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學生隨筆作文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蘊藏著人們共同擁有的文化遺產,例如:夏、周、商三代國家的出現和發展,農耕文化,許多古人的遺址等等。歷史也是民族賴以認同和團結奮斗的精神基礎,歷史需要我們肩并肩去守護它!
回首歷史,中華文明的拓展,大一統帝國與多民族融合,繁榮昌盛的隋唐文明——這些我們中國歷代走過的旅程仿佛還歷歷在目,揮之不去。不過在這些我國古代繁榮景象的背后曾不知有多少慘不忍睹的事件在上演:黃河流域中為了爭奪土地、財務,部落間經常發生戰爭;秦始皇期間,濫用民力,使民不聊生,秦二世即位后,更加昏庸,最后爆發了農民大起義;商鞅變法,卻遭酷 刑而死……
歷史是如此的深重,歷史是如此的燦爛。腳下的每一步路,似乎都成了對時間和空間的穿越。在現代,從古代流傳下來的遺產少之又少,如果我們現在還不保護它們,那我們中華兒女豈不是太對不起以前的辛苦勞動者了嗎?古老的中華民族,面對頭頂上的那片天空,迷惑,畏懼,無奈而又向往。誰會想到千百年后的文化遺產,會成為中華兒女探索的終點呢?
作為新時代的莘莘學子,我們更應該認真學習我國的歷史文化,多關注我國的民俗傳統,積極投入到保護中國文化遺產活動中,貢獻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中華文化遺產一定會得到保護和發揚!
遺產已經成為歷的耀眼明珠,我們絕不能讓它停留在現在,停留在歷。讓文化遺產成為一幅壯美的畫卷,一如譜寫在曠野的詩篇!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學生隨筆作文篇2
在甘肅省敦煌境內鳴沙山1600多米長的陡崖上,密密層層地建造了700多個洞窟,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它是由建筑、繪畫、彩塑組成的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殿堂,是敦煌藝術的發源地。
敦煌莫高窟保存著2000多尊彩塑。這些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有強壯勇猛的力士,還有一尊長達16米的臥佛。那尊臥佛側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安詳。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讓我們不得不贊嘆古代藝術工匠高超的。技藝。
敦煌石窟藝術中數量最多、資料最豐富的部分是壁畫,西方學者稱其是“墻壁上的圖書館”,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這些壁畫畫在洞窟的四面墻壁上、佛龕內,壁畫的資料豐富多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你看那些飛天儀態萬方,多么美??!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琴弦;有的彩帶飄飛,漫天遨游;有的閉目凝視,側耳傾聽……飛天是由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是多種文化的復合體。如今,飛天已成為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成為敦煌藝術的標志。
敦煌莫高窟與山西大同云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它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歷史最長久、資料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佛教和石窟藝術寶庫。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真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學生隨筆作文篇3
世界上有八大奇跡,又宏偉壯觀的埃及胡夫金字塔;又神奇的巴比倫空中花園,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龐大的秦始皇兵馬俑。
的兵馬俑非秦始皇兵馬俑不可,我們最早發現的一號坑,東西長二百三十米,南北寬六十二米,大約深五米。一號俑坑的左右兩旁也有兩個兵馬俑坑,就是我們的二,三號坑。這三秦始皇兵馬俑被公認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兵馬俑個個栩栩如生,一行行,一列列的兵馬俑陣勢磅薄,有的身穿戰袍,手持弓 弩,是百發百中的弓箭手;有的頭戴長冠,身穿戰袍,戰靴,手中握著寶劍,是沖鋒陷陣的士兵……除了樣貌,他們的神態也不盡相同。有的怒目圓睜,仿佛要更敵人決一死戰;有的顯得十分悠然自得,也許是剛剛獲得勝利,還沉靜在勝利的喜悅之中;有的眉頭皺成了疙瘩,也許是大敵臨前,有些不知所措;;有的低著頭,若有所思。大部分士兵肅然屹立,神態堅定又勇敢,好似整裝待發。
有一個俑,他十分與眾不同,這就是銅車馬。它寬7.8米,徑深8.8米,它的工藝之復雜,做工之精巧,體現了工匠們的高超技術,實在是巧妙之極!銅車馬上面還罩著一塊類似龜蓋狀的棚蓋,車主可以坐著,也可以躺下,非常寬敞,舒適……
這是秦始皇兵馬俑,以上所寫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巧妙之處等著被人發現,我為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感到驕傲。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學生隨筆作文篇4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不到劍門關,你永遠不知道這句話的含義。劍門關是國家五A 級旅游景區,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森林公園,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全國100個紅色經典旅游區之一。
