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寫一位名人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寫一位名人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寫一位名人作文(篇1)
在暑假期間,我讀了一本書,書名是《影響孩子一生的100個名人故事》。其中,另我最震撼的一位名人就是黃道婆。要想知道她的故事,得聽我細細得道來。
黃道婆出生于一個窮苦的人家,由于樣不活她,只能被迫賣給富人家。這家主人每天都讓她干非常重的活—一天要拔幾百個棉花球上的刺等一些臟物。有一天,黃道婆實在忍受不了這個重活。偷偷地溜出去,她跟隨一位好心的船夫流浪到一個很遠的地方去了。她住在了一位好心人的阿婆家。她在阿婆家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尤其是一個織布的架子。黃道婆雖然沒有完全靠自己的靈感而想到了改進那種織布架已經是一個超群的女孩子了。她回到家鄉后,制作出了不用手的織布架,還靠自己的努力開了一個屬于自己的織布坊。從此,她久遠大名。
像黃道婆這種年名氣十足的名人不止有一個,他們的精神值得后人學習。希望同學們也看看這本書,一定會對你們大有影響。
三年級寫一位名人作文(篇2)
林語堂曾在東吳大學法學院兼英文課,一次,開學第一天,上課鐘打了好一會兒他還沒有來,學生引頸翹首。林先生終于來了,而且夾了一個皮包。皮包裝得鼓鼓的,快把皮包撐破了。學生們滿以為林先生帶了一包有關講課的資料,興許他是為找資料而遲到了。誰知道,他登上講臺后,不慌不忙地打開皮包,只見里面竟是滿滿一包帶殼的花生。
他將花生分送給學生享用,但學生們并不敢真的吃,只是望著他,不知他葫蘆里到底賣的是什么藥。林先生開始講課,大講其吃花生之道。他說:“吃花生必吃帶殼的,一切味道與風趣,全在剝殼。剝殼愈有勁,花生米愈有味道?!闭f到這里,他將話鋒一轉,說道:“花生米又叫長生果。諸君第一天上課,請吃我的長生果。祝諸君長生不老!以后我上課不點名,愿諸君吃了長生果,更要長性子,不要逃學,則幸甚幸甚,三生有幸?!?/p>
三年級寫一位名人作文(篇3)
楊家將的故事自北宋以來就在民間廣泛流傳,經過無數人的創造和完善,到明末終于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長篇小說。它以歷史上的真人真事為依據,通過描寫北宋時楊家三代抗擊遼國與西夏的故事,為我們塑造了楊繼業、佘太君、楊六郎、穆桂英等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充滿著昂揚的愛國主義激情和有著膽識超群、智勇過人的本領,因而成為中國古典文化里一道獨特的風景。
其中,我最佩服的就是穆桂英了。她大破天門陣,而且還在金山之戰中打敗遼兵,救出楊宗保,使宋兵大獲全勝,不僅如此,她還非常孝順,因為自己的父親穆羽被朝廷誣陷,從那以后,她就一直對此事耿耿于懷。
可是我呢?卻是一個膽子很小的女孩。晚上,每當一有風吹草動,我就怕極了。有時候,我就用被子蒙住頭睡覺,結果第二天早上起來身上全都是汗。
記得有一次,我們老家突然出現了一只賊頭賊腦的老鼠,我嚇得“啊”的大聲尖叫起來,爬到餐桌上不敢下來。我弟弟卻很勇敢,他拿著一把掃帚,跑來跑去地趕老鼠。我真的需要向穆桂英學習了!
三年級寫一位名人作文(篇4)
凡是來過我們學校的人,都說這是一座風景秀麗,古色古鄉的花園式學校。其中風景最美麗的要數操場旁邊的“名人園”了。
進入園中,一顆顆奇形怪狀的石頭首先印入你的眼簾,有的像一顆巨大的雞蛋,有的像一個大面包,有的像矗立在園中的巨人,有的像一顆超級貝殼……這些石頭上還鐫刻著五花八門的石刻釋文:有著名畫家王冕寫的“會稽山水”,有劉宗周寫的“忽逢桃花源落英繽紛,夾岸數百步芳草鮮美”……每塊石頭的題詞都不一樣,真是令人目不暇接。在綠油油的小草的襯托下,這些石頭顯得那么剛勁有力。
名人苑的中心還種著一棵高大的松樹,它郁郁蔥蔥,充滿活力,都說松樹是堅強勇敢的象征,這也寓示著我們蕺小人要向松樹學習,做一棵棵傲然挺立的"小雪松"。
名人苑中的每塊石頭,都蘊藏著一段歷史;名人苑中的每個漢字,都包含著一段文化;名人苑,匯集了我們蕺小的百年歷史,身為蕺小學子,我們為你驕傲!
