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寫多肉植物的說明文
一提到肉肉,可能大家就會想到雞肉、魚肉或者五花肉什么的,但是我們家的肉肉,卻是萌萌的植物。
在我家的陽臺上,種著幾十種可愛的多肉植物,有大的、小的、單個的、群生的,顏色有紅的、黃的、綠的……什么樣的都有。在這么多肉肉中,我最喜歡紫牡丹和熊童子。
紫牡丹的樣子就很像觀音蓮,不過聽聽名字就知道,它的葉子應該是紫色的,在靠近頂端的地方,新長出來的葉子是綠色的。它的葉片邊緣有一圈細細的白色絨毛,摸起來軟軟的。夏天,太陽太猛烈,肉肉不能多曬,紫牡丹就變成了“綠牡丹”,不過秋天一到,它就又會變成鮮艷的紫色,有趣極了。剛買來的時候,它只有孤孤單單的一個頭,不過養了兩年,它現在已經是很巨大的一盆了,產出了許許多多的兄弟姐妹,仔細數數,已經有十幾個了呢。
熊童子的外表就像是一株長滿了熊掌的小樹,一片片小葉子咋一看,還真想小熊的巴掌:綠綠的肉,尖尖的紫紅色小指甲,外面包裹著一層軟軟的絨毛,讓你忍不住想撫摸一下。
別看這些肉肉們這么嫩這么萌,它們的生命力十分頑強。在炎熱的夏天,它們可以一整個月都不喝一滴水,但依舊很有活力。只需要掰下一個葉子放在土里,用不了多久,它就會生根發芽,慢慢長成一株新肉肉。
只要一有空,我和媽媽就會站在陽臺上,欣賞肉肉。它們不但漂亮可愛,還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限的樂趣。
關于寫多肉植物的說明文篇2
我家有一盆多肉,名叫冬美人,它的葉子呈環狀排列,葉子的邊緣是圓弧狀的,葉片肥厚。它的葉子異常多,葉子也很飽滿,就像長著很多肉的胖娃娃,真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人們見了就說它不愧是可愛的冬美人啊!
我很喜歡這盆冬美人,每一天一放學,我就會立馬跑回家看它,每一天都要給它澆水。剛開始幾天,它朝氣蓬勃,顯得很有精神,可是,之后幾天,我發現它正在枯萎,用手輕輕一碰,就掉了好多好多的葉子。我很心疼,但又不明白該怎樣辦。之后,我上網查了一下,才明白多肉冬美人的習性,原先冬美人喜歡陽光,只需一丁點水份,就能夠茁壯成長。
從那天開始,我就改變了照顧冬美人的習慣,每一天都把它放在陽臺上,曬太陽,過了幾天,才澆一次水。它漸漸恢復了精神,我心里暗自高興。今日,我無意中發現,那些掉在花盆里的葉子的連接處長出很小很小的嫩芽,嫩芽上長了七、八小片葉子,小小的很可愛。我興奮地跑過去,告訴媽媽:“冬美人很喜歡陽光,真的!并且只需一點點的水份,就能夠快活地成長!”
經過這次觀察,我發現冬美人喜歡陽光,只需要少量水份就能夠成長得很好。在生活中,往往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只要我們認真思考,用心觀察,就會發現它們其中的奧妙。
關于寫多肉植物的說明文篇3
我家養的多肉植物非常多,有大有小,我最喜歡的是生石花。生石花是石竹目,番杏科生石花屬全屬植物的總稱,約有四十多種。多年生肉質草本,幾乎無莖;球狀葉色彩多變,葉表皮較硬,色彩多變,頂部具有深色樹枝凹陷紋路或花紋斑點,稱作“視窗”。
生石花喜冬暖夏涼氣候,喜溫暖干燥和陽光充足環境,怕低溫忌強光暴曬,生長適溫為十到三十攝氏度,冬季不低于十二攝氏度,可短暫耐受四到五攝氏度的低溫。宜生長在疏松透氣的中性沙壤土,冬夏季對水分適當減少有助蛻皮。
植物開花后直接進入休眠期,新葉于老葉內部中央分成處發育,隨后老葉枯萎,蛻去,并提供營養給新葉。蛻皮末期,老葉完全干枯,新葉則進入生長期。它原產南非及納米比亞的巖峰及半沙漠地帶。
生石花為多年生肉質草本。植株具肥大肉質根,在自然狀態下植株很少有側根,僅在逐漸變細的主根末端有少數連有細根的須根,但當主根折斷后會萌發側根。地上大部分是兩片對生、基部聯結的肉質葉,呈倒圓錐體,葉色白、淺灰、棕、紅、藍灰、黃、灰綠、紫紅等。葉楔形、半圓形、橢圓形或腎形,對稱或不對稱。
生石花好看是好看,但是太貴啦!在花卉市場十元一顆!
