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春節高三滿分作文
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2春節高三滿分作文,方便大家學習。
2022春節高三滿分作文1
中國的節日很多,每年都一個一個節的盼。五月端午節吃粽子,六月兒童節孩子興,八月中秋節吃月餅,九月登高節吃花糕,現在每個農歷的節日基本都能放假,可我最盼的也是最熱鬧的要數春節了。
春節到了,我們也放假了。年三十兒,到姥姥家過年,家里人很多。平時由于工作、學習忙,不常見面的表姐妹們湊在一起,好像永遠有說不完的話。家里的大人們忙著張羅年飯,有的做肉餡準備包餃子,有的搭配色香味俱全的冷熱菜。吃過年夜飯,大家圍在一起吃水果、嗑瓜子、喝茶,一邊欣賞著電視里的春節晚會。幾位姨媽在一起聊得還很熱鬧,只聽他們說現在吃什么東西的味道與以前不一樣了,小時侯家里沒有電冰箱,也沒有電視,更沒有電腦,只有一個話匣子。過年的時候,商店要關門,在年前人們就要憑票證去購買年貨。人人手里提著個菜藍子站在冰天雪地里排隊,一戶家庭可以買5斤豬肉、2斤牛肉、2斤雞蛋、四兩粉絲、兩斤白糖、半斤芝麻醬、兩斤花生瓜子。整整排一天隊才能買全這些東西,手和臉凍的通紅生疼。
由于沒有冰箱,姥姥把燒好的肉、炸好的年糕放在一個大箱子里,放在屋外房檐下,怕貓吃,還小心翼翼地壓上兩個大磚頭。我聽了他們的話,真是有點不相信,因為現在家家都有大彩電,一個個大商場和超市里商品琳瑯滿目,節日期間張燈結彩地到很晚才關門。副食品你想買什么都有,買多少也可以,不會要票的。水果的品種也是多種多樣,不僅有那時吃不到的南方水果,還有大量外國的洋水果,品種之多,數都數不過來。電視臺的節目豐富多彩,有五十多個臺可以調著看。城里炮竹解禁了,到處可看到煙花、閃光雷和大爆竹。我不解的問他們為什么?他們告訴我,這些年改革開放,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四合院變成了一幢幢高樓,居民小區和街心花園都像外國的大公園一樣美麗,春夏秋三個季節都是綠草如茵,百花爭艷五顏六色。孩子們的愛好更多了,可以看電視、玩電腦,老人們在進口的草地上休閑,孩子們在花叢中玩耍,真是開心極了。
零點到了,春節晚會到了高 潮,新年的鐘聲敲響了,頓時夜空五彩繽紛的煙花齊放,爆竹聲四起,大地被照得通亮。高低的炮竹聲讓心都震動,人們相互對著耳朵大聲喊,仍然聽不清,但大家都知道,這是幸福生活的喜悅,是對美好生活的祝福!
2022春節高三滿分作文2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作為中華民族最熱鬧、最喜慶的傳統節日——春節馬上要來臨了。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它歷史悠久,古稱:元辰、元日……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更新。人們載歌載舞迎接節日,年貨也是必不可少的必備品,豐富多彩,美不勝收。
在這個美好節日,因為親戚們都要聚在一起,所以人們早早的就忙開了。我的父母也是如此,新年前幾天就拉著我一起去超市買零食、菜場采購年貨,忙的不亦樂乎。想到拜訪親戚們要送點禮物表心意,所以買些牛奶、煙酒……;又得想到大人們談笑風聲必備的瓜子、花生……這樣一來,我們回來時,定是大包小包,手上拎得滿滿的。
到了除夕夜,一切準備就緒,家人都忙完了,一家人便圍著桌子坐吃團圓飯,大家個個臉上都掛著燦爛的笑容。開飯了,一盤盤帶著江蘇氣息的佳肴從廚房陸續端來——三鮮水餃、紅燒獅子頭、春卷等等。我們其樂融融的坐在一起,他們談著家常事,說著祝福話;而我送完祝福,早已垂涎欲滴,開始一心吃著媽媽燒的美味佳肴。酒過三巡,大人們紛紛拿出紅包派發給孩子們,這也是孩子們最興奮的時刻!能拿到紅包,孩子們個個嘴上像抹了蜜——什么像“萬事如意”“事業成功”“長命百歲”“壽比南山”等拜歲祝福的語言一句句從口中溜出,一聲比一聲甜。吃完飯,一家人團團圍坐,吃著瓜子、花生,品著茶,茶香彌漫,全家人其樂融融地看著新年聯歡晚會,等待著新年的到來。而手機里賀新春的短信更是絡繹不絕。人們的手機不停地送出祝福,收到祝福,不亦樂乎,臉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到了12點,大家都會下樓放鞭炮、放煙花。一束束耀眼的光線飛上天空,“啪啪啪……”那一束束光線突然炸開,金色的、銀色的、紅色的、綠色的、藍色的,星星般的花朵向四周飛去,似一朵朵閃光的菊花,而地上也是火樹銀花、多彩絢麗……漂亮極了
