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漓江抒情的作文

| 國峰

散文常用記敘、說明、抒情、議論、描寫等表達方式。你有了解過散文的寫作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煙雨漓江情散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寫漓江抒情的作文

寫漓江抒情的作文篇1

漓江是美的,煙雨中的漓江更美。走出桂林城外,一副水墨山水畫撲面而來。?。∧鞘俏倚哪恐惺煜さ睦旖忝缊D。漓江,這塊神奇的山水,不知在我的心頭蕩漾了多少個美麗的日子。哪是在吳冠中的《煙雨漓江圖》里,還是在無數個文人畫家的筆下??傊f不清道不明,對漓江的愛慕之情始終是縈繞于懷。

久不見漓江,可并不因之而陌生,就像傾慕心目中的圖騰一樣,并不因為距離的遙遠而生疏。雖然這是第一次拜讀漓江,親近漓江,品賞漓江,可是在我心目中漓江已經品味了千百遍,甚至一萬遍。因此,即使是第一次接觸漓江的煙雨,感觸漓江的山水,可是那樣的感覺,仍然覺得漓江,非常的熟悉,非常的親切,非常的怡人。向往漓江,是多少年之間的夢想,是埋藏在心底的多年的夙愿。常常感覺漓江,正是那煙雨迷蒙中的“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庇H近了,目睹了,可是還是這樣的感覺,我不知何時才能揭開漓江的美麗面紗。

也許,迷蒙一點更好,朦朧一點更好,漓江的美讓我不忍心揭開心中的謎底,我寧愿讓漓江在我的心底,在我的眼底,永遠保持那樣一種影影綽綽迷迷蒙蒙的感覺。于是,漓江,我走近了,還是那樣的一幅美麗的畫,還是那樣一首優美的詩,還是那樣一首惆悵的歌。漓江,你的美是永遠永遠的謎,就像蒙娜麗莎永恒的微笑一樣,耐人咀嚼,耐人品味,耐人向往。

漓江??!我不知是迷戀你那清清的江水,還是迷戀你那秀美的山峰;曲曲折折的江水??!美麗的正像一條飄拂的綢帶,蜿蜒蛇形在崇山峻嶺之間,劃出了一道美麗的弧線。我不知那是漓江仙子地長歌善舞,還是那蓮步輕移,水袖揮舞的仙子們,在敦煌的壁畫上作出的優美的飛天。一道道彎,就是一幅幅奇異的景;一座座山,就是一幅幅奇異的畫。漓江的美,有時讓我感嘆,縱使那些鐘情于丹青之間的大家,終其一生也難以把她的美完全表現出來。于是,這些大家們多是喜歡描摹煙雨中的漓江。是啊!漓江的美也常常使他們迷惑,使他們迷戀,使他們沉醉,使他們保持一種神圣的感情。

是啊!看漓江,就是要隔遠了看,尤其在煙雨中看。那樣,漓江的神韻,漓江的風范,漓江的多姿多彩就更令人向往,更令人想象,難忘??!漓江,就讓你的波濤,讓你的清碧蕩漾在每一個熱愛你的人們的心頭,夢中。

寫漓江抒情的作文篇2

十年后的一個暮秋時節我再游漓江,那是煙雨籠罩的漓江。同行的人一路不斷埋怨怎么遇上這樣的天氣,而我卻想風和日麗下的漓江風景如畫、一覽無余,而煙雨中游漓江又是怎樣一種感覺呢?

暮秋時節,雨總是格外的多。上午我們一行游完蝴蝶泉、圖騰古道、月亮山和大榕樹等景點后,已過了吃午飯的時間,天上早已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我們用完午餐后又馬不停蹄直奔興坪。

一路上據導游講,興坪是漓江沿岸風景最美的古鎮,漓江邊上的一顆璀燦明珠。興坪境內江段長達20多公里,兩岸群峰連綿、奇特怪異、千姿百態;綠水瑩回、青山環列、倒影幢幢;翠竹成林、垂柳依依;泛舟江上、帆星點點,自古以來有山水美麗甲天下的美譽。

到達興坪已是下午4點,我撐傘走出停車場,只見薄薄的雨霧輕輕柔柔地籠罩著興坪,此時她就像一位羞羞答答的美人兒,戴著朦朧神秘的面紗,正喜迎著每位遠到而來欣賞她的游客。雨中的興坪依山傍水,粉墻黛瓦、石板小巷,古色古香。街上游人如織,滿街花花綠綠的雨傘形成一大景觀。商鋪里擺放著琳瑯滿目的旅游紀念品,商家笑臉相迎,讓你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我們穿過小街便來到碼頭,迎面撲來的江風和細如牛毛的雨水撲打在身上,讓我感到陣陣寒意。桂林的雨總是那么纏綿多情,細細的、軟軟的、柔柔的,如煙霧、似薄紗,把漓江兩岸的景色籠罩在輕渺的煙雨之中,使原本清秀怪異的山峰,更增添了一份多情的神韻和神秘的色彩。站在岸邊,雨時緊時疏,一會兒一瀉如珠,急急促促跌落在翡翠般的江面上,濺起一朵朵白亮的水花;一會兒又變成淅淅瀝瀝的小雨,星星點點的雨滴打在水面上形成無數個小水窩,像逆流而動的小蝌蚪,攪動一江清水仿佛在倒流,令人賞心悅目。

