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左右
農歷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日。比較講究的人家,每逢這天早上會吃“臘八粥”,泡“臘八蒜”,以示歡慶豐收,預祝來年五谷豐登。
喝完了香甜可口的'“臘八粥”,吃完了泡得發綠的“臘八蒜”,在孩子們的期盼中,我們迎來了臘月二十三——小年,在這一天晚上,各家各戶都在灶王神像勉強擺上糖瓜,山楂,柿餅,紅棗,花生等,求灶君“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俗稱“辭灶”。過了這一天,在外經商、打工、求學的游子心懷對家鄉親人的無限思念,開始陸續返家,一路上無數次想象見到親人的激動場面。家中的親人也懷著豐收的喜悅,開始陸續購買雞鴨魚肉、酒菜、香火、鞭炮等,稱為“辦年貨”;蒸饅頭、打米糕、出豆腐,稱為“辦年飯”,這些年飯可以一直吃到二月二。
初夕傍晚,全家老幼聚在一起,吃上一頓豐盛的年夜飯,共享天倫之樂,叫“辭歲”,然后大家將屋里堂外置辦得燈火通明,通宵達旦,徹夜不眠,謂之“守歲”。等到大年初一,人人穿上嶄新的衣服,走街串戶,互致新年的祝福。從初二開始,人們開始盤算著走親戚,侯客人。
迎來送往十幾天,春節的另一個高潮——元宵節到了,人們紛紛走上街頭,點花燈、放煙火、玩龍燈、踩高蹺、扭秧歌、跑旱船、打腰鼓,盡情宣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這就是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左右篇2
我的老家在贛東,每逢過春節,無論多忙,都要回家過年。
年,不是大年三十那一天,而是一個時期。為了年,人們要做很多準備工作:“二十三祭灶關,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殺肥雞,二十八糍粑,二十九炸和鹵?!币磺卸际前凑諅鹘y程序進行的,所以這些日子,家里面時時飄香香。時不時還會給鄰居送上新鮮的糯米丸子。而我們則些小孩子,則是一邊吃著各種各樣的甜食,一邊掰著手指算著,還有幾天過春節。
大年三十終于到了!家里老老少少都起了個早,互相祝福。祝福過后,媽媽們去準備年飯,爸爸們去貼對聯、貼倒福。
家鄉的年飯一般是中午吃的,我們家也不例外。滿滿一桌的飯菜噴香噴香的,有魚、有肉、有面條,惹得我和弟弟們“口水直流三千尺”,不過家鄉再吃年飯之前還要放炮仗,寓意辭舊迎新,趕跑災難驅除邪惡。我也只好忍住肚子的_了。
晚上還要吃一頓年夜飯,與吃年飯不同的是,它講的是守歲迎新。它是從第一鍋餃子出鍋開始的,全家老少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待到快到12點,爸爸們就在屋外用爆竹擺成一條長龍,等待點火信號。每到這時候,央視就會開始倒計時,大家就一起跟著大聲喊:“5——4——3——2——1,點火!”這時候,除了鞭炮聲,就再沒有別的聲音了。
到了凌晨一點,鞭炮聲就漸漸稀了,而年,就在這漸漸消去的鞭炮聲中遠去了。
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左右篇3
每年春節三十晚上都是我們家最忙的一天。家里忙著打掃衛生、貼福、貼對聯、掛中國節等。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于采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采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中國節是我中國傳統的習俗,大紅大紅的中國結代表著未來的日子要紅紅火火,掛在家里增添節日的色彩。不過我最喜歡的就是貼倒福、貼對聯了。每年三十晚上這個任務我和弟弟就包攪了。我們總是問爸爸:“福字為什么要倒貼呢?”爸爸意味深長地說:“福倒、福倒,福自然就到家了啊!”
我們看到大人們也忙得不亦樂乎,在準備著豐盛的晚餐。過了一會叔叔和阿姨都來了,我們就開始吃年夜飯了。年夜飯又叫團圓飯,一家人圍著桌子吃著自己親手包的香噴噴的餃子,心里特別高興!就希望每天都過春節,那該有多好啊!
