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春節的風俗的作文
春節是我們中國農歷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而言十分重要的!所以,春節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剃頭發,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并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弊值怪N,我固然明白為什么要倒著貼,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習俗,‘?!官N說明‘?!?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么習俗和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先,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于“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后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墒谴丝虖V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歡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喻意“年年有余”。最終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日我的收獲太大了,明白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可是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仿佛是一種樂趣,只要歡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有關春節的風俗的作文篇2
習俗,顧名思義,是習慣風俗的意思,舊社會,城鄉居民禁忌較多,表此刻人們行為的各個方面,相沿成習。其中有合理的禁忌,但多帶封建迷信色彩。不合理的禁忌,已隨著社會的提高,科學知識水平的提高,逐漸淡化,禁絕。而春節這一古老的節日,悠遠流長。隨之春節的習俗也流傳至今。
“二十四,掃塵日”。迎新首先要除舊。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民間素有的傳統習俗。掃塵之日,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干干凈凈迎接新年。其實,人們借助“塵”與“陳”的諧音表達除陳、除舊的意愿。
春節就這樣拉開了帷幕,干凈的房屋,潔白的墻,就差貼上那飽含寓意的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完美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都要貼春聯,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貼“?!弊?,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案!弊种父狻⒏_\,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完美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弊值惯^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弊志杓氉龀筛鞣N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
有了喜慶的春聯,再貼上年畫、窗花,差不多就有些許年的“味道”。
有關春節的風俗的作文篇3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禮貌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禮貌的結晶在這個少雪且日漸溫暖的季節里,春節不知不覺掩埋了平淡的日子,迎面撲來??粗鴫ι闲沦I的掛歷,數著本世紀最終一個春節臨近的日子,不禁感嘆歲月匆匆,流逝的又是一個平靜而忙碌的一年。
每到春節,街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大家穿著漂亮的新衣服,一家人一齊吃餃子。我們小朋友還能夠收到許多壓歲錢呢。明白為什么叫“壓歲錢”嗎那里還有一個小故事呢!
從前,有個叫“祟”的怪獸,每到小孩睡覺的時候,它就會在孩子的頭上一點,那小孩第二天就會變傻。有一次,有個孩子把包著紅紙的錢,放在枕頭邊,把“祟”給嚇跑了。因“祟”與“歲”是同音字,所以就有了“壓歲錢”的說法。這就是“壓歲錢”的來歷。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戶戶掛起了彩燈,準備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爸爸還給我買了許多禮花,吃了年夜飯,我就會和爸爸一齊去玩。開始點煙花了,只見爸爸把它細心翼翼地點燃,“撲”的一聲,煙花飛上了天空。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一顆顆流星雨從天而降,有的好像一朵含苞欲放的小花……真是姹紫嫣紅,絢爛極了!
有關春節的風俗的作文篇4
說到中國最受歡迎的傳統節日,大家必須會立刻想到春節。而在過春節時,我們必須會履行許多傳統風俗,那么今日就讓我們來談一談春節的風俗。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只怪物叫夕,它每年都會吃人。之后人們發現它害怕紅色和煙花爆竹的響聲,就以此來驅趕夕。從此,人們在除夕夜就有了貼春聯和燃放煙花爆竹的風俗。
在貼春聯時,一般都有左聯右聯和橫批。人們往往都會在春聯上寫上吉利的話語,祝愿家人在新的一年里能夠平平安安,心想事成。
在春節期間,人們會擺上好酒好菜,很多人還會吃餃子,同“交子”。然而,酒才是重中之重,古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p>
“爆竹聲中一歲除”,由此可見,燃放煙花爆竹也是春節的一大風俗。在夜晚,那爆竹聲噼里啪啦,那煙花五顏六色,紅的,黃的,藍的,……各種形狀,各種樣式,無不給春節帶來了許多節日氣氛。但此刻許多人非法燃放煙花爆竹,給我們的安全帶來了隱患,并且燃放的煙花爆竹還會污染空氣,所以這一風俗已經被“禁止”。
其實這只是一小部分,在春節中,我推薦大家安全出行,過一個綠色環保的新年。
有關春節的風俗的作文篇5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中國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還有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相傳至今。比如,掃塵、貼春聯、貼窗花、倒貼“?!弊?、畫年畫和守歲等等。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在古書《呂氏春秋》中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習慣了,此外,掃塵還有“除陳布新”的含義。
春聯也叫對聯、桃符,它以對偶、精巧的文字抒發完美的愿望,是我們中國獨特的文學形式。春節貼春聯這一習俗起源于宋代,春聯分為上聯、下聯和橫批。
“?!弊?,指的是福氣、福運,春節貼“?!弊质菫榱吮磉_對親朋好友的一種祝福??墒菫榱烁浞值伢w現這種祝福,人們干脆把“?!弊值惯^來貼,表示“?!埂恕?。
此刻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已十分是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家家戶戶帶去了興旺和歡樂的喜慶場面。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
在此我再送大家一副對聯:“焰火耀長空,色彩斑斕歡度除夕度,金龍騰大地,人聲鼎沸喜迎吉祥年”!