4點半,我們一行登上游艇去觀賞興坪十里畫廊最美的景點。隨著馬達的轟鳴游艇逆流而上,江水在我身邊緩緩流過,浪花你挨著我、我擠著你,一路歡歌離我而去。窗外細雨如煙,江面上蒙蒙細雨密密斜織著,輕輕地,細細地,如牛毛在江面上織出一道巨大的帷幕。隨船前行,跟著河流移步換景,古老的自然風景像一幅畫卷慢慢在雨中舒展開:雨中的漓江的確太美了,兩岸平地突起的一座座孤峰像羞澀的少女,披著一層雪白的薄紗半遮半掩如妙筆畫出的一般,挺拔聳立、群峰競秀、千姿百態、俊逸神奇,引起人們無數美妙的想象。有的孤峰像玉筍,有的像螺絲釘,有的像年事已高的老人,還有的則像在草原上奔馳的駿馬,惟妙惟肖,形象逼真。此時,盡管雨越下越密,江風夾雜著寒意陣陣襲來。但我早已坐不住了,起身走出了船艙,清涼的雨絲輕柔地與我相吻,輕輕地撫摸著我的發絲。我冒雨站在甲板上放眼望去,山色空蒙若隱若現,若煙的輕霧繚繞在山水之間,緩緩升騰盤旋,群峰像披上了一層帳紗,亦濃亦淡的白霧,仿佛不是天上飄下來的白云,而是奇特山石幻化出來的煙,漓江兩岸的孤峰就掩映在這白色的煙雨中。江面上也升騰起如霧的煙雨,白色的煙霧好像一條飄逸的云帶,又像一位騰云駕霧的仙子舞動著舒展的長袖。漓江到處都是天然的水墨風景,船行不久,又是一景。兩岸樓閣村舍古樸典雅,江邊一簇簇蒼翠欲滴的鳳尾竹倒映其中,綠樹掩映中雞犬相聞,良田阡陌井然,一幅怡然自得的畫卷。低頭再看漓江的水,漓江的水真綠,綠得仿佛像一塊無瑕的翡翠,清得讓你可以看到江底的沙石。天上細雨如絲,空中云霧迷蒙,江面上籠罩著朦朧的白紗,煙雨灑落在水面上,一陣微風輕輕吹拂泛起層層漣漪。江畔一葉小舟上站著一位頭戴斗笠、身披蓑衣、肩挑魚鷹的老漁翁。此時柳宗元先生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凄美意境在我腦海中閃現,讓人有種“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感覺。我不由自主發出感嘆:好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古老而優美絕倫的中國天然山水畫,真是一江流淌的水,萬千迷人的畫。雨中的漓江如此閑適、恬靜,是任何一幅最美的畫也不可媲美的。它是大自然恩賜的,天然形成的,它能把喧囂的塵世萬物都融化進去,讓你體驗到城市喧囂之外的一種古老的山水之樂,讓人愰忽置身于虛無飄渺的仙境,完全陶醉在這自然的山水畫廊之中,如癡如醉。此時同行的人提醒我游艇已調頭順江而下了,我仿佛如夢初醒。為了選擇拍攝角度,我又登上了游艇的頂層。不一會兒,現在流通的20元人民幣背景圖案——螺絲山、興坪盛景等精華景點迎面而來,讓你目不瑕接、贊不絕口。盡管雨下得很密,游艇二樓上早已站滿了拍照的游客,我舉著像機貪婪地將所有美景盡收鏡中。

暢游漓江,我們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漓江,如有機會,我還會再來!

