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時評類作文

| 小龍

時評類作文范文篇1:這也是一種承諾

這是著名歌手劉德華借已故藝人黃家駒所作之曲填詞,并領銜香港眾歌星演唱的賑災歌曲。每每聽到這首歌,總不免心潮澎湃,傾(頃)刻之間我就成了汶川人。

5·12汶川地震過去一年多了,但太多太多的東西我們不能忘卻,也不會忘卻:有舍己救人的英雄,有與死亡之神對持(峙)幾十小時甚至百余小時的堅強勇者,更有全國人民源源不斷的救助物質(資)和愛心,就如前面歌詞所提:讓災區人民盡快過上原來的生活。

我的博客和QQ空間上,有一張圖片,也是全國人民非常熟悉的:一個男子將因地震而亡的妻子挷(綁)在身上,他要騎摩托車將亡妻背回家。這張由CNN記者拍攝的照片,借著媒介和網絡傳遍了神州大地。照片中的好男子——吳家芳的事跡廣為傳頌,一時間有很多人將其奉為偶像,甚至有許多女性“爭嫁好兒郎”。吳家芳也成了因地震而知名的人物,剛建成的地震博物館還將其摩托車永久收藏。

然而,“狐貍尾巴終于露出來了”(某網友語)。在離5·12還沒一周年之際,就傳出了吳家芳的新婚。一時網絡嘩然,指責聲此起彼伏,眾網友憤怒交加,大有被吳家芳忽悠、甩(耍)弄之感。在很多人眼里,吳家芳不再是好男兒,而只是個虛偽的小人。然而,我卻要大聲說不,他依然是個好男兒。

據說地震災區災民的自殺率非常高。分析認為,是因為很多災民還未從親人逝去和財產損失中恢復過來。因此,災區的重建和災民的心理治療成為兩項重要的任務。就如《承諾》所唱那樣:重獲原來的生活。而讓災區人民重獲原來的生活不僅僅是政府的任務,更是全體炎黃子孫應盡的義務。

一年多了,我們仍在關心災區建設,仍在關心災區人民的生活。我們無非是希望災區人民早日從悲痛中走過來。然而我們做到了嗎?就如前面指責吳家芳的網友,他們做到了嗎?

沒錯,吳家芳是英雄,但他也是地震的受害者,他也需要別人關心,也需要別人幫助,也需要重獲原來的生活,早日從陰影中走出來。他結婚是為了得到家的關愛,為了盡量從亡妻之痛中解脫出來。我們又憑什么因此指責他呢?每個因地震而心靈遭受巨大傷害的人從痛苦中解脫出來最好的方法是重新得到家的溫暖,吳家芳結婚我們更應該祝福他,為他高興,而不是指責。

吳家芳不是圣人,也不會像傳說中那樣與亡妻化為飛蝶或星星,他還要生活。

溫告訴災區人民:要好好活著。前面所提的網友的指責豈不是讓吳家芳承受比亡妻更大的心理壓力和創傷?“我要你重獲原來的生活!”不僅僅是唱唱,而是每個炎黃子孫用心的承諾。

時評類作文范文篇2:千年寂寞

一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千百年前的中國人寬袖緩袍,深諳儒學禮數,唇邊是文雅的微笑;一個是當今世界走在最前沿的國家,千百年后高舉自由的火種點亮尖端與新潮。

今日,當這兩個國家相逢于12大文化國家的榜單,我似乎看到那儒雅書生的微笑中竟多了幾分苦澀。

也許是根植得太深,沉淀的太厚,可千年后中國的代言仍是一身已泛了黃的長袍,絲綢的水袖甩不過時光的長河,仿佛中國的光輝只能定格在那個早已遠去的時代。未免太過寂寞。

喧囂卻從大洋的另一岸傳來,金融、影視、餐飲、運動、教育……無不獨占鰲頭。其影響力席卷全球,在當代社會中扮演著領軍的角色,一呼百應。最新、最先進、最權威,這些詞匯往往是美國的聲音。正如他們的文化符號一樣,美國的手指著世界的方向,他們無疑是現代社會的代名詞。