有關春節的風俗的作文篇6
春節是我國最古老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下頭我給大家介紹一些過春節的風俗習慣。
從陰歷二十三開始,人們就開始為過春節忙碌了起來,陰歷二十三是紀念灶王爺的日子,據說每到這一天灶王爺就要乘著人間的煙火去天上匯報人間的情景。這天,人們都會為灶王爺準備一盤子糖瓜兒,期望他為自家人多多說點兒好話。當然,這些糖瓜最終都會進入到我們這些喜歡吃糖的小孩子們的肚子里,糖瓜兒是糖做的,黃黃的,圓圓的,看起來像個小西瓜,象征著團圓,美滿。吃到嘴里甜甜的、脆脆的,小朋友們都愛吃。
一到農歷三十就進入了過年的階段,人們都忙著掃庭院、貼窗花、請門神、貼福字,有的人家故意把福字倒過來貼,別人一看就明白?!暗健绷?,證明這家人明年的福氣到了。吃過團圓飯,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全家人一齊包餃子,我家在這一天總是要在餃子里放上一枚洗干凈的硬幣,誰吃到了這個餃子就是家中最有福氣的人。我異常喜歡年三十的晚上來守歲的,因為這樣就能夠不用早早的睡覺了。一過晚上十二點,一年中最喜慶的時候刻就來臨了,各家各戶都開始放煙花,有的煙火一點燃就像賽車一樣,一溜煙似的跑得無影無蹤,有的發出“嘭”的巨響竄到夜空中像菊花一樣綻放美麗的笑臉......火樹銀花一線天!新的一年就在這美麗的煙花中開始了!
最高興的是過年時收到長輩們給的壓歲錢,嘻嘻,這是我最喜歡的風俗了。當然從里到外穿上一身漂亮的新衣服,也異常的開心。
過新年真是一段完美的時光!
有關春節的風俗的作文篇7
過年了,過年了,個個家里都是喜氣洋洋,熱熱鬧鬧??墒?,鞭炮不僅僅是我們小孩最受歡迎的,大人也不例外。擦炮,摔炮……種類繁多,好玩極了!
大年初一一早,“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就響了起來,甭提有多熱鬧了!
對了,要說放鞭炮,還有一段故事傳說呢!
