死13名小學生,已有8名孩子死亡,5名孩子受傷。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告訴我們:危險、傷害事故在我們身邊頻頻發生,威脅著我們的生命,這血的教訓一次又一次地為我們敲響了安全的警鐘:生命誠可貴?!鞍踩逃?。
這是一個老的不能在老的的問題了,從二十多年前我國就開始進行安全教育了。前不久,我校一位初三學生因為上體育課不慎摔倒,頭部受了傷,耽誤了學業。為什么至今還會出現什么什么地方、發生什么什么事故、死了多少人、傷了多少了人這些事情呢?同學們,我們擁有花樣年華,擁有美好的未來,然而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安全”這一基礎上,都需要我們時刻警惕隱患,防范危險事故。操場上,那些互相追逐打鬧的同學,你的腳步是否可以慢一些,再慢一些;樓梯口,那些你擁我擠的同學,你的動作能否輕一點,再輕一點。因為你一個小小的過錯,有時會釀成無法挽回的損失,甚至令花季中的同學過早地凋謝了。所以無論你出于何種原因,請你優先考慮生命安全,想想自己的親人,想想自己的朋友,更想想自己的所作所為將帶來的后果,想象因為你的父母、朋友、老師,將要承受怎樣的打擊?為針對中小學生被侵害事故的日漸上升,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于2004年3月29日啟動“預防校園侵害,提高青少年兒童自我保護能力”的行動。幫助中小學生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做自己的保護神,并打擊犯罪,創建“平安校園”。
我校也開展了關于創建平安校園的教育宣傳活動,希望大家切切實實將安全與法制牢記于心,吸取那些觸目驚心的事件所帶來的教訓,為自己的“一生平安”而付諸行動。
平安清明文明祭祀作文3
又是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在這寄托哀思、緬懷逝者的時節,倡導文明祭祀,以平安、健康、綠色、有序的方式過好清明節,是每一個祭掃者的責任。
倡導文明祭掃,自覺樹立文明低碳意識、遵守社會公德,用低碳的方式表達傳統的祭奠習俗,提倡用鮮花祭掃、植樹祭掃、網絡祭掃等文明低碳的現代祭掃方式。嚴格遵守定點祭祀和有關防火規定,不違規用火,不在山頭、林地、公園、小區、公墓林帶燒紙焚香,燃放煙花炮竹,防止引發火災。
倡導節儉祭掃,遵守社會公德,崇尚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樹立厚養薄葬的新風尚,提倡對在世老人盡孝心,喪事簡辦,祭掃簡約,以節儉方式寄托哀思。
根據清明放假時間,廣大祭掃者應科學合理安排節日祭掃時間,錯峰祭掃,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遵守治安、交通管理秩序,以免造成人車擁堵,發生事故,確保祭掃活動安全有序。
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用文明祭祀的實際行動,移風易俗,倡導新風,保護環境,共同度過一個平安、祥和、文明的清明節。
平安清明文明祭祀作文4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紀念祖先的節日,就像唐代大詩人杜牧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樣,今年的清明節確實雨紛紛。
往年,爺爺奶奶會到老祖宗的墳墓前祭祖,但今年不同,他們不準備回老家,所以只能在南京舉行一個簡化的祭祖儀式。一個月前爺爺奶奶就折好了滿滿一大口袋的金元寶。今天一大早,他們就到樓下找了一個適合的地方:一個沒有風、雨也淋不到的地方,去給祖先“送錢”,表達對他們的思念,同時讓他們保佑我們。
我爺爺把之前就準備好了的金元寶拿了出來倒在地上,然后拿起一個元寶先點燃,再把它放回去,一瞬間,火一下子就竄了以來,我嚇得連退好幾步。