關于寫多肉植物的說明文篇4
在我們那瓷制的小方盆中,養著一個“胖娃娃”。它在泥土的呵護下,陽光的撫摸下,水的滋潤下,日漸長大,那就是我們家的靜夜,也叫多肉。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家的多肉也在慢慢地成長。它現在身高6厘米,身寬4厘米,有29片花瓣?;ò暧执笥诛枬M,就像一張張稚嫩的臉,透露出幾分紅潤,仿佛三頭六臂的哪吒出現在盆中。從近處看,所有的葉子都圍著中間的小苞,就好像是它們之中的王者,帶領著多肉們創造太平盛世。從遠處看,就像用美玉鑲嵌細刻而成的蓮花寶座,又像一座寶塔矗立在一座古老的庭院之中,真是好看啊!
“胖娃娃”不僅好看而且片片都散發著舍己為人的光芒。有一次我正在給我的“胖娃娃”喝水,突然發現一片大葉子失去了原本的光澤,失去了水分,變得面黃肌瘦,摸上去又干又皺。過了幾天,那片葉子已經意識到了自己對這盆多肉的傷害,于是悄悄地和伙伴們道了別,自覺地脫離莖部,靜靜地躺在肥沃的土壤上,讓自己成為伙伴們的養料。又過了幾天,枯葉已無影無蹤,而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盆生機勃勃,代表著盎然春意的多肉。
我喜歡我家多肉的美,但更喜歡它們無私奉獻的精神,這就是我家的多肉。
關于寫多肉植物的說明文篇5
現在,我家的陽臺上養了好幾盆多肉。
其實我剛開始在花市里看到這盆胖嘟嘟的植物時,我還不知道這是什么呢!一問,才知道,叫多肉。我細細地瞟了一眼,還挺可愛的!它們似乎很好養,我這樣想著……
但是我們買回去之后,我一查資料才發現,養這些多肉的學問大著呢!
首先,擱置多肉的地方必須要有充足的陽光,因為多肉本身大部分是生活在沙漠,所以它們習慣了日照,陽光少了是不行的;然后,澆水不要太多,水分一定要少,一個月澆一次水就可以了,水澆多了反而會引發傳染病,從而導致多肉枯萎或者患上病害;養多肉還要注意及時除蟲,多肉這么水嫩,調皮搗蛋的蟲蟲們肯定會忍不住過來“吧唧”一口,所以作為主人的我們,一定要寵好小肉肉哦,但不要寵溺;還有就是肉肉長花時要把花花剪掉哦;而且有些肉肉的藥用價值也很高哦!
呵呵!小小的肉肉居然這么挑剔!但它們確實好漂亮!
多肉有好多的品種,有寶石花、山地玫瑰、小紅衣、月影、桃美人、白牡丹、雪蓮、櫻水晶、美麗蓮、星乙女、快刀亂麻、球松、明鏡、青鳳凰、魔法師、紫珍珠、銀尾狐……等等等等,還有好多好多!
小小的多肉竟然是這么的神奇,大自然真的好奇妙啊!
