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好少年尊老愛親作文

| 秀媛

在日常學習、工作亦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時代好少年尊老愛親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新時代好少年尊老愛親作文

新時代好少年尊老愛親作文篇1

老人年歲大了,走動不便,我們對他們要給予特殊的照顧:給他們盛飯挾菜,睡覺時為他們鋪床蓋被放蚊帳,在他們走動時予以攙扶,有空時陪他們說話解悶……如果老人病了,更要給予精心照料,主動為其煎藥、喂藥、問寒問暖。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辛苦了一輩子,含辛茹苦地養大了父親、母親,沒有他們,便沒有我們的爸爸媽媽,更沒有我們。所以,我們就應孝敬他們,對他們個性講禮貌。

俗話說,“樹老根多,人老話多”。老人上了年紀,說話比較啰嗦,有些事情翻來復去要說好幾遍。對這種必然的生理現象,作為有文化有知識的中學生,就應充分理解,而不該表示厭煩,總是粗暴地打斷老人的絮語。當老人家嘮叨時,正確的話,我們要聽;就算錯了,也讓他們說完以后再作解釋。如果只是一個勁地嫌老人嗦,對他們的話不理不睬,甚至粗暴地反彈,那就必然令他們悲哀。就算你內心還是孝敬老人的,就算平日里你也曾用心照顧他們,但只要有過一次粗暴無禮的.行為,長輩受傷的心就不易康復。

新時代好少年尊老愛親作文篇2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懷?!弊鹄蠍塾资侵腥A民族的傳統美德,重陽節那天,學校組織我們五年級全體師生到敬老院開展慰問活動。

一路上,優美的景色令我們目不暇接,同學們的歡聲笑語在空中回蕩。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步行路程,我們終于抵達了敬老院。

到達敬老院后,我們排著有序的隊伍來到了敬老院廣場。我們看見志愿者阿姨們正在表演節目,心中很激動,因為我們也要給老人們表演節目呢!同學們來到廣場中央,排開隊形,跳起了手勢舞。幾輪精彩紛呈的表演結束后,四周的老爺爺老奶奶們都興高采烈地鼓著掌。那熱烈的掌聲讓我覺得心底暖暖的。

節目表演完后,我們便去幫助老爺爺老奶奶們捶背!我和一名同學來到了一位老爺爺面前說“老爺爺,我幫你捶背。”“老爺爺,我幫你捶腿?!崩蠣敔敶认榈匦χ?,我們也感到非常高興。我們捶的力度恰到好處,老爺爺感到很舒服,一直微笑著看著我們。到了我們歸隊的時候,老爺爺還對我說:“小朋友,再見!”我也朝著他揮揮手,心中升騰出一種感動。

我們給老人們表演節目,做力所能及的事,是給老人最好的陪伴。在這里,祝全天下的老人們健康、快樂!

新時代好少年尊老愛親作文篇3

上個學期的暑假,我們雛鷹假日小隊組織去社區里的一位一個人住的老奶奶加問候。

當我們到達時,老奶奶已經等候了多時。見我們來,連忙笑呵呵地把我們迎進了門。一進家門,我們便拿出水果和鮮花送給老奶奶。

中午快要到了,我們陪著奶奶去買菜,一路上,我們一直牽著老奶奶,什么過馬路、上樓梯,我們就像她的孫子孫女一樣,奶奶夸獎了我們好幾次:“你們真是一群好孩子呀!”

買菜回來,奶奶起身去做飯。硬是給我們“拉“了回去:“奶奶,您歇著吧!我們不是小孩子了,已經繪做飯了。”飯上來了,那一盤盤大家用渾身解數做出來的菜,包含了我們對奶奶的愛心,奶奶還不停地說:“好吃!好吃!”

下午,我們跟奶奶玩起了奶奶兒時玩的游戲:跳房子、斗雞,大家玩得不亦樂乎,臉都紅彤彤的。奶奶臉上更是笑開了花,好像又回到了無憂無慮、快快樂樂的童年時代。接著,我們又唱起了奶奶童年時代唱的歌:《讓我們蕩起雙槳》、《校園的早晨》,大家邊拍著手邊唱著:“沿著校園熟悉的小路,清晨來到樹下讀書,紅色的太陽,照在臉上……”奶奶的臉上掛了一個個燦爛的笑容!

時間到了,我們該回家了,大家齊聲地像奶奶告別:“再見,奶奶,我們下次還會再來的!”奶奶也依依不舍地向我們告別:“孩子們,再見,我等著你們下次再來!”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了解到:老人們比任何人都需要關愛,我們要用我們的實際行動讓老人開心,更要讓老爺爺老奶奶們感受到愛和關心!

新時代好少年尊老愛親作文篇4

在我們成長的每一天,是誰為我們傾注了所有的心血?是我們可敬的爸爸媽媽。有人說,世界上所有的光榮和偉大都來自母愛,父母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做兒女的責任。最近我讀了《孝在我心中》這本書,我一次又一次地為書中的故事深深地感動。這里有奧運冠軍孝順父母的情懷,有久病床前的孝心媳婦,有情系養母的.山村孩子,有火海救母的壯舉,有感人的孝心接力,有小兒郎擎起的一片天,有把蘋果留給媽媽吃的鄉村女孩……一篇篇,一行行,都是愛的濃縮。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要數把蘋果留給媽媽吃小東艷。小東艷的媽媽患小兒麻痹癥,天生就有嚴重智障,走不了路,后來父親去世了,小東艷勇敢地挑起了照顧媽媽的重擔。她給媽媽蒸饅頭,幫媽媽洗臉洗腳,晚上睡覺時,她害怕睡覺著涼了,就和媽媽蓋一床被子,別人送給她一個蘋果,她都要留給媽媽吃。讀到這里,我想到了古代有名的孝子——郯子。郯子的父母年紀大了,身體不好,郯子總是精心照料他們。有一天,郯子的父母想喝鹿乳,他就上山去找。可是,鹿群很難接近,他只好披著鹿皮混在鹿群中。幾天之后,郯子終于得到了鹿乳,滿足了父母的要求。小東艷和郯子照料父母是多么的精心?。?/p>