爸爸媽媽事后告訴我,現在燒紙已經不提倡了,我們應該文明祭祖,比如:拔掉在墳墓前的雜草、灑酒、擺供品……取代燒紙可以獻上鮮花。我以后應該文明祭祖,勸說爺爺奶奶不要再燒紙了。
平安清明文明祭祀作文5
清明時節,追憶親人,緬懷故人,是國人寄托哀思的傳統節目,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因清明掃墓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也日益凸顯,關于文明祭祀的呼聲也愈來愈高。 清明已經變得不再清明,念經布道,超度亡靈,燒冥幣,獻祭品,鞭炮齊鳴,滿天紙灰,封建迷信的祭掃行為又在危害社會。當街頭焚香、墳邊燒錢引發大火影響市容的時候,當別墅、奔馳、小蜜甚至偉哥也成為祭祀用品的時候,當公車掃墓滋生腐敗的時候,當車水馬龍影響交通的時候,當煙塵繚繞污染環境的時候,當頂禮膜拜助長迷信的時候,如此愚昧十足的所謂“孝悌”之舉,無疑是十足的鬧劇,而非隆重的紀念活動。
祭奠先人的習俗無可厚非,但需要指出的是,“清明習俗承載著厚重的中華文明,也積淀了許多陳規陋習?!彪S著時代的進步,在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今天,現代文明要求人們革除陋習,改革摒棄清明祭祀的舊方式、舊習慣,弘揚倡導新禮儀、新風尚,提倡祭奠習俗的文明。祭奠儀式不必拘泥于一種,更不必囿于陳規陋習,隨著人們文明祭奠亡者觀念的變化,新近出現的許多文明祭奠形式,用植樹、種花以及在祖先墓前獻一束獻花、放一曲音樂等方式來祭奠先人,都值得借鑒。
網上祭掃從2000年出現第一家網上祭堂起,目前全國各地已有數十個網絡祭堂。逝者的音容笑貌保存在網上,悼念者隨時可訪問網上紀念館,獻一束鮮花、點一枝蠟燭、留一曲旋律,或在論壇上抒發自己的思念,新型綠色、安全環保,都不失為很好的祭掃方式。 事實上,與其奢侈的祭奠亡靈,倒不如投入財物和溫暖給尚在的親人,這樣更多地體現了時代的人文關懷。找我中文網向找我68萬網民鄭重呼吁:樹立厚養薄葬的新觀念,提倡老人在世時多孝敬,從儉辦喪事、搞祭祀,弘揚光大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鼓勵新的祭奠方式,提倡網上祭奠,為親人點一支紅燭,獻一束鮮花,放一首歌曲;不起墳冢,不立碑碣,不留標志,提倡骨灰撒散,種植紀念樹;不焚燒祭品。
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是,網民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的祭奠者生活在農村,沒有上網的便利條件,很難感受到這一積極文明的號召。如何將工作做到基層,將工作做實做細,讓每一個人都能得到感召,讓每一個細節都顯示出文明,尚需要進一步探索,更需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當然,作為一種由來已久的習俗,清明祭祀時的一些陳規陋習根深蒂固,要得到徹底的改革,也需要一定的過程,是很難一蹴而就的。
這就需要相關部門抓住清明節這一時機,廣泛開展殯葬改革宣傳活動,進一步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積極引導廣大群眾移風易俗,向封建的不文明行為告別??蘸啊爸v文明”是不夠的,必須有切實的措施和行動,創設文明的環境,提供相關的保障,不斷探索文明的祭祀形式,營造推進殯葬改革的良好社會氛圍。要促進清明祭祀活動盡快走上文明軌道,至少各級領導干部在清明祭祖時要以身作則,以實際行動來移風易俗,摒棄奢侈之風,制止不文明行為。
同時,要充分發揮基層紅白事理事會群眾自治組織的作用,引導群眾破除封建迷信的喪葬陋俗,自覺進行殯葬習俗改革。此外,要集中力量,取締非法生產、銷售喪葬用品的廠店、攤點,銷毀封建迷信的喪葬用品,斷絕為陳規陋習推波助瀾的工具源頭。 倡導文明祭祀、摒棄舊習,讓更多的人了解文明祭祀,讓更多的人掃除陳規陋習,讓更多的人選擇文明祭奠,需要你我的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