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國醫師節優秀作文最新
醫生,一個多么神圣的職業,一個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那么你知道中國醫師節優秀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2021中國醫師節優秀作文最新5篇,歡迎閱讀!
中國醫師節優秀作文【篇1】
有位老醫生說過,跨進醫院大門,這里便是“家”,只有專心工作,服務好每一名病人,才能讓他們感受到家一般的溫馨,我想,這也許是這位老醫生對醫生的總結。
當我在老年病科工作后,我才感覺到了這句話的真正意義。我們老年病科是一個集治療、托管、養老于一體的綜合性科室,在我們這個大科室里,住著許許多多的病人,有肢體癱瘓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也有家中無人照料的老人,還有在各大醫院已經放棄治療的危重病人,不論他們以何種身份入院,我們都一樣積極救治,用心護理,全身心的去照料這些病人的生活起居。
每天的查房,我們除了要了解在院病人的病情,還要去那些托管病人的房間內,詢問他們的生體狀況及生活情況,包括對伙食是否滿意,最近睡眠如何,有沒有適當的進行些身體鍛煉等等,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我們會及時做好與家屬的溝通,甚至在家屬來到醫院之前,我們已將老人安置的舒適、妥善。
科室最近承接了周邊幾個福利院的醫療救治工作,所有福利院的老人,一旦出現疾病,我們就會將他們接到科室,辦理住院,悉心診治,細心護理,全心照料。很多福利院的老人,因為大多數有先天的殘疾,生活基本不能自理,來的時候身上常常伴有刺鼻的異味,衣服也破爛不堪,多數長期臥床的病人,因得不到精心的照料,身上都有著壓瘡,散發著惡臭。但是我們醫護人員從不會為此而冷眼相對,只會全心全意的對這些老年患者進行救治,在解決了這些老年人的身體疾病后,我們還會經常在生活上幫助這些孤寡老人,食堂送來了可口的飯菜,大伙給老人送來了衣物,溫暖的話語滋潤著老人們的心田,從他們燦爛的笑容中,我們能感受到他們在這里享受到的是兒女般的孝心。
在我們科室有一個特殊的病號,他是一名只有13歲的小男孩,唐李俊,他出生時便是一名腦癱患兒,2年前他的父親不幸因病去世,母親因受不了打擊,出現了精神異常,再也無力照料他。家人將其送來我科托管,在科室托管的兩年內,科室為他添置了許多新衣服,對他進行著無微不至的照料,所有人都將這個可憐的孩子當作自己的弟弟一樣看待,時不時的都能看見小家伙手中拿著各種各樣的水果,有我們醫護人員給的,也有科室病號及病號家屬給的,大家都很同情他,同樣也很愛護他。
醫者,施以仁術以救人,施以仁心以救魂,我個人認為,僅僅有好醫術的醫生不是一個真正的好醫生,只有帶著一顆時刻為病人著想的心,能為了病人而有所付出的醫生,才是一名真正的好醫生。醫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叫治病救人,你能看好病人的疾病,只能說明你是一個醫務工作者,這是你應該做到的;第二重叫人文關懷,你不僅能看好病人的病,還懷有悲天憫人之心,對待病人就像對待親人一樣,我知道在做的各位醫生都走在這條路上,但是我更希望我們能達到第三重,那就是進入病人的靈魂,成為他們強大的精神支柱。
在此請允許我借著這次演講的機會,向在座的各位醫護人員,道一聲節日快樂,并送上我最真摯的祝福,祝你們工作順利,家庭美滿。謝謝!
