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我們要深懷對自然的敬畏之心作文
2023我們要深懷對自然的敬畏之心作文【篇1】
荀子曾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這話的意思是大自然有其運行規律,它不會因為天下處于唐堯盛世而特意存在下去,也絕不會因為出了桀這樣的壞人而中止運行。
放遠一點說,幾十億年以后,太陽要大大膨脹,如果不離開地球人類就無法生存下去,難道你對自然保持敬畏,太陽系就不出現這種前景嗎?近一點講,還存在有小行星撞地球的可能,只是敬畏能讓小行星改變軌道嗎?人雖然渺小,與宇宙比起來如微塵,如芥子,無法改變自然規律,但人可以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規避自然災害。已有人提出可以主動出擊小行星,而至于幾十億年以后,人一定會因為科學技術的發達,而遷徙到其他適合人居住的環境中去了。如果人類一心只存敬畏而無作為,恐怕什么時候都只能坐以待斃。
有人將敬畏自然與保護自然環境等同,這是不合適的。敬畏是不作為,而保護卻要依靠人的認識和改造能力。
先說認識能力。這個能力在人類的發展過程中是不斷提高的,但有時也會有失誤與忽略之處。以這次海嘯為例,人們是有些大意了。海嘯發生后,但有多少人想起這一天于陰歷是月圓之時(中國農歷是十一月十五),太陽地球月亮正處于一條直線上。滿月之日不一定非要有地震,但地震卻多發生在月圓時,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不是有印度學者用這一古老思路預報出地震時間,與實際時間只差28分鐘嗎?如果我們不大意,如果我們有預警,盡管這次海嘯不可避免,但還是能夠減去許多傷亡。在這樣令人撕心裂肺地付出二十幾萬條生命之后,我們首先應該檢討的是為什么我們沒有預測到地震的可能性,我們的認識能力還受到什么限制,我們的科學技術手段還有哪些缺陷,而不退縮到敬畏自然的境界中去。
再說改造能力?,F在一說起對自然的改造,就讓人心驚肉跳,極端的自然環境保護者不能容忍改造這兩個字。對自然規律我們應該了解順應,這是不錯的。但對自然環境卻不可能不改造。人要生活,就不可能不改造自然,不可能按照自然環境原來的模樣過下去,否則還有人今天的發展嗎?但我們經過與自然環境的長期相處,又明白了改造不是可以隨意進行的。恩格斯早就警告,我們對自然的每一次勝利,實際上都受到了自然的報復。但我們從自然界的報復得到的教訓,并非不作為,而是要聰明地作為。因此環境保護不等于敬畏大自然,我們要在順應自然規律的情況下,適度地改造大自然,以求人類社會更高度更和諧的發展。
如果我們對自然有了高度的認識能力,又有合理的改造能力,相信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就會處于十分和諧的狀態??鬃诱f過:人與自然的關系當然與這個要求不一樣,但兩者之間應該保持和諧卻是一致的。只不過在和諧的關系中,人應該在自然面前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如果變成與其他動植物一樣完全依賴于自然環境,當然就失去人存在的意義了。
2023我們要深懷對自然的敬畏之心作文【篇2】
取一瓢水,滋潤一片土地;采一束光,照耀一寸芳華;集一條河,養育萬千人家;聚一片林,棲息數萬鳥禽。這個人類賴以生存的地方,唯一的地球,一個越來越現代化的鄉村,大自然用寬容的心擁抱著我們,人類越發貪婪的向大自然索要一切,還理所當然的是:這是大自然的回饋。大自然的回饋?大自然創造養育了人類,卻還要回饋人類,這個理論好像是最不合理的吧?