孝順父母尊長輩,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順父母的傳世佳話數不勝數。沈云英忠孝雙全,狄仁杰望云思親,孝女緹縈上書救父,孝子孟宗哭竹生筍……這些故事多么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弟子規》告訴了我們許多孝順父母的道理。比如:父母呼,應無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冬則溫,夏則清。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對父母多一份感恩的心。當父母回到家時,我們應該及時給父母開門,遞上一雙拖鞋;吃完飯后,要及時收拾碗筷,減輕父母的負擔;天冷了,我們應該給父母端上一盆洗腳水。我們要做父母的“小棉襖”,不要做父母的“小煩惱”。

孝是一種美德,一種承擔,一種責任,是一種對父母長輩的感恩?!罢l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要在家庭盡孝心,在學校獻關心,在社會鑄愛心,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新時代好少年尊老愛親作文篇5

孝親敬老的人是心地善良的人。這樣的人體貼老人,就像對待孩子一樣無微不至。孩子看在眼里也會把這種愛做為最大的回報給養育了他的人。

————題記

從我們呱呱墜地起,父母總是在默默地為我們付出,幫助我們成長。由于生活的忙碌和壓力,我的父母不茍言笑,沒有太多的話語,但他們對子女的愛,已用生活的全部來表達。這種愛總是圍繞在我的身邊,無法預料也無法奢求,她總會在不經意間觸動我的心靈深處。

一個夜深人靜的晚上,我仍像往常一樣在浴室里等候著媽媽來幫我洗澡,可是不知怎的媽媽遲遲都沒有來,我實在等不及了,怒氣沖沖地跑到客廳正準備向媽媽大吼,但是眼前的景象不得不壓住了我內心的怒火。媽媽又不知從哪兒撿來一位年邁的老奶奶,衣服上沾滿了土,臉色有些蒼白,依照我以前的性格我肯定會責備媽媽太愛多管閑事了??墒遣恢醯?,今天我的內心似乎沒有那么多的反抗,然而更加同情這位奶奶了,趕忙說了聲:“奶奶,您來了!”老奶奶也激動地說了聲:“這孩子真乖!你和你媽媽都是大好人。”看見媽媽正在給那位老奶奶洗腳,我也忍不住上前去幫一把。以前媽媽也總是這樣,碰見需要幫助的人,媽媽就心軟了,唉!媽媽的心地善良,真是拿她沒辦法。

當天晚上,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開始尋思著老師給我們講的一些大道理了。開始我怎么想也想不通,突然我的腦海里閃過一道曙光我明白了,不是有一首歌曲叫《愛的奉獻》嗎?其中唱到:“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人間。”這不是說人要幫助人嗎?只有這樣我們整個國家才會和諧、幸福。媽媽,您照顧無依無靠的老奶奶,像孝敬自己的父母一樣孝敬她,您真的是太善良了。第二天晚上,我悄悄的打了盆熱水端進媽媽的房間等候著媽媽燙燙腳,消除媽媽一天的勞頓。媽媽打工回來了,我高高興興地請媽媽坐下,用手幫媽媽把腳放進溫水中。一瞬間,我頓時呆住了——媽媽的腳竟然那么瘦削,細長的指頭上布滿了老繭,皮膚很粗糙,這都是由于每天媽媽騎著自行車到縣城去打工,早出晚歸,風吹雨打,還要在工地上干那么多吃力的活兒,日積月累造成的.。我不由得愣了一下,抬頭望了望媽媽,媽媽看出了我的異樣的目光,流出了激動的淚水,抱著我說:“傻孩子,你終于長大了。”

雖然這些都是不起眼的小事兒,但就是這件小事兒,更讓我體會到了:“父愛如山,厚重、溫暖而無言;母愛如水,溫柔,點點滴滴滋潤著兒女的心田?!闭且驗槲覀兊母改笇﹂L輩的關心、孝敬,也正是因為有他們做榜樣,我們中華民族才能更好地將這種精神繼承發揚。

同學們,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應該讓愛的接力棒永遠永遠地傳下去,讓孝親敬老的美德在我們的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那么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新時代好少年尊老愛親作文篇6

孝老愛親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每個中華兒女都應該尊從的美德,不孝子孫常常被人們譴責、吐罵。

一次,爸爸媽媽在房間商量:換季節了,因該好好的逛一次街了,要去買一些厚衣服了,爸爸很贊同。但爸爸又說:“我這幾天沒空。”媽媽就對爸爸說:“那我們等你有空再去吧。”湊巧給我聽見了,我就把耳朵靠到門邊,仔細的聽了一下,原來是家里厚的衣服沒幾件了,都是薄的。爸爸媽媽正想到街上去買一些厚點的衣服,要不然一家人都要感冒了。這時,我就打了個小主意:雙休日的時候帶上自己存的壓歲錢,和爸爸媽媽到街上買個痛快。

轉眼間,雙休日就到了,晚上一回到家,我就把自己準備好的500元放在一個小背包里,迫不及待向爸爸媽媽跑去,興奮不已地說:“爸爸媽媽,我帶你們去買衣服”。爸爸媽媽稀里糊涂的,說:“怎么是你帶我們去買呢?應該是我們帶你去買呀?”爸爸媽媽感到不解。我跟爸爸媽媽說:“我想孝敬一下你們”,爸爸媽媽很感動,也就欣然同意了,我們就出發了。街上人