劍門關位于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城南15公里處,關風景區由劍門、關翠云廊兩個緊鄰的景區組成,總規劃面積達84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達6平方公里,觀賞景點三百個。
劍門關的主要景點有:劍門關、劍閣道、七十二峰、鳥道、玻璃棧道等。劍門關是蜀道一個關隘,兩側絕壁連綿,易守難攻。劉備為匡復漢室曾多次往返此道,后諸葛亮壘石為關,將此處作軍事要塞,駐守士兵。蜀將姜維曾以三萬之兵拒魏國十三萬之兵于劍門關之外。如今這里新建有雄偉的關樓,詩仙李白游歷劍門關,曾寫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壯麗詩句。
劍門關的路邊,懸崖旁,石壁上,深谷中的奇石,數不勝數,可真是形態萬千。在參天大樹中,連理樹最有意思,它的主干離地面不高,便分成兩根,筆直的,有八 九米高。奇怪的是這兩根主干需分卻合,緊緊地依偎在一起,像一對恩愛夫妻??吹竭@我不禁想起“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詩句。劍門關的奇石和黃山奇石,有點相似。聽人說:“不知過了多少年,那塊石頭還是那樣,人稱是從邊飛來的神石,名叫飛來石。”
早在唐代之前劍門關就已存在,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景點。如今,劍門關更是文化遺產重點地,以雄、險、奇、幽聞名于后世。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學生隨筆作文篇5
長城是我國的文化遺產,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長城是中國,甚至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的一項古代防御建筑。秦始皇二十六年,吞并六國,統一天下,為了維護帝國安危,從西周開始就組織人們開始修建,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長城也稱萬里長城,是一道高大、堅固而且連綿不絕的長垣,以阻隔敵軍的騎兵,并可以大量的消滅敵軍的步兵而聞名。它不是一道單純而獨立的城墻,而是以城墻為主體,同時與大量的城、障、亭、烽火臺、藏兵室、箭垛等相結合的防御體系。
據史實記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筑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余里,以備楚”?!扒亻L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蜿蜒萬余里”“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修建了全長為六千多公里的長城,達到歷史水平”。從以上所述,不難得出萬里長城的確名副其實。
其實,關于長城還有一個的民間故事。那就是《孟姜女哭長城》。相傳秦始皇建長城時,勞役繁重。有一對青年男女名叫范喜良和孟姜女,他們才新婚三天,新郎范喜良就被官府抓去修長城,不久由于饑寒和勞累而死,尸骨被埋在城墻下面。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經千辛萬苦,萬里尋夫來到長城腳下,得到的消息卻是丈夫的噩耗,不由悲苦的痛哭了三天三夜,卻不想城墻嘩啦一聲倒了一大片,露出范喜良的尸骨,孟姜女收斂了尸骨后,投海自盡。
長城的歷史悠久,又有如此凄美和悲痛的故事,真是讓人念念不忘。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學生隨筆作文篇6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天王苻堅時期,后歷經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1961年莫高窟被國家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莫高窟與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山西大同云岡石窟并稱中國三大石窟,后加麥積山石窟稱四大石窟。
2019年8月31日,由《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在敦煌國際會展中心首映。紀錄片以亞洲文化對話為題材,向人們展現了不同文明之間,命運相通,文化相通,藝術相通的奇妙關聯。
2020年2月為致敬奮斗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人員,景區在恢復運營后對全國所有醫護人員實行免費開放,直至2020年底。5月10日莫高窟恢復開放。
敦煌莫高窟藝術中數量最多、內容最豐富的是壁畫,西方學者稱其是“墻壁上的圖書館”,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這些壁畫在洞窟的四面墻壁上、佛龕內,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你看那些飛天儀態萬方,多么美呀!
它真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學生隨筆作文篇7
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當你登上長城時,才能感受到這句詩的深層含義。下面就讓我來帶著你們去長城參觀一下吧!