傳說,很多很多年前,森林里有種十分兇惡的野獸,叫做“年”。每年夏歷臘月除夕那天,它都要出來大吼大叫,專門吃人和牲畜。當時沒有人能夠制服它。為了躲避“年”的災難,人們都要在除夕那夭殺豬宰羊敬供年,僅有讓它脹滿肚子,它才不傷害人畜。
有年臘月除夕這天,人們忘了殺豬宰羊來敬“年”,“年”一來就大吼大叫,要想吃人。人們沒法只好關上大門,爬到竹樓上去躲著。“年”從這家走到那家,到處轉來轉去找東西吃。它見到處空空蕩蕩的一無所得,不由氣得發瘋嚎叫。這時,鄰近一家的竹樓失火了,火勢很大,燒得竹子“劈劈啪啪”地亂響。“年”聽到這突如其來的響聲,嚇得逃回森林去了。
躲在樓上的人們發現了這個秘密,以后每到臘月除夕這一天,便去砍許多竹子來燒,竹子“劈劈啪啪”一爆響,“年”就被嚇跑了。同時,人們還發現“年”怕鮮紅的顏色,于是又把桃木板染成紅色,掛在大門的兩邊,這就是批符。以后發明了鞭炮,鞭炮就代替了爆竹。
每當晚上我和爸爸媽媽散步,都會看到那美麗的煙花,都會融入那喜氣的氣氛當中……
有關春節的風俗的作文篇8
春節一般從臘月二十三開始,二十三這日是小年,傳說這一日是灶王爺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據說大罪要減壽三百日,小罪要減壽一百日。
二十四這日撣塵掃房子,二十五要做豆腐,二十六要割年肉,二十七宰雞趕大集。二十八要貼花花。二十九,俗稱“小除夕”,這一日人們往來拜訪。臘月三十是春節的一個高潮,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終一日的晚上,它與正月初一首尾相連?!俺Α敝械摹俺弊质恰叭?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終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迎新,消災祈福為中心。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在正月十五正式結束,這一日是元宵節,要舉行燈會,還要吃元宵、放煙花。最終在煙花聲中,結束了春節。
有關春節的風俗的作文篇9
快到除夕了,家家戶戶都洋溢著新年的氣氛。我們家也不賴,除了買新衣服以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買年貨!為此,在除夕的前幾天,我們早早地跑到了各大商場去買年貨。為了省錢,我們四處奔波,可還是難逃一劫——一共花了270多元。用媽媽的話來說,今日“吐血”嘍!
最終,盼望已久的除夕到來了,買了那么多年貨還是沒白買。這一天,家里熱熱鬧鬧的大家都相互道賀著“新年歡樂!”“恭喜發財!”“萬事如意!”“馬到成功!”過年了小孩子們可高興了因為他們總會收到壓歲錢的哦!那一個個紅包,那一個個笑臉,都成為了春節上最具特色的象征。
春晚,顧名思義,就是春節晚會。這總是春節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晚上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圍坐在一齊看著那并不豪華的電視,團團圓圓地,高高興興的聚在一齊,想必,這必須是最溫暖的時刻吧!
春節,是中國最盛大、最傳統的節日。紅色,寓意著紅紅火火。讓我們一齊迎接新的一年吧!
有關春節的風俗的作文篇10
新一年即將到來,再過去的一年里,我們又收獲了什么?你是不是又有了新的目標?問自己幾個問題,來迎接美好的又一年吧!
當然,在迎新年的時候,我們還要度過快樂的春節,為整整一年勞累的學習做一個消遣。讓我們來_地區的人們都在做什么吧!