關于寫多肉植物的說明文篇6
媽媽的多肉植物一直是她的驕傲,因為都是她從小小的種子開始種起來的,現在都長成一棵一顆獨立的大苗了,肉肉的很好看。這些小不點我都可以叫上名字,有“乙女心”、“玉露”、“雪蓮”、“露娜蓮”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露娜蓮”是屬于景天科的,長得只有我的巴掌那么大,每一片葉子都肥肥的像豬耳朵一樣。我特別喜歡給多肉澆水,媽媽給我說過,多肉都是喜歡陽光的,它們都像仙人掌一樣喜歡干旱,陽光越足越曬會長的越好,越曬會越漂亮。我按照媽媽說的每個星期只在周六的上午給它們澆水,一周時間都是讓它們曬足太陽。
對于多肉我想了解更全面一些就查了許多的百科知識,發現多肉植物的科種有很多,有仙人掌科的,還有很多是景天科的,還發現多肉是指植物營養器官肥大的高等植物,通常具根、莖、葉三種營養器官和花、果實、種子三種繁殖器官。在園藝上,又稱肉質植物或多肉花卉,但是以多肉植物這個名稱最為常用。
我又查了一下多肉的品種,我驚訝的發現原來全世界共有多肉植物一萬余種,它們都屬于高等植物,絕大多數是被子植物。我把這個發現告訴了媽媽,媽媽也被嚇住了,原來她養的品種太少了,還有好多好看的連她都沒有見過呢。我告訴媽媽,以后會跟她一起種更多更好看的多肉植物。這些我都了解完了才發現原來多肉植物還可以防輻射呢,放在電腦旁邊很有幫助的。
你們了解多肉植物嗎,它們都長的跟我一樣肥肥的很可愛,我會幫媽媽把我家的多肉植物養的棒棒的,等它們在長大一點就可以放到媽媽的辦公桌旁邊了,媽媽是電腦一族這樣就可以防輻射了。
關于寫多肉植物的說明文篇7
說起多肉植物,我就會想起“胖嘟嘟”、“憨態可掬”等關于形容胖的詞語。它為什么要叫多肉呢?這個問題讓我思考了好久。
記得有一次上課外美術課,我們來畫多肉植物。照著老師的示范我認真地畫了起來,我邊畫邊思考,它為什么叫多肉呢?可能是因為它很胖吧,但是植物怎么可能有“肥肉”呢?到底……從那時起,我就特別想看一株真正的多肉植物,畢竟我畫的多肉不是很寫實,和真正的多肉完全是兩個世界的植物,我經常央求媽媽帶我去花鳥市場觀看真正的多肉植物。
終于有一天我擁有了一株真正的多肉植物哦,而且是剛栽的。媽媽下班了,她笑瞇瞇地回到了家,往桌上放了一個白色的大袋子。我往前湊了湊里面隱隱約約有一團綠色的東西,以為是媽媽買給奶奶的吊藍,我沒有太在意,媽媽讓我上去看那盆植物,我心不在焉地過去看了……
“哇——多肉!好漂亮!好可愛!好肥肥肉肉的呀!”居然真是我期盼許久的多肉植物,我對它愛不釋手,對準它猛親了一口。我小心翼翼地把這盆萌萌噠的寶貝端到陽臺的最佳位置,細心觀察起來。
多肉寶寶全身基本都是可愛的新綠,遠遠看去就像一個肥肥的綠色肉球,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現,肉葉的邊緣長著一層層白色的絨毛,就像我們手上的汗毛一樣,其他的顏色也不完全是綠色的,每片葉子的根是淺綠色的,中間是深綠色的,葉尖的部位卻是紫色的,真漂亮!我看著多肉植物那胖胖的樣子就想笑,它"皮下脂肪"真多呀,輕輕捏一捏,呀,好厚啊,怪不得叫多肉呢,這株多肉植物還像是“嬰兒肥”呢!
這里大家肯定就會問了,“嬰兒肥”它長大了是不是就會變瘦了呢?那我就坦白地告訴你吧,多肉植物長大后還是肥肥胖胖的噢,甚至比小時候更胖,要不然它就不會叫多肉啦!我喜歡多肉植物,更喜歡它肥肥胖胖可愛的“肉”。我以后一定要多讀一些有關于多肉植物的百科全書,或者在網上仔細查找一些關于怎樣養多肉植物的經驗介紹,讓我的這盆多肉植物越長越壯、越長越可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