站在太平洋的西岸向東眺望,就像是站在歷史的坐標上眺望遠方。千年過去,原來我們在他人眼中仍站在原地,四顧無人,只有空空的寂寞。

太寂寞了,我們的文化。我們以為新時代早已為我們漆上了嶄新的色彩,我們以為用摩天樓推到四合院就是社會變革,我們以為用滾滾黑煙熏散農田炊煙就是工業化,我們以為用靡靡之音驅逐牙板長歌就是時尚潮流。但我們錯了,我們失去了文物古跡,失去了晴明藍天,失去了京腔韻味,卻沒有換來別人眼中的新身影。而我們取得的種種輝煌成就,卻仍不及外國人心中神圣的大唐帝國。一方面,我們的新文化確實未到世界前列的水平;另一方面,我們對新文化的宣傳遠遠趕不上世界旋轉的步伐。

歷史固然不應丟棄,卻也不能捧著歷史吃老本。作為一種寶貴的文化資源,我們更應該充分地傳承并利用它,讓千年的積淀成為新文化成長的土壤,古為今用,使其不失價值。只有當我們真正以一個與時俱進的大國的身份,在榜單上寫下“中國”二字時,才能化解中國古典文化千年的寂寞。

時評類作文范文篇3:法國是各種思潮和流派的發源地

我們不能說哪個國家的文學比最優越,但法國文學無疑是是第一流的,這是它從17世紀以來就保持的優勢。法國面積不大,不如中國和俄羅斯,歷史也沒有我們這么悠久,但是它的文學為什么這么出名?這跟世界的近代歷史有關。

我們中國有過輝煌的盛唐時期,法國是在唐朝末年才建立的,但是從近代來說,東方落后了,那時還沒有美國,只有歐洲最為發達,而其中最強大的就是法國,文化最燦爛的也是法國。法國17世紀的古典主義文化,在歐洲統治了兩個世紀,在其他國家的上流社會里都以會講法語為榮。

直到19世紀,雨果的浪漫主義,巴爾扎克的批判現實主義,左拉的自然主義,都對整個世界的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左拉雖然過早去世,但是他提倡的自然主義文學一直傳播到拉美、日本和中國。象征主義等詩歌流派也是如此。

法國在19世紀和20世紀都出現了許多世界性的大作家。在20世紀上半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就有羅曼·羅蘭、法朗士、紀德和莫里亞克等,他們都是現實主義作家,影響很大。20世紀下半葉獲獎的都是現代主義作家,例如1957年獲獎的加繆,1964年獲獎的薩特,1969年獲獎的貝克特,1985年獲獎的新小說派作家西蒙等。

從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數來看,法國是最多的,說明法國文學在20世紀仍然對世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總起來看,法國往往是新的思潮和流派的發源地。法國人喜歡新奇和時髦,但是一種新的思潮產生以后,也許沒有多久就被更新的思潮取代了,但是法國產生的思潮和流派卻會在其他國家里存在下去。比如左拉倡導的自然主義文學流派,在法國沒有幾年就解散了,后來在其他國家得到了繼承和發展。

巴黎是時髦之都,是其他城市仿效的榜樣。新小說派的領袖羅伯·格里耶長了一臉大胡子,人家都認識他,但基本上都沒有看過他的書。中國翻譯了他的書,但是除了翻譯者和研究者之外,老百姓一般是不會閱讀的。羅伯·格里耶自己也明白,他在中國比在法國還有名,是因為中國人把他當成了法國的葡萄酒和香水,當成了一種潮流的品牌。法國就是產生這類潮流的地方。

從法國本身來說,50年代流行的新小說派和荒誕派戲劇達到了現代主義文學的最高峰,后來的法國文學就好像進入了低潮,進入了一個沒有中心和旗幟、沒有流派的時代,也就是所謂的后現代時期吧。從杜拉斯1984年的《情人》開始,法國文學、特別是法國小說進入了一個通俗化的時期,每年都有暢銷的通俗小說書出版,現在舊的潮流過去了,新的思潮和流派尚未形成。老一輩的大作家先后去世了,新的大作家還有待產生,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下一頁更多精彩“時評類作文”

p副標題e

時評類作文范文篇4:評價他人的生活

曾經有人比喻過世界上最好看的人是誰?不是碧昂斯(美國的歌星),也不是宋喬恩(韓國的明星),知恥是最美的人。如果一個人懂得知恥,那么他的身上會有一種獨特的氣質,也會格外珍惜自尊,因此他會自覺的維護他人的自尊。既尊重他人,人人彼此尊重,相互接納共同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