寫漓江抒情的作文篇3

在水一方,隔岸若水輕煙。

我,著一襲素衣,薄施粉黛,迎著晨涼廖蕭,煙霧迷蒙,獨自佇立在漓江岸邊凝眸。

只見:漓江清澈的碧水,涓綿溫潤,輕霧在青巒間緩緩游過,纏綿不絕。

微風弄影,滴落冰涼水珠幾許,想起“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不由自主,纖纖素手,劃過清清的水面,輕輕蕩開 層層碧波,掬一捧清涼,潤澤心靈的疲乏。

有江風輕輕滑過。

風,輕輕吹,江風調皮鉆進衣領,鼓起一腔的眷戀,眷戀這揮之不去的情懷。

有些地方讓人沉醉,只需一眼,漓江,就是這樣一個地方。

漓江岸邊水悠悠,夢幻的漓江,夢幻的江水,一江綠色,一江霧嵐。

掬一捧清水洗去鉛華,持一幅云水輕抹淡墨,撐一葉竹筏,漓下江中,多想,與你,相約一場煙雨漓江的浪漫。

從竹筏望出去,兩岸已然就是一長卷一氣呵成的潑墨山水畫。而這種美感是最具誘惑力和殺傷力的。

多情的風輕輕地撫弄,霧散云啟,偶露崢嶸。

朦朧的煙雨,含翠的群山,成行的桃柳,搖曳著柔情的顧盼和癡纏的繾綣。望不盡山外青山,一切都是“半遮琵琶半露面”。

漓江若一清麗女子,濯素手于清流,膚如雪凝,伊人如玉。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蹙。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如水的女子,如水的明眸,靈秀而又溫婉,似凌波仙子般清麗脫俗?!耙荒熈制翗诱?,輕花岸柳無邊”,輕輕問一聲:你,可否,看見了岸邊的她在某一個細雨濛濛濕丁香的日子,撐一柄素傘,沿著水墨畫卷的岸邊,翩躚而過,清影如夢?每一天,淡然地行走或停留在紛繁喧囂的日子里,不經意間,就沉醉于這樣的安逸,喜歡上這種源于心底的靜謐,多么想放下一切紛煩肆擾,就這么,與你,靜靜相視一笑。 讓嬌羞暈上粉面,暗香浮動,唯心獨醉。

寫漓江抒情的作文篇4

女孩靜坐在車站的休息椅上,雙眼慌張地望著街上人們匆匆來往著,她感到很無奈,也很無助,因為這是她第一次出遠門。

她出生的地方是一個高原小鎮,那里的藏族人們過得幸??鞓罚⒖雌饋硐駛€藏族姑娘,可她是個在高原上長大的漢族姑娘。女孩的父輩許多年前就在這里定居了。她很喜歡高原上的太陽,潔白的羊群,碧藍的天空,悠悠的青草地,那里很美。

02年的時候,女孩所在的小鎮因為豐富的地域文化和獨特的藏色建筑而被國家列為“全國十大名鎮”和“AA級”風景區,她很高興,在這里生活的人們都很高興。為此,鎮長還舉行了三天三夜的慶祝大會,并由他為小鎮定名“格薩拉”,那時這個女孩只有八歲,才上小學三年級。

隨著全國旅游熱的升高,來格薩拉旅游的人漸漸多了起來。于是,年僅八歲的女孩獨自一個人常常帶著游客給他們介紹小鎮的歷史和風景點,還帶著游客們去她的小家,母親總是很高興很熱情地接待這些游客,可她父親卻不喜歡她這么做。

女孩第一次接觸到了那么多的從外地來的人們,她很樂意做他們的向導,她純凈的心靈里從來都沒想過要向他們索要什么,她總是微笑著,一直感覺生活都很快樂。

漸漸的她帶的旅游團越來越多,由于年紀小,大家也很喜歡讓她帶著,游客送給她的紀念品也越來越多,每次這個時候,她心里都歡呼雀躍,感到無比幸福。

接觸的人多了,她也漸漸看清了一些人的丑惡嘴臉,她在小鎮當了四年的業余小導游,就這樣平平淡淡的度過了小學時光。

寫漓江抒情的作文篇5

第二年的秋季開學時,她突然出現在了校園,她又變了,女孩不再抽煙喝酒,打架鬧事了,她做起了她的好學生,雖然還有嘲笑她的男生,她都以微笑面對,因為,女孩已經放下了,很快,女孩踏進了高中的大門。

上高中時,她又換了個地方,來到了這座城市下屬的一個縣城中學。那里的孩子誠實可愛,她覺得她又回到了小時候。

高中時寄宿在學校,每個周末,她很少回家,因為她住在她姨媽家,而不是自己家。畢竟不是自己家,總是缺了那一份自由,這兒離家更遠。

在姨媽家的時候,她總是在一個很寬大的房子獨自一個人看書架上的書籍,因為太安靜了,靜的讓人有點喘不過氣來,女孩總會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沒人會理解她的心境,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懂得就好。每每這時,她總會打電話給遠方的父親,母親,每說起這些,她母親總說姨媽家跟自己家一樣。漸漸地,她也不再向她家里人打電話了,偶爾想家時,她總是一個人悄悄的流淚,她很懂事,知道家里人供她上學不容易,這些女孩都知道,可女孩除了在外讀書,這種無奈的心情又有誰會理解呢?

