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旭華300字作文素材
黃旭華300字作文素材篇1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黃旭華——隱姓埋名的中國核潛艇之父
【獲獎名片】:誓言無聲
【頒獎詞】:
時代到處是驚嘆駭浪,你埋下頭,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窮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為國家最大的財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潛艇,無聲,但有無窮的力量。
【推選理由】:
閻肅:試問大海碧波,何謂以身許國?青絲化作白發,依舊鐵馬冰河。磊落平生無限愛,盡付無言高歌!
胡占凡:拋家舍業,隱姓埋名,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卻把名利看的淡如水。黃旭華,以及許許多多像黃旭華這樣的人,是中國知識分子中最優秀的一群。
孫偉:中華民族從沒有像今天一樣需要海洋,而在走向海洋的過程中,更需要一份走向海洋的剛強。
【事跡介紹】:
黃旭華,男,87歲,中國第一代核動力潛艇研制創始人之一,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
1958年,我國批準核潛艇工程立項。那時中蘇關系尚處于蜜月期,依靠蘇聯提供部分技術資料,是當初考慮的措施之一。1959年,蘇聯提出中斷對中國若干重要項目的援助,對中國施加壓力。毛澤東聽后發誓:“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曾有過幾年仿制蘇式常規潛艇經歷又畢業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黃旭華被選中參研。
30多年中,8個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黃旭華搞核潛艇,父親臨終時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親從63歲盼到93歲才見到兒子一面。
核潛艇是集核電站、導彈發射場和海底城市于一體的尖端工程。中國的核潛艇研制工作是從一個核潛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開始的。
為研制核潛艇,新婚不久的黃旭華告別妻子來到試驗基地。后來他把家安在了小島上。為了艇上千萬臺設備,上百公里長的電纜、管道,他要聯絡全國24個省市的20__多家科研單位,工程復雜。那時沒有計算機,他和同事用算盤和計算尺演算出成千上萬個數據。
1964年,黃旭華終于帶領團隊研制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1988年,核潛艇按設計極限在南海作深潛試驗。黃旭華親自下潛300米,是世界上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下水做深潛試驗的第一人。
黃旭華曾先后多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全國科學大會獎等,為國防事業、為我國核潛艇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黃旭華300字作文素材篇2
47年前的12月26日,我國第一艘核潛艇下水—在沒有任何外援的情況下,我國僅用10年時間就研制出了國外幾十年才研制出的核潛艇.
當這個承載著中華民族強國夢、強軍夢的龐然大物從水中浮起時,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難掩激動,淚流滿面等正是包括他在內的無數人的艱辛付出,才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動力潛艇的國家.由此,黃旭華的名字與核潛艇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
之后,不少人稱他為“中國核潛艇之父”,但黃旭華婉拒美意.這個為了核潛艇隱姓埋名30年、奉獻了畢生精力的九旬老翁,哪里在乎什么名頭,他只是覺得:“這輩子沒有虛度,我的一生屬于核潛艇,屬于祖國,無怨無悔!”
一份創業情——“研制核潛艇將成為我一輩子的事業等”
“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1958年,面對當時掌握核壟斷地位的超級大國不斷施加的核威懾,面對蘇聯領導人“核潛艇技術復雜,昂貴,你們搞不了”的“勸告”,同志一聲令下,我國正式啟動研制核潛艇.
同年,曾參與仿制蘇式常規潛艇的黃旭華因其優秀的專業能力被調往北京,參加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的論證與設計,“我那時就知道,研制核潛艇將成為我一輩子的事業.搞不出來,我死不瞑目!”
最初,核潛艇研發團隊只有29個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談起理想,大家都豪情萬丈;再看現實,卻是一窮二白等當時,美國、蘇聯等國家已先后研制出核潛艇,但這一切都是核心機密,黃旭華這群年輕人很難拿到哪怕一點現成的技術資料.核潛艇到底什么樣,誰也沒見過;里面什么構造,誰也不清楚.唯一知道的就是它威力巨大—一個高爾夫球大小的鈾塊燃料可以讓潛艇航行6萬海里,這對尚處于起步階段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來說極為重要.
連基本的研制條件都不具備,還能干得起來?黃旭華和同事們才不管這些!
沒有知識積累,他們就大海撈針、遍尋線索,甚至靠“解剖”玩具獲取信息.
