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優秀事跡榜樣八觀后感
人物優秀事跡榜樣八觀后感精選篇1
熱孜萬古麗扛起責任擔當,筑牢社區防控安全線。
在疫情防控中,熱孜萬古麗·沙吾提身先士卒,舍小家為大家,扛起責任、頂住壓力,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她團結帶領社區黨員干部及轄區各支力量,第一時間筑牢社區防控安全線,逐戶排查、尋蹤問跡、造冊登記、體溫監測。通過電話、微信、LED顯示屏等方式,與網格員一起宣傳、排查疫情,不斷提高各族群眾的防疫意識。熱孜萬古麗·沙吾提駐守社區期間,家中還有94歲的親人病情加重需要人照顧,但因工作需要,她放棄了回家的機會,毅然決然地留在抗疫一線,當收到老人離世的消息時,她含淚掛斷電話,默默地給自己打氣:“不能讓群眾失望,我還能堅持下去,還要做的更好”。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熱孜萬古麗·沙吾提的影響下,轄區居民也積極為防疫貢獻力量,商戶阿卜來提為抗疫一線人員送來1000個馕,老朋友超市等商戶、轄區黨員羅春芝等居民為困難群體送慰問金共計6000元。積極協調轄區3家蔬菜食品店,為居民提供蔬菜6噸、購買和配送牛羊肉1.5噸。
157名居民志愿者認領了20余個服務崗位,累計為轄區居民送菜送藥、開展樓道消殺等服務2010余次。
人物優秀事跡榜樣八觀后感精選篇2
“跟著書記干活有勁,她總是沖在前頭?!睘豸斈君R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鋼城街道柯坪路北社區干部白金娥說,“凌晨兩點多接到居民求助,書記頂著大風就沖向居民家,讓我知道了黨員該有的樣子?!?/p>
白金娥說的書記,就是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柯坪路北社區黨支部書記熱孜萬古麗·沙吾提。
2008年11月,熱孜萬古麗到柯坪路北社區任黨支部書記。當時的社區流動人口多、居民意見多;如今的社區商業網點多、志愿服務多、居民點贊多。14年來,熱孜萬古麗始終把“讓居民生活幸福”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
熱孜萬古麗任新村東街社區黨支部書記時,和新村街社區聯合辦公,她說自己有幸認識了一位好老師,就是新村街社區黨支部原書記安寶定。
“安書記特別敬業,干部和居民都很敬重他。他告訴我,要想得到居民認可、班子成員信服,就得以身作則、深入基層、為民辦事、培養新人......”熱孜萬古麗說,安寶定的工作原則成了她開展工作的標準和努力方向。
人物優秀事跡榜樣八觀后感精選篇3
2008年11月,熱孜萬古麗到柯坪路北社區任黨支部書記,她帶領社區干部開通了24小時便民熱線,動員社區黨員組成3支黨員志愿服務隊,專人記錄轄區居民訴求,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熱孜萬古麗·沙吾提說:“群眾反映的問題,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一定要解決。社區干部用心、用情,才能得到群眾的真心?!?/p>
在柯坪路北社區工作14年,熱孜萬古麗·沙吾提累計為群眾辦實事好事2000多件,先后獲得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如今的柯坪路北社區黨員多、商業網點多、居民點贊多。熱孜萬古麗·沙吾提說,她最開心的就是看到居民幸福的笑臉。今后,她將更好地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優化完善基層服務機制,讓居民感受到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人物優秀事跡榜樣八觀后感精選篇4