到了初二,我又得一大早起床,和父母一起去“老家”給親戚們拜年,我們孩子便會跟在大人、長輩們旁邊,向他們拜年、送去祝福與禮物,并討要壓歲錢,這里一個紅包,那里一個紅包,不過一會兒口袋就被裝得鼓鼓的,這時我們也會特別的滿足和歡樂。在隨后幾天里,我們會走親訪友,好好地吃上幾頓,家長們談笑風生,孩子們愉快的玩耍;大家把過去一年中不好的回憶都拋之腦后。
一直到正月初六,新年結束了,但還留著濃濃的年味……
2022春節高三滿分作文3
沏一壺茶,輕倚在小年的轉角,幸福地懷想著流轉的時光……村上春樹把那些微小,但確實令人感到幸福的事,稱為“小確幸”。
我的一年四季也有數不盡的“小確幸”。一月交給了元旦,十月交給了國慶……一年之中的所有節日里,春節是的。而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歷新年,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
年味漸漸濃了起來,紅色的年的氣息伴著冬日的冷風吹入人的鼻腔,吹進人的腦海中,人的心中。那紅色的溫暖感覺,總令人想起自己相守想念的人,回憶起點滴暖人情意,細水長流的溫情。
春節,當然少不了艷艷的中國紅!小孩子們穿上紅紅的棉襖,窗戶上貼著自己剪的大紅窗花,門上貼著長輩提的大紅對聯,屋門口的空地上放著火紅的炮仗……一切紅紅火火的事物,在最蕭瑟的季節里,那真是“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我喜歡春節前起個大清早,和母親坐車去遠在十幾里地的大菜市場準備年夜飯的食材,雖路途遙遠,過程艱辛,卻溫暖了我們一家人的心。
我還喜歡春節前家中的大掃除。我寧愿相信那只是一種習俗,也不愿打破了純真的心。我們全家都開始打掃,最慈愛的媽媽用掃把除去墻角的蜘蛛網,最有力的爸爸把成堆的垃圾搬出去,當然最小的我也在幫忙掃地。
過年時,最重要的一項活動大概是包餃子了。大年三十的下午,外公趕好餃皮,外婆拌好了肉餡兒。大人們包餃子,我也躍躍欲試起來。不論外婆怎么教我,我包的餃子也是“四不像”,好不容易有點進步,又調皮地放了枚硬幣進去,還悄悄做了個記號,希望能吃到這個“好運”。
“哦!過年嘍!吃年夜飯了!”我高興地到處嚷嚷。終于熬到了除夕夜,鞭炮聲四起,一家人圍在桌前。除夕之夜是一家人團聚的時刻,俗話說得好:“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一年的收獲,無論是快樂的、難忘的,還是傷心難過的,年夜過后就都煙飛云散了。小孩子最期待的當然是拿紅包了,我們總委婉地說著拒絕的話,可內心早已不誠實地想要了。到了晚上,天真、可愛的我們真的聽從長輩們給我們講的過年習俗,把紅包都放在了枕頭下,希望借助紅包的吉祥來年為自己帶來好運,紅紅火火!這才安穩進入了香甜的夢鄉,等待來年的到來……
春節不就是一點點的紅的匯聚,幾絲掛在嘴角的美味,一家人聚在一起的幸?!總€人都有對春節的獨 家記憶――文化與脈脈溫情交融相織,傳承與更變,溫情長流,歡樂相聚,與文化交融……
我的春節,我所理解的春節,不重于形式,而歸于情懷一一令人好像在那個叫“家”的甜蜜夢鄉里,迷失在文化中纏綿著的溫情……
2022春節高三滿分作文4
在所有絢麗斑斕的中國傳統節日中,春節是老百姓參與度的節日。它有著兩千多年的文化積淀,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我們傳承春節文化,從中獲得寶貴的精神能量,獲得文化自信,忠誠于文化信仰。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敝袊耖g有“開門爆竹”一說。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大年夜,山東各地一般由家長首先起來“發紙”,開門前先放爆竹,然后才能說話。男人在家長的帶領下祭拜天地神靈。春節的第一頓飯都是吃餃子。煮餃子時,要鳴放鞭炮。為驅邪 惡、求吉利,有的地區燒火煮餃子要用芝麻秸,意味著新一年象芝麻開花節節高,日子越過越好。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余,飯后鍋內要放上饅頭,意在有余頭。水餃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興旺。吃餃子充滿了節日的歡樂氣氛。春節的餃子里多包有錢、棗、麩子等,吃到錢,就能發財;吃到紅棗,意味著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勞致富;吃到麩子,就能享福。不管誰吃到其中的哪一種,大家都衷心地祝賀。如果小孩吃到了錢,家長更十分高興,認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勵以外,還要賞錢,以示祝賀。在歡樂祥和節日里,家家其樂融融,沉浸于春節文化的習俗中,迎新春,賀新年。
