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節目《榜樣8》心得體會觀后感

| 和杰

專題節目《榜樣8》心得體會觀后感精選篇1

作為一名團員,我觀看了榜樣8特別節目后,深感震撼和感動。這個節目以真實的人物為原型,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風貌,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首先,榜樣8特別節目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仰。節目中的人物都是優秀的共產黨員,他們始終堅守著對黨的忠誠和對人民的熱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這讓我深刻認識到,只有堅定信仰,才能在困難面前不屈不撓,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終身。

其次,榜樣8特別節目讓我更加了解了共產黨員的擔當和奉獻精神。在節目中,我們看到了許多黨員在工作中敢于擔當、敢于作為,他們始終保持了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讓我深刻認識到,只有擔當和奉獻,才能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終身。

最后,榜樣8特別節目讓我更加堅定了為人民服務的信念。節目中的人物都是優秀的共產黨員,他們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這讓我深刻認識到,只有為人民服務,才能真正做到為人民謀利益、為民族謀復興。

總之,榜樣8特別節目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及為了黨的事業、人民的幸福而付出一切的優秀品質。作為團員,我們要從這些榜樣中汲取力量和智慧,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水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我們也要時刻保持對黨的忠誠和對人民的熱愛,始終堅定信仰、擔當奉獻、為人民服務,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終身。

專題節目《榜樣8》心得體會觀后感精選篇2

榜樣8特別節目不僅僅是一個展示共產黨員精神風貌的節目,更是一個激勵我們前行的力量源泉。它告訴我們,無論在何時何地,只要我們堅守信仰、擔當責任、服務人民,就能成為社會的榜樣,為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幸福貢獻自己的力量。

節目中的人物都是平凡而偉大的,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他們不僅關注自己的工作,更關注群眾的需求和訴求,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這種精神不僅僅體現在工作中,更體現在日常生活中,他們用自己的言行影響著周圍的人,傳遞著正能量和溫暖。

同時,榜樣8特別節目也讓我更加關注社會現實問題。在現代社會中,存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如貧困、教育、醫療等問題。作為共產黨員,他們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這讓我深刻認識到,只有關注社會現實問題,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終身。

此外,榜樣8特別節目還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作為一名大學生,我深知自己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通過觀看榜樣8特別節目,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明確了前進的方向和目標。我將以這些榜樣為榜樣,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水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之,榜樣8特別節目是一檔非常有意義的節目。它不僅展示了共產黨員的精神風貌和優秀品質,更激勵了我們前行的力量。通過觀看這個節目,我深刻認識到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及他們為了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幸福而付出一切的優秀品質。作為大學生,我們要從這些榜樣中汲取力量和智慧,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水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專題節目《榜樣8》心得體會觀后感精選篇3

榜樣8特別節目不僅讓我深刻認識到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及他們為了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幸福而付出一切的優秀品質,更讓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期許。

首先,我希望自己能夠像榜樣一樣,始終堅守信仰、擔當責任、服務人民。無論是在學習、工作還是生活中,我都將始終保持對黨的忠誠和對人民的熱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其次,我希望自己能夠關注社會現實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貢獻自己的力量。在現代社會中,存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如貧困、教育、醫療等問題。作為未來的接班人,我將積極關注這些問題,努力學習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為解決這些問題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外,我希望自己能夠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水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作為一名大學生,我深知自己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我將以榜樣為榜樣,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水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希望自己能夠在未來的日子里,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不斷成長。我將始終保持對知識的渴望和對進步的追求,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和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之,榜樣8特別節目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未來的期許。我將以這些榜樣為榜樣,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水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專題節目《榜樣8》心得體會觀后感精選篇4

榜樣8特別節目不僅讓我深刻認識到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及他們為了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幸福而付出一切的優秀品質,更讓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期許。

首先,我希望自己能夠像榜樣一樣,始終堅守信仰、擔當責任、服務人民。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將采取以下具體行動:

深入學習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覺悟和思想認識。

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了解社會現實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貢獻自己的力量。

關注弱勢群體,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為他們提供幫助和支持。

其次,我希望自己能夠關注社會現實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貢獻自己的力量。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將采取以下具體行動:

深入研究貧困地區的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積極參與環保、公益事業,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

關注國際形勢和全球性問題,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外,我希望自己能夠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水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將采取以下具體行動:

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和實踐能力。

積極參加各類比賽、培訓活動,鍛煉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關注國家發展戰略和政策導向,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希望自己能夠在未來的日子里,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不斷成長。我將始終保持對知識的渴望和對進步的追求,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和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之,榜樣8特別節目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未來的期許。我將以這些榜樣為榜樣,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水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我也將采取具體的行動來表達我的決心和信心,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和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專題節目《榜樣8》心得體會觀后感精選篇5

觀看《榜樣8》給我帶來了深刻的觸動和啟示。這些榜樣人物的事跡不僅讓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輝和力量,更讓我明白了自己應該如何去行動,去為社會做出貢獻。

首先,我深刻認識到榜樣人物的無私奉獻精神。這些人物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總是能夠以身作則,為他人和社會做出貢獻。他們不僅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還積極投身于公益事業,關心社會弱勢群體,用實際行動為社會貢獻力量。這種精神讓我明白,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為社會做出貢獻,哪怕只是一點點的幫助,也會給社會帶來正能量。

其次,榜樣人物的創新精神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人物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總是能夠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斷創新和進步。他們的創新精神不僅體現在個人工作中,還體現在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這種精神讓我認識到,只有不斷創新,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為社會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同時,《榜樣8》也讓我感受到了榜樣人物的正能量和影響力。這些人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社會傳遞了正能量和積極向上的價值觀。他們的故事和經歷激勵著更多的人去追求自己的夢想,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這種影響力讓我深刻體會到,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一個正能量的群體卻可以產生巨大的力量。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將以這些榜樣為榜樣,積極投身于社會公益事業,關心弱勢群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社會貢獻力量。同時,我也將不斷學習和進步,提升自己的素質和能力,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和價值而努力奮斗。

除此之外,我還將把這些榜樣人物的精神傳遞給更多的人。我會通過自己的言行和行動,影響身邊的人,讓他們也能夠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和力量。我相信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一個正能量的群體卻可以產生巨大的力量。只有通過團結協作,才能更好地為社會做出貢獻。

最后,《榜樣8》讓我認識到每個人都有成為榜樣的可能。只要我們積極行動,用自己的力量去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就能為社會做出貢獻。

專題節目《榜樣8》心得體會觀后感精選篇6

觀看《榜樣8》讓我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收獲。這些榜樣人物的事跡讓我深刻認識到了人性的美好和力量,也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為社會做出貢獻的決心。

作為一名普通人,我深知自己肩負著為社會做出貢獻的責任。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將以這些榜樣為榜樣,積極投身于社會公益事業,關心弱勢群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社會貢獻力量。

同時,我也將不斷學習和進步,提升自己的素質和能力,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和價值而努力奮斗。我相信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才能更好地為社會做出貢獻。

此外,我也將把這些榜樣人物的精神傳遞給更多的人。我會通過自己的言行和行動,影響身邊的人,讓他們也能夠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和力量。我相信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一個正能量的群體卻可以產生巨大的力量。只有通過團結協作,才能更好地為社會做出貢獻。

最后,我想說的是,《榜樣8》不僅僅是一部紀錄片,更是一種精神傳承。這些榜樣人物的事跡和精神將激勵著更多的人去追求自己的夢想,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會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將以這些榜樣為榜樣,不斷學習和進步,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和價值而努力奮斗。同時,我也將把這些榜樣人物的精神傳遞給更多的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專題節目《榜樣8》心得體會觀后感精選篇7

觀看《榜樣8》讓我深受觸動,這些榜樣人物的事跡和精神讓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輝和力量。

首先,我感受到了榜樣人物的無私奉獻精神。這些榜樣人物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總是能夠挺身而出,為他人和社會做出貢獻。他們不僅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還積極投身于公益事業,關心社會弱勢群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社會貢獻力量。這種精神讓我深刻理解到,作為一名普通人,我們也可以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其次,我感受到了榜樣人物的創新精神。這些榜樣人物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總是能夠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斷創新和進步。他們的創新精神不僅體現在個人工作中,還體現在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這種精神讓我深刻認識到,只有不斷創新,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為社會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最后,我感受到了榜樣人物的正能量和影響力。這些榜樣人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社會傳遞了正能量和積極向上的價值觀。他們的故事和經歷激勵著更多的人去追求自己的夢想,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這種影響力讓我深刻體會到,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一個正能量的群體卻可以產生巨大的力量。