熱孜萬古麗·沙吾提,女,維吾爾族,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學士學位,現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鋼城街道柯坪路北社區黨委書記、居民委員會主任。2019年榮獲烏魯木齊市優秀共產黨員、2020年榮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先進工作者、2021年榮獲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創新工作思路,注入基層工作新活力。她通過召開居民代表大會、社區議事協商會和入戶走訪等方式,收集居民對社區工作的意見建議,與班子成員協商,大家按照分管工作認領需要解決的居民訴求。定期召開“兩委”班子會議,制定幫扶計劃,讓有經驗、業務強的居民委員會成員與社區工作人員結成一對一、一對多幫扶對子,圍繞政策學習、業務技能等工作,列出清單,全方位幫帶指導。
通過“制度約束+悉心幫帶”的模式,采取工作干前議一議、學一學,工作干時教一教、幫一幫等方式,共同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難點問題。
人物優秀事跡榜樣八觀后感精選篇5
12月21日,自治區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舉行。全區350名勞動模范和159名先進工作者受表彰,其中有來自烏魯木齊市的21名勞模和9名先進工作者。
他們中有幾十年如一日在企業生產車間兢兢業業工作的技術骨干;有常年不辭辛勞服務基層群眾的社區工作者;有把三尺講臺作為人生舞臺揮灑青春的教師;有扎根平凡崗位的家政工作人員……
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以實際行動展現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譜寫著新時代的勞動者之歌。
從事社區工作18年、始終如一踏實做好群眾工作,柯坪路北社區黨支部書記熱孜萬古麗·沙吾提被評為自治區先進工作者。她說:“獲此殊榮對我個人是極大的鼓舞,也是對我們社區工作者的肯定和支持。我相信認真對待工作、勤勤懇懇付出,一定能在平凡崗位上綻放不一樣的光彩。今后我將繼續服務好群眾,做好榜樣?!?/p>
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說,將在全市各級工會和各行各業職工中掀起學習勞模、尊崇勞模、爭當勞模的熱潮,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氛圍,充分發揮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奮力開創烏魯木齊工作新局面建功“十四五”。
自治區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名單
(烏魯木齊市)
自治區勞動模范(21人)
趙雅(女)新疆瑞聯軟件有限公司董事長
沙超倫新疆申新科技合作基地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新潼納愛斯烏魯木齊有限公司生產科科長
姜振奎烏魯木齊北園春果業經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治安辦公室治安經理
李維勇烏魯木齊亞歐興盛物流園管理有限公司種牛場貿易中心主任、亞歐興盛綜合管理中心主任
夏進京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多晶硅技術總工程師
朱莉娜(女)烏魯木齊市公共交通集團駕駛員
郭剛烏魯木齊市公共交通集團駕駛員
孫鶴峰(女)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分行直屬支行理財經理
孫代東新疆怡林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南疆項目部項目經理
馬新成中通服公眾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軟件中心技術負責人
陳新征東風商用車新疆有限公司新疆工廠裝配車間科長
高志強新疆騎馬山熱力有限公司廠長助理
王璐(女)烏魯木齊廣播電視臺(烏魯木齊廣播電視集團)主持人
阿地里江·何米提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新疆有限公司烏魯木齊市分公司黨委辦公室主任
張麗麗(女)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烏魯木齊市分公司喀什東路支局支局長
