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議論文作文大全
關于議論文作文篇1
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幸福觀。
媽媽的幸福觀很簡單:不需要穿金戴銀,不需要榮華富貴,只要父母身體健康,丈夫事業有成,兒女乖巧,閑來打打毛衣,玩玩撲克,飯前鍋碗瓢盆丁當響,飯后一家人說說笑笑,鄰里和睦——就是媽媽最大的幸福。
爸爸的幸福觀是樸實的:只要父母能夠安度晚年,妻子能夠開開心心,兒女能夠努力學習??瓷狭诵码娨?,爸爸說很幸福;騎上了摩托車,爸爸說很幸福;用上了移動電話,爸爸也很幸福;甚至,我取得了好成績,爸爸還說很幸福;喝一壺酒,炒幾個菜,爸爸說太幸福了——對于爸爸來說,幸福是那樣的多,那樣的樸實。
同學們的幸福是單純的:父母的一個微笑,老師的一句夸獎,朋友一個羨慕的眼神,都足以讓他們高興一天:攻破了一道難題,解決了朋友之間的糾紛,一次小小的活動,都成了千金難買的幸福!
我的幸福觀是無處不在的:早晨到了學校,朋友把洗好的桌布拿來;上課回答問題正確;下課同學們一起玩耍;回家后吃老爸削的蘋果;聽喜歡的音樂;寫一會兒作業;看一會兒電視——都是很大的幸福呀!
“沒有藍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飄逸;沒有大海的壯闊,可以有小溪的悠然;沒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綠——生活中沒有旁觀者的席位,我們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澤、自己的聲音!”
真的,幸福就是這樣簡單,這樣容易得到!朋友,當你明白這些時,你會發現,在不知不覺中,你已經很幸福了!
關于議論文作文篇2
我想用最崇高的話語贊揚您的偉大,話到嘴邊,又不知從何說起;我想用最神奇的畫筆勾勒您的無私,筆在手中,卻不知在哪下筆。最后對您所有的感情都匯聚成一句:謝謝。忍住辛酸,我不哭。因為,媽媽您要求我要堅強。
過去的日子,有太多值得回憶。還記得,那次你要外出打工前的那個夜里,不懂事的我狠狠的與您吵了一架。我傷心的哭著,不停的抱怨您的狠心。您沒有責怪,只是緊緊的摟著我,溫柔的撫摸著我的頭發,耐心地教育我沒有您在身邊一個人該怎么生活。我在心里默默許下諾言:媽媽,女兒將來一定會好好的孝敬您,讓您在人生的晚秋愉快的生活,我一定能做到!
媽媽,您的女兒漸漸長大了。我已經明白,您把世間最偉大無私的愛給了咱們,讓我明白人生的意義、學會處世的道理?!罢l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對您最真實的寫照。雖然,您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但我相信誰都不會輕視您,因為您培育出了一個個為您爭光的好兒女,這光榮背后飽含著您的艱辛與淚水。媽媽,您的女兒漸漸長大了。我現在理解,您毅然拋家舍幼那堅定背后的為難痛苦,背井離鄉的孤獨、老板監工的斥責、省吃儉用的生活,讓我一想就覺得錐心的痛。媽媽,我知道,為了咱們再大的困難在您心中都不值一提。
每當別人稱贊咱們時,您便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可當咱們取得成績向您報喜時,卻愕然發現那汗水已染白了你那昔日烏黑亮麗的秀發,頑皮的皺紋也已爬上您的額頭兩頰。咱們抱怨它們的無情,您卻坦然的說:人老啦!
母親啊!我努力想描繪您的偉大,卻發現自己的筆是那樣的笨拙。也許只有借用冰心的詩句才能形容您的萬一:“母親啊!我是紅蓮,你是荷葉。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p>
媽媽,等您老了,請讓我來做您的荷葉。
關于議論文作文篇3
“書到用時方恨少”——這是一句家喻戶曉的詩。而相比它被人津津樂道的字面含義,我更愿意去探求墨跡之下的深遠。
書到用時方恨少,是一種閱讀精神的詮釋。我向來認為閱讀是一種特殊的交流途徑——它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沒有遣詞造句的拘謹,只剩下單純的、靈魂的交流。認同一個作者,你會沉浸于他的作品,陶醉于字里行間溢出的人格魅力;排斥一個作者,你會對他的文章避之不及,以免深陷精神上的違和感。不需要知曉什么,不需要交談什么,這是精神上的直接溝通。書到用時方恨少,又也許是一種尋知己而不得的失落?