總之,《榜樣8》讓我深刻認識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榜樣人物,也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為社會做出貢獻的決心。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以這些榜樣為榜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社會傳遞正能量和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同時,我也將不斷學習和進步,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和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而努力奮斗。

專題節目《榜樣8》心得體會觀后感精選篇8

在收看《榜樣8》后,我深受觸動,深感敬佩。這部專題節目通過展示各行各業的榜樣人物,傳遞了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正能量。

首先,我感受到了榜樣人物的無私奉獻精神。這些榜樣人物在各自的領域中,都以身作則,為社會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他們不僅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還積極投身于公益事業,關心社會弱勢群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社會貢獻力量。這種精神讓我深刻理解到,作為一名普通人,我們也可以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其次,我感受到了榜樣人物的創新精神。這些榜樣人物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總是能夠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斷創新和進步。他們的創新精神不僅體現在個人工作中,還體現在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這種精神讓我深刻認識到,只有不斷創新,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為社會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最后,我感受到了榜樣人物的正能量和影響力。這些榜樣人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社會傳遞了正能量和積極向上的價值觀。他們的故事和經歷激勵著更多的人去追求自己的夢想,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這種影響力讓我深刻體會到,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一個正能量的群體卻可以產生巨大的力量。

總之,《榜樣8》讓我深刻認識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榜樣人物,也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為社會做出貢獻的決心。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以這些榜樣為榜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社會傳遞正能量和積極向上的價值觀。

專題節目《榜樣8》心得體會觀后感精選篇9

吳惠芳還沒來得及歇口氣就迎來了第二場“硬仗”:鄉村社會的現代化治理。

作為“永聯小鎮”的配套,吳惠芳帶領村民開發了一條商業街,建起了賓館、菜市場、衛生院、幼兒園等,一個欣欣向榮的現代化小城鎮呈現在人們面前。

第三場“硬仗”是村民文明素養提升工程?!斑@是最難的一仗?!眳腔莘颊f,農村現代化,鄉村要振興,最根本的是農民現代化。

吳惠芳牽頭組織修建了圖書館、小戲樓、休閑廣場、文化活動中心,用文化“喚醒”文明。如今,永聯村還建設了愛心互助街,成立了志愿者聯合會,全村志愿者超過2000人。

吳惠芳說:“我們引導村民參與慈善互助活動,用愛心澆灌文明。慢慢地,永聯人變得更文明了。”

現在的永聯村,在全國行政村中經濟總量排名第三,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村”“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展露出一幅小鎮水鄉、花園工廠、現代農莊、文明風尚的“農村現代畫”。

走路虎虎生風,說話鏗鏘有力,坐姿端莊挺立……盡管離開軍營已經10多年了,但吳惠芳給人的第一印象依然是軍人的養成。他說:“對我來說,變的是戰場,不變的是我作為一名黨員的使命和擔當。我要繼續當好鄉村振興排頭兵,在建設家鄉的‘第二戰場’上再立新功!”

專題節目《榜樣8》心得體會觀后感精選篇10

吳惠芳的父親吳棟材也是一名老兵,在戰場上負過傷,轉業后一直擔任永聯村黨支部書記。改革開放后,他帶領村民敢闖敢干,讓永聯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邁入新世紀,發展規模越來越大的永聯村村辦企業進入轉型關鍵期,急需高素質管理人才。

吳棟材將目標“鎖定”兒子吳惠芳,他看中的正是吳惠芳的軍旅經歷和管理能力。2005年1月1日,吳棟材來到部隊對兒子說:“我這次來其實是想讓你跟我回家,我們父子一起干!惠芳,村里需要你!”

深思熟慮之后,吳惠芳最終脫下軍裝,加入到永聯的鄉村振興“戰斗序列”,開始在“第二戰場”發起“突擊”。

鄉村建設千頭萬緒,難度超乎想象。永聯由三村合并而來,如何規劃鄉村建設?鄉親們怎么才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撲面而來的矛盾和問題,讓吳惠芳覺得真像走進了一個全新戰場。