張可學烏魯木齊市盛天隆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馬艷(女)烏魯木齊海曼如家家政有限責任公司保潔部經理
張兵亞心維泰保安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維泰中隊中隊長
多力坤·吐爾遜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宜仁墩兄弟水果店負責人
錢學文新疆廣匯熱力有限公司二分公司技術工程師
自治區先進工作者(9人)
高楓烏魯木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制科科長
沙莎(女)烏魯木齊市高級中學數學教師
熱孜萬古麗·沙吾提(女)烏魯木齊經開區(頭屯河區)鋼城片區柯坪路北社區黨支部書記
吳懷峰烏魯木齊市第一中學高中部教師
阿布都熱西提·阿布來提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騎馬山片區管委會副主任
麥麥提伊敏·阿卜拉烏魯木齊市天山區伊斯蘭協會駐會副會長
南江烏魯木齊市網絡安全保衛支隊電子數據鑒定實驗中心主任
努爾古麗·阿吉(女)烏魯木齊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房建監督二科副科長
李永紅(女)烏魯木齊市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
人物優秀事跡榜樣八觀后感精選篇6
李桂科不僅是一般意義上的醫生,他對麻風康復者還承擔起了代兒女盡孝、替父母盡責的分外之責。他不僅代做父母的教育小孩、解決了子女讀書、工作問題,還替做子女的贍養老人。陪他們說話聊天、理發、剪指甲、洗衣服,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快樂安度晚年,為他們料理后事,每年清明節組織集體掃墓,同時,還組織大家一起過火把節、中秋節、春節等,讓大家感受到家的溫暖。
李桂科多次帶著麻風康復者及家屬外出考察生態種植、養殖。他帶領大家養雞、養豬,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木;為療養院修路、架橋、通水、通電、通網絡,將一個與世隔絕的麻風院變成了黑潓江邊一座郁郁蔥蔥的美麗家園,并更名為山石屏村,摘掉了麻風村(院)的帽子;把山石屏村建成為中國麻風防治協會、云南省醫師協會黨建教育基地,大理州衛健系統“醫者仁心”道德教育基地,洱源縣科學技術協會、老科技工作者協會科普教育基地,共青團青年之家,洱源縣總工會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建成了麻風歷史博物館。
洱源縣歷史上是麻風高流行地區,在李桂科及團隊的努力下,患病率從最高年的27.3/萬降至0.06/萬,達到消除麻風危害的指標,防治工作與科學研究成效顯著。李桂科發表科研論文31篇,榮獲州縣科技進步獎13項,先后榮獲第四屆馬海德獎、中國麻風防治突出貢獻獎、全國醫德楷模、云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他光榮當選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人物優秀事跡榜樣八觀后感精選篇7
李桂科,男,1957年4月生,云南省大理州洱源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名譽主任、副主任醫師,40多年如一日,傾盡心力為麻風患者做治療、康復,在全縣開展麻風生理、心理、經濟、社會康復工作,不僅治愈了麻風院所有的病人,更是麻風康復者心中的“好醫生”。
在開展麻風康復工作期間,李桂科認真教給康復者眼、手、足自我護理方法,提供防護用品,為康復者做垂足矯正手術、足底潰瘍清創手術、白內障手術及外眼手術;曾先后主持完成了中國與比利時、中國與英國麻風康復合作項目現場實施工作;組織實施麻風線索調查項目、“消除麻風運動(LEC)”項目。他制作的《麻風防治知識“科普園地”》,每年都編印宣傳資料發放、張貼;編印《基層醫生麻風防治手冊》,培訓鄉村醫生和鄉村干部;到麻風康復者家中,開展康復理療活動,親手為他們清理潰瘍、泡足、剪指甲、擦油等護理,使周圍人群消除害怕心理,減少歧視與偏見。
山石屏麻風院1953年建在煉鐵鄉黑潓江畔的山坳之中,這里山高谷深、江寬水急,沒有公路、沒有架橋、沒有通電,幾乎與世隔絕。李桂科用14年時間,修路架橋,在山上挖通連接外界3公里的車路,在黑潓江上架起了人行索道橋,為麻風康復者打通了一道融入社會、走向外界的大道。
