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作文600字習俗

| 新華

春節,是中國人重要的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是中國獨有的節日。每年的臘月到第二年的正月,全世界的中國人都要舉行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歡慶這個節日。

春節的習俗有很多,到了臘月,人們就從各地要回老家,和家人團聚。臘月二十三祭灶,二十四掃除,二十五接玉帝,二十八洗浴,二十九、三十(除夕)貼門神、貼春聯、貼福字、貼窗花,正月初五破五。

除夕那天一大早,我急急忙忙起床,和爸爸媽媽來到奶奶家,先放了一掛鞭炮,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把燈籠掛上,貼好對聯。對聯上寫的是:平安如意步步高,人和家順年年好。橫聯是:萬事如意。

到了晚上,家家都是熱鬧非凡,燈火通明。我們一邊吃著吃年 夜 飯,說著祝福話,唱著優美的歌曲,一邊守歲。守歲的習俗,是除夕夜的習慣,既有對很快就過去的歲月包含著惜別留戀之情又對來臨的新年美好的希望。一家人歡歡樂樂,看著春節聯歡晚會。

到了晚上十點,我們開始包餃子。零點的時候,各家各戶開始放鞭炮,鞭炮聲在油建大院響成一片,熱鬧極了。這時,奶奶把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來了,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餃子。吃餃子表達了凌晨零點為子。“交子”即新年與去年交換的時刻。餃子意味著交子,過春節吃餃子是大吉大利。在新的一年到來的時候,家家戶戶都燃放煙花爆竹,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

初一一大早,我早早地起來,先給爺爺奶奶拜年,爺爺奶奶把準備好的200元壓歲錢給了我,我得到壓歲錢非常高興。 外面放起了鞭炮,叫做“開門炮仗”。鞭炮聲后,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我過了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

春節作文600字習俗篇2

春節是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節日。

聽說古時候有一個叫“年”的兇猛的怪物,每到臘月,它就出來傷害人畜。后來,人們終于發現,原來“年”是怕紅色、火光和響聲的。于是,人們每逢過年便在大門上貼對聯、掛紅燈籠,燃放炮竹。

在過年的前些天,我們都變得忙碌起來了。我們要做一次大掃除,把食物預備充足,還有把用的、穿的都準備好,好在過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除夕那晚真是熱鬧極了。你看:煙花照亮了整個世界,鞭炮聲響遍大江南北。我和小伙伴們放煙花,提燈籠。不僅僅是我們,大人們也來湊熱鬧呢!他們有的放煙花,有的看煙花,有的甚至拿相機出來把這些美景拍下來。如果我是畫家,一定會把它畫下來!這一天,在外地打工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都會趕回來吃團圓飯。

正月初一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我一大早起來,吃上一碗“長壽面”后就和爸爸燒鞭炮去嘍……那炮聲陸陸續續的,好像在爭誰響得久、響得大聲;那天空中彌漫著濃濃的煙霧……我想這應該是鞭炮的“功勞”吧!那氣氛: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門口上,樓頂上,馬路上,鞭炮紙無處不在,讓人仿佛產生了幻覺。這一天還要說些好聽的話,不能說壞話,以表示大吉大利。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一個處處充滿熱鬧喜慶的春節。

春節作文600字習俗篇3

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是一年之歲首。春節歷史悠久,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貼春聯是春節必干的。到了春節,家家戶戶都會把去年的對聯撕下來,貼上新一年的春聯。貼春聯寓意著人們對新一年的愿望,是吉祥的意思。當然,還要貼一個“?!弊?,“?!笔侨藗儗π乱荒甑淖8?。而且,不少人家還把“?!辟N倒了,寓意為“福到了”,與“福倒了”諧音,所以才有了把“福”倒著貼這種貼法。

放鞭炮——這可是那些小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了。把鞭炮點燃后,便有噼里啪啦的響聲,可有意思啦!瞧瞧那些小孩子們笑得多歡哪!說起放鞭炮,你知道它的來由來嗎?相傳很久以前,小鎮每到達這一天,就會有一只妖怪——夕,出來作祟,人們都很怕它。終于,有一天一個老爺爺在夕出沒之時,放起了鞭炮,將夕嚇走了。這就是“除夕”。從那以后,放鞭炮便成了這一天的習俗。

當然,春節的壓軸戲——吃餃子,是必不可少的。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會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團圓飯的主菜就是餃子。餃子寓意著更歲交子。團圓福祿,相傳為東漢的張仲景發明,原名為“嬌耳”。到了春節,一家人圍在桌前,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談論著一年的收獲和新一年的打算——真是溫馨啊!