部隊多年的培養教育,磨練了吳惠芳鋼鐵般的意志。他沉下心來,從紛繁復雜的工作中理清了頭緒,找準了方向,打響了走上“第二戰場”的三場“硬仗”。

經過一系列周密的調查研究,吳惠芳牽頭制定了永聯村現代化新農村建設的4大項主要目標和26個具體指標,提出建設“產業美、生態美、生活美、素質美”的“四美”永聯。

“我要讓永聯人過上城里的現代化生活?!卑凑者@幅“導航圖”,吳惠芳指揮的第一場“硬仗”就是永聯城鎮化。

幾年間,一座現代化小鎮拔地而起,全村3600多戶人家高高興興住進“永聯小鎮”。

專題節目《榜樣8》心得體會觀后感精選篇11

擁有25年軍旅生涯的吳惠芳曾是一名優秀軍人。1980年,他參加高考進入南京炮兵學院,從農民變成一名軍人。畢業后,他被分配到杭州部隊工作,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也曾率領部隊赴九江抗洪搶險,并先后在團、師的軍事、政工崗位任職。2002年,已任南京軍區駐浙某師政治部主任。2005年,吳惠芳做出了人生的一次關鍵抉擇:舍棄城市優越生活環境,不給部隊增加負擔,自主擇業回到家鄉永聯,投身新農村建設,從一名軍官變成了村官。

軍校里,吳惠芳學的是軍事指揮專業;部隊里,從事的是思想政治工作。脫下軍裝,重回"農門","戰場"變了,成了"三農"戰線的一名"新兵"。憑借長期的政治理論學習和扎實的走訪調研,以及25年軍旅生涯鍛煉的把握大局、判斷趨勢的能力,回到永聯第二年,吳惠芳主導制定了《關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永聯的決議》,啟動現代化新永聯建設,并系統提出了新農村建設"六個化"標準,即居住方式城鎮化、生產方式產業化、就業方式多元化、生活方式市民化、管理方式規范化、收入方式多樣化,全面推進永聯新農村建設。2013年,為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吳惠芳又提出了美麗鄉村建設"四美"標準,從產業美、生活美、生態美、素質美等四個方面全面推進永聯村美麗鄉村建設。他的這些理論和觀點,在全國農村發展治理專家中都引起了強烈反響。

現在的永聯村,綜合實力在全國村莊中名列前茅,展露出一幅小鎮水鄉、花園工廠、現代農莊、文明風尚的"農村現代畫"。2015年米蘭世博會上,永聯村作為中國唯一的農村代表登臺展示。吳惠芳也成為農村建設發展的行家里手,先后受邀到中央黨校、浦東干部學院、美麗鄉村博鰲論壇等作講座,講述永聯村的發展經驗。

專題節目《榜樣8》心得體會觀后感精選篇12

吳惠芳,男,1960年出生,中共黨員,現任江蘇省張家港市永聯村黨委書記,兼任中國社區發展協會副會長、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執委。

1980年,吳惠芳考入南京炮兵學院,畢業后到杭州部隊工作,1984年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1998年率領部隊赴九江抗洪搶險,2002年任駐浙某師政治部主任。2005年,吳惠芳放棄師級軍官身份,自主擇業回到家鄉永聯村甘做一名農民。他勇于創新,將過去村委會一元治理模式轉變為多元、立體的鄉村治理結構;他恪盡職守,成立勞務公司,幫助600多名低能勞動力就業,每年籌集捐贈1000萬元關注幫助弱勢群體。永聯村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村"和"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他先后獲得"全國鄉村旅游致富帶頭人""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江蘇省最美復轉軍人""江蘇省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專題節目《榜樣8》心得體會觀后感精選篇13

吳惠芳:我作為一名黨員,而且還是永聯村的黨委書記,我的使命責任就是帶著農民兄弟實現共同富裕。在10.5平方公里的范圍之內,我所在的村,包括我們的鄉村企業,現在發展演變成為了一個小鎮,而且它還走在了全國農村發展的前列。

能夠帶動永聯村在新時代如火如荼地發展,得益于吳惠芳25年軍旅生涯的培養和積淀。1980年,20歲的吳惠芳考入南京炮兵學院學習軍事指揮,由于表現突出,入學第二年就入了黨。軍校畢業后,吳惠芳隨部隊參加邊境作戰,經歷了血與火的歷練,一步步成長為部隊優秀指揮員。1998年,時任團政委的吳惠芳率領部隊赴九江抗洪,隨后,又參與組建全軍第一支兩棲機械化步兵團,工作成績得到了上級的充分肯定,年僅42歲就擔任某師政治部主任。2005年吳惠芳轉業時,原本可以進省城杭州安置,但父親吳棟材兩次來找他,動員他回家鄉農村帶領鄉親們謀發展。

吳惠芳:第一次聽父親講這個事情的時候,我感到很不可思議。1980年,我復讀參加高考,就是想要離開農村、走出農村,怎么可能25年之后還要再回到農村呢?