其實,女孩上初中的時候,有點恨自己的母親,后來的后來,她漸漸明白,既然母親把她送到外地,其意是讓她有個好前途,讓她學會堅強,于是,她什么都明白了。

寫漓江抒情的作文篇6

女兒游桂林,陽朔,發來美照,勾起俺的深深的回憶。記得那是1988年的初秋,俺單位4人去外地觀摩考查。下午4時多的火車,直奔桂林。隨著車輪框啷框啷的響聲,望著窗外一望無際的沃野,天藍地綠,真壯觀。到桂林已是凌晨,街上依稀閃著燈光,在朦朧的月光中,看得到雙塔的身影。我們往在兩江四湖旁的酒店。白天觀賞了市景,品嘗了桂林小吃,特別是米粉,青菜肉絲,佐料齊全,一上桌,就香氣撲鼻,引來食欲。街上不時走過的人們,那民族股飾,五顏六色,好看極了。但見路旁就有小河流水,綠樹成蔭,天空飄著白云,不時飛過鳥兒,啾啾的似在歌唱,好象也歡迎我們這些遠方的客人。

晚上,我們踏著月色,繞著榕湖踱步,只見月光與燈光,交相輝映,在湖面上投射出璀璨的倒影。亭臺樓閣比比皆是,步步是景。湖上不時吹來陣陣清風,吹走了疲憊,使人心曠神怡。

次日,俺們就坐在了游漓江的畫舫船上,順流觀賞奇景美山。確實名不虛傳,桂林美,陽朔漓江更勝如天堂。遇龍河是陽朔秀美的最好詮釋。水確實夠綠,難怪文人說過漓江水綠映藍天啊。群山依江水而兀立,江水似鏡,碧綠清澈,小魚悠然游著,水鳥在拍打著浪花。船在漓江行,人在畫中游。美麗的山野,稻穗拂動,是一道靚麗的風景。遠遠望見當地人們在勞作,好一幅美圖。在船上,船家還炒了一盤田螺,辣絲絲,真甜美。遠處督見象鼻山,大象鼻直插水中,似乎將碧水灑向身后的良田。好一幅山水漓江圖啊,真美!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更比桂林強。此刻,我身處這青山綠水之中,不禁溶入到這鬼斧神工的美景里,不禁贊嘆大自然的神奇?,F如今,景點增多,俺只留憶那原汁原味的山水,似未雕琢的美玉,永在心田。

寫漓江抒情的作文篇7

其實,到了漓江,我已沒有任何想象可言。一是古往今來描寫漓江的詩詞幾乎把對漓江的想象寫盡了;二是受這些既成想象的影響,后來者基本上對此已經失去了自己特有的想象。待我乘船經過自桂林至陽朔這一段83公里漓江的黃金水道后,我先前滿懷信心、信誓旦旦對漓江山水要進行一番創造性摹寫的想法,已經變得灰飛煙滅或是化成了泡影。沒辦法,誰讓我是個后來者呢。

但是,后來者也有后來者的好處。后來者可以對先行者的做法做出比較和驗證,甚至能夠挑剔或批判。這是必然的,這也是后來者在不自覺中完成的一項思想活動。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代大詩人韓愈在《送桂州嚴大夫》這首五律中的頷聯,歷來被當作贊美漓江山水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為世人所稱頌?,F在,當地旅游部門把這色彩艷麗的詩句印在旅游紀念品上,以此作為對桂林的有力宣傳,或是以此來提升風景名勝的文化內涵。無疑,韓愈的詩句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真要對韓愈的想象細究,我以為完全可以對這兩句詩提出質疑。一個“青”字一個“碧”字,雖然寫出了桂林山水的秀綠,可是韓愈的整個想象卻顯得脂粉氣十足而且過于小氣。“青羅帶”不過是綠色的質地稀疏的絲織品而已;“碧玉簪”不過是古代插在女人秀發上的一種小飾品。在這里,寬闊深厚清澄的漓江被比喻成為一條曲折盤繞的綠色衣帶,一座座青翠秀美的山峰被微小為女人簪子上的綠色玉石。想象倒是想象了,可是這樣的想象卻減少了漓江山水本身的意蘊,使漓江山水的自然之美大打折扣。這也“應驗”了后來有人說過的一句話:任何比喻都是蹩腳的。現在,依我看來,韓愈關于漓江山水的想象絕不是最佳的想象!