中國農歷年的歲首稱為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象征團結、興旺,對未來寄托著希望的佳節。

春節作文600字習俗篇4

“爆炸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一首千古傳誦的詩歌,詩中所提到的傳統習俗,也代代流傳了下來,千百年來,又加入了許多新的傳統,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包餃子和搶紅包。

除夕前幾天,媽媽讓我幫她包餃子,我開心極了,挽上袖子,仔細地洗了洗手,就連蹦帶跳的跑了過去。媽媽已經把面和好了。我拿起刀,精準地切下一段又一段,再用手壓成圓形,那動作真是行云流水,一氣呵成,媽媽在一旁贊嘆不已,我得意極了。我眼珠一轉,又想到了一個好主意:“我要把餃子包成各種形狀!”說干就干,我一捋袖子就動手包了起來。我先往餃子皮里加上餡,再一點一點的合上口,邊琢磨,邊動手,越包越帶勁兒。漸漸的,有好多“耳朵”出爐了,還有許多奇形怪狀的東西也出爐了:包子,湯圓,長方體,月亮……我把我的“杰作”拿給媽媽,媽媽驚訝極了,對我贊不絕口,我高興極了,心里暖洋洋的,渾身都閃爍著幸福的光芒。

除夕夜還有一個新的傳統,那就是搶紅包。除夕那天晚上,我一聽到手機響,就飛奔到手機前,瘋了似得的搖啊搖啊,搖的手都酸了,都很難搶到一個,但是我不放棄,手機叮咚一響,我就像抽了筋似得拿著手機來回搖,終于蒼天不負有心人,經過我一夜的奮戰,我的微信錢包變得鼓鼓的,哈哈!我有錢了!我興奮不已,畢竟這也算是我的勞動成果呢!

新年的鐘聲已經響起,讓我們一起期待下一個春節的來臨吧!

春節作文600字習俗篇5

《貼門神》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后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于門。傳說中的神荼、郁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

然而,真正史書記載的門神,而不是神茶、郁壟,而是古代的一個勇士叫做成慶的。在班固的《漢書·廣川王傳》中記載:廣川王(去疾)的殿門上曾畫有古勇士成慶的畫像,短衣大褲長劍。到了唐代,門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所取代。

《西游記》中敘述就更加詳細,“涇河龍王為了和一個算卜先生打賭,結果犯廠天條,罪該問斬。玉帝任命魏征為監斬官。涇河龍王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應了,到了斬龍的那個時辰,便宣召魏征與之對奕。沒想到魏征下著下著,打了一個盹兒,就魂靈升天,將龍王斬了。龍王抱怨太宗言而無信,日夜在宮外呼號討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將秦叔寶貴道:愿同尉遲敬德戎裝立門外以待。太宗應允。那一夜果然無事。太宗因不忍二將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畫二將真容,貼于門上?!?/p>

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后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門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后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

春節作文600字習俗篇6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因此春節的習俗也多種多樣。因為相傳年獸怕紅色,怕火光和怕響聲,所以人們便有貼春聯、放鞭炮、敲鑼打鼓等習俗。 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習俗都不相同。

在浙江的春節中,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在農歷臘月二十三日,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因此家家要祭灶神。人們認為灶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里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灶神,請求他上天后多說好話、吉利話。民間傳說,灶王爺上天專門告人間善惡,一旦那家被告有惡行,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

農歷臘月二十四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

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過了十二點就是大了一歲。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飯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并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們的枕頭下。

這就是浙江的春節習俗。

春節作文600字習俗篇7

我的老家在湖源那當然我的家鄉就在湖源!

湖源其實我認為沒有什么風俗,唯一風俗可能就是這個吧,你猜猜是什么?