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蘇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
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左右篇4
我美麗的家鄉在橫坑,這是一個很小的鄉村,但僅管如此,我們橫坑村的人民一直崇尚著中華的傳統民俗,這表示著大家對祖先的尊重。
我先從春節開始說起吧!除夕之夜時的家家戶戶五點就開始吃年夜飯,“白粿”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它的顏色是白色的,白里帶黃!象征著家家年年都繁榮,兒女能夠孝敬長輩。吃完晚飯后,我們是從不出門的,聽奶奶說:“若出了門會把大家的好運給帶走的?!彪m然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在家中,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在家中,我們依然能夠玩的有聲有色。大人們在家中打牌打個通宵,我們放煙火放得起勁!這表示大家的好運年年、好運連連……除夕過后,換來的正月初一也是很受人歡迎哦!早晨起來,洗漱完畢后就先喝一杯“冰糖水”,這是我們孩子的最愛的味道,甜甜的、香香的……這表示希望大家的日子過的紅紅火火,甜甜美美……吃完飯后就給長輩們拜年,長輩們就要包壓歲錢,我們得到壓歲錢后可開心了,但初一至初三是不可以亂花錢的,這又代表著大人們在這一年里很難很難掙到錢,運氣也不太好……給長輩們拜完年后,女孩在家幫父母干活,男孩就跟隨大人們去各自的親戚好友家去拜年,大家都過的十分開心。而正月初四,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廟里去燒香,菩薩請安,讓菩薩保佑子孫滿堂,兒女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在過了初六之后,大家的一切就都恢復正常了,大人們工作的就繼續工作,孩子們該去復習功課,迎接新學期的到來了,這個春節是令人難忘的。
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左右篇5
我的家鄉在東北鐵嶺,鐵嶺過大年非常精彩:掛長壽燈、倒貼福、二月二,剪龍頭……有許多習俗。
掛長壽燈是每個東北人在年三十要做的事情之一。東北人三十點長壽燈,從大年三十到元宵節家家戶戶都要開燈。掛著大的、小的、紅的……各種各樣的掛在陽臺上,掛在衣架上,意味著香火不斷,益壽延年。
如果你來到東北過年,一定會發現每戶人家都會把福字給貼倒了。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這寓意著“福到了”。這又有什么講究呢?傳說:有一個大管家為了討好恭親王,讓臣民寫上百個福字貼在恭王府的庫房和王府大門上??墒歉飫偤脕砹藗€不識字的人誤把福貼倒了,為此恭親王非常生氣,問大管家是怎么回事,大管家急中生智道:“這正是意味著福到(倒)了呀!”恭親王一聽,不但沒罰他,反而重重地賞了他。從此,這個習俗一就流傳了下來。
“二月二,剪龍頭”這個習俗在東北也是特別受重視的。東北有個說法:正月剪頭死舅舅。所以只要是有舅舅的正月里都不剪頭,單等到二月初二這天,可想而知,這一天理發店是多么的熱鬧了。
點長壽燈、倒貼福、二月二剪龍頭只是鐵嶺春節習俗的一部分,還有像吃年夜飯、吃餃子、吃凍秋梨等,這里面的講究還有很多??傊F嶺的春節有聲有色,年味十足,是你在其他地方根本無法感受得到的。
滾到了護主犬的腳下,護主犬一口就給吃了。怎么樣?這個“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的創意好嗎?
這就是我做的樹葉貼畫,我把秋天的美留了下來。媽媽還夸我是個愛動手的好孩子呢!
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左右篇6
我的家鄉在海南樂東,每當到春節的時候,都會熱鬧非凡。
除夕前幾天,濃濃的年味早就在大街小巷里了,大人和小孩都為了能更好的過一個愉快的春節忙得不亦樂乎,都在仔仔細細的清理房子,把不要的東西統統拒之門外,為的就是在春節前把所有的霉運統統趕出家門,引來歡悅的喜氣。我們家也是一樣,家里全民動員,各有各的責任-——我負責把地板掃干凈,拖干凈,還要把茶幾里的東西一次又一次的整理一遍;爸爸負責把整個房間收拾得有條有理,還要再把紗窗拆出來沖洗一下;而媽媽負責把廚房和廁所擦干凈。
過春節,年貨是不可少的。可不是,除夕前一天,一大早,我就和媽媽高高興興地趕在人多之前的時候挑年貨,但爭先恐后的情景還是發生了,超市里擠滿了人群,每個人的購物車里都裝了大包小包的零食和年貨。我也是一樣,進了超市拿到車后,就迅速地仔細挑選,左挑一包右拿一包,幾下就把購物車塞得滿滿當當的。
除夕當晚,吃團圓飯后,我從商鋪里買來了不可計數的火柴炮,打算今天晚上過個癮,左點一個,右扔一個,突然間就劈劈啪啪的響。12點一到,新年的鐘聲剛一敲響,整個樂東像是活了過來一樣,家外面到處都是威力十足的長炮的響聲,天空上都是五顏六色的煙花,火光一亮,那姹紫嫣紅的煙花在天空中翩翩起舞,不一會變成了一朵美麗的花朵。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春節,怎么樣,熱鬧吧!