在一些摹寫桂林山水的古典詩詞中,有些看似毫無想象的詩句倒是寫出了其特點。宋代詩人劉克莊的“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同樣堪稱為名句,這是詩人用飛翔的想象俯瞰描寫的結果。當然,詩人不會一眼看到“千峰”,完全是想象化的虛指。詩句不用修辭化的想象,而想象自在其中。清代的著名詩人、學者袁枚所作的七絕《由桂林溯漓江至興安》“江到興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睂⑶嗌骄G水的漓江風光和水中倒影生動地描繪出來,全無修辭性想象,但清新流暢,非常美妙。

到了現代詩人賀敬之這里,他這樣謳歌了桂林的山水:“云中的神啊,霧中的仙,/神姿仙態桂林的山!//情一樣深啊,夢一樣美,/如情似夢漓江的水!//水幾重啊,山幾重?/水繞山環桂林城……//是山城啊,是水城?/都在青山綠水中……”(《桂林山水歌》)詩人極盡想象之能事,以虛寫實,很得桂林山水的神韻,提升了其空幻之境。

不論如何比較和驗證、挑剔或批判,到了桂林,只要進入黃金水道,大部分游人都只能沿著先人的想象來欣賞這山水奇境。一路上,導游向我們指點著九馬畫山、鯉魚掛壁、神筆峰、烏龜爬山、青蛙跳江等眾多的景致和形態萬千、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的山峰。可是,在這晴朗的天氣,我卻沒有進入山托水、水浮山的“船在青山頂上行”的神奇境界。

還是臨行之時,我一腔熱忱滿懷期望,想投入纖塵不染的漓江山水之中,想用我曾想象中的青山綠水,沐浴一下我這世間疲乏的生命和難以超拔的塵心,但是結果卻多少有些令我失望。此時正值五月,漓江之水卻沒有絲毫的澄碧之境。導游告訴我,幾天前這里剛剛下過一場大雨。大量的雨水順山流淌匯聚到漓江,原本澄澈的江水一下子變得渾濁而泥沙滾滾。清潔的畫面,綠色氤氳的山峰,一葉行駛的小舟下,空闊若無的江水,就這樣發生了變化。

由于這眼前的江水,我原先設定的整個桂林山水的空濛想象一下子受阻。關于兩岸的喀斯特地貌,盡管先人的想象已經應有盡有,可我還是用科幻世界、影視中的宇宙星球來感覺它的神秘而幽靜。但是,關于江水,由于此時沒有了“情一樣深啊,夢一樣美”深切動人之處,我就更加可以不遵循先人的想象,另辟蹊徑,而探尋與自己生命相通的感覺。

回來后的一段時間,因找不到對漓江的特定想象,心有不甘!渾濁的江水不時地在我的思緒中翻滾,以至我無法對它割舍甚至驅之不去。一條江水可以臻于化境,但也有濁浪滔滔之時。它讓我遇上了,它讓我趕上了,它和我中年的歲月如此合拍,我要與它幾乎融為一體。是的,生命可以是一條河流,尤其是這樣的河流,不時出現清澄,不時匯入世俗的力量一瀉而下?,F在,如果讓我想象當時的漓江的話,我寧愿說,這是我狂野的生命,這是我一段泥沙俱下的歲月,渾濁而有力。

寫漓江抒情的作文篇8

我的故鄉在桂林,我愛故鄉的漓江。

春天的漓江,無需冰鎬的敲擊,積雪與寒冷已被溫婉的春天拾去了。暖暖的陽光下,鮮活的生命一瓣一瓣張開。林間的一群小鳥,把封存了一冬的心愿播進蘇醒過來的漓江。綿綿細雨,草地的裙裾染綠了,催開了含苞的花蕾,緊斂的蝴蝶翅羽抖開了,鳥兒卷曲的歌喉圓潤了,風是細碎的,涓涓江水也是細碎的。春天,江水流碧的春天,生命貯滿力量、搏發的春天。

夏天的漓江,如一首熱情奔放的抒情詩。夏天的漓江是騎著風瞬息萬變的云; 夏天的漓江,是跨著霧和暴雨搏擊的雄鷹。他騎著快艇,水擊十里;他生來熱愛音樂,十里濤聲伴他甜甜入睡;他愛散步,滾滾江水,是他豪邁的步履。夏天以燦爛的彩霞,贊美漓江的生機;夏天,用淋漓的陣雨,沖洗漓江的污濁。漓江啊漓江,他仿佛到了成熟年齡,漓江啊漓江,他已經獨具英雄的個性!

