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作文《拜年》
春節原起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古代的春節稱:“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
就北京地區來說,從臘月初八家家戶戶要泡臘八醋(蒜),就開始有了“年味”。民謠講:“老太太別心煩,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有一首歌謠唱道:“糖瓜祭灶,新年來到,丫頭要花,小子要炮……”。從這一天開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掃房子,蒸饅頭,置辦年貨,貼“?!弊?,貼年畫,剪窗花,貼對聯。貼門神,貼掛錢,一直忙活到除夕,開始過大年。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豐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飯要葷素一起上。有冷葷、大件和清口菜。冷葷有冷燉豬、羊肉、冷燉雞、鴨。大件有:紅燒肉、扣肉、米粉肉、紅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羅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葷素睡覺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餃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還總是把餃子包成元寶形,在餃子中放進糖、銅錢、花生、棗、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著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銅錢意味著有錢花;吃到花生意味著長壽,因花生又名長生果,吃到棗和栗子的意味著早立子……
北京春節的習俗真有趣!
春節作文《拜年》篇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在辟哩拍啦的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一年中最最重要的節日——春節。春節是中國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節日期間,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習俗:掃塵、守歲、貼春聯、放鞭炮、吃元宵、賞花燈、發壓歲錢等等。在這些習俗當中,賞花燈是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啦。
春節期間的每一天都是觀賞花燈的大好時機,而最最熱鬧、喜慶的,便是正月十五元宵佳節了。每年的正月十五那一天,一、二十萬人全部涌向了“花燈圣地”——夫子廟,來觀賞美麗的花燈,歡度佳節。屆時,夫子廟里人山人海,車水馬龍。那場景,真是“蔚為壯觀”呀!
夫子廟燈會期間,不僅來賞花燈的人們數量多,而且里面的花燈也是琳瑯滿目,數不勝數哩!有漂亮精美的荷花燈、生動活潑的兔子燈、可以伸長和縮短的花臉燈、大小不一的飛機燈和娃娃燈……
在我的老家——石佛村里,賞花燈是有一個規矩的,是“一走、二賞、三買”。這個意思是:一是邊走邊看;二是用觀賞的角度去看;三是要邊看邊買。這下可把我們小朋友們給逗樂了。從夫子廟回來,一個小孩子至少拎一個花燈,最多的,一下子拎了三個花燈回來。這對我們來講,真是一個天大、天大的好消息呢。
但這對調皮的孩子的家長來說,這并不吃虧。因為這樣,才能讓孩子滿足,接下來,孩子們就十分地聽話,也會把所有的作業都做完,你們看,這些家長,夠“狠”吧。
在我眼中,春節,是五彩繽紛的;春節,是五顏六色的;春節,是快快樂樂的;春節,是紅紅火火的。
春節作文《拜年》篇3
大年初一已經過去,可拜年的腳步卻依然沒有停止。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外公、外婆漸漸的沒了過去的精神。我的父母便趁著過年想會另外的老家看看。
太陽已升到了人們的頭頂,一絲絲陽光透過云彩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感覺不出一點冬天的氣息,汽車“呼呼”的行駛在高速上。
到家時已是傍晚,來到這個歷經風雨的老房子,心中有著按捺不住的喜悅。還不是念叨著:“我又回來了?!蔽覌尳葑阆鹊亲哌M房里喊了一聲。外公他們才從廚房出來。我一小步一小步的進去,徑直走了進去什么也沒說,只是站在一旁看著著外公。褶皺而又黝黑的皮膚顯得歷經蒼桑,微微上揚的嘴角和眉毛散發著慈祥。這樣的一位老人讓我生起了一種敬意,因為就是他用自己的青春拉扯大了我舅和我媽。
在得知我媽出去后,他便從電視機旁走到我的身邊,四周張望忘了一下,把手伸進口袋拿出幾百塊錢揣進我的褲兜看著他的眼神我也沒再說啥只是用手擋著,可最后因為他執意要我收下,只好道了聲:“謝謝。”那時的我摸著他那皮包骨頭的手,一根根經脈都凸起,我怎么好意思拿他的錢呢?外公似乎看出了我的心事急著說:“你呆啊?!甭犃诉@話我也沒再抵觸,裝著微笑,卻十分感動。外公也裝做什么也沒發生一般默默地走向廚房。