此外,他還用12年時間,解決了麻風院用電問題,通過多方努力于2004年駕通10千伏線路電力工程;用14年時間,修繕了上世紀50年代建造的土木結構危房,2010年建成可供旅游度假的新村;1993年起,他用13年的時間在麻風院辦起了小學,使21名麻風康復者子女能夠上學讀書,考入大學6人、就讀研究生1人;還為麻風康復者子女助學45人,培養了14名大學生。
人物優秀事跡榜樣八觀后感精選篇8
2014年山石屏療養院更名為山石屏村,正式成為煉鐵鄉茄葉村委會的一個村民小組,徹底摘掉了“麻風村”的帽子。4名康復者還積極入了黨,村里成立了黨支部,李桂科被推選為支部書記。
患者全部治愈,康復者已融入社會,李桂科也該歇歇了,但李桂科還是沒有走。2017年2月的一天,李桂科像往常一樣為村民余振華理發,余振華突然啜泣著說:“李醫生退休了我們怎么辦啊?”一旁87歲的曾信開哭著說到:“李醫生,您走了,哪個給我們滴眼藥水,哪個管我們的死活”。李桂科堅定地說到“退休就是個說法,我不走了,這里就是我的家。”
退休后的李桂科帶著村民修建蓄水池,種植核桃,養雞、養豬、養?!绞链逯鸩阶呱狭嗣撠氈赂坏牡缆?。“以前我們到街上賣雞蛋,人家遠遠地躲我們,說我們的雞蛋會傳染,都不敢買,現在我們的東西都好賣,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贝迕褛w鳳桃自豪的說。
2019年7月27日,全國首個麻風歷史博物館在山石屏村落成。一直在爭取項目,積極奔走的李桂科說“建這個博物館就是為了宣傳麻風病可防可治不可怕,講好這60多年來變遷的故事,讓山石屏村世世代代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人物優秀事跡榜樣八觀后感精選篇9
1990年的中秋節,忙碌了一天后滿載豐收喜悅的山石屏村民坐上了回療養院的渡船,突然一個大浪打過來,洶涌的黑潓江瞬間吞沒了渡船,6名康復者遇難,本是團聚的日子卻陰陽兩隔。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建一座通往外界的橋。通過李桂科多方奔走、籌資建設,1995年6月通往山石屏村的人行索道橋建成,那天,村民們到橋上來來回回走了好幾趟,年邁的老人被攙扶著到橋上走走、摸摸,摸摸、走走。都說,“從進來那天起到現在就沒有去過江對面,今天就像做夢一樣!”。
2013年3月3日,洱源縣發生5.5級地震,山石屏療養院受災嚴重,李桂科第一時間帶領大家搶救財物、抗災自救。2013年12月恢復重建結束后,山石屏的村民全部搬進了新居。村民們說:“現在的居住條件,就像以前李醫生帶我們去旅游一樣,天天住賓館”。
人物優秀事跡榜樣八觀后感精選篇10
“生、老、病、死,李醫生都為我們考慮好了”,從壽衣、棺木的準備,到安葬逝者,給逝者上墳祭掃,李桂科都親力親為,讓健在的老人得到心靈上最大的慰藉。
此外,李桂科積極聯系旅游團、大學生志愿者、社團組織,到村里開展活動,還帶著村民走出去到城市旅游,了解外面的世界。40年從沒有離開過村子的李福章激動地說“我這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看看洱海,喝喝三道茶,這些李醫生都幫我實現了,我沒有遺憾了。”
下一代是山石屏村的未來和希望。孩子們沒學可上,李桂科就從縣城找來舊課本,讓一位識字的康復者擔任“臨時教師”,辦起了學校。茈碧湖鎮衛生院醫生宋榮坤就是從這所“特殊學?!崩镒叱龅拇髮W生。宋榮坤由于父母都是麻風病患者,李桂科幫他協調學校上學,幫他開家長會,給他生活費、進行面試輔導。在李桂科的幫助下宋榮坤性格從自卑變得自信,有了穩定的工作、幸福的家庭。
現在,山石屏村21個學生中已經出了6個大學生、1個研究生。他們都說:“人生中第一個老師是李醫生,一輩子的老師還是李醫生?!?/p>
人物優秀事跡榜樣八觀后感精選篇11
五車堰村按照全市統一部署,開展了黨建引領鄉風文明活動。廣大黨員在努力尋找文明村鎮創建“短板”的同時,積極向村黨總支建言獻策:沈家瀝斗片一處土地上有較多舊房子,長期無人居住,建筑已破敗不堪,存在安全隱患又影響村容村貌,宜拆除改成綠地。
根據黨員們反映的情況,4月27日,五車堰村黨總支召開村民代表會議?!拔覀冊敢獠鸪婆f房子!”會上,沈銀龍、毛麗美等10余名村民紛紛表態,以實際行動支持、參與文明村鎮創建。
會后,該村組織專業人員拆除破舊房屋,并對1000多平方米的土地進行整治。隨后,該村又組織召開現場會議,就在空地上種植何種農作物征求意見。翠綠的毛豆,火紅的辣椒,紫色的茄子,這處可觀光可收獲的“共享菜園”吸引著村民前來“打卡”。