秋天的漓江,如一首風韻質樸的敘事詩,桂花開了,漓江兩岸沁人心脾的香味讓人陶醉。這堅硬明朗的金屬般的秋天,讓我們從微涼的秋風中認知漓江,讓我們從的桂花香新意中認知漓江。青山在退,遙遠的盤結著平靜的黛綠。江水如鏡,在江中寫著無人知曉的行書。它是一首小詩,曲折但明快,用以描繪純凈的漓江。我的扉頁是空的,只因我愛漓江之深沉,以我全部的虔誠與敬畏。

冬天的漓江,如一首含蓄深沉的哲理詩。冬天來了,像封面般裝訂漓江。漓江兩岸,樹都脫盡了葉子,樹枝沒了樹葉的裝扮,格外晴朗,堅實,交錯的樹干立在漓江兩旁,在北風中翩翩搖曳簡潔而精干。江水還是那么的清,但比起以前,變得更加的寒冷、蕭條、曠遠、孤寂。

漓江四季都很美,如畫一般,我們大家一定要把漓江建設得更加美麗!

寫漓江抒情的作文篇9

對漓江的神往源自賀敬之的《桂林山水歌》:“云中的神啊,霧中的仙/神姿仙態桂林的山!情一樣深啊,夢一樣美/如情似夢漓江的水!”當年女老師用那學院派的字正腔圓和磁力十足的音色把這首音樂般的詩歌誦讀得泉水叮咚時,一幅幅獨特的山水畫便深深地印在了自己的夢中。

夢幻的期待,是無法按捺的情懷。今春我終于走近漓江,那天正趕上下雨,煙雨漓江據說是最美的景致。游輪上,我不敢有一絲走神,生怕疏漏了哪怕是一處景象。在時斷時續的雨水中,漓江的姿色盡收眼底。

漓江的水是靈性、多情的。晴天漓江,水靜如鏡,“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她在流動”。當雨點落下,濺起無數小水花。而黃布灘清澈澄碧的水,更是將漓江邊的群峰倒影演繹到極致,它將兩岸人稱“七仙下凡”的七座大小不一的山峰攬入自己母親般深情的懷抱,引得人目光在山峰、倒影中來回游移,恍有:不期七仙出浴時,疑到人間仙境游之夢幻般的感覺。

漓江的山是嫵媚、詩意的。那神姿仙態的山峰,或遠或近,或高或低,找不到一處生硬的線條,只有一片青黛掩映。那渾然天成的寫意,或虛或實,或輕或重。九馬畫山、五指山、童子拜觀音、神筆峰等無數靈秀的山峰,優雅地激起浪花的意向。而九馬畫山山腳那似兩匹對稱的飲水馬,讓我頓悟:不飲漓江這靈性的水,山,哪會生出這多靈氣的詩篇,千古傳誦呢?

煙雨漓江更像是風情萬種的少婦。綿延的水脈是她起伏的胸懷,如鏡的清流是她柔美的臂彎,岸邊搖曳的鳳尾竹是她柔順的發絲,春雨滴在發梢,宛如水晶珠鏈。倘佯在身邊的霧氣或濃或淡,一如她繚繞的襟紗。霧氣如風隨形地變幻著,猶如漓江在優美地舞蹈。這樣的漓江啊,時而羞澀,時而俏麗,時而尊若貴婦,時而樸如村姑。當你回首,漸遠的漓江仿佛用那如練的臂彎,輕巧地撩起了飄逸的秀發如孔雀開屏,在回眸的剎那,淋漓盡致地向我展露著她秀美的情懷……

“意滿懷啊,情滿胸/恰似漓江春水濃!”漓江這靈動又迷離的春意充盈在心,像機這有限的方框怎能鎖定那無限的旖旎風光?不如打開心靈的鏡頭吧,把這山這水的妖嬈攝在靈魂的膠片上,在時光的顯影液中洗出其裊裊娜娜的風姿,永駐我心。

寫漓江抒情的作文篇10

我上中學讀到“桂林山水甲天下”之冠稱時,心里揣忖,有朝一日一定飽覽一番。參加工作后,趁學習之機,圓了這場情縈悠遠的美夢。桂林山青、水秀、石美、洞奇,這四大特點足以概括其旖旎風光。它以秀麗無雙的絕景,贏得世人的青睞。我尤為鐘情的是秀水,這恐怕是我生長在海邊與水結下深深的情緣之故。所以在桂林游覽時,決意暢游漓江。

清晨,旭日初升,瑰麗的霞光,驅散江面上彌漫的霧氣,把漓江兩岸的竹林、村舍、山峰映照得分外清新、綺美。我們用過早飯,登上旅游機船,從象鼻山順流而下,直奔陽朔。俯瞰漓江,迂回盤曲,酷似一條碧綠綢帶在中國嶺南山系西南部,扼湘桂走廊南端飄舞。江面經常被輕煙薄霧籠罩,給人以神秘莫測之感。