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還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弊?。春節貼“?!弊?,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尚?!案!弊脂F在的解釋是“幸?!保谶^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照舊過去,都依靠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福。顯示了我們民族的自信,感情的信仰。民間為了更充分地表現這種向往和祝福,干脆將“?!弊值惯^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節前人們就在門臉上貼上“?!弊?,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春節文化猶如春風化雨,每個中國人處在這種濃郁的民族文化氛圍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其熏陶。
專屬于我們華夏民族的傳統文化,時至今日,依然代代相傳,這彰顯了我們民族精神的凝集力,洋溢著我們濃濃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增加了我們民族信仰的力量。
2022春節高三滿分作文5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節日。春節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在中國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 潮。家家戶戶都在自己家中囤年貨、貼對聯、穿新衣、吃年夜飯,處處都是年味。
在除夕這一夜,人們無論在哪里,總要趕回家吃上一口熱騰騰的年夜飯。我們家也不例外。年夜飯對于我們家來講,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頓飯,所以,我們家的年夜飯桌上,至少有十幾道菜。為了能讓家人能夠按時吃上團圓飯,外婆和媽媽總是從下午三點便開始準備。而我們這些小孩子呢,便喜歡圍著灶臺轉,時不時偷吃幾口菜,但如果被發現了,那就免不了一頓罵了。到了差不多六點鐘,年夜飯開始了。我們一家子人圍著桌子,吃著年夜飯,大人們聊著舊的一年來的事情,而小孩子呢,便只顧著吃桌子上的美味了。
吃過年夜飯,就是這一天的重頭戲——春晚。一家人圍著火爐,一邊取著暖,一邊看春晚,這對勞累一年的人們來說,這是何等的幸福,到了十二點,主持人們激情澎湃的倒數著2019年的最后的幾秒鐘,我們的心也跟著興奮了起來,在敲響十二點的鐘聲時,我們不禁站了起來。我們的心也跟著站了起來。過了十二點,我們都回去睡覺了,期待著春節的到來。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外面不斷傳來熱鬧的鞭炮聲,我們都知道,春節來到了,小孩子們在早晨起床時就穿上了新衣,臉上掛滿了喜悅。外婆和舅舅都給我和姐姐包了一個大紅包,爸爸也給了兩個表弟包了一個紅包,這一定是小孩子最喜歡的時候了吧。早飯,外婆和媽媽做了面條,作為長壽面。而且在初一這一天,我們家鄉還會制作米粿和包子,外婆一大早就把粉給弄好了,接下來就是包粿了,只見媽媽和外婆的手飛快地穿梭著,弄得我們眼睛都花了。
包好了粿和包子,又到了貼對聯的時候了,除了外婆和媽媽在廚房忙活著,其他人都在門口看貼對聯,看著爸爸和舅舅在貼著對聯,又想到今天是大年初一,心中不免有些興奮??粗歉睂β?,心中不免有些感慨,“新的一年又來到了,而舊的一年又走了,不知道新的一年能不能過得比舊的一年更開心”。這樣想著,對聯也都貼好了,我們也都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后嬉笑著回屋了。
春節,融入了我們一年的心血,也是中華民族傳承的象征。它是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我們一年來最開心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