中國醫師節優秀作文【篇2】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我相信這句古詩每個人都知道,甚至一說歌頌老師,有些人條件反射般的腦海里就會出現這句話,但一說歌頌醫生,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僅僅只是“醫者仁心”這四個字而已,甚至有的人會說:“醫生需要歌頌,需要贊美嗎?救死扶傷不就是他們的本職工作嗎?救人不就是他們應該的嗎?”但有誰知道“白頭不改扶傷志,農缽定循思邈心”。很多群體都有自己的節日,比如:教師節、護士節等等,但一直以來,醫生這個群體卻沒有屬于自己的節日。
2011年6月26日,中國醫師協會正式公布《中國醫師宣言》。2017年11月03日,國務院通過國家衛計委關于“設立中國醫師節”的申請,同意自2018年起將每年的8月19日設定為“中國醫師節”。對于我來說,剛剛畢業,剛剛踏入社會,剛剛成為一名實習生,國家也剛剛有了屬于自己的節日,心中的激動、感激無法言語。醫者,一個同生死打交道的職業,一個與死神賽跑、與病魔斗爭,懷揣懸壺濟世之心將生的希望帶給患者的職業。人們歌頌醫生兢兢業業、任勞任怨,而醫生呢,真正需要的卻也只是人們對這個職業的理解和對工作的認可而已。如今,醫師節即將來臨,可醫生們卻沒有忘記自己的職責,在一線工作的醫生們依然如故,認真查房、耐心問診、仔細手術,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堅守這自己的崗位,用愛與責任慶祝著這個屬于自己的節日。
我是一名實習生,剛剛從大學畢業,還沒有考到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證書,雖然還不能算是一名真正的醫生,但我為以后我能成為醫生,從事這個行業,可以救死扶傷而感到無比榮幸,其實話實說,高考考完以后,我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該去選擇什么專業,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迷茫了很長很長時間,直到高考成績下來,我覺得自己完了,因為成績并不好,甚至都不敢去想自己還能去上大學,更別說選個好專業了,那段時間煩躁不安,甚至有點抑郁,可能自己的抗壓能力太差了吧。幸運的是自己的無所事事,胸無大志被家里人點醒了,他們想讓我去學醫,想讓我成為一名真正的醫生,那時候的自己腦子里一片空白,任由家里人安排,我原本以為醫生的工作很輕松,對于一個女孩子來說應該很合適,完全沒有想到作為醫生的責任和義務就是救人,馬不停蹄的救人?,F在,很慶幸,很感謝,我很喜歡這個職業,當我在手術室幫助我的老師挽救一個病人,病人及家屬拉著我的手一個勁的對我說謝謝謝謝;當我跟著老師去查房,看見病人的一個個笑臉;當我去產房,親眼見證一個小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奇妙等等,那些無法言語的感覺填滿了我整顆心。我感受到了“醫師”這個圣潔卻又平凡而偉大的名字背后的無盡的力量。
踏入社會,成為一名醫學生,我的第一份工作在運城市精神病醫院,成為一名精神科醫生,我很感謝高院長及各個領導肯給我這個初出茅廬的新人一個機會,一個磨練自己的機會。精神科,我個人覺得是醫學上所有科目里最難的一門學科,因為它無法找到病因,無法去根除它,它跟人的心理因素息息相關,這也是為什么我想選擇精神科的原因。起初剛來參加工作,我心里還是很忐忑的,自己能不能勝任這份工作,一起工作的同事好不好,自己的抗壓能力會不會還是太差。當我工作了一段時間后,我發現在這個醫院里,醫生和護士包括病人及家屬,大家就一家人一樣,我很敬佩高為民院長,因為在他的帶領下,整個醫院,不不能稱之為“醫院”,這里就是一個“港灣”,一個心靈的港灣,讓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溫暖。我很幸運,當自己出了校門,遇到的一個最高領導是如此溫暖的一個人。
作為一名醫學生、醫學人,我知這條醫學路很艱難,但我會義無反顧的走下去,因為“醫師”為了人民的健康,選擇了救死扶傷,愿意將一生的心血都奉獻給病人,不論醫患關系有多緊張、醫鬧有多惡劣;不論是如臨深淵,還是如薄冰;不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平頭百姓;不論是酷夏寒冬,還是白晝黑夜,心中只有生命,在他人命懸一線的緊急時刻,永遠是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傾盡全力的去救死扶傷。生命,需要我們守護。醫學路,醫學人,愿歲月不曾磨滅我們當初的滿腔熱情,愿我們所有的付出都能有感恩的回報,愿我們看慣人情冷漠卻依舊愿意與世界溫暖相擁。
20__年8月19日“中國醫師節”所有的醫師們:您們辛苦了!