漓江的水十分清澈,猶如一條綽約多姿的璀璨的水晶帶。魚蟹游弋,色彩斑斕的河石,盡收眼底。隨著輪槳的啟動,碧波蕩漾,我們不斷讀到:兩岸峻峰突兀,若駝鳥,若雄獅,若犀牛,若馬群,若利劍,若金字塔;江中嬉戲的魚群,驕橫的河蟹,膽怯的河蝦,漂浮的水藻,歷歷在目;山上青翠挺拔的樹林,崢嶸的毛竹,隨風搖曳,一片蔥蘢;岸邊沃野,稻花花飄香,百花競艷,燦然若錦。這些奇偉陡峭的山峰和肥沃富饒饒的岸邊均披上盛夏的綠裝,一派蒼翠欲滴的景象展現在游人面前。漓江無須濃妝。也不需淡抹,它獨具一種天然的粗獷雄偉的綺麗風光。泛舟江中,但見群山迭嶂,怪山嶙峋,木排竹筏,時現時沒,令人有“船在畫中行”之感。

游船順流而下,綿亙不斷的奇峰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兩岸的農舍、村落,不時冒出縷縷炊煙。山上的對梢被朝霞涂上了一抹胭脂。一窺驕陽從云隙間射下的一束束金光,照耀著悠悠碧水,波光粼粼,熠熠生輝。游船經過九牛三洲時,水面廣袤,流水汩汩,宛如輕紗飄舞。進入黃布倒影山時,江水迂回,一位女士哼起“山不轉那水在轉,水不轉那云在轉……再長的路程,也能繞過那道彎”這首曾經唱紅大江南北的水調歌曲。這時,一行白鷺從我們的頭頂掠過,“啾啾”的旋律在它們的鼓翼聲中,越來越激蕩著我,分明是向我們訴說它們不甘寂寞,沖破孤獨油然而生地對生活的向往與呼喚。

我們來到楊堤,岸邊有一群壯族姑娘在洗澡、搗衣、戲水。我們在船舷欄桿凝目注視:只見一位妙齡少女,穿著濕透的衣裳,那齊胸紗籠,緊貼著曲線婀娜的身軀。她一邊慢步跑著,一邊旋轉著。濕淋淋的長發在午風中飛舞,水珠濺向四方。倏地,她坐立在水中,似乎有點含羞地回避游人對她投來的眷戀的目光,一朵“出水芙蓉”凸現在男士們的視線中。這種穿著彩虹般壯袍的女子在市井里是十分罕見的。故此,她以女神般不可抵御的誘惑迷住著多少個怦怦律動的“君子”心。然而,在我的眼前不光是少女突然飄逸而降,而是令人眩暈的美麗之水。巍峨多姿的山峰和沉默無語的翠竹,仿佛不動聲色地俯視著我們的表情,一切盡在無言中。

漓江是一首優美悠揚的暢想曲:只有天籟,只有柔柔的風,只有潺潺的水,日夜地奏著婉約而純靜的歌。我為我們的祖國能擁有這樣一條人類絕無僅有的漓江而感到榮光。我無法想象在那無數年代以前?;鹕降谋l,地殼的變遷,那種“天神發怒”之舉,使滄海桑田,辟成一條亙古緩流的“麗江”。我們在羨戀和贊美中,游船已穿過白虎山、九馬畫山、螺絲山、龍頭山、書童山等。令人想起唐代詩人李白詩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p>

漓江之水,遠不能概括為清盈富麗,只道為晶瑩如玉,透明如冰。朋友!你可俯下身掬一捧水輕啜一口,有如飲母乳,甜徹已肺的欲仙感覺。我常常凝視明鏡般的江面上流動著的云霞,這是熱帶特有的云彩;起伏著色調豐富的樹林,金黃的葸竹。深紅的戶葉,絳褐色的桑樹,在水中點燃了火焰;一幀山光水色的彩墨畫巨幅倒映在水中,好一派瑰麗、變幻莫測的畫卷直逼眼簾。我詫異地想,這難道不是我們對水的鐘情、山的寄望嗎?唐代詩人韓愈游漓江時,寫下這樣的詩句:“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蹦涣钊藟艋昕M繞。心醉神馳。流連忘返。

寫漓江抒情的作文篇11

清晨,當一座座俊秀的小山若隱若現地凸現在晨昏中的霧靄時,我們走進了桂林。臨近的欣喜驅散了一晚的困睡與疲倦。

從地圖上看這里的奇特布局是“水繞桂林,山圍陽朔”。狹長的漓江河道涌動著歡暢不息的漓江水,這里蘊蓄了漓江的精魂,那潺潺流動著的江水就像一曲曲清脆的壯族山歌,唱出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墨綠色的漓江水映襯著形狀各異、層巒疊嶂、秀麗俊逸的小山,把那種精致靈秀之美發揮到了極致。我想,再沒有哪個地方的山水更能代表“靈秀”之精魂了。