我們家每一年過年,過年前一天,元宵,清明等節日會祭祖。那如何祭祖?我們會在吃飯前記祭祖,桌上會買買許多零食水果,晚上要吃的飯,一根煙,一瓶酒,許多椅子與一只碗。而且有一個人會拿三只香,等開始祭祖的時候,我們就不能去一摸椅子,你知道為什么不能去摸嗎?因為我們記住就是為了想念已去世的人們,或者是你去世的親人,這些椅子上面雖然沒有人,但是我們就像椅子上有人一樣,不能去摸,不能去碰。你知道為什么不能摸,不能碰嗎?你想想你吃飯會有人來無緣無故碰你嗎?有人會來摸你嗎?并沒有,那這椅子上面就是有人的,有人就不能去摸它們?而且在祭祖前要洗好手,必須是要干凈的手,這一點我也不知道為什么!

而且在祭祖的時候,我的叔叔與爸爸,會給他們倒酒,他們每人一只碗陸續的倒過來,最后再把酒倒到一一只碗里去外地一灑,干什么?那香最后怎么處理呢?我們會把它插在家門口的泥土前,就是祭拜土地公公。

記住記好我們小孩可能過去拿零食,可能會把飯菜搬到另一個桌上去吃,因為祭祖的桌子是不一樣的,記住的桌子是方方正正的,而我們的桌子是圓圓的。

比如過新年那一天,我們吃好飯可能就會大家一起娛樂,一起放小小的煙花,一起在群里搶紅包,度過這一天,比如清明節什么的,可能還會去上墳罷了吧!其他就沒有什么不同了。

我的家鄉會有每個節日的祭祖,那你的家鄉又有怎樣的風俗呢?快來講給我聽聽吧!

春節作文600字習俗篇8

說到風俗,中國最有特色的應該就是春節了。對古時候的農民來說正是農閑的時期,而且廣大農民正可以慶賀一下三百六十多天的收成,歇一下這許多日日夜夜的辛苦,親友們相互走動一下,老人們看著兒孫們的成長,孩子們向老人們盡一些孝敬的心意,鄰里們其樂融融地聚一聚,確實是一個大好的時機。

“年”在古時候傳說是一種兇猛的野獸,所以除夕夜有放鞭炮的習慣,目的就是趕走年。

“拜年”是個大禮,小孩子拜年還不白拜,大人總要給一點“壓歲錢”的,或多或少,總得有這點意思。這也算是個民俗傳統。

剪窗花、貼福字門神也都是民俗習慣。關于兩個門神還有一個典故呢,據說是唐朝的開國皇帝李世民老是夢見鬼魅呼叫作祟,日夜驚恐。于是元帥秦瓊與大將軍尉遲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衛門于宮門兩旁,果然無事。然久而久之,太宗怕秦瓊,尉遲恭二將日夜辛勞,便讓宮中畫匠繪制二將身穿鎧甲的畫像,掛在宮門兩旁。這個故事流傳很廣,影響最大,至今長盛不衰。

這樣的民間廣泛流傳故事其實很多有教育意義,像岳飛、戚繼光等民族英雄的故事。

最后我想說現在很多民風習俗藝術都在消失,我們應該珍惜和搶救這些民族性的東西。世界經濟越來越走向了一體化,但風俗文化應該是多元的,各民族應該有自己的特色。保護它們不只是為了記錄一種文化形態,一種充滿情感的美,更是為了見證與記載祖先賦予我們的民族精神。

春節作文600字習俗篇9

我的老家在福建,那兒的春節處處張燈結彩,門口懸掛著各行各色的燈,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家家在做團圓飯,到處是飯菜的香味。