尊重他人的人既看重自己的人格,又看重他人的人格,所以我們既要尊重他人,要尊重自己。俗話所的好:“士可殺不可辱。”這句話告誡我們要有人格,誰要是丟了人格尊嚴,那就是自我作賤了。別人自然也就不把你當做人看了。如:春秋時期,齊王派晏子出使楚國。燕子很矮,楚王想趁機侮辱他,叫人把城門關了,讓晏子從城門旁一個五尺高的小門進去,晏子對接待的人說:這是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你們先弄明白,楚國到底是個怎樣的國家。”楚王得知后,只好吩咐打開城門。把晏子迎進城去。這則文中的晏子看重自己的人格,才沒有從狗洞進去。

像楚王這樣的人,侮辱他人則不尊重他人,那就是對自己的不尊重。如果別人只是對我們一點的議論,一點批評就以為是對自己的不尊重,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只能代表別人的意見,未必是正確的。批評是對我們行動的評價,針對的是具體行為具體,而不是指人本身。所以我們對待議論和評論,應該做到:“無則加勉。”議論和批無關緊要的議論就不必認真對待了。尊重他人還可能讓我們養成豁達、開朗的性格。還可以更多的欣賞來自他人的智慧。如:有一次毛主席和婦女代表聚會。一位代表不小心對著主席打了個噴嚏,唾沫濺到了主席的身上。大家都很緊張,那位代表也戰戰赫赫。主席看到了這樣的情形就說:“我連蔣介石都不怕,還怕你的唾沫嗎?你這點威力也太小了,哈哈。”大家見主席似乎絲毫沒有生氣趕忙幫主席擦干凈。主席就用幽默的方式化解了現場緊張的氣氛,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如果我們像主席一樣,養成豁達的性格就會贏得他人的尊重,也會減少矛盾的發生。隨之周圍的朋友也會多了。

尊重他人,要放下自己的身段換位思考。尊重他人學會藥欣賞、接納他人,其次做不損他人人格的事情。在生活中有一些人不尊重他人行為,甚至影響了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

所以我們知道了尊重他人很重要,讓我們一起來遵守這個規則吧!

時評類作文范文篇5:年少得志的紅與黑

對于年少得志的人,成名太早最可怕的地方,是自以為掌握了世界,誰知是被世界掌握了靈魂。

1830年,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司湯達寫了一本名叫《紅與黑》的書,從人性最基本的層面,講了個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年輕英俊、意志堅強、精明能干的年輕人于連,和平凡的你我最大的不同是,這個面容清俊意志鋼鐵的青年夢想家,最大的愿望是出人頭地做精英分子,憑借自己無所不用其極的奮斗,成為上流社會的一員。

于是,每當他站在法國與瑞士接壤的維立葉爾城,望著美麗的杜伯河繞城而過時,胸腔里便激蕩起拿破侖一樣征服世界的壯志。

壯志的底氣是努力,對于沒有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大多數人,勤奮是連接希望和現實的重要路徑。他總是能準確地判斷對周遭人應有的態度,誰是必須謙卑的,誰是需要表現出幾分傲骨的—當然不是真正的傲骨,驕傲不過是一襲金燦燦的袍子,不能輕易脫下,除非遇到那個愿意出好價的人。

甚至,他靠著驚人的好記性流利背下了整本拉丁文《圣經》,于是,在任何場合,他都能夠旁征博引出一段精妙的言論。語言的功用可不僅僅在于應付神學院的考試,它也是實現夢想的捷徑,就好像現在學英語能夠脫口秀全套莎士比亞是件大牛事,或者標準的英式與美式英語代表某個人的國際范兒一樣。

他冒著被抓包和聲名狼藉的風險與市長的太太談戀愛,不是沒有后怕過,只是,收獲和風險猶如一對孿生姐妹,危險越巨收獲越豐。全市最美麗最有權勢的女人,給了他青睞、支持和提攜,他踩著她的裙裾,邁出走向上流社會的第一步。