蔚藍的大海,無數的生物在這生存,鯊魚藍鯨,貝殼海草;茂盛的森林,孕育著原始生命,惜鳥珍木;蒼茫的草原,生存著獵豹猛虎,花鳥甲蟲……這些都是大自然的作品,人類也是其中之一,但人類好像把自己當作了地球唯一的主人,開始為了利益去踐踏人與自然的那份和平。消滅掉了江豚,又阻止了珍稀植物的繁殖:吞食了鯊魚的魚翅,又摘下了鳥兒的翅膀;砍伐了百年的大樹,又污染了澄澈的江流……人類拿著自己掠奪來的骯臟金錢,肆無忌憚的揮霍,揮霍掉了金錢,也揮霍掉了良心,卻不看一眼代價,心安理得的是:這是大自然的回饋。
終于,大自然真正的回饋來了??撤淠荆瑤砹怂亮魇?捕殺魚鳥,帶來了物種滅絕;肆意燃燒,帶來了空氣污染;隨處排放,帶來了水源匱乏……取一瓢水,不再甘甜;采一束光,不再溫柔;集一條河,不再清澈;聚一片林,不再生機。在這一刻,嘗到大自然真正的“回饋”的滋味后,人類躊躇了;在這一刻,看到生靈涂炭的大自然,人類沉默了;在這一刻,意識到回饋自然才是真正的利益,人類醒悟了。植樹造林、保護動物、愛護環境……列入了法律國策,成為了發展的項目。森林在重造,瀕臨滅絕的動物看到了曙光,鯨魚又回歸了海洋,鳥兒又飛向了天空……
大自然在40多億年的地球上,造出了那么多杰出的作品,人類是其中之一,和其他動物一樣,我們應當在這個寬容的世界和平共處。大自然是值得敬畏的,給了我們無限光亮的黎明,也給了我們將近黑暗的黃昏。
2023我們要深懷對自然的敬畏之心作文【篇3】
敬畏自然,自然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它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我們不可或缺的氧氣;經過上千上億的演變才有了我們現在使用的煤;匯集上萬條溪流才有了大海的雄闊。自然用它那無限的動力產生了我們今天用的資源,用那堅持不懈的精神在構造我們的家園,難道你不心生敬畏嗎?
敬畏自然,自然是我們忠誠的朋友。當自然環境被我們的不合理的行為做法破壞時,它沒有惱怒,而是用天氣的惡化、災害的到臨來警告我們,讓我們自己敬畏,美化自然,保護自然的萬物,使我們了解它對我們的重要性。我們醒悟后,它沒有語言只有笑容,示意我們與它一起做朋友,和諧共處。
敬畏自然,自然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自然界包羅萬物,其中有不少生物值得我們學習。俗語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梅花經歷了嚴寒的考驗,綻放出它的美麗,散發她的芬芳迷人的香氣,使我們想到我們的學習,我們正是缺少梅花的堅持不懈,勇于面對的精神,使得我們半途而廢,迎難而退?!坝瑾氹忌徶鲇倌喽蝗荆嗲嗌彾谎?,中通外直,不墓不枝,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鼻嗌徃邼?,不與他人同流合污,這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所以,自然提供榜樣的典范,賦予我們新的體會,讓我們彌補自己的不足。難道它不令你心生敬畏嗎?
敬畏自然,是因為它值得尊敬,應謹慎待之。自然使我們修養正氣,在行為上有所節制,提供了我們基本的需求,創造了萬物豐富我們的生活,又孜孜不倦地給予萬物精神內涵,使我們認識、了解違反常規的事物的真正意蘊。為了我們的將來注入無限熱血,只是為了我們的子孫能擁有更加美好的環境。
敬畏自然,就要愛護尊重它,不要損傷它創造的生命,誠懇地像朋友一樣對待它。他用無聲的言語來回復你的誠懇和善良,讓我們與自然和諧共處,融入美妙的自然,感受它給我們帶來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更好地敬畏自然吧!
2023我們要深懷對自然的敬畏之心作文【篇4】
生命中有許多花,而我惟獨喜愛那朵敬畏之花;盡管它不是嬌艷欲滴,但它也絕不是枯萎無潤;它很香,它的飄香如一泓甘泉,滋潤著我的心田??