春節是最傳統的節日。每到農歷臘月二十三“祭灶”日這天,我們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家禽,魚類禽畜海鮮,以及水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燒香放鞭炮,為灶神送行。而從起,“過年”也就開始了。到了除夕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先將象征新春祥瑞、萬事如意、招財進寶等內容的春聯,貼在自家的門前。此后,在堂屋供桌上擺設供品、香燭,以祭拜祖先并迎接他們“回家過年”。從這時開始,燃放煙花、熱鬧非凡,而且一直延續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年夜飯中,除要吃象征全家團圓的魚丸、肉丸和寓有“食雞起家”之意的雞肉,以及表示“年壽長久”的長年菜,還有各種極富地方風味的油炸食品、年糕,特別是吃“烏龜豆沙年糕”則有年年益壽的意思。年夜飯吃過之后,便是長輩們給子孫贈送“壓歲錢”的給法也頗具特色:年齡大的孩子,其“壓歲錢”是用紅紙預先包好遞到他們手里的;而年幼孩子的“壓歲錢”,是先對長輩說吉祥的話才給紅包。正月初一這天,人們都會早早起床,梳妝打扮和洗漱停當之后,就是開始了極富人情味的互相拜年祝福,以及走親訪友或游覽公園等等,迎來送往,熱鬧非凡,人們普遍沉浸在歡樂、慶賀、幸福、美滿的節日氣氛之中。

這就是我們過春節的過法,這就是獨有的過法。

春節作文600字習俗篇10

我有一個可愛的想家,那里有許多美景,傍晚的晚霞最美的,下的雪最純潔,農民栽的稻子是最燦爛的。這么美好的故鄉也有它的習慣,也有它的習俗。

特別是春節的時候,一早上家家戶戶都起床刷牙、洗臉、疊被子把首先做的事情做好!接著再去準備早飯。一般來說春節的早飯和平常一樣,不需要很豐盛。對了,早上,家家戶戶都要貼對聯,這是我們家鄉習俗之一。吃飯之前還要放鞭炮這也是我們家鄉春節習俗。

中午做的菜要很豐富,幾乎所有人家的菜都有共同的一種菜,那便是魚。因為人們知道“年年有魚”嘛。每年春節都要有魚,所以少于也成為家鄉春節的一種習俗。無論哪一頓飯之前都要放鞭炮。每家都是伴隨著鞭炮聲全家人一起和睦地吃飯。其實純潔的這一天,全世界都應該在這一天辦大喜吧,這應該不算進去的。

晚上,對于每一戶家庭來說是最開心而又幸福的時刻,因為在晚上全家人都要吃水餃,而且水餃里面還包錢,這也是家鄉春節習俗。而且聽家人說,如果,孩子吃到錢便會學習好;如果大人就是正在工作的人吃到錢,就會發財有很多錢;如果老人吃到錢,就會使他們延長年壽。家鄉的春節習俗好有趣呀。吃完飯后還要放煙花,這也是家鄉春節習俗。全家人都仰望天空看那五彩繽紛、五顏六色的煙花,好開心、好幸福、好浪漫。另外,家鄉春節還有一個習俗——長輩給晚輩壓歲錢,我也要到了好多錢,真高興家鄉有這么多的春節習俗。

算一算,家鄉有哪些習俗:放鞭炮、吃水餃、貼對聯、放煙花、燒魚、給壓歲錢。哇、這么多的家鄉春節習俗,好愛我的家鄉,好喜歡在家鄉過春節呀!

春節作文600字習俗篇11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說到過年的習俗,我想不用我多說,大家都知道有哪些吧:炸油饃,熬年夜,吃餃子,拜年。不過呢,不同的地方,過年的習俗也不一樣,就讓我給你講講我外婆家過年的習俗吧!

外婆家位于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那里的過年習俗與咱西峽的習俗大不相同,我就隨便挑兩件給你講講吧!

1。包包子

說到炸油饃,大家肯定很清楚,是"二十六,炸油饃",而外婆家是"二十六,包包子"。在外婆家過年,就不是吃油饃,而是吃包子了。另外,就是在包包子的時候,全家人要坐成三桌包包子:小孩一桌,女性一桌,男性一桌。全部坐好之后,就可以包包子了。我先拿起一張米面團放到左手上,右手拿著勺子,從餡盆中挖出一點餡,放至米面團中間,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餡包起來,捏出一個形狀,我的第一個包子包好了。之后,我繼續照這樣的方法包,直到所有米面團全部包完為止。

2。沙公沙婆

說到沙公沙婆,這便是外婆家過年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大年三十的上午,拿著祭品,去沙公沙婆廟祭拜,祭品中有:紅鯉魚,雞,酒,豬肉,大蔥,鞭炮,香紙,香火。而且每樣東西上面都蓋有一張紅紙,至于為什么,那我就不知道了。祭拜的步驟是:1。先把祭品放至相對應的位置;2。點燃香火,拜上三拜;3。把香紙點燃,燒上一沓,4。放兩掛鞭炮。等這些步驟一一做完后,便可以回家了。

我外婆家的過年習俗是不是和咱西峽的不一樣呢?