專題節目《榜樣8》心得體會觀后感精選篇14

農民不會因為物質富裕了,腦袋也會自然富裕。吳惠芳在帶領永聯人致富的同時,一直緊抓村民素質提升,既補"智"又補"志"。

一是抓教育。"永聯的未來在孩子"。2012年,在他的主導下,永聯村投資了1億元,建設了設施一流的永聯小學。2015年,他利用代表的身份,提交了《關于均衡城鄉教育資源的議案》,引起了蘇州市高度重視,為永聯小學帶來了優質教育資源。2015年,吳惠芳引入北京荷風藝術基金會。在荷風藝術基金會的指導下,永聯小學成立了荷風管弦樂團,讓永聯孩子在家門口就享受高雅藝術的熏陶。

二是抓文明。吳惠芳把永聯的文明建設分三個層次:傳統農民、變職業農民,職業農民變文明市民,文明市民變合格公民。最終目的是讓農民在社區生活中發聲、參與民主自治。為此,2015年,他在村里成立社會文明建設聯合會,從公廁文明、祭祀文明、交通文明等一件件具體事情抓起,培養村民的公民意識。如今,永聯村已經連續五屆被評為"全國文明村"。

三是抓公益。2012年,吳惠芳在永聯小鎮上主導建設了愛心互助街,設置學習互助、生活互助、娛樂互助、健康互助等4大功能區,愛心街的LOGO是兩個交叉的愛心,是吳惠芳親手設計繪制的,寓意是讓永聯人在共建中才能共享,不能讓人在不勞而獲中喪失勤勞致富、艱苦奮斗的意志和能力。2010年,吳惠芳就申請成立了永聯為民基金會,每次外出講課費,他都捐在基金會,累計30余萬元。基金會的資金用于村里困難對象幫扶,但條件是每年在基金會里捐款過。

吳惠芳從部隊師職軍官轉身為蘇南小村莊普通"村官",目標就是致力于將永聯村打造成為中國新農村社會治理的樣板,成為中國鄉村小鎮率先走向世界的標桿。轉業13年,他繼續前進,發揮聽黨指揮、服務人民、善打硬仗的優良作風,帶領永聯村乘風破浪、逐夢小康。以生動的實踐書寫了轉業軍人在平凡崗位再立新功精彩篇章,折射出一名軍人、一名黨員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為黨的事業無私奉獻的寶貴品質。

專題節目《榜樣8》心得體會觀后感精選篇15

隨著全村基礎設施問題的解決、村企關系的梳理、以及城鎮化的公共管理服務的到位,尤其是農民實行集中居住后,土地統一流轉,由村經濟合作社規?;洜I管理,農民從土地上解放了出來,再也不需要面朝黃土背朝天了。吳惠芳在思考新的問題:一是除了土地流轉費,沒有一技之長的農民如何增收?二是現代化農業投入大見效慢,如何才能提高附加值?

一直以來,永聯村集體經濟是"一鋼獨大",符合條件的村民能進廠工作,很多年紀大了又沒有什么技能的村民進不了廠,家庭往往更困難。

2009年,吳惠芳提出來要在永聯村發展鄉村旅游。但一窮二白怎么發展旅游?吳惠芳組織學過旅游、農學、規劃的三個大學生員工研究策劃發展鄉村旅游,半年之后,江南農耕文化園開門營業。為了提升人氣,他又在永聯小鎮上打造了一條江鮮美食街,舉辦江鮮美食節。經過幾年的發展,永聯旅游已經快速發展,"吃江鮮,到永聯"成為周邊城市的共識,并且帶動了400多村民就業,2017年游客人次達100萬,銷售收入1億多元,永聯小鎮門面也隨著人氣的提升,年租金收入達1200多萬元。

