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見聞800字作文
賽龍舟那天,大街小巷到處懸掛著醒目的標語,插著鮮艷的彩旗。眉開眼笑的人們穿上節日的盛裝,潮水般地涌向峒河兩岸。此時,人聲鼎沸,彩旗飄揚,好一派節日的氣氛。
看,三顆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十幾條龍舟頭咬尾,尾接著頭,從上游魚貫而下。兩岸頓時沸騰起來,鑼鼓聲、鞭炮聲、歡呼聲,譜成一曲動人的交響樂。每條龍舟顏色各異,龍頭千姿百態,張著椅角,睜著雙眼,栩栩如生,猶如條條真龍在戲水。龍舟上的健兒穿著紅背心,頭上用白毛巾扎成英雄結,個個如同出征的戰十,顯得格外精神。
“轟隆隆”禮炮一響,十幾條龍舟像離弦的箭在水面飛行。岸上的人們歡欣鼓舞,擊掌喝彩。龍舟你追我趕,力爭上游,誰也不甘心落后,那奮勇爭先的場面激動人心、催人奮進。每條龍舟上的指揮員站在船頭,隨著鏗鏘有力、節奏鮮明的鑼鼓聲,雙手揮著葵扇,雙腳不停地上下跳動,使出渾身解數。劃槳健兒使盡平生氣力,木槳上下飛舞,動作整齊一致,劈風斬浪,向前奮進。敲鑼打鼓者一邊打鼓,一邊吶喊助威。
看賽龍舟,每一條龍舟都牽動著千萬觀眾的心。我的心就像大海里的波濤時起時伏,變幻莫測……賽龍舟奪標的那種精神,不正是我們所需要的精神么?它是中華民族的財富!
龍舟健兒不辜負觀眾的重望,他們沉著、鎮定,揮著肌肉鼓鼓的臂膀,拼命劃著。他們創造出與眾不同的劃槳法:木槳人水角度小,深度淺,頻率快。有一條龍舟遙遙領先,成群龍之首,終于奪魁。他們團結奮斗的精神深受人民的敬仰,激起雷鳴般的歡呼聲。
就這樣,賽龍舟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但那催人奮發的鑼鼓聲仍在我的耳邊回蕩,那拼搏向上的情景還在我眼前閃現。朋友,請到我的家鄉來,來看看富有民族特色的賽龍舟吧!
端午節見聞800字作文篇2
清晨,我從睡夢中醒來,聽見窗外“淅淅瀝瀝”地下起了中雨,雨珠“滴答滴答”地滴落在院子里的一棵箬葉樹上。我起床了,忽然想起今天是端午節,應該吃粽子的呀!于是,我顧不得吃早飯,急忙跑過去摘了一大把箬葉,準備用來包粽子。
媽媽已經在廚房里忙著準備包粽子的原材料了,有糯米、紅棗、豬肉、板栗、紅豆等。那一粒粒糯米雪白雪白的,像一顆顆珍珠晶瑩透亮;火腿豬肉火紅火紅的,像是一塊塊燒紅的木炭;板栗金黃金黃的,就像一朵朵菊花;紅豆則是圓溜溜的,像兔子的眼睛,多么惹人喜愛!媽媽把淘好的米分成兩半,一半是甜的,另一半是咸的。甜的部分放進紅棗、板栗、赤豆;咸的一半放進切小的咸肉,然后反復攪拌。我正看得出神,媽媽叫我先把箬葉洗干凈。我就打來一大盆清水,小心翼翼地用干凈的刷子把箬葉一張一張地刷了一遍又一遍,每一張都洗得干干凈凈。
開始包粽子了。我看著媽媽把箬葉折成一個漏斗似的形狀,然后放進一小把攪拌好的糯米和豬肉,再用多余的箬葉包成一個四角形,最后用棉線包扎好打了個結。就這樣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做成了。我看著媽媽的每一個動作,決心也試一試。心想,今天我要吃一次自己包的粽子??墒牵M管學著媽媽的樣子一遍又一遍地包,卻怎么也包不出像樣的粽子。越是包不好越是心急,手忙腳亂的。媽媽看了,就手把手反復地教我,還對我說:“不要心急,慢慢來,總歸可以學會的?!庇谑?,我靜下心來學,拆了包,包了又拆,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總算包了幾只有點像樣的粽子。
等到把所有的原材料全部包完,就開始生火下鍋。灶膛里的火燒得旺旺的,不一會兒,大鐵鍋里就發出“咕嘟咕嘟”的聲音,仿佛一支優美的小曲子!就這樣一直燒,燒透了還要燜,一直燜了好長時間。
“粽子熟了,可以出鍋了!”媽媽一邊說,一邊揭開鍋蓋,取出一只粽子捏了捏,滿有把握地說。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只自己包的粽子,撕開粽葉,一股香氣撲鼻而來!我咬下一口,甘甜糯滑,唇齒留香,真讓我回味無窮?。∥页灾矣H手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是啊,享受自己的勞動果實,比什么都開心!
端午節見聞800字作文篇3
日子在不經意間流淌,恍然間不覺又是一年端午至。
猜度思忖間,那是誰的足跡在五月又一次輕輕地踏過了我們的心田,彌漫了這滿地的情思?生命是一場懂得,那這滿地的情思,又是誰用這溫柔的手掌靜靜地呵護了我們的歲月,煨暖了這五月的端午?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蹦窃谶@草長鶯飛的季節里,我們這顆婉約而柔軟的心房又會被誰的情思再一次的所牽絆?往昔的似水年華,殘留在腦海里的點點滴滴,兒時散落的記憶,那此刻又是否會在這五月艾風靜靜流淌的歲月里,暖暖的又一次找回那些仿佛就在昨天的這一幕幕不曾也不愿抹掉的溫度呢?
輕拈光陰,時光流轉,記憶在歲月的渡口沉淀,時間在指縫中悄悄地離去。但有些事情有些記憶,雖然已過去了多年,但每每想起卻總是讓人溫暖不已。記得,人們常說:時間可以改變很多人很多事,但每年的端午節卻總是伴隨著我們那些流年往事而漸漸地沁入心扉,在記憶的阡陌紅塵中溫溫的稍稍的停留。故每憶起家鄉的端午節,心中難免有絲絲暖暖的感動。故鄉的端午節,她浸透著一種濃濃的親情。
眾所周知,端午節是我們國家的悠久傳統,美好風俗。漸而人們在每年的端午節中,也總是用這最虔誠最質樸的心兒寄寓了一些美好的期望,讓我們塵世這習慣了“鑲”著面具的靈魂得以暫時的回歸。那么,所以端午節這一天,不光是我們對節日的期待,對美好新生活的祈愿,同時也更是我們對無微不至照顧著我們的親人的一種感念。那既然這樣,不如就讓我們借著兒時星星點點端午的記憶,乘著節日這濃濃的艾風,讓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慢慢的漸漸地溢滿我們的腦海,讓我們在蘊含的真情中“心中有愛,愛中有心”,一點一滴的學會“用心讀愛,用愛讀心”。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話說的一點也不假。那在五月這個傳統的節日里,你又會想起誰呢?但我想到的卻首先是我的母親,一個“性情溫順隨和,說話和藹可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農村婦女,但恰也正是因為她,讓這一個個端午情暖了歲月,也情暖了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