桂林山水的靈氣體現在她的一靜一動之間。整個桂林城仿佛都在呼吸著這里的山水傾吐的氣息。淡淡的清氣沁人心脾,舒緩著旅人的疲憊,平息著游客心中的煩躁。我想,那些整天生活在名利場上的人,來到這里也應該會被這里奇異的山水感化,變得悠閑而又自在。你看那滿大街的游客,穿著當地具有民族特色的衣裙,踏著一雙拖鞋,悠閑地走在街上,頗有夏天的感覺。我想,是這里的山水給了大家一份閑適之感,這里沒有什么主流與非主流,她兼容并蓄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文化,沒有人會議論你身上那奇怪或者是大膽露骨的服飾。因為這里還是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之所。

我們住宿的地方是陽朔,這里最開始只是一個不為人知的小縣城,后來人們發現了它的美,于是,它被開發成了一個旅游小城市。雖然面積不大,但到處都體現著它的精致小巧。這里的街道很干凈,兩旁的建筑都不超過六層。雖是現代化的建筑,但外觀的裝飾都很具有民族特色,頗有江南水鄉小鎮的感覺。住房的窗戶開得很大,窗沿像是用黑色的漆木裝飾而成,有一些簡單的鏤空圖案。屋檐也很像小民宅的'瓦檐。即便是經過了雕飾的建筑,你不會感覺到有做作或者是不和諧之美。相反,這種沿街的建筑體現了一種落落大方之美。這和許多旅游景點的矯飾是不一樣的。

夜晚的西街是這里最美的一條街道,這條街延伸逡繞在小山腳下。黃綠的燈光影射在小山上,給秀麗的小山平添了一種朦朧魔幻之感。街上陳列著各色民間飾物和民族服飾,咖啡廳里浪漫的燈光,中國菜館里的熱鬧喜慶,各種西式的餐館酒吧傳來的搖滾和吉他聲,相互融合,各種不同的文化元素在這里碰撞,好不熱鬧。

這趟行程最愜意的莫過于漓江水上之行了。我們乘著竹筏沿著漓江水逆流而上,頗有“小小竹排兩岸游,巍巍青山兩岸走”的詩情畫意。我們赤著雙腳感受漓江河水的清涼與舒適。浪花濺進竹筏,濕了我們的衣襟,有時打在胳膊上,有時濺到臉上,給我們一個清涼的吻,好不活潑可愛的漓江水。而兩岸的青山更顯出了她的秀麗與嫵媚。她們靜靜地立在水邊,雖是沉靜,但每一座山都有她優美動人的姿勢,有的像是一個斜側著身子的,掩面含羞的少女。有的像一個懷有身孕盼歸的漁婦。還有的像一塊齊整的屏風,甚至像駱駝,像慵懶愜意的烏龜。各種形狀盡顯著喀斯特的神奇景貌。桂林的山的特別就在于她沒有巍峨浩瀚的高峻挺拔之勢,沒有五嶺逶迤連綿不絕的壯闊。她是一個個分割的整體,不高也不險,就像是江南水鄉的女子一樣,儀態萬千,風姿綽約,令人心生愛憐,好不心動。無怪乎人們說“桂林山水甲天下”,也無怪那么多人發出嘖嘖的感嘆,期待下次與桂林陽朔重逢。更難怪還有一些人就此駐足,留在此地繁衍生息。我感嘆漓江之美。當我躺在竹筏的竹椅之上,情不自禁地閉上雙眼,感受著漓江的清風浩氣時,我心中燃起了一個小小的期盼,我希望漓江之水可以沖淡我心中的壓抑與煩憂,帶著我穿越漓江的萬水千山,感受她的風情萬種。

當我踩著自行車穿越鄉村的阡陌小道,來到月亮山腳下,走進大榕樹景區———劉三姐故居時,我的思緒馬上散開了。這棵古老的大榕樹是劉三姐與阿牛哥定情的地方,它是見證他倆穿越愛情的重重阻隔,連接兩顆心的月老。榕樹旁的河岸是三姐的對歌臺,我的眼前馬上浮現起他們月下對歌的情景,還有那些至今被傳唱著已成為經典的山歌。但是這里滿滿的圍觀的人群和喧鬧,卻讓我很難走入那種浪漫的意境,現在的游人來到這里關注得更多的是租民族衣服瘋狂拍照,雇輛竹筏在水上玩耍。而劉三姐的山歌與故事恐怕就要受冷落了。難道這就是時代的不同?對岸的三姐故居已經被新式的民房替待了,也難怪游人們想不到這里是劉三姐的故居。

這次陽朔漓江之行很難忘,我期待與陽朔漓江的再次重逢。

200970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