發展旅游產業嘗到了甜頭,吳惠芳決定用旅游帶動農業:構建一個全產業鏈--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他將永聯村8000畝的耕地建成了4000畝的苗木基地、3000畝的糧食基地、400畝的果蔬基地、100畝的特種水產基地,實現了種植養殖基地化;投資建設腌臘制品廠、谷物加工作坊及傳統釀酒、榨油等作坊,實現了加工制作工業化;主打長江鮮、農家菜品牌,實現了餐飲美食特色化;成立永聯天天配送公司,構建銷售、物流體系,實現產品可追溯,2017年天天鮮在新三板掛牌,實現了銷售配送標準化;整合永聯區域景點及江蘇張家港市東部區域的農業旅游資源,打造長三角市民喜愛的鄉村旅游產品,實現了旅游觀光產品化。

2014年,永聯小鎮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2017年,永聯小鎮被江蘇省確立為首批13家田園風情小鎮之一。2018年,永聯村全域旅游發展經驗被新華社、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先后報道。

專題節目《榜樣8》心得體會觀后感精選篇16

上世紀70年代初,戈壁深處一聲巨響,荒漠升起一片蘑菇云……當人們歡呼慶賀之時,一群身著防護服的科研人員迅速沖進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現場,錢七虎便是其中一員。

那是某新型飛機機庫在西部一試驗場進行抗核沖擊波效應實驗。錢七虎從蘇聯學成歸國后,便受命進行某飛機洞庫防護門設計。為獲得準確的實驗數據,他趕赴核爆試驗現場進行實地調查研究和數據收集。在現場,錢七虎發現,核爆后飛機洞庫門沒有被炸毀,飛機也沒有受損,但防護門卻出現嚴重變形,無法開啟。

經過初步分析,他迅速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原設計方法中防護門的強度和變形均依靠手算,計算精度達不到要求,難以較準確估算出防護門在核爆炸沖擊波作用下的變形。為此,錢七虎決定采用當時先進的有限單元法在大型電子計算機上進行計算。

錢七虎帶領課題組一路披荊斬棘,排除一個個困難和障礙,最終設計出了當時跨度最大、抗力最高能抵抗核爆炸沖擊波的機庫大門,并撰寫出版了著作《有限單元法在工程結構計算中的應用》。

隨著偵察手段的不斷更新、高技術武器與精確制導武器的相繼涌現,防護工程在高度透明化的戰場中,常常是“藏不了、抗不住”,特別是世界軍事強國開始研制精確制導鉆地彈,給防護工程造成了巨大威脅。

“‘矛’升級了,我們的‘盾’就要及時升級?!苯涍^長達10多年的研究,他和團隊構建了破碎區受限內摩擦模型,研究了地沖擊誘發工程性地震的不可逆運動規律和深部施工災變孕育演化機理,為抗鉆地核武器防護工程的設計與建設提供了理論依據,也為我國戰略工程安全裝上了“金鐘罩”。

專題節目《榜樣8》心得體會觀后感精選篇17

錢七虎中國工程院院士、防護工程專家、軍事工程專家、中國防護工程學科創建者。

錢七虎長期從事防護工程及地下工程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創建了我國防護工程學科,建成了國家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和創新研究群體,填補了多項理論研究空白。

錢七虎研制出我國第一套空中核爆炸荷載模擬試驗裝置,研發出多種新型防護材料和系列高抗力復合結構。他用畢生心血,為我國鑄就堅不可摧的“地下鋼鐵長城”。

專題節目《榜樣8》心得體會觀后感精選篇18

1937年淞滬抗戰爆發時,錢七虎出生逃難的路上。他親眼目睹侵略者的殘暴,從小就感到,沒有強大的祖國,人民不可能有幸福安寧的生活。

從上海中學畢業時,我國正急需軍事人才,成績優異的錢七虎去了新成立不久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因為要跟黃土鐵鏟打交道,防護工程專業成為了被大家避開的冷門專業。但作為班上骨干,錢七虎帶頭服從組織分配,選了防護工程,也開啟了他一生的事業。

1961年,錢七虎被組織選派到莫斯科古比雪夫軍事工程學院學習深造。留蘇4年,除了莫斯科,他再沒去過其他城市。就算上街,基本上也是去書店或圖書館。因為他相信,天才出自勤奮。

錢七虎留學歸國后,我國面臨嚴峻的核威脅環境。如果說核彈是對付敵對力量的“矛”,那么防護工程就是一面堅固的“盾”。從那時起,為祖國鑄就堅不可摧的“地下鋼鐵長城”,就成了錢七虎畢生的追求。

169754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