萬事開頭難,黃旭華和同事們一邊對國內的科研技術力量調查摸底,一邊從國外新聞報道中搜羅有關核潛艇的只言片語.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次,有人從國外帶回兩個美國“華盛頓”號核潛艇模型玩具.黃旭華如獲至寶,把玩具拆開、分解,他興奮地發現,里面密密麻麻的設備,竟與他們一半靠零散資料、一半靠想象推演出的設計圖基本一樣.“再尖端的東西,都是在常規設備的基礎上發展、創新出來的,沒那么神秘.”從此,黃旭華更加堅定了信心.
沒有現成條件,他們就“騎驢找馬”、創造條件,甚至靠著算盤打出一個個數據.
“絕不能等有條件了再說,有驢先騎驢,什么時候有馬了再騎馬,總比停在原地好!”研制核潛艇,要運用各種復雜、高難度的運算公式和數字模型.如今的計算機一秒鐘能計算上萬次,但在當時,黃旭華他們連計算器也沒有,只能用算盤、計算尺計算.誰曾想到,這些體量巨大的關鍵數據,都是大家用一把把算盤噼里啪啦打出來的.為了保證計算準確,黃旭華將研制人員分成兩組,分別單獨進行計算,獲得相同答案才能通過,出現不同結果就__重算,“我們常常為了一個數據,日夜不停、爭分奪秒地計算.”
對核潛艇來說,穩定性至關重要,太重容易下沉,太輕潛不下去,重心斜了容易側翻,必須精確計算.然而,艇上的設備、管線數以萬計,如何才能精密測出各個設備的重心,調整出一個理想的艇體重心呢?
因陋就簡,勤能補拙.黃旭華想出了現在看來十分“笨拙”的土辦法:把科技人員派到設備制造廠去弄清每個設備的重量和重心,設備裝艇時,在艇體進口處放一個磅秤,凡是拿進去的東西都一一過秤、登記在冊,大小設備件件如此、天天如此.有人嘀咕:“我們是來干大事業的,做這些初中生都可以做的小事,大材小用.”黃旭華抽出時間挨個談話,他說:“每個人手中的每一件小事,最終都歸結到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的性能上.稍有不慎,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正是這樣的“斤斤計較”,使得這艘排水量達數千噸的核潛艇,在下水后的試潛、定重測試值和設計值毫無二致.
一腔凌云志——“花甲癡翁,志探龍宮,驚濤駭浪,樂在其中!”
“時刻嚴守國家機密,不能泄露工作單位和任務;一輩子當無名英雄,隱姓埋名;進入這個領域就準備干一輩子,就算犯錯誤了,也只能留在單位里打掃衛生.”進入核潛艇研制團隊之初,面對領導提出的要求,黃旭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隱姓埋名,就意味著要甘做無名英雄,意味著自己的畢生努力可能無人知曉.關于這一點,黃旭華和他的同事絲毫沒有在乎.
“一年刮兩次7級大風,一次刮半年”“早上土豆燒白菜,中午白菜燒土豆,晚上土豆白菜一道燒”等1966年,黃旭華和同事們轉戰遼寧葫蘆島.在當年,這是一座荒蕪凄苦、人跡罕至的小島.島上糧食、生活用品供應有限,同事們每次到外地出差,都“挑”些物資回島,最厲害的“挑夫”,一個人竟從北京背回23個包裹.
就是在如此環境里,黃旭華帶領設計人員攻克一個個難關.他表現出高超的技術總領和科學創新能力,為第一代核潛艇研制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核潛艇艇型是“水滴型”.美國為實現這種艇體構造,謹慎地走了三步:先把核動力裝置裝在常規潛艇上,建造水滴型常規動力潛艇,再把兩者結合成核動力水滴型核潛艇.我們是不是也要三步走?“必須三步并作一步走!”黃旭華大膽提出,既然國外已成功地將水滴型艇和核動力結合,就說明這條路切實可行,“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我國國力薄弱,核潛艇研制時間緊迫.”在他的主導下,中國“三步并成一步”,直搗龍潭.
確定了艇型,只是萬里長征邁出的第一步.核潛艇技術復雜,配套系統和設備成千上萬,最關鍵的技術有7項,即核動力裝置、水滴線型艇體、艇體結構、人工大氣環境、水下通信、慣性導航系統、發射裝置等,研制者將其親切地稱作“七朵”.為了摘取這一朵朵美麗的“”,黃旭華和同事們義無反顧地摸索前行,最終使我國第一艘核潛艇順利下水,讓中華民族擁有了捍衛國家安全的海上蒼龍.更讓黃旭華自豪的是:“我們的核潛艇沒有一件設備、儀表、原料來自國外,艇體的每一部分都是國產.”