當汩羅河中漾起無浪的水波時,一朵敬畏之花在無聲中綻放。波漾的水珠淺到了我的心房,我的心為之一顫,仿佛看到那淡淡水波中皺出了屈子那憂國憂民的模樣,仿佛看到了屈子那悄無聲息的哀嘆又曾淹沒了多少孤獨——然而他沒有再嘆息了,他的羅裳在那一瞬間隨著水波的漾動而消失了,而他卻不知這輕輕一舞又激勵了多少后人的芬芳??
我敬畏,敬畏屈子那高潔的心靈,敬畏他那偉大的思想,如一株花朵,散發著高潔的清香。
當風波亭上吹動著泛泛清風時,一朵敬畏之花在嗚咽中綻放。飄動的岳家軍旗在無奈地抖動著身軀,只要岳飛將身上賜予的毒酒一摔十萬大軍就會浩蕩奔入京城,但那對得起母親的期望嗎?對得起”精忠報國”嗎?他沒有猶豫,一臂托起生命之酒,灑出了滿腔忠心——而他卻不知這永恒的一瞬又激蕩了多少后人的亦膽忠心??
我敬畏,敬畏岳飛那一顆忠心,如一朵花炫耀著忠誠的光芒。
當羅馬廣場上燃起熊熊烈火時,一朵敬畏之花在烈火中綻放。縱使羅馬教皇在哈哈大笑,不屈的布魯諾卻泰然自若,真理的`聲音卻依然在飄蕩:“未來的人們會明白我的??。”他的身軀化為灰燼,他的靈魂卻驟然升起——而他卻不知這一把火帶來了千萬個追求真理的生命。
我敬畏,敬畏布魯諾那追求真理的執著,如一朵花,飄散著真理的芳香。
當德國總理屈膝向猶太人民下跪時,當中國的國旗在廣場第一次升起時,當中國足球沖出亞洲、走向世界時,當白衣戰士圍成一條堅固的防線時、當中國又迎來一個豐收年時??此時此刻,難道敬畏之花沒有開放嗎?難道它沒有更加芳香嗎?
敬畏是一朵花,是一朵高尚之花,一朵忠誠之花,一朵真理之花,一朵平等之花,一朵團結之花??花兒 在飄散著芳香,充實著我的心靈,激勵著我的人生。
2023我們要深懷對自然的敬畏之心作文【篇5】
我們應向一切虔信的民族學習一個基本信念,就是敬畏自然。我們要記住,人是自然之子,在總體上只能順應自然,不能征服和支配自然,無論人類創造出怎樣偉大的禮貌,自然永久比人類偉大。我們還要記住,人誠然能夠親近自然,認識自然,但這是有限度的,自然有其不可接近和揭穿的秘密,各個虔信的民族都把這秘密稱作神,我們應當尊重這秘密。
在對待自然的態度上,此刻大概不會有人公開贊成掠奪性的強盜行徑了。但是,同為主張善待自然,出發點仍有很大分歧。一派強調以人類為中心,從人類長遠利益出發合理利用自然。另一派反對人類中心論,認為從根本上說,自然是一個就應敬畏的對象。我的看法是,兩派都有道理,但說的是不同層次上的道理,而低層次的道理要服從高層次的道理。合理利用自然是科學,不管思考到人類多么長遠的利益,合理的程度多么高,仍然是科學,而科學必有其界限。生態不僅僅是科學問題,而且是倫理問題,正是倫理為科學規定了界限。
人類以前以地球的主人自居,對地球為所欲為,結果破壞了地球上的生態環境,并且自食其惡果。于是,人類開始反省自己的行為。
反省的第一個認識是,人不能用奴隸主對待奴隸的方式對待地球,人若肆意奴役和蹂躪地球,實際上是把自己轉成了地球的敵人,必將遭到地球的報復,就像奴隸主遭到奴隸的報復一樣。地球是人的家,人就應為了自己的長遠利益管好這個家,做地球的好主人,不要做敗家子。
在這一認識中,主人的地位未變,只是統治的方式開明了一些。然而,反省的深入正在構成更高的認識:人作為地球主人的地位真的不容置疑嗎?與地球上別的生物相比,人真的擁有特權嗎?一位現代生態學家說:人類是作為綠色植物的客人生活在地球上的。若把這個說法加以擴展,我們便能夠說,人是地球的客人。作為客人,我們在享受主人的款待時倒也不必羞愧,但同時我們應當懂得尊重和感謝主人。做一個有教養的客人,這可能是人對待自然的最恰當的態度吧。
人,棲居在大地上,來自泥土,也歸于泥土,大地是人的永恒家園。如果有一種裝置把人與大地隔絕開來,切斷了人的來路和歸宿,這樣的裝置無論多么奢華,算是什么家園呢?