春節作文600字習俗篇12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后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于門。傳說中的神荼、郁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

然而,真正史書記載的門神,而不是神茶、郁壟,而是古代的一個勇士叫做成慶的。在班固的《漢書·廣川王傳》中記載:廣川王(去疾)的殿門上曾畫有古勇士成慶的畫像,短衣大褲長劍。到了唐代,門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所取代。

《西游記》中敘述就更加詳細,“涇河龍王為了和一個算卜先生打賭,結果犯廠天條,罪該問斬。玉帝任命魏征為監斬官。涇河龍王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應了,到了斬龍的那個時辰,便宣召魏征與之對奕。沒想到魏征下著下著,打了一個盹兒,就魂靈升天,將龍王斬了。龍王抱怨太宗言而無信,日夜在宮外呼號討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將秦叔寶貴道:愿同尉遲敬德戎裝立門外以待。太宗應允。那一夜果然無事。太宗因不忍二將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畫二將真容,貼于門上?!?/p>

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后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門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后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

春節作文600字習俗篇13

每年的大年初一,就是喜氣洋洋、熱鬧非凡的春節!

在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最顯眼的就是對聯了。我就來說說對聯吧!對聯分為上聯和下聯。上聯一般是在右側,下聯在左側。上聯的最后一個字音,一般為三聲或四聲。下聯的最后一個字音,一般為一聲或二聲。橫批貼在門框上。橫批的字是從左往右寫的,上下聯和橫批是古今結合的哦!福字倒著貼,寓意是“福到了”。對聯都是清一色的紅色,紅色代表喜迎。

和貼對聯算組合的就是放鞭炮啦!春節這天,鞭炮聲日夜不絕,午睡時都會被一次次驚醒,我有些害怕鞭炮聲,在放鞭炮的時候,我都躲在房間里捂著耳朵。待天黑時,鞭炮、煙花同時放,“噼里啪啦”的,聲音震耳欲聾,我不得不躲進被窩里。不過,放鞭炮也給春節增添了許多氣氛。而且放鞭炮、貼對聯來源于一個傳說!從前有只叫年的怪獸,每到春節那天就出來傷害人。后來人們知道年害怕響聲和紅色的東西,于是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貼上紅紅的對聯和燃放煙花爆竹來嚇走年。到現在這已經成了每年春節時的習慣。

還有一個就是舞獅了。因為人們認為獅子有鎮妖驅邪、如意吉祥的兆頭。所以,每逢春節期間,各鄉各村都以舞獅子來消災除害、預報吉祥。

春節正是因為有這些各式各樣的習俗,才會這么喜氣洋洋、熱鬧非凡。

春節作文600字習俗篇14

《寫春節對聯》

春節即將來臨了,我知道大家一定非常喜歡過春節。因為大家可以貼春聯、看春節聯歡晚會、走親訪友……

記得去年春節快來臨時,我在家里學寫對聯,我站在一旁看大人們寫對聯,只見他們手拿一支毛筆,在墨水里蘸了蘸,然后就在紅紙上寫了幾個大字。具體內容我已記不清了。那一幅對聯寫得非常工整,我見了就對伯父說:“能教我寫對聯嗎?”我清楚地記得伯父問:“你會用毛筆嗎?你知道應該怎樣寫對聯嗎?”我搖了搖頭說:“不會?!庇谑撬终f:“你今年又長大了一歲,居然連毛筆都還不會使用,趁著這個機會,我就教你幾招吧?!甭犃瞬傅脑?,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伯父告訴我,寫字時身子要坐直,不要趴在桌子上。然后又詳細地告訴我應該怎樣使用毛筆。聽了伯父的一番話,我終于學會了使用毛筆的一些最為基本的方法。接著伯父又讓我寫了幾個字給他看看。我寫了五個字:“我最愛中國”。寫得歪歪扭扭,大概是剛使用毛筆吧!伯父見了笑了笑:“字倒是寫得不錯,就是筆畫不直?!?/p>