近年來,五車堰村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意識越來越強,爭先恐后為轄區群眾提供服務。黨員們在各自轄區組建了8支義務消防小分隊,黨員沈忠德是第五小分隊隊長,平日里,他經常組織隊員參加滅火演練,確保轄區一有火情,隊伍拉得出打得贏。不僅如此,沈忠德還主動承擔了所在區域的路燈巡查工作,看到路燈損壞后,他總會出資購買,并調來升降設備更換,贏得了群眾的點贊。
黨建工作的最終落腳點是為民服務,緊盯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求解優解,不斷提高治理服務的精準精細化水平。
落日時分,暑熱漸退。在寬闊整潔的林鼎路步行道,三三兩兩的村民正在悠閑地散步;路旁的小溪里,清澈的溪水靜靜地流淌著……在大隱鎮云旱村,如今處處都能感受到宜居宜業和美麗鄉村建設給村民帶來的實打實“福利”。
在林鼎路的另一側,6幢高高聳立的住宅樓吸引了記者的視線,村民洪炎告訴記者,他就是其中的一名受益者,這是村黨總支切切實實為村民辦的又一大實事工程,集資新建農民居住小區將改善他們一家五口人的住房難題。
人物優秀事跡榜樣八觀后感精選篇12
第一站
第一站來到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一進大門,整面墻上掛著滿滿的牌匾,作為紅色教育基地的橫坎頭村是知名“紅村”。再往里去,一塊紀念碑赫然呈現在斑駁的朱紅色大門之后,歡迎前來學習的黨員同志。旁邊是修葺一新的紀念館,沿著長長的時間軸,黨員老師們瀏覽著浙東抗日根據地大事記,參觀當年新四軍及村民革命時期使用的物品,了解革命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的感人事跡。隨后,大家來到何克希將軍紀念室,感受這位民族英雄的一片丹心。站在簡單的會議室舊址里,墻上照片中先賢目光如炬,使我輩肅然起敬。
第二站
第二站來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黨員共讀兩封“回信”,參觀“家園情”“家書情”“家國情”三個展館。當年,橫坎頭村全體黨員將滿腔心血投注于老區煥發新生機,并將所取得的光榮成績訴諸筆下。而回信更是勉勵橫坎頭村黨員傳承好紅色基因,為實現鄉村振興而不懈努力。紙短情長,黨員們將一道再接再厲苦干實干。
走出教育基地,回首望去,白墻黑瓦之下,一個個鮮亮的紅色故事正在無言訴說。黨員教師們行走在干凈整潔的村間馬路中,腦海中回蕩著寶貴的紅色記憶。黨日活動到此結束。去時勿忘來時路,回程當思奮斗情,慈小黨支部將繼續砥礪前行,在工作崗位上發揮好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人物優秀事跡榜樣八觀后感精選篇13
橫坎頭村地處浙江省寧波市余姚梁弄鎮南部,在抗日戰爭時期,浙東抗日根據地的黨政核心機構都設在橫坎頭村,因此享有“浙東紅村”的美譽。近年來,村黨委牢記囑托,以黨建為引領,構建“村黨委—前哨支部—黨員骨干(村民組長)—群眾”的組織工作體系,團結帶領黨員群眾傳承“紅色基因”,發展紅色鄉村旅游,利用綠色資源,培植特色農業,村莊環境變美變靚,村民更富生活更好。
然而誰又能想到,從前的橫坎頭村村民連飯都吃不飽,直到改革開放后,才解決了溫飽問題,辦起了鄉鎮企業,有了新的變化。但之后受各種因素制約,難以有更大的發展。
2003年春節前夕,浙江省委書記到橫坎頭村考察調研,提出了建設“全國革命老區全面奔小康樣板鎮”“充分發揮當地優勢,提高自身‘造血功能’”的殷切期望。十多年來,橫坎頭村黨員和干部群眾始終牢記囑咐,弘揚老區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奮力推動發展紅色旅游,大力發展櫻桃、楊梅、桑果等特色產業,農民的錢袋子鼓了,村莊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物優秀事跡榜樣八觀后感精選篇14
為深入開展新時代基層干部推動共同富裕主題培訓,豐富學習形式,深化學習效果,充分發揮傳統劇目的教育引導作用,日前,中共余姚市委宣傳部組織余姚市的機關干部集中觀看姚劇現代戲《鄉村心事》。在這群特殊觀眾中,我們采訪了三位全國文明村的黨委書記。