在公元前九世紀,為了防御匈奴的襲擊,秦始皇下令:蓋長城。于是,就開始了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為了建造長城,花費了近百萬勞動力,達到了總人口二十分之一。在建筑過程中沒有機械,全靠人力來完成。在那崇山峻嶺,懸崖峭壁上要想建長城,可以想象到人們當時的艱難?,F在長城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永遠屹立在了中國北部和中部。
長城的長度更是讓人瞠目結舌,它全長8851.8千米,在秦漢及早期可達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它蜿蜒盤旋,如巨龍在騰飛。城墻是長城的主體部分,它在平原上高聳堅固,在崇山峻嶺則低矮狹窄,它有天然屏障山險墻、劈山墻。城墻平均高約七八米,底部厚約六七米,墻頂寬約四五米。外側一面設垛口墻,高2米左右,垛口墻的上部設有觀望口,下部有射洞和擂石孔,可以觀看敵情,也可以射擊,還可以滾放擂石。
烽火臺是重要的傳遞軍情的地點,這里白天燃煙,夜間舉火,可以十分迅速地傳遞情報。
長城可以沿線經濟、農、牧民族的交易,讓外國更全面的了解了中國,以長城要塞為根據地的絲綢之路在1987年被世界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長城,你是中國人的驕傲,我為你感到驕傲。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學生隨筆作文篇8
我們的中國,已經擁有五千年歷史了。在這五千年歷史中,古人為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寶貴的財富。而作為中國的青少年,不了解中國的珍貴的文化遺產,那就不算是一個中國人。
我國的長城,又叫萬里長城。長達約21196.18千米。我就會想到,一個愛情故事——孟姜女哭長城。秦始皇統一中國后,需要10萬農民,在秦、燕、趙三國修筑長城。孟姜女萬里尋夫送寒衣,哭倒長城800里,投海自盡的故事。無知的大人。時不時會感嘆道是多么令人震憾啊!中國的北京故宮是清明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筑的精華是,世界上現有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建筑之一,也包括旅游景點。
還有莫高窟。在小學時就學過莫高窟的一篇說明文,大家都稱它千佛洞,他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有洞窟76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是世界上規模、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
秦始皇陵是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帝的陵園。兵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而且是規模的陪葬坑。我喜歡兵馬俑,通過圖片,我發現他們個個威風凜凜,簡直迷倒個個少女啊!大部分都持著青銅的兵器,雖然埋在地下2000多年了,但經過防銹處理,仍然嶄新。只要你細細觀察你就會發現他們的眼睛眉毛、鼻子和嘴巴大有不同。這就是它們迷倒我之處。
我喜歡中國古人留下的寶貝,不知為我們后人帶來了多少的益處,而我身為中國人而感到無比的驕傲。我們青年學生踏著前人的足跡,用我們的青春和智慧去創造一個又一個明天的輝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吧!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學生隨筆作文篇9
你,就是一道輝煌的歷史文明。
你,兵馬桶,多少年來,你們承受著泥土的重壓,忍受著千年的水蝕,歷經著火燒的磨練,但你們硬是挺直了身板,撐開了頭上的一片土泥,重現在世人面前。你們用泥塑的身軀震驚著我們,你們用永恒的精神震撼了全世界,向世界詮釋著生命與永恒的定義……
你,碉樓,經過風風雨雨,千磨萬擊,但你們毅然地聳立著,你們各具風韻,每一位都古色古香,氣勢磅礴,你們融合外國建筑藝術的精華,造型獨特,獨樹一幟。你們中西合壁的建筑藝術印證著中西文化的交流,向世界展示著交流與藝術的風采……
你,長城,受住了歲月千年的考驗,你堅毅不倒地聳立在崇山峻嶺之中。雖然歷經風與火的洗禮,你的色彩也早已褪去,但哪能掩藏住你內里豐富的歷史沉淀,又怎能否定你曾經的璀璨多彩?你雄偉的氣魄驚嘆著全世界,向全世界訴說著輝煌與不朽的故事……
五千年里中華大地歷經了多少滄海桑田的變化,但歷史的車輪不會碾碎你曾經的輝煌,梢縱即逝的時間也不會吹走你不朽的文化,因為:消失的是有形的生命,永不退逝的是歷史文明殘留下來的世界文化遺產。它們永遠昭示著歷史的文化豐碑,永遠象征著中華民族的血脈相成和民族精神……
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了解世界,傳承歷史文化,保護世界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