結論:關于黃旭華方面的論文題目、論文提綱、黃旭華論文開題報告、文獻綜述、參考文獻的相關大學碩士和本科畢業論文。
央視信中國首播震撼觀眾張少華、楊洋、楊爍催淚讀信
本報訊(記者 李雪源)3月9日周五晚,央視大型人文藝術類節目《信中國》在CCTV-I黃金檔播出。第一期節目中,朱軍攜手楊爍、楊洋、張少華、蔣勤勤。
中國核潛艇之父赫赫而無名
在驚濤駭浪的孤島,他埋下頭,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他的人生,正像深海中的潛艇,無聲,但有無窮的力量。他就是中國核潛艇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
黃旭華:中國核潛艇之父和那些不可告人的事
如果我們把武裝撤僑、海外護航、沙場閱兵視為國家英雄主義的經典場景,那么這些場景里最堅實的支撐物,是軍艦,是兩彈一星,是核潛艇,是“北斗”,是“嫦。
黃旭斌小財大用
不久前,在廣東惠州的TCL總部召開的全集團財務經理人大會上,TCL集團CFO黃旭斌照例頒出一系列內部獎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幾項大獎仍然是來自于具。
黃旭華300字作文素材篇3
黃旭華,畢業于國立交通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核潛艇之父,是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總設計師。他隱姓埋名幾十年,為我國核潛艇事業奉獻了畢生精力,為核潛艇研制和跨越式發展作出卓越貢獻。在某次深潛試驗中,他置個人安危于不顧,作為總設計師親自隨產品深潛到極限。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和“全國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一、黃旭華院士個人經歷 黃旭華上小學時,正值抗戰時期,家鄉飽受日本飛機的轟炸。海邊少年就此立下報國之愿。高中畢業后,黃旭華同時收到中央大學航空系和x交通大學造船系錄取通知。在海邊長大的黃旭華選擇了造船。新中國成立初期,掌握核壟斷地位的超級大國不斷施加核威懾。上世紀 50 年代后期,中央決定組織力量自主研制核潛艇。黃旭華有幸成為這一研制團隊人員之一。執行任務前,黃旭華于 1957 年元旦回到闊別許久的老家。63 歲的母親再三囑咐道:“工作穩定了,要?;丶铱纯?。”但是,此后 30 年時間,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父親直到去世也未能再見他一面。1986 年底,兩鬢斑白的黃旭華再次回到x老家,見到 93 歲的老母。他眼含淚花說:“人們常說忠孝不能雙全,我說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敝钡?987 年,母親收到他寄來的一本《文匯月刊》,看到報告文學《赫赫而無名的人生》里有“他的愛人李世英”等字眼,黃旭華的 9 個兄
弟姊妹及家人才了解他的工作性質。與對家人隱姓埋名相比,黃旭華的愛人李世英承擔了更大壓力。忙時,黃旭華一年中有 10 個月不在家。結婚 8 年后結束兩地分居,李世英才知道丈夫是做什么的。
黃旭華300字作文素材篇4
1958年,一個電話改變了黃旭華的一生。
“電話里只說去北京出差,其他什么也沒說。我簡單收拾了一下行李就去了?!秉S旭華說,他從上海到了北京才知道,國家要搞核潛艇。
這是黃旭華人生的重要轉折點。從此,他的一生與核潛艇結緣。
在此4年前,美國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潛艇首次試航。一年前,蘇聯第一艘核潛艇下水。核潛艇剛一問世,即被視為捍衛國家核心利益的“殺手锏”。
時不我待。1958年6月27日,聶榮臻元帥向中共中央呈送《關于開展研制導彈原子潛艇的報告》,得到毛澤東主席批準。
這份絕密報告,拉開了中國研制核潛艇的序幕。
然而,當時的中國要造核潛艇,談何容易!