而機會,永遠屬于有準備的人。

他沿著苦心鋪筑的路,成為真正的大貴族木爾侯爵的秘書。確實,再努力的人也要站隊,也要表明態度和立場,不然,誰給你機會?他的好記性、冒險家精神和靈活的頭腦再次派上用場。在一場只有政府首相、紅衣主教、將軍出席的秘密會議上,他毫無疑問是最合格的書記員與傳聲筒,他把會議內容一字不落記在心里,包括每一個小小的細節,冒著掉腦袋的危險成功帶到國外。

他成了權力階層的功臣。

王子和主教都和他做朋友,拍著他的肩膀與他稱兄道弟,一個如此聰明勤奮充滿正能量的青年,明日之星一樣冉冉升起,誰會不愿意結交呢?

他看起來什么都有了,唯獨欠缺一個拼姿勢的愛情。

愛情是青年夢想家改變命運的又一張王牌,也是他們從一個階級跳躍到另一個階級最便捷的助力器。他布置了一張縝密的愛情羅網,猶如精算他的職場路一樣用心,于是,他順利地成為自己的恩主木爾侯爵的準女婿,獲得肥沃的田產和驃騎兵中尉的委任狀,并且,被授予貴族稱號。

此時,全世界都在他的眼前逐漸鋪展。

少年得志是件美事,一百年后的中國作家張愛玲都說“成名要趁早”。年輕的盛名好像鮮花著錦烈火烹油,與熱烈的青春交相輝映,譜奏出人生最志得意滿的狂想曲。可是,命運好像黃粱美夢一般對他開了個玩笑。

總有人不那么熱衷看到普通青年過上好日子,當然,普通青年得志后,也難免輕浮自滿,招人厭恨。他的前情人市長夫人給木爾侯爵寫了封舉報信,他在無限接近權力核心時,被幾張薄薄的紙打回原點。

憤怒而幻滅的青年買了手槍,跳上前往維拉葉爾的馬車,向正在教堂禱告的市長夫人連開兩槍。于是,一切都完了。

拋卻時代、階級的大帽子,司湯達描述了一個關于青年野心家成功與失敗的寓言,每個年代,都有很多這樣的人,最近的一個,或許是芮成鋼。

芮成鋼究竟做了什么,引發一邊倒的輿論,對他最刻薄的,大多是曾經親密的同行。他的每一個細節都被拿來放大成不可饒恕的錯誤,或者被訕笑成處心積慮后的報應?每個人都在演繹自己的人生腳本。

完美劇本里,一個年少得志的青年,最好謙遜、禮貌、周到、尊老愛幼,成長為國家棟梁全民偶像,這才符合主流社會的價值觀和期冀。假如沒有遵循這樣的路徑,人們會在心里另外為你寫一套劇本:年少猖狂,重重摔倒,前有因,后有果,種種語重心長的議論和關切,多少都摻雜了點“你也有今天”式的快感。

但是,幾乎每個時代的年輕人都不這么看,他們更欣賞才華、出位和個性,需要另一種偶像承載青春荷爾蒙的釋放。于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往往成為青年的偶像,只是,青年從來掌握不了社會的話語權,最多代表某種趨勢而已。

對于年少得志的人,成名太早最可怕的地方,是自以為掌握了世界,誰知是被世界掌握了靈魂。他們高估了自己小瞧了別人,走一些明眼人看得出路數的捷徑,做一些自以為聰明的選擇,在花團錦簇里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棒的,其實依舊是個隨時可能摔倒的邊緣人。

要讓靈魂不被世界拿走,確實要老成點、有閱歷點才HOLD住。不然,沒有領略過名利場的虛情假意和繁華隆盛,會有太多不切實際的幻想,一朝跌下,摔得太重。

芮成鋼,采訪過從尼克松以來所有美國總統、結了八次婚的Larry King,口才了得,和任何人都能聊得起勁,他做訪談節目的特點卻是直接、有人情味與隨機性,即便提問一針見血,也絕不咄咄逼人,反而溫文爾雅,注重受訪者的感受。

Larry King曾經感傷地說起自己人生的遺憾,是或許沒法親眼看到兩名幼子上大學,說這話時,他年過古稀,兩個孩子不過10歲左右。

真正走到巔峰的人,心懷的從來不是大道理,而是樸素的小事情。


61174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