于是伯父又教導我:“寫每個字時并不是要用同樣的力量,在寫每個字時,用的力量要有輕重變化,這樣寫出來的字就更有變化,看起來也更美觀。伯父說完還示范地寫了幾個字讓我模仿??粗笇懙淖?,就是挺舒服。我照著伯父的樣子試著寫了幾個字,還真有進步,比剛才寫的看上去要好多了,我開心極了。

伯父還告訴我,寫字要經常訓練,多去模仿名貼。寫得多了,字就越寫越好看。在這個春節,我初步學了點寫毛筆字的技巧,真是比得了壓歲錢還更高興,還更實惠。

現在的人們一般都是在街上賣的現成的,那是油印的,也很漂亮??傊汗潓β撌巧俨涣说摹?/p>

春節作文600字習俗篇15

要說到春節的習俗,那我明白的可就多啦!比如放鞭炮啦,走親訪友啦,貼春聯啦,吃餃子啦,簡直這樣多的數不勝數。但這樣對于我這個美食愛好者來說,最最期盼和喜愛的,當然還這樣吃湯圓咯!

湯圓味兒好,做法很重要!這不,今年的春節,我們家又要準備吃湯圓了,我也不時會在廚房中打打下手。

其實湯圓的做法也很簡單。這第一步,當然就這樣和面了。面和好以后,就能夠取下一塊,或大或小都能夠,然后將它捏成一個厚度中等的小餅子,再將原有的湯圓餡兒放一些在小餅子的中央,之后將小餅子慢慢地團起來,先團成碗狀,最后團成球狀。而第二步,就能夠將這些做好的湯圓放在有著開水的鍋中煮,直到煮熟為止。

湯圓一出鍋,頓時就香氣四溢,讓人聞了就垂涎三尺。

最后能夠吃湯圓啦!此時的我,情緒可真的這樣興高采烈,迫不及待地想要吃到這天的湯圓。過了一會兒,餐桌旁的人都到齊了,湯圓也一碗一碗地端了出來。我手里拿著筷子,看著碗里那又鼓又熱的湯圓,心里總這樣熱乎乎的?!獙嵲诘炔幌氯チ?,于這樣我從碗中夾起一只湯圓,然后留意翼翼地咬了一口。哇塞!這味道簡直這樣美不可言哪!那軟軟的面皮,還有那又香又甜的餡兒,直朝我的喉嚨奔去。這滋味,可真這樣給人一種騰云駕霧、飄飄欲仙的感覺。

湯圓,在某些地方又叫團子,讓人有一種在新的一年中能夠團團圓圓的完美期盼。

怎樣樣?聽了我的介紹,你這樣不這樣也對我喜歡的這個春節習俗有種一種期盼的感覺呢?心動不如行動,此刻就開始做湯圓吧!期望今年的春節,你也能吃到美味的湯圓。在新的一年中,你也能和你的家人團團圓圓,幸福美滿!

春節作文600字習俗篇16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我有一個可愛的想家,那里有許多美景,傍晚的晚霞最美的,下的雪最純潔,農民栽的稻子是最燦爛的。這么美好的故鄉也有它的習慣,也有它的習俗。

特別是春節的時候,一早上家家戶戶都起床刷牙、洗臉、疊被子把首先做的事情做好!接著再去準備早飯。一般來說春節的早飯和平常一樣,不需要很豐盛。對了,早上,家家戶戶都要貼對聯,這是我們家鄉習俗之一。吃飯之前還要放鞭炮這也是我們家鄉春節習俗。