中國醫師節優秀作文【篇3】
沒有生而英勇,只是選擇無畏。在這場抗擊新冠疫情的殊死鏖戰中,面對氣勢洶洶、突如其來的病毒侵襲,中國人民從未退縮畏懼,而是更加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努力與時間賽跑,與“疫”魔較量,義無反顧,以汗水、血淚和生命相托,奮勇向前,用一個個堅實的身軀,挺起了抗疫的“民族脊梁”。在這個特殊的春天,哪里有疫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勇敢”的身影,你聽,不一樣的“春天故事”正生動地講述著,你看,一樣的“中國精神”正絢麗綻放著。
講述同舟共濟的“春天故事”綻放“碧血丹心、精忠報國”的“愛國精神”。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愛國是本分,也是職責,是心之所系、情之所歸。在抗擊新冠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每一個中華兒女都風雨同舟、眾志成城,紛紛伸出援手盡己所能,表達愛國的赤子之心。你看,從捐贈人署名”中華兒女”的貨物分揀表到環衛工大爺匿名捐贈了12000元錢、從被紙箱填滿的“口罩航班”到菜農們把種植的蔬菜裝車捐贈武漢、從走紅網絡的“最長行李托運單”到不懼疫情不遠千里援建雷神山醫院的小伙,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從國內到海外,從前方到后方,從出錢到出力,到處都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生動場面。什么是愛國?當國家有難時,積極奉獻愛心,甘于挺身而出,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就是愛國。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沒有旁觀者和局外人,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是抗擊疫情的主角,用忠誠、友愛、互助講述同舟共濟的“春天故事”,綻放“碧血丹心、精忠報國”的“愛國精神”,凝聚著強大力量構筑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
演繹逆行而上的“春天故事”綻放“臨危不懼、自強不息”的“擔當精神”。臨危不懼、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走向富強的強大基因。哪里有重任和重癥病人,哪里就有勇士的高大身影。面對來勢洶洶、肆意張狂的疫魔,一個個白衣天使、人民軍隊、黨員干部逆行而上,冒著犧牲性命的危險,去和死神爭奪生命,和時間賽跑,去打贏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你看,在金銀潭醫院,身患漸凍癥的張定宇,一瘸一拐地與死神競速,向病毒發起著沖鋒;在“疫”線戰場,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隊員劉麗連續奮戰,口罩磨紅了的臉頰、汗水浸透了的衣服;在轉運路上,“戰疫勇士”羅浩連續奮戰6天6夜,獨自駕車護送30余名疑似發熱人員到定點醫院……無論身處何地、肩扛何職,英雄的“逆行者”們,毫不畏懼,沖鋒在前,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毅然投身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發光發熱。每當中華民族危難當頭的時候,總有英雄挺身而出,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于既倒,用不屈的意志,赴死的決心,演繹逆行而上的“春天故事”,綻放“臨危不懼、自強不息”的“擔當精神,守護生活在這片古老土地上的每一位“你我他”。