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村余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黨委書記黃科威:做一個“同鄉親們一道干”的書記。
橫坎頭村位于余姚市梁弄鎮南首,村內有中共浙東區黨委、浙東行政公署舊址群,是全國十九個抗日根據地之一,享有“浙東紅村”美譽。橫坎頭村已獲評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村等一系列榮譽,2022年橫坎頭片區入選浙江省首批未來鄉村試點單位。
人物優秀事跡榜樣八觀后感精選篇15
塊大糕:“80后”黃金軍回村辦起“大糕”體驗店,為跟傳統制作工藝區分,黃金軍將自己的老本行模具制作跟大糕制作結合,將鄉村文化、紅色旅游特色糅進了世代相傳的糕點。
一株蔬菜:占地58畝、投資3000萬元的橫坎頭蔬菜無土栽培基地已投入使用,預計每年可為橫坎頭村增加經營性收入150萬元。
一列小火車:坐上村里的觀光小火車,可沿著觀光線,看蔬菜種植基地,看漫山遍野的櫻桃樹,看白墻黛瓦的整潔屋舍。駛出橫坎頭村,還會一站站??扛舯凇盃钤濉蓖粝铩ⅰ凹t果村”甘宣村……橫坎頭村通過這條紅村游線,串聯全域旅游研學線路,推動片區組團發展。
一個旅游綜合體:橫坎頭村持續修繕中共浙東區委舊址、浙東行政公署等紅色舊址,投資1.5億元建成浙東紅村旅游綜合體,推出《紅村1942》沉浸式黨建體驗項目,每年超過30萬名黨員干部到村開展“初心之旅”。
人物優秀事跡榜樣八觀后感精選篇16
從余姚梁弄鎮區出發,途徑連綿的青山、寬闊的四明湖,到達橫坎頭村。
“2003年我們這還非常落后,村集體負債40多萬元,村里都是泥路,白鞋一走就臟了?!睓M坎頭村村黨委副書記邱民波回憶,當時大家都感嘆,“橫坎橫坎,橫看豎看看不到頭”。
如今的橫坎頭村,處處煥發新活力——
產業興起了。村里種植櫻桃800多畝,并擴種楊梅、獼猴桃、藍莓等特色水果,每年助力村民增收超1000萬元;
青年回村了。許多80、90后返鄉,開起農家樂、民宿、大糕店等,致富道路越走越寬;
游客也來了。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展館、觀光小火車、沉浸式劇本殺《紅村1942》……一個個文旅項目,讓橫坎頭村變為“網紅村”。
人物優秀事跡榜樣八觀后感精選篇17
“共同富裕才是真的富裕。橫坎頭發展的好,我們更要帶動大家一起發展?!秉S科威說。2018年,橫坎頭吸納周邊3個村子、3家企業,建立了共建共享、聯管聯育、互補互促的紅村黨建聯盟,促進共同發展。
“我們幾個村書記坐在一起開會,大家的關注點就在村集體經濟怎么發展上,黨建聯盟先把合作聯起來?!崩眉t色旅游的吸引力,橫坎頭牽頭打造了全域旅游線路,帶動周邊村企共享紅色資源,聯盟成員單位都成為體驗式教學的“課堂”。
汪巷村是黨建聯盟一員,距離橫坎頭不到5分鐘車程。四五月份到橫坎頭村旅游人多,村黨委將一部分游客介紹到汪巷村感受進士文化,促進旅游經濟共同發展。
“順應黨建聯盟紅色旅游的發展,我們村里新建了‘初新農莊’,有效承接從橫坎頭過來的游客。加上我們的基礎建設、文化底蘊都比較好,游客越來越多?!蓖粝锎妩h總支書記陳炯介紹。
組織聯動,黨員也聯動。作為黨建聯盟中的非公企業黨組織,天博消防設備有限公司黨支部成了轄區內非公企業區域活動中心之一,支部書記黃益鋒說:“橫坎頭的黨建搞得好,我們一月開一次聯席會議,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水平也得到了提升。有時候村里黨員也過來參加黨日活動,大家互相交流學習。”
人物優秀事跡榜樣八觀后感精選篇18
山石屏村麻風病治好了,按理說李桂科可以離開回家了。他把大家召集在一起,高興地對大家宣布:“現在你們的病完全治好了,以后我就不用再來了”,“李醫生,你不管我們還有誰管我們呢?外面個個都怕我們,話都不跟我們說?!崩罟鹂浦溃麄兌际且恍o家可歸或有家不能歸的人,對他們來說山石屏村就是他們的家,雖然身體治好了,但更嚴重的是內心依舊孤獨、自卑,對外面的世界依然害怕、恐懼,他們要的是盡快治愈心靈,重新融入社會。從此,李桂科繼續走上了對患者們的漫長治心之路!
他與康復人員同吃同住同勞動,閑暇里經常陪他們說說心里話、聊聊家長里短,頭發長了幫他們理發,指甲長了幫他們修剪,悉心幫每位患者清理潰瘍,精心為每位老人過生日,無微不至照顧年老體弱者的生活起居。清明節、火把節、中秋節……李桂科都組織康復人員逢節必過,營造了山石屏村親如一家的和諧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