江蘇
按江蘇無錫舊俗,年初一早晨開門,要放3聲開門爆仗。早餐吃糕絲、圓子、面條,取團圓、高升、長壽、長春之意。這天,只吃隔年除夕的剩飯,寓意“有余”。吃飯時不能以湯澆飯,怕出門遇雨。還忌向鄰居取火、汲水,告誡不能罵人,不發怒,不講不吉利的話,祈求全年平安吉祥。春節期間,江蘇地區的舊習俗中還有許多禁忌,諸如年初一不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不動菜刀,以免殺身之禍;不吃稀飯,怕出門遇雨;不掃地,怕把財運掃光等等。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學的習俗也逐漸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娛樂休閑活動,卻一直延續下來。
河南
一般進入臘月之后,人們便開始陸續地置辦年貨了。臘月初八熬臘八粥;臘月二十八貼春聯;臘月三十晚上餃子包好后就開始放炮,晚上全家人坐一起守歲;然后零點的鐘敲響后齊放炮,聽著震耳欲聾,此起彼伏的炮聲,這時候的年味應該是最足的。
大年初一親朋好友互相拜年;初二走娘家(女方的父母都在的);初三走娘家(女方的父母有一個過世了或兩個都過世了),去的時候要帶上些燒紙;初五要放炮,俗稱“破五”,也就是這天過后,日子還像平常一樣過,過年這幾天不能做的,比如針線活等等,以后可以照常做。
西藏
從藏歷十二月初人們便開始準備過年,首先是將培育好的青苗供在佛前的雙柜上,到了月中,各家各戶便開始用酥油和面粉炸果子。接近年關歲尾時,每家必備的五谷斗上便盛滿了酥油拌和的糌粑、炒青稞粒、人參果等食品,上插青稞穗,并準備一個彩色酥油塑的羊頭,這一切都是為了預祝來年風調雨順、人畜兩旺、喜獲豐收。到了十二月二十九,人們打掃灶房,在正中的墻上用干面粉繪“八吉祥徽”。
時至除夕晚上,就開始正式過年。初一這天一般是家人團聚的日子,人們早早起床,穿上新衣,首先祭拜神靈,然后手捧五谷斗和青稞酒互相拜年,說一些吉祥的祝詞,接下來開始喝頭天做好的熱青稞酒,吃酥油煮的人參果。
看了這么多地方過春節的習俗,是不是了解到許多知識呢?看來我們中國文化習俗真是豐富多彩呀!
新的一年即將來臨,你有什么新的夢想嗎?我的夢想是能為保護祖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出一份力。我們祖國傳統習俗數不勝數,可因大量外國文化的引進,我們的許多傳統都受到侵占,我們該怎樣做呢?
首先,我們要認識它們,懷有一顆民族心,其次,我們再對更多不了解它們的人進行講解,當然我們也一定要在合適的時間提倡大家一起進行傳統的儀式。不過,我們并不必拒絕外來文化,但一定要記住,中國是我們的母親,我們有責任保護她!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樂,為自己的夢想而奮斗吧!
有關春節的風俗的作文篇11
春節的習俗可多了!有貼春聯、貼“?!弊帧⒓舸盎ǖ鹊?。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在門上,為節日添加喜慶氣氛。
春聯的種類很多,根據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等?!伴T心”貼在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在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在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在相應的地方。
去年的春節我們家還貼了一個倒“?!弊帜?。春節貼“?!弊?,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向往和祝愿“福氣”、“福運”,干脆將“?!弊值惯^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
“?!弊值官N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弊肿靼涤洔蕚錃⑷?。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弊?。
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于是家家門上都貼了“?!弊?。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弊仲N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弊郑€有一家把“?!弊仲N倒了?;实勐犃朔A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于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春節的習俗五花八門,豐富多彩,我真盼望春節能早日到來!
有關春節的風俗的作文篇12
“爆竹聲聲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一轉眼間春節又到了,在春節里有許多習俗,比如: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收壓歲錢……,讓我們來一齊來了解了解吧!
貼春聯這幾乎是過年家家戶戶都會貼的,喜慶的大紅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春聯的來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們是用以辟邪,之后畫門神像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于桃木土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貼“宜春”二字,后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完美愿望。
在我國的北方有一種習俗,就是吃餃子,餃子的諧音即“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時刻。餃子就意味著更歲交子,過春節吃餃子被認為是大吉大利。另外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著包住福運,吃餃子意味著對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種渴望。
春節里,我們更少不了要放鞭炮來活躍一下春節時歡歡喜喜的氣氛了。放鞭炮在民間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在遠古的時侯,有一只叫“年”的怪獸,每到春節的時候就出來嚇唬人,于是人們就想了個辦法,用竹筒點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后發出很大的聲響,嚇走了年獸,放鞭炮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了。隨著環境的污染、很多地方已經禁止放鞭炮了,估計以后這個習俗在很多地方也就見不到了。
過年收壓歲錢是我們小孩最喜歡的事了,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放進紅包分給晚輩,壓歲錢就能夠壓住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能夠健康吉利、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它豐富了我們的知識,拉近了人們的距離。它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讓我們一齊去了解它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