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左右篇7
一年一度的春節終于來臨了。今天,爸爸媽媽說要帶我去外公家拜年,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
一路上,小草對我微笑,小樹向我招手,過了一小時,我們就到了外公家,外公急忙搬出糖果給我們吃,我一看見誘人的糖果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吃過中午飯,外公就帶我去街上買煙花。街上可真熱鬧,到處人山人海,車子川流不息,每個人都趕著為自己的親人拜年呢!我和外公來到了賣煙花店,煙花的品種各式各樣,有“小火輪”、“火樹彩花”、“沖天炮”……經過我細心的挑選,選出的煙花肯定非同一般。被我選出的煙花分別有三樣,是“五彩游春”、“小鳥”、“大禮花”。
快到傍晚了,我們也要和外公告別了,我們依依不舍地坐上車子,走后,我一直抱著外公給我買的煙花,這雖然是一些普通的煙花,但是外公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呀。
回到家了,我迫不急待的叫爸爸去點外公給我買來的煙花,爸爸首先拿出“五彩游春”點燃它的引線,過了一會兒,只聽見“嗖”的一聲,五只彩色的蝴蝶立刻飛上了遼闊的天空,去尋找奇妙的大自然了。接著,爸爸又點燃“小鳥”煙花,“撲”的一聲,小鳥沖破了籠子,飛了出去。最后,爸爸叫我們上頂樓去,原來,要放大禮花了。大禮花好美啊!五顏六色的星光照亮了大地,像天上的七仙女下凡來到人間似的,撒下朵朵神花,整個廣場籠罩在歡樂之中。
在這個難忘的新年,全家人都很開心!
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左右篇8
過春節,各家各戶都忙了起來,有的人家去市場上買春聯,有的人家去超市買年貨,到處張燈結彩、鞭炮齊鳴。這不禁讓我想起王安石寫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錢,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p>
春節最讓我開心的是包餃子,早上我和爸爸把門外的舊對聯換下來貼上新對聯。貼完對聯后,我對媽媽說:“我今年想和您一起包餃子。”媽媽微笑地對我說:“可以。”我舉奮地跳起來,說:“終于可以和媽媽包餃子了!”
媽媽在廚房和餡,和的餡是我最愛吃的胡蘿卜肉餡。媽媽把餡和好,叫我把醒好的面拿過來。接著,媽媽把面團揉一揉,搓成長條,再把它揪成一個個小面團。我在一邊按面團,心里美滋滋的。然后,媽媽把面團搟成圓形的面皮,我拿起面皮包了幾個,包得太難看了。我很郁悶,就扔下餃子,躺到客廳的沙發上。媽媽看透了我的心,叫我過來,對我說:“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我給你做一個示范。”媽媽做的示范我一下就看明白了,于是我又拿起面皮包了起來,越包越好。
過了一會兒,餃子包好了,水也燒開了,媽媽去煮餃子,我把菜端到桌子上。一會兒的功夫,媽媽端上熱氣騰騰的餃子,全家人開開心心地吃起了年夜飯。
吃完年夜飯,我陪著家人守歲,看新年晚會??粗粗?,爸爸和爺爺都去睡覺了,我是最后一個睡的。迷迷糊糊中我仿佛聽見了新年的鐘聲,伴隨著鐘聲,我進入了夢鄉。
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左右篇9
春節,是中國一年一度的最重大的傳統節日。在春節期間,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都是一片喜氣祥和。在這天,人們貼對聯、掛燈籠、吃年糕、放爆竹……
今天,是大年初一。爸爸媽媽一大早,就走進了我的房間,把我叫醒,說:“新年快樂!兒子!”我也對他們說:“新年快樂!爸爸媽媽!祝你們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順利、財源滾滾、心想事成、身體健康、吉祥如意!”爸爸媽媽聽到我這么說,拿出兩個大紅包,遞到我手上,我樂呵呵地笑了。
中午,爸爸媽媽買回了糯米,準備在家里打年糕。爸爸先將糯米蒸熟,然后拿出一個大錘洗凈備用,還有一個盤子用來裝糯米的。開始打年糕了,爸爸把蒸熟的糯米放入盤子,然后用木錘用力地敲打起來,嘴里還喊著:“哎喲,哎喲!”我看著糯米,它從原本的顆粒清晰變成了糊狀。我覺得好玩,便拿走爸爸的木錘,往那盤子里的糯米糊敲去,可它紋絲不動。爸爸說是我力氣太小了,然后拿過錘了繼續敲打起來……半個小時,年糕做好了,爸爸放進冰箱凍了一會兒,然后切了一塊給我吃,那味道,又香又甜,棒極了!