夜幕降臨,這忙忙碌碌的一天便結束了。
春節作文《拜年》篇4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每到春節,人們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彩,辭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這時是小孩子們興的時候,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節日的喜悅。
年三十的清晨,我與媽媽興高采烈地去街上買東西準備做年夜飯。街道上處處張燈結彩,十分熱鬧,家家戶戶貼著“倒?!薄熘鵁艋\。人們穿著節日的盛裝,紛紛面帶微笑地走向大小商場,有的購物,有的游玩。這樣熱烈祥和、繁華喜慶的節日氣氛,真是令人心潮澎湃?。?/p>
晚上,全家人團團圓圓地相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男女老少歡聚一堂,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共享新春之樂。當晚,煙花怒放,五光十色,美麗極了!等到半夜零時,爆竹齊鳴,歡慶新年的到來,那是多么激動人心呀!我想此時此刻,全國各族人民一定都在歡慶新年的到來吧。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吃年糕與湯團,即希望“年年高、團團圓”的意思;大年初二開始,親朋好友們相邀做客,即是“拜年”,有的是吃“年酒”。拜年時,首先要到最親的長輩家里拜年,然后是平輩間互相拜年。長輩們都給我們小孩子發紅包,我們可高興啦!哦!我差點忘了告訴你們,過春節時,家家戶戶的房子里都要放兩三根甘蔗,因為甘蔗代表“節節高”;年夜飯中也總有一道菜是魚,因為“魚”與“余”是諧音,表示“年年有余”的意思。當然,在春節里,千萬不要說不吉利的話,否則會被長輩埋怨,說你不懂規矩的。
過春節讓我了解了春節時各種各樣的習俗,體會到了人世間的親情,也體會到了朋友們之間那種純潔無瑕的友情。雖然我的口袋里裝滿了的紅包,有一副“財大氣粗”的模樣,但我早已作好了今后的打算,你們想知道嗎?
古人曾曰:“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蔽乙跉g樂的節日過后,在20_年的開始,向著新的目標前進,開創我的美好未來!
春節作文《拜年》篇5
新年到,去拜年了,到處都洋溢在節日的氣氛中。
小朋友們有的在玩鞭炮,只聽見一聲聲噼啪、噼啪的鞭炮聲響起,孩子們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有的在放焰火,隨著砰一聲巨響,空中綻放出五顏六色的禮花,小朋友的臉上也樂開了花;還有的在玩游戲,他們玩的多開心呀!家長們有的忙碌著準備豐盛的年夜飯,有的在趕緊打掃衛生,他們把家里打掃的干干凈凈,一塵不染。家家門前都掛起紅紅的嶄新的對聯,貼上大大的福字或門神。大街小巷都裝扮一新,穿上節日的盛裝。一個個在外務工的人們紛紛往家趕,要與親人過上一個團圓的節日。
拜年是春節不可少的一項活動。每個人的手機都不停的響著,一條條短信代表了人們對我們的祝福??矗藗兌疾患s而同的穿上新衣服,到親戚朋友家拜年,就連電視上也經常出現拜年的畫面。聽,大街小巷、門前屋后都響著:新年快樂!新年好運!身體健康!學習進步……的祝福話語。長輩們還準備各種禮物,送給老前輩,盡顯尊老敬老的美德。小朋友們收到一個個壓歲的大紅包,臉上樂得笑開了花,他們有的準備把錢存放起來,留著讀書賣文具用,有的準備把錢捐獻給災區或貧困小朋友,解決他們讀不起書的困難。
春節拜年真好玩,在新的一年我要更加努力學習,好好回報爸爸媽媽。
春節作文《拜年》篇6
正月初二那天,我們一家人早早的起了床,穿上新衣,因為今天要去外婆家拜年。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開心極了。快到外婆家了,我遠遠望去,只見外婆和外公笑容滿面地站在家門口迎接我們的到來,看見外婆十分高興的樣子,我的心里也樂開了花。
中午外公外婆忙了一大桌子的美味佳肴。吃飯的時候,我對外婆說:“祝外公外婆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外婆笑著說:“也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進步,健康成長!”說完還給我封了一個大紅包,我高興極了。我要把這個錢放在存錢罐里,等自己想要買書或者買玩具的時候再拿出來?!翱斐燥埌?一會兒菜都涼了。”外公連忙說著。午飯在一家人的歡聲笑語中開始了。
回家的路上我問媽媽,為什么要拜年呢?媽媽說:“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因為一年一次的拜年既能增加家人的親情,又能增加朋友的友誼?!蔽衣犃它c了點頭,我們國家的傳統可真有意義呀!這幾天,到處都是歡聲笑語,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們一家人幸福美滿,我的學習更上一層樓!