中午做的菜要很豐富,幾乎所有人家的菜都有共同的一種菜,那便是魚。因為人們知道“年年有魚”嘛。每年春節都要有魚,所以少于也成為家鄉春節的一種習俗。無論哪一頓飯之前都要放鞭炮。每家都是伴隨著鞭炮聲全家人一起和睦地吃飯。其實純潔的這一天,全世界都應該在這一天辦大喜吧,這應該不算進去的。

晚上,對于每一戶家庭來說是最開心而又幸福的時刻,因為在晚上全家人都要吃水餃,而且水餃里面還包錢,這也是家鄉春節習俗。而且聽家人說,如果,孩子吃到錢便會學習好;如果大人就是正在工作的人吃到錢,就會發財有很多錢;如果老人吃到錢,就會使他們延長年壽。家鄉的春節習俗好有趣呀。吃完飯后還要放煙花,這也是家鄉春節習俗。全家人都仰望天空看那五彩繽紛、五顏六色的煙花,好開心、好幸福、好浪漫。另外,家鄉春節還有一個習俗——長輩給晚輩壓歲錢,我也要到了好多錢,真高興家鄉有這么多的春節習俗。

算一算,家鄉有哪些習俗:放鞭炮、吃水餃、貼對聯、放煙花、燒魚、給壓歲錢。哇、這么多的家鄉春節習俗,好愛我的家鄉,好喜歡在家鄉過春節呀!

春節作文600字習俗篇17

“紅”寓意著紅紅火火,“鯉魚”有寓意著年年有余。

在我的家鄉里,放鯉魚早已成為開年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在這時,只要家里有個5,6歲的小孩,全家子都會出動。陪著孩子一起放生鯉魚,祝福他年年紅。

小的時候,我記得我放生過好幾條紅鯉魚。最記憶猶新的,是那一次:

那次,全家都陪我出來,就連天天忙于工作的外公也陪我。從家開始,開車開了半小時,走路又走了半小時。當時有多少人我不記得了,好像開了足足兩輛車。車上擠得很,除我之外,還我的表姐表妹。車里既然擠,自然就很鬧騰。

到了地點四周都是山,中間有一條小河,彎彎曲曲。離地三米高,看起來挺深。小孩子性子急,還沒等車停穩。車上就已經開始大呼小叫了。下車后,一股清爽的空氣迎面撲來,我貪婪的享受著清爽的空氣?!罢媸娣?!”“比城市里的空氣好多了!”人們說到。孩子們都開始打鬧起來,而大人們則在收拾東西。只見外婆用她那粗糙的手伸進車子的后備箱,從里面搬出了一個紅色的桶。吃力的行我們這里走來。

我們的注意力都被這個桶所吸引了。走近一瞧,里面乘著半桶水。水里時不時濺起水花,仔細一瞧,里面有著三四條紅鯉魚,活蹦亂跳的。“讓我摸摸”表妹說,手伸進桶里?!澳没厝?!別臟了財氣!”大人們呵斥著。

到了河邊,大人們看了看時間,跟我們說:“到時候說‘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萬歲萬歲萬萬歲’”我拿起一條魚,滑滑的,一不注意就會飛出手去?!案H鐤|海,壽比南山,萬歲萬歲萬萬歲”我喊到,扔了下去。表妹就不行了,魚直接從手中掙脫出去,跳進了水中。外婆見她沒說話,對著河里喊到:“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萬歲萬歲萬萬歲!”還不忘責怪表妹,“你怎么不喊啊?!”

不知鯉魚還在不在……

春節作文600字習俗篇18

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現輯錄數則以饗讀者。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只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里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里掃。

江寧人有春節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氣氛熱烈。

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

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這樣夜帶孩子到田頭空地點燃火把,為孩子驅除病邪,邊烤邊唱:烤烤頭,醒醒腦,烤烤腳,步子矯,烤烤肚皮不拉稀,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

無錫漁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廟之習,祈求水神保佑,祭鰲賧佛,謂之上?,禹王廟拆除后,此俗漸漸淡漠。

春節期間,江蘇地區的舊習俗中還有許多禁忌,諸如年初一不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不動菜刀,以免殺身之禍;不吃稀飯,怕出門遇雨;不掃地,怕把財運掃光等等。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學的習俗也逐漸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娛樂休閑活動,卻一向延續下來。

108887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