人,棲居在天空下,仰望蒼穹,因驚奇而探究宇宙之奧秘,因敬畏而感悟造物之偉大,于是有科學和信仰,此人所以為萬物之靈。如果高樓蔽天,俗務纏身,人不再仰望蒼穹,這樣的`人無論多么有錢,算是什么萬物之靈呢?
人是自然之子,在自然的規定范圍內,可制作,可創造,可施展聰明才智。但是,自然的規定不可違背。人不可背離土地,不可遮蔽天空,不可忤逆自然之道。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之謂也。
一位英國詩人吟道:“上帝創造了鄉村,人類創造了城市。”創造城市,在大地上演繹五彩繽紛的人間故事,證明了人的聰明。但是,倘若人用自己的作品把自己與上帝的作品隔離開來,那就是愚昧。倘若人用自己的作品排擠和毀壞掉上帝的作品,那就是褻瀆。
人習慣于以萬物的主人自居,而把萬物視為自己認知和利用的對象。海德格爾把這種對待事物的方式稱作技術的方式。在這種方式統治下,自然萬物都失去了自身的豐富性和本源性,縮減成了某種能夠滿足人的需要的功能,只留下了功能化的虛假存在。他呼吁我們擺脫技術方式的統治,與萬物平等相處。
其實,這也是現代許多詩性哲人的理想。在擺脫了認知和被認知、利用和被利用的關系之后,人不再是主體,物不再是客體,而都成了宇宙大家庭中的平等成員。那時候,一切存在者都回到了存在的本來狀態,都在用自己的語言對我們說話。
在觀賞者眼中,再美的花也只是花而已。唯有當觀賞停止、交流和傾聽開始之時,花兒才會對你顯靈和傾談。
在不同的人眼里,海呈現不同的面目。對于靠海為生的漁民來說,它是最熟悉的親人和最危險的對手。對于遠離故國的游子來說,它是鄉愁。對于詩人來說,它是自由的元素。對于一般旅游者來說,它是風景。對于遇險者來說,它是死亡。
在不同的時刻,海也呈現不同的面目。它時而波瀾不驚,時而惡浪滔天。
在我眼里,海是一個窗口,我從中瞥見了世界的本來面目。
看海,務必是獨自一人。和別人在一起時,看不見海的真相。那海灘上嬉水的人群,那身邊親密的同伴,都會成為避難所,你的眼光和你的心躲在里面,逃避海的威脅。你務必無處可逃,聽憑那莫名的力量把你吞滅,時間不見,空間不見,人類不見,城市和禮貌不見,你自己也不見,或者和海轉成了一體,融入了千古荒涼之中。
瞥見了海的真相的人不再企圖談論海,因為他明白了康德說的道理:用人類理性發明的語詞只能談論現象,不能談論世界的本質。
2023我們要深懷對自然的敬畏之心作文【篇6】
它是一部世界昆蟲的史詩,一部由人類杰出代表法布爾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蟲共同譜寫的生命樂章,一部永久解讀不盡的書。它就是《昆蟲記》。
《昆蟲記》是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它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被達爾文譽為“無與倫比的的'觀察家”的法布爾一人性觀照蟲性,書中描述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無不滲透著人文關懷;并以蟲性反觀社會人生,睿智的哲思躍然紙上。在其樸素的筆下一不嚴肅的學術著作如同有沒的散文,人們不僅僅能從中獲得知識和思想,而且閱讀本身就是一次獨特的審美過程。
讀罷《昆蟲記》我頗有感觸。大自然是人類的家園,人類社會與自然有著密切的關系。一方面,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要占據必須空間,并從環境中獲得物質和能量;另一方面,人類生產活動的廢棄物要排放到環境中。
看,天空不再蔚藍,流水不再清澈。“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完美景象已成為往事。聽,一棵棵倒下的參天大樹在哭泣,綠色正在慢慢地不見。忍耐了多時的大自然最后爆發了。沙塵暴、洪水泛濫正向人類襲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離我們遠去,人類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于是乎,迷途知返的人類開始了植樹造林,開發新能源,把對大氣的污染降到最低。