春節作文《拜年》篇7
一年一度的春節又要到來了。今天我早早的就起床了,穿上我漂亮的新年衣服,開始隨著我們的大部隊拜年了!
我們先來到五老奶奶家。五老奶奶家的院子很大,長滿了花草。現在,這些花草在星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艷麗,是星光給它們披上了一層銀色的大衣。我們進了屋,這個屋的陳設極其簡單,一把椅子,一幅壁畫,一個沙發,一張床。這時媽媽把我叫過來對我說了聲:“你還沒叫五老奶奶好呢”?!芭?五老奶奶過年好”。我說道。五老奶奶說:“好。快坐坐吧!我給你拿個大紅包”。我高興地連蹦帶跳,心底里可高興了!“給,這是你的紅包”。五老奶奶說。“謝謝五老奶奶”。我說。五老奶奶還夸我很懂事。我們要到下一家拜年了,所以離開了五老奶奶家。
我們又來到了二爺爺家。我吸取了上次的經驗,這次不用媽媽提了,我趕緊說了聲二爺爺過年好。這一次我不禁說了聲二爺爺好,還說了聲新年祝福語:“祝二爺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你真有禮貌,我給你那個紅包”。二爺爺說。這時我心里特別高興,我不禁受到了別人的夸獎,還知道了怎么拿到更多紅包,我真是太高興了!現在,我們又要到別的家去拜年了,所以離開了二爺爺家。
我們又到了一個年輕家里,因為上幾回都上了一些老人家里,這一次可要變變味了,這是年輕人的家,我還是用上一次有禮貌的話說了聲:“叔叔阿姨過年好”。這時阿姨從口袋里拿出一個大紅包放在我手里說了聲:“你也過年好”。我高興極了,因為我有收到了一個紅包。接著我又去了好幾十家,我的紅包也越來越多,最后我都拿不過來了,我真是太高興了!
這次拜年對我來說是與眾不同的一次,我知道怎么樣紅包,和別人打招呼也大膽了,這次拜年我真高興!
春節作文《拜年》篇8
過年就少不了拜年,你可知道以前到現在拜年都有過哪些方式嗎?聽爸爸媽媽講,改革開放以前,每到大年初一的早上,小孩子們就穿上一身土里土氣的花衣裳,到晚輩那里磕三個頭,說句:“給你老拜年了!”就可以得到1角的壓歲錢。
改革開放之后,人們的經濟條件不斷提高,所以,拜年時還帶一些禮物,以表寸心。農村的人們其實方式不變,但壓歲錢提高到了1—5元錢。
近幾年,從城市到鄉下,幾乎家家戶戶都安上了電話。每到過年的時候,各家的電話都響個不停,雖說祝福的話語不長,又沒有上門拜訪親切,但表達了人們那顆真誠的心。
今年,大部分人都買了手機,短信拜年這一新時尚潮流席卷面來。就拿我爸爸來說吧,他在接到很多人發給他短信之時,很快學會了發短信。例如那一次:大年三十的晚上,爸爸一手拿著手機,一手拿著電話薄,全身投入地給自己的親朋好友發短信,回短信。由于他打字較慢,所以他用一句固定的話給別人發短信:“祝猴年幸福,心想事成。萬事如意?!卑职忠步拥搅藙e人給發的信息,例如文超叔發來的:“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整日思君不見君,共飲一江水”。還有:“我送你一個祝福,一個心愿,一個幸福,一個美滿等。不瞞您說,爸爸今年接到了二百多條短信,發了一百多條短信,怎么樣,厲害吧!
我想,接下來的拜年方式可能還會變化。明年可能用可視手機直接對話。還可能是網上拜年等。
通過拜年方式不斷變化,讓我們看到了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斷提高,國家經濟和科技飛速發展,更讓我們看到了祖國燦爛似錦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