書到用時方恨少,是一種探索精神的演繹。紙頁間的財富永遠無法衡量,它的耀眼、神秘與未知性促使一代代人投入到發掘其寶藏的洪流之中。揭卷而起,便是一方全然不同的天地——又有誰能置此等奇遇于不顧?筆墨間的探索與荷槍實彈的冒險相去甚遠,前者雖沒有后者的性命之憂,有時卻難上千百倍。而在字里行間摸索所帶來的觸動,終究會讓你感受到一路艱辛的價值。它從不曾讓我失望。
書到用時方恨少,是一種感性精神的表述。一個能把書本真正“讀進去”的人永遠不會感到生命枯燥,因為他知道這片蒼穹下最美好的景致已然執在指掌之間。而一個冷情淡漠之人,又怎么可能感受到那最純粹的行文之美?視線掠過墨字,被某一個不經意的語句直擊心臟——這是世上最神奇的情感傳達。然而它的存在,卻顯得那么理所當然。
讀書千遍其義自現,目中見義則心必有感,心有所感則下筆如有神。所謂“書到用時方恨少”,興許就是在這樣珍貴過程中的感悟吧。
關于議論文作文篇4
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在這種狀況下,創新潛力如何、創新成果多少,成為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能否贏得競爭的重要因素;鼓勵創新、推進創新,成為實現發展進步的迫切需要。
然而,干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創新作為探索性實踐更是如此。對于創新者而言,成功是一種考驗,失敗更是一種考驗。沉醉于成功的輝煌,往往可能停歇前進的步伐;走不出失敗的陰影,容易導致錯過成功的機遇。當年,發明家愛迪生為了找到不易燒斷的燈絲,進行了很多次實驗都沒能成功。當許多人為他的失敗而嘆息時,愛迪生卻說:我沒有失敗,我只是又找到了一種不貼合要求的東西罷了。經過不懈的努力,愛迪生最后發明了電燈,用科技為人類帶來了光明。這個故事啟示我們:永不言敗,是實現創新的一個重要條件。
創新不言敗,不是說所有的創新活動都能夠百發百中、大獲全勝。創新是艱難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會一帆風順。創新不言敗,更多的是指一種精神、一種品質、一種追求。
創新不言敗是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就是不怕失敗、敢于勝利。失敗與成功,失去與得到,總是相對的、辯證的。有大付出,才有大收獲;有大境界,才有大成就。成功的創新者懂得成敗的辯證法,懂得“失敗是成功之母”的深刻道理。在創新的過程中,一時一事的失敗是常有的。應對失敗,既不應退縮,更不能失志。因為一著走錯,只要稍作調整,即能夠柳暗花明;屢遭挫折,只要不屈不撓,總能夠走向勝利。真正的失敗往往是敗而失志、一蹶不振,而所有的成功都來自從失敗中奮起、在開拓中前進。
創新不言敗是一種品質。這種品質就是迎難而上、永不退縮。創新之路充滿艱險,但無限風光恰在險峰之上。正如王安石所說:世之奇偉瑰怪十分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在艱難險阻面前,“退”是沒有出路的,“怯”是難嘗勝果的。創新者應有“所當者破,所擊者服”的豪氣,愈挫愈勇、知難而上。在創新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期望到達光輝的頂點。
創新不言敗是一種追求。這種追求就是奮發圖強、開拓進取。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創新,呼喚創新。創新是干事創業者的追求,永不言敗、自信自強是創新者的選取。自信,才能鼓起從頭再來的勇氣;自強,才能激發上下求索的潛能。自信不是自負,自信者有自知之明,懂得揚長避短,不會一味蠻干;自強不是逞強,自強者有清醒頭腦,善于審時度勢,不達目的不罷休。
創新實不易,勝敗乃平常。因此,對于致力創新者,我們就應多一些理解和寬容,努力營造一種有利于創新的社會環境和氛圍。對于成功者,就應獻上美麗的鮮花、給予真誠的贊美;對于失敗者,也就應表達充分的體諒、帶給必要的幫忙。只有這樣,才能使創新的活力競相迸發,創新的成果不斷涌現。
關于議論文作文篇5
一個人的人格修養只要是高尚的,說出來的言論,一定是有別人可以聽信的地方,是對他人有益的,這是真的;一個人如果存心為自己的利益前途著想,一切所做所為都是為了自己,沒有半點替他人謀福利,那是假。真與假或許在當下并不容易分辨,但只要日子一久,所顯現出來的效應,便可知道當時說的到底是真話還是假話。
從歷史上真與假的定義就更容易判別了,一個有愛國之心的人冒死上諫,雖有時不免惹來殺身之禍,但他的事跡卻會永留在世人心中,反之一個奸臣所進的花言巧語,或許收到一時的效益,但在日后為人所不齒,因而遺臭萬年,這是為什么呢?主要是忠臣往往為人民著想,說出來的話對人民有保障;而奸臣老是在想如何增加自己的財富,說出來的又怎會是真呢?
商朝的時候,紂王暴政人民苦不堪言,雖比干冒死上諫,但忠言逆耳,最后被紂王挖出了心;唐朝的時候,魏征上諫唐太宗,每每在朝上當眾指出唐太宗的錯誤疏失,唐太宗卻沒有對他不利,接受他的諫言,開創了“貞觀之治”,兩個人當時都對當時皇帝說了真話,下場卻不一樣,但他們問心無愧,對得起人民也對得起國家,因此他們名留史冊,為世人所贊誦,甚至在魏征逝世的時候,抱著“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的唐太宗為了感念他,還去墓前給他上香呢。
而在秦朝的時候,趙高想測試自己在朝中的實力,因此指鹿為馬,除掉了很多棟梁之材,造成秦朝沒幾年就滅亡了;而在南宋時,抗金名將岳飛正有著直搗黃龍的壯志,然而秦檜為了個人的利益,話了謊話蒙騙皇帝,用了十二道金牌召回了岳飛,用莫須有的罪名,使他命喪風波亭,趙高、秦檜他們想盡辦法,或許權傾一時,但惡名昭彰為世人所唾棄,遺臭萬年。
何謂真?何謂假?真,說了真話對自己問心無愧,別人接不接受都沒關系,只要沒有違背良心;假,說了假話,或許有多大的利益,卻賣掉自己高貴人格。我們做人千萬不可以因一時的利益而出賣了自己良心,要知道說假話所制造出來的“榮耀”并不能光耀門楣,而是一種恥辱啊!
真,有如圣潔的光芒,照耀著大地,亮起了正義;假,有如饑餓的蛆蟲,蠶食著理智!吞去了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