1959年秋,赫魯曉夫訪華。中國領導人希望蘇聯幫助中國發展核潛艇,但赫魯曉夫認為,核潛艇技術復雜,中國搞不了。
對此,毛澤東誓言:“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主席這句話,體現了中國人自己造核潛艇的決心。”黃旭華說,這種激勵難以言表。
然而,當時連核潛艇長什么樣兒也不知道?!皼]辦法,只能‘騎驢找馬’,搜羅核潛艇相關信息,拼湊出核潛艇的輪廓?!?/p>
黃旭華說,他們只得帶著“三面鏡子”找有用信息:用“放大鏡”搜索相關資料,用“顯微鏡”審視相關內容,用“照妖鏡”分辨真假虛實。
就這樣,中國核潛艇事業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起步,在一波三折中發展。
1962年底,核潛艇研制工程因故“下馬”。不過,黃旭華并未離開,繼續核潛艇研究。
1964年10月,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原子彈上天,帶來核潛艇下海的希望。5個月后,核潛艇研制工作全面啟動。
核潛艇總體研究設計所在葫蘆島成立,黃旭華開始了“荒島求索”的人生。
與黃旭華共事多年的施祖培說,沒有現成的圖紙和模型,就一邊設計、一邊施工,晚上準備兩個饅頭,加班加點地干。當時有個土口號,叫“頭拱地、腳朝天,也要把核潛艇搞出來”。
時任核潛艇總體性能設計師陳源說,荒島維艱,但大家勁頭不減。所有人心里都裝著使命,盡快研制出中國的核潛艇。
沒有計算機計算核心數據,就用算盤和計算尺。為了控制核潛艇的總重和穩性,就用磅秤來稱。
黃旭華和同事們用最“土”的辦法解決了尖端的技術問題,同時用創新的思維解決關鍵問題。
核潛艇的形狀是采用常規線型還是水滴線型,一度困擾著黃旭華和他的同事們。美國發展核潛艇分三步走,先是采用適合水面航行為主的常規線型,同時建造一艘常規動力水滴線型潛艇,摸索水滴型體的流體性能,在此基礎上研制出先進的水滴型核潛艇。
依據大量試驗和科學論證,黃旭華提出,“三步并作一步走”,研制中國的水滴型核潛艇。
“一個偵察兵已把最佳路線偵察出來,再去就沒必要重走他偵察時的路線了?!秉S旭華說。
參與核潛艇研制工作的核動力專家張德峰說,當時,核潛艇工程“三駕馬車”——堆(艇用核反應堆)、艇(核潛艇總體)、彈(潛射彈道導彈),相互合作、互相配合,去攻克一個個難關。
功夫不負有心人。
黃旭華和同事們先后突破了核潛艇中最為關鍵和重大的核動力裝置、水滴線型艇體、艇體結構、人工大氣環境、水下通訊、慣性導航系統、發射裝置7項技術,也就是“七朵金花”。
1970年12月26日,中國第一艘攻擊型核潛艇順利下水。
1974年8月1日,中國第一艘核潛艇被命名為“長征一號”,正式列入海軍戰斗序列。
這是世界核潛艇史上罕見的速度:上馬三年后開工,開工兩年后下水,下水四年后正式入列。
1981年4月,我國第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成功下水。兩年四個月后,交付海軍訓練使用,加入海軍戰斗序列。
中國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深海,潛伏著中國核潛艇,也深藏著“核潛艇人”的功與名。
“為了工作上的保密,我整整30年沒有回家。離家研制核潛艇時,我剛三十出頭,等回家見到親人時,已是六十多歲的白發老人了?!秉S旭華說。
苦干驚天動地事,甘做隱姓埋名人。黃旭華埋頭苦干的人生,正是中國核潛艇人不懈奮斗的縮影,他們是騎鯨蹈海的“無名英雄”。
黃旭華300字作文素材篇5
花甲癡翁,志探龍宮
1988年,中國核潛艇在南海進行深潛試驗。黃旭華當時是總設計師,知道許多人對深潛試驗提心吊膽,黃旭華當時只說了一句:“我跟你們一起下去?!?/p>
深潛試驗當天,南海浪高1米多。艇慢慢下潛,鋼板承受著巨大的水壓,發出“咔噠、咔噠”的響聲。極度緊張的氣氛中,黃旭華依然全神貫注地記錄和測量各種數據。核潛艇到達了極限深度,然后上升,等上升到安全深度,艇上頓時沸騰了。人們握手,擁抱,哭泣。有人奔向黃旭華:“總師,寫句詩吧!”黃旭華激動之余寫了4句打油詩:“花甲癡翁,志探龍宮。驚濤駭浪,樂在其中。”一個“癡”字,一個“樂”字,是黃旭華一生最真實的寫照。
黃旭華300字作文素材篇6
為核潛艇事業,“人間蒸發”30年
為了祖國的核潛艇事業,黃旭華隱姓埋名生活了30年。他曾40年沒回過廣東潮汕老家,連父母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黃旭華說:“調到北京之前,領導只告訴我到北京出差,我行李都沒帶。家里問在北京什么單位,我一直沒答復。我父親去世時,他只曉得他兒子在北京,只知道他兒子的信箱號碼?!?/p>
1987年,上?!段膮R月刊》刊登報告文學《赫赫而無名的人生》,描寫中國核潛艇總設計師的人生經歷,提到了“黃總設計師”。至此,黃旭華隱秘30年的生活,才漸漸顯露于世。
黃旭華300字作文素材篇7
有一種愛,一生一世的為你好,那就是母愛;有一種愛,一輩子關心你,也不需要你的回報,只要你能夠健康,幸福;有一個人需要你用盡一生一世的感恩,那就是母親;有一個人需要你用一生去銘記,那就是母親!