到了晚上,爸爸帶我來到廣場上看舞獅。只見那“獅子”一會兒跳到樁上,一會兒眨眨眼,一會兒張張嘴。最后,所有的“獅子”來了個疊羅漢,有趣極了。
新年快樂!春節快樂!
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左右篇10
中國各地都有各自的過節習俗,而我的老家,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縣,這里的春節與別的地方截然不同。
在云霄,春節期間忌講不吉利的話,萬一小孩無知,說了不吉利的話,要用紙巾拭嘴。同時忌吵嘴打罵和摔破碗碟,萬一不小心打破碗盤,要將碎片收集起來放進石臼里,口中念“歲歲平安”,借“碎”與“歲”諧音來化兇為吉,保持祥和歡樂的氣象。
正月初一子時新年開始,家家戶戶燃放鞭炮,稱為“開正”,還要在門前備清茶、糖果,焚香,稱為“拜正”。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燒香點燭,祭拜天地祖先。小輩向長輩拜年,長輩隨即賜以紅包。
在“開正”的時候,家人都要吃點紅糖線面湯。糖,意為甜蜜;線面,意為長壽,即祈求全家幸福長壽。
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后出門遇雨;不往戶外倒垃圾,忌“財氣外泄”。此外還有不不討債,不打罵孩子等禁忌。
怎么樣?云霄的春節既講究又別有一番風趣吧!除此之外,大家還可以在網絡、書籍上多多了解一些異地的習俗,多豐富自己的見識!
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左右篇11
春節,是忙碌的代名詞。春節,也是團圓和幸福的代名詞。
掃房子
“二十四,掃房子”,早在堯舜時代就有這種風俗,現在北方叫做除塵,南方叫做撣塵。家家戶戶,老老小小,這一天,都在忙。忙什么呢?忙著將家打掃打掃,忙著將家翻新?!俺龎m”中的“塵”是“陳”的諧音,于是便有了“除新布新”這樣的說法。它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年夜飯
年夜飯是指除夕的晚餐,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共度新年。在北方,人們通常吃餃子,餃子里面還會放錢、棗等物品,有時還可以吃到糖餃子,預示著新的一年甜甜蜜室。餃子一般會在零點準時出鍋,這時候陪伴人們的不僅僅是親人,還有滿是親情味的餃子。在吃年夜飯時,總免不了親人們的相互關心:“工作怎么樣啊?”“學習怎么樣啊?”……雖然有時會覺得啰嗦,但心里還是會暖暖的,畢竟是一家人,在不順心的時候,家人的陪伴和安慰就是最有效的解決方法。
壓歲錢
每當大年初一拜年時,長輩總是給晚輩們壓歲錢。他們認為“歲”的諧音是“祟”,給壓歲錢就能壓住那些邪崇,讓孩子平平安安地度過一歲。每當拿到壓歲錢時,孩子們無疑是最高興的。他們總會在心里盤算著:要買多少鞭炮?那個玩具要不要買回去和伙伴們一起玩?或著說讓媽媽給自己買件新衣服?……還有一種壓歲錢是晚輩給老人的,這個壓歲錢的“歲”指的是年歲,意在期盼老人長壽。
春節,讓平日相距千里親人得以團聚,每到這時候,總是充滿著中國獨特的親情的味道。
家鄉的春節作文500字左右篇12
春節原起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古代的春節稱:“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
就北京地區來說,從臘月初八家家戶戶要泡臘八醋(蒜),就開始有了“年味”。民謠講:“老太太別心煩,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有一首歌謠唱道:“糖瓜祭灶,新年來到,丫頭要花,小子要炮……”。從這一天開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掃房子,蒸饅頭,置辦年貨,貼“福”字,貼年畫,剪窗花,貼對聯。貼門神,貼掛錢,一直忙活到除夕,開始過大年。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豐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飯要葷素一起上。有冷葷、大件和清口菜。冷葷有冷燉豬、羊肉、冷燉雞、鴨。大件有:紅燒肉、扣肉、米粉肉、紅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羅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葷素睡覺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餃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還總是把餃子包成元寶形,在餃子中放進糖、銅錢、花生、棗、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著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銅錢意味著有錢花;吃到花生意味著長壽,因花生又名長生果,吃到棗和栗子的意味著早立子……
北京春節的習俗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