豈是如此這般,我只想說四個字:敬畏大自然。自然與人生一樣,如同一面鏡子,你對她笑,她就對你笑;你對她哭,她就對你哭。不漠視自然,不漠視人性。不是分析哲學,不是數理邏輯。它僅僅是世界上最有可能完美起來的一個庸俗。
法布爾不愧是“昆蟲世界的維吉爾”和“昆蟲之父”。他是憑借著廣播的知識、詼諧的趣味以及精彩的文筆把我們一次次導向昆蟲世界的,應對他的誠心引領,我們不僅僅無法拒絕,而且還會對他充滿深深的感恩。因為他讓我們最終明白:在這個世上,人與自然需要和諧,人與動物需要友誼。只有學會尊重大自然,界中的大小生命,人類才會有光明的坦途。
我幸福地憧憬著:在藍天白云下,鳥語花香,蜂蝶翩飛,魚游潛水,人們在燦爛地微笑。
2023我們要深懷對自然的敬畏之心作文【篇7】
朱熹曾在《中庸》中提出:“君子之心,常存敬畏?!睂τ谑篱g萬物都要心存敬畏,對于自然更應如此,因為是自然養育了人類,沒有自然便沒有人類的發展,但雨果也曾說過:“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漠的屠夫。”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摒棄了心中對于自然的善良與敬畏,意欲征服自然,而這一切終遭到了自然的報復。所以我們更應從現實中警醒,要敬畏自然,以一顆環保之心善待自然,否則必會遭到自然的反噬。
敬畏自然,首先要從傳承環保精神做起?!睹献印分性岢觯骸案镆詴r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古時人們便已知道唯有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方可使社會發展,自然是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唯有與自然和平共處,方能搭建社會上層建筑進而構建理想社會。所以,我們要傳承這份環保、敬畏的精神,如此才能與自然和平共處,如此才能得到社會的長遠發展。
敬畏自然,也需用善良的心對待自然,虧欠自然等于自戕。恩格斯曾說:“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對自然的勝利,自然都報復了我們。”而事實正是如此。正是由于對野生動物的大量捕殺,破壞了自然規律,疫情肆虐,人財流失;正是因為忽視了對自然水資源的保護,濕地干涸,土地沙化;正是對土地的不正當利用,圍湖造田,導致了湖泊面積的減小。人定不勝天。我們意欲征服自然的每一個舉措都將遭到自然千百倍的報復。所以,不善待自然,便是人類的自戕,用一顆善良的心對自然,自然亦會以善良回報人類。
敬畏自然,國家、政府的舉措至關重要。中共路_的報告中,__便已明確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沒有生態的支持,何來人類的發展?沒有綠水青山,何來金山銀山?對于生態保護國家政府確已做出努力并獲得成效。騰格里沙漠東南方的“沙漠綠洲”具西北風光之雄奇,匯南北景色之秀美。正是國家防沙治沙得到的卓越成果;而全民垃圾分類、實行垃圾回收正是政府對于資源利用和維護凈化自然做出的努力。身為中國國民,我們更應跟隨國家腳步,在領導人的帶領下,以一顆敬畏與環保的心,保護自然、善待自然!
“山積而高,澤積而長?!蔽覀円獔远ǖ刈呱鷳B保護之路,敬畏自然、善待自然,讓自然成為社會發展的動力而非阻礙,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讓綠水青山變為真正的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