—題記
今天我看了一場激動人心的頒獎典禮,也就是20_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這個頒獎典禮讓我心潮澎湃。
有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87歲;為了事業,為了中國的發展,他任勞任怨,連回家也很少。也有拾荒助學的“五?!崩先藙⑹⑻m,92歲,老人家庭并不富裕,老人17年幾乎未嘗肉味,沒添過一件新衣,“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舍不得買,卻在貧苦交加的17年里,將自己,辛辛苦苦拾荒的來的錢,毫不猶豫地捐獻給了全國各地的貧困學子。更有為了兒子,愿意付出一切的方俊明的母親,姜春梅,84歲,有一年,有一個小孩溺水,方俊明見了,二話不說一頭扎入湖底救人,不料頸椎骨折并導致高位截癱。母親勸導他,并背了他整整23年。
還有許多許多讓人感動的人物,他們不畏困難,堅持不懈,只為了能夠幫助到別人,也幫助祖國!最令我難忘的還是方俊明的母親。
她任勞任怨地照顧她的兒子,也從不說苦,也從不說累。自從那件事發生之后,方俊明媽媽就一直開導她的兒子,讓他兒子也不再傷心,但是這些年也發生了許多事,方俊明妻子的離開,方俊明爸爸的去世,也對他們的生活有不少打擊。家里的重擔也都壓在了方俊明媽媽身上,她每天起早貪黑,早上五點起來做早飯,晚上等到兒子,孫女都入睡了,才敢漸漸入睡。23年來方俊明的生活無法自理,都是靠母親來背,她為兒子洗衣、做飯、洗腳、擦身子,有時候腸胃不好,大小便失禁,都是母親及時的換洗。
在天氣好的時候,想讓方俊明下樓透透風,散散心,就從二樓,一步一步艱難的背下來,即使再苦再累,都要堅持?,F在方俊明女兒長大了,也找到了合適的工作,方俊明心里也少了一份負擔。但是方俊明最擔心的還是自己的母親,母親已經老了,也漸漸背不動他了,他就是希望自己的母親能夠歇一歇,享享清福。但是方俊明母親并不是這樣想的,她覺得兒子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還是自己照顧的比較放心,只要還走的動,就要把兒子背下去,照顧下去!
母愛是多么的偉大,母愛是多么的無私,讓人催人淚下,看了這次頒獎典禮,我的感觸很深,覺得看的很有意義,也有很大的收獲!
黃旭華300字作文素材篇8
黃旭華,男,87歲,中國第一代核動力潛艇研制創始人之一,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1926年3月12日出生于廣東省海豐縣紅海灣區田墘鎮,祖籍廣東省揭陽縣新寮村(客家人),中船重工集團公司719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總設計師。開拓了中國核潛艇的研制領域, 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4年1月黃旭華當選中國中央電視臺2013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1958年,我國批準核潛艇工程立項。那時中蘇關系尚處于蜜月期,依靠蘇聯提供部分技術資料,是當初考慮的措施之一。1959年,蘇聯提出中斷對中國若干重要項目的援助,對中國施加壓力。毛澤東聽后發誓:“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曾有過幾年仿制蘇式常規潛艇經歷又畢業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黃旭華被選中參研。
30多年中,8個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黃旭華搞核潛艇,父親臨終時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親從63歲盼到93歲才見到兒子一面。
核潛艇是集核電站、導彈發射場和海底城市于一體的尖端工程。中國的核潛艇研制工作是從一個核潛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開始的。
為研制核潛艇,新婚不久的黃旭華告別妻子來到試驗基地。后來他把家安在了小島上。為了艇上千萬臺設備,上百公里長的電纜、管道,他要聯絡全國24個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單位,工程復雜。那時沒有計算機,他和同事用算盤和計算尺演算出成千上萬個數據。
1964年,黃旭華終于帶領團隊研制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1988年,核潛艇按設計極限在南海作深潛試驗。黃旭華親自下潛300米,是世界上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下水做深潛試驗的第一人。
黃旭華曾先后多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全國科學大會獎等,為國防事業、為我國核潛艇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