三年級寫一位名人作文(篇5)
唐朝有個寫詩很多的少年天才——白居易。
白居易五六歲便開始作詩,九歲時對詩的聲韻就非常熟悉了。母親是個慈愛、嚴格又有文化的婦女,充當白居易的'啟蒙教師。
不論白天還是黑夜,她總是拿著詩書教導兒子,不過,孩子畢竟是孩子也有偷懶的時候。這時,母親不去打罵他,而是講道理,督促他把漏下的學習任務一點一點補上。
就這樣,白居易漸漸養成了勤奮學習的好習慣。
有一次,他拿著自己的幾首新作,來到在當時很有名望的詩人顧況俯前,顧況漫不經心地瞟了一下名帖,等他一翻開,眼神就像被磁石吸住了,禁不住韻味十足的吟誦起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好哇,好!能寫出這樣詩句的人,想在任何地方住下去,都不是難事!快請進!快請進!”
看到寫詩的人竟然是一位少年,就高興的與他談起作詩來,不知不覺的就談到了天黑!這一年白居易才16歲。
從此這個會寫詩的少年天才的名字,一下子在長安城傳開了。
三年級寫一位名人作文(篇6)
在我們班里,我最佩服李佳蔚,因為她數學。書法都非常優秀。
我記得數學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道奧數題,讓我們到講臺上講解這道題,可我們都鴉雀無聲,沒有一個敢舉手的,就李佳蔚勇敢地、自信地舉起了手。她站在講臺上給我們講的非常詳細,就像老師在講題。不一會的功夫,李佳蔚就讓我們明白了這道題的做法。同學們禁不住的鼓起掌來。
還有一次,李佳蔚在做幾道數學題,這時一位同學對李佳蔚說我們一起去玩吧!可李佳蔚沒有說話,仿佛沒有聽到那位同學的話,還在用心的做自己的數學題,那位同學只好垂頭喪氣地走了。
她寫的'字就更不用說了——一次,我翻開她的作業本,映入眼簾的是這樣幾個紅紅的大字:你是小小書法家!看到這幾個字的緣故吧,我就仔細地看起了她寫的每個字,端正秀氣,每一筆都能看出她的認真,從她寫的字更能看出她學習的態度。李佳蔚不論做哪門功課都是那么投入,那么認真。難怪老師給她那樣的評價,并把她的作品張貼在宣傳欄里。
這就是我們班的小名人——李佳蔚,也是我學習的目標!
三年級寫一位名人作文(篇7)
我敬佩的那位名人為自己爭過光,更為中國人爭過光,他就是童第周。
童第周十七歲時才入中學,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他平均分才45分,校長勸他退學,在他的再三懇求下,校長才勉強答應讓他跟班學一個學期。童第周晚上的時候,跑到路燈下讀外語、看書,值班老師發現,讓他回去睡覺,可他又趁老師不注意跑到廁所外面去看書。就這樣過了半年,童第周的成績大大提高,數學還考了100分。后來有人資助他,于是他到了比利時留學。
童第周到國外后,因為他來自于舊中國,很不受同學待見。童第周的教授一直在做青蛙卵剝膜手術,可一直沒成功。同學們除了童第周之外,沒人敢做這個手術。童第周發誓一定要給中國人爭光,于是他不聲不響地刻苦鉆研這個手術,終于成功了,教授夸他:“童第周真行!”同學們也改變了對童第周的看法。這個手術震驚了生物學界,童第周為中國人爭了一次光?!拔译m然落后,但是我一定可以通過努力來贏得成功?!边@是童第周在實驗中所說的話。
我們要學習童第周耐心、細心、刻苦、不服輸的`精神,而且不能像外國學生一樣輕視別人。童第周,我們為你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