謳歌溫暖心靈的“春天故事”綻放“使命在肩、無私忘我”的“奉獻精神”。戰“疫”中,能力有大小,崗位有不同,但火熱的情懷是一樣的,每一名堅守在一線的普通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溫暖這個世界。他們是平凡的,在生活中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在非常時期為社會做著不平凡的事情,匯聚起無堅不催的戰“疫”力量。你看,那全身上下掛滿藥袋子的“藥袋人”,他背負的不僅是藥袋更承載著病人生命的希望和無數個家庭的囑托;那單車把手上掛滿100多斤凍豬肉的“豬肉哥”,332份的豬肉,是囑托、是希望更是責任;那一位位以志愿者身份為社區居民擔當轉運司機的“擺渡人”,選擇“逆行”用愛和堅守溫暖著心靈……在這場戰“疫”中,那一抹抹美麗的身影,那來來去去忙而不亂的腳步,堅守在疫情防控的各條戰線,打破心靈隔離,傳遞守望相助,用行動凝聚愛的力量,用敬業和奉獻筑起“防疫長城”,傳遞著“城市溫度”。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每一個有你的“春天故事”,都是直抵心靈的溫暖觸動,綻放“使命在肩、無私忘我”的“奉獻精神”,譜寫出一曲曲大愛的頌歌,如同寒冬里的一股股暖流,溫暖著人心,點燃了希望。
無論是一封封昂揚責任擔當的“請戰書”,還是一張張閃爍無私奉獻的“口罩臉”;無論是以令世人贊嘆的“中國速度”,還是人民子弟兵“誓死不退”馳援地方疫情防控工作。一個個可愛的群體,用真摯的情感,堅定的意志,無我的奉獻,演繹著一個個不一樣的“春天故事”,述說著響徹華夏大地的鏗鏘心聲,綻放一樣必勝信念的“中國精神”,向著勝利進軍。
中國醫師節優秀作文【篇4】
近段時間,我們通過電視、手機,一遍遍和一個人的名字相遇。他,就是我國84歲的工程院院士、的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
鐘南山現在已經是國民偶像了,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幾歲的小孩子,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這個疫情蔓延的特殊時期,鐘南山院士就是那個“定海神針”,已經成為老百姓最為信賴的人了。一個工程院院士,一個醫學專家,卻神奇地擁有了100%的可信度。因為在大家的眼里,他代表正直,代表科學,代表權威。
2020年這個春節,他不顧年事已高,在廣州、北京、武漢三地奔波,連續奮戰。他一邊提醒公眾“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币贿呑约簠s義無反顧地登上了去武漢的高鐵,趕往防疫最前線!
鐘南山也曾說過,他永遠忘不了他中學老師說的一句話:人不該單純生活在現實中,還應生活在理想中。人如果沒有理想,會將身邊的事看得很大,耿耿于懷;但如果有理想,身邊即使有不愉快,與自己的抱負相比,也會變得很小。也就是這句話,鐘南山牢記了一輩子,也踐行了一輩子。
我雖然不知道疫情會在什么時候結束,但我相信,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出生在的國家是中國,中國是一個飽受風雨卻依然屹立在世界之巔的傳奇國家,又是有無數的白衣天使在這樣團圓的日子里艱苦奮斗在一線,天時地利人和,諸邪終將會退散。危難關頭,我們應該做到能不出門就別出門,勤洗手,不傳謠,不信謠,不吃野味,不會讓自己成為患者,相信一定會研制出疫苗,來解決,而這場病情必定會結束。
我知道我們要學好科學知識,不僅對個人有利,更對我們的國家有利。以后,不管將來干什么職業,做什么事情,要想走得遠,都必須擁有專業素養和職業精神,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學習。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是國家的希望。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好好學習是一種責任!我要謹記在心,創造并擁有更好的中國。
中國醫師節優秀作文【篇5】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遇到無數的人,有的人是你生命中的過客,有的人則是你生命中的貴客,而我今天要講的人,就是我生命中的貴客,他像山,像樹,像河流,他偉岸,他高大,他包容。他就是我的主任。
對主任的第一印象其實并不好,那會的我剛剛畢業,在醫院轉科學習,有一天查房,一位病人出現少尿,急查血之后發現腎功能異常,請腎內科會診,來的就是我的主任,那時候看到眼前的人,自然卷的頭發,有點微胖的身材,走路慢悠悠的,脾氣還有點臭,一上來就問:“會診單是誰發的呀,寫的什么亂七八糟的東西,請會診的原因都沒寫清楚,我要給你會診什么,腎功能異常你就沒有自己的考慮,前因后果也沒有,問病史問清楚了嗎,就寫了這么一個糟糕的會診單來?!保牭梦乙粋€頭兩個大,又羞又惱又氣,心想這么大的一個主任,就這點小事,絮叨這么久,我不要面子的啊,心里默默的想著這個主任一點都不可愛。正當我還在心里各種嘀咕的時候,主任已經看完了病人寫完了會診意見,然后過來拍著我的肩膀說,小姑娘,醫學上的東西每一筆都要謹慎,每一個字都要想好了再寫,你以為的小事,可能下一秒鐘就是大事了。這是主任給我上的第一課,要認真嚴謹。
陰差陽錯之下,我居然就定在了腎內科,這個我覺得不太可愛的人就這么真正的成了我的主任。去報到那天,主任似乎忘了我就是那個被他訓得抬不起頭的人,高高興興的給我介紹科室的基本情況。那一天,看到路過的每個病人看到主任都很親切的打招呼,看到每一位醫務人員都喜歡圍著主任轉,看到有血透病人的菜被主任買光卻又分給了醫護人員,看到快下班了主任還在病房查房,看到主任給沒有家屬的病人送飯,我突然在想,或許這個人其實也沒有那么討厭。
再后來,慢慢熟悉的我在科室開始如魚得水,而我對主任也開始有了新的認識,開始覺得我的主任越來越可愛了。我經常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而主任雖然會責備幾句,但更多的是不厭其煩的給我講解很多專業知識,也會在科室搶救病人的時候沖在最前面。記得有一個身患冠心病的尿毒癥患者,去了多家醫院,都沒有醫院愿意為他行深靜脈置管或者內瘺術,因為風險太高,病人和家屬幾乎是絕望了來到我們科室,最后的一搏也是他們最后的希望都寄托在我們身上。果不其然,剛好放入深靜脈導管的時候病人心跳驟停,主任立即組織大家搶救,心肺復蘇,電除顫,藥物的配合,近30分鐘的搶救,患者依然沒有復蘇的跡象,在我們都快要堅持不住的時候,主任依然在搶救,依然沒有放棄,又一次的除顫,病人恢復竇性心律,搶救成功,我看到主任汗如雨下,但他的臉上卻滿是笑容。
還有一次,是去年冬天的一個傍晚,值班的我接到急診科的電話說要送上來一個高鉀血癥的三無人員,我心里一緊,高鉀血癥隨時可能給死亡,我立馬攔下了準備下班的主任,讓他幫我看看這個病人。病人送上來了,一個消瘦的男子,精神失常,滿口臟話,大小便失禁,多處褥瘡伴感染,全身散發著惡臭。想置管都無從下手,看得我一陣茫然。主任倒是異常冷靜,一邊下口頭醫囑讓護士準備保護性約束帶,一邊打來熱水為病人擦拭身體,一邊讓我趕緊準備置管的物品,一邊聯系著血透室的急診機做好急診血透的準備。在主任的安排下,搶救得有條不紊,搶救及時,這個病人算是保下來了。后來主任給我說,這樣的病人他見過很多,身上長滿虱子的,甚至還有長蛆蟲的他都見過,給病人洗澡是家常便飯。聽完之后我從心里更加佩服主任。
就是這么一個人,從第一眼的不喜歡到后來的由衷佩服。主任用他的行動詮釋著一個醫生該有的品格,用他的行動捍衛著醫生的尊嚴,用他的行動激勵著周圍的人。他像大山一樣,給了我依靠;也像大山一樣包容著我的不成熟;更像大山一樣培育著一批又一批祖國的未來,引領著我們前進。在這個特別的節日,真誠的對您道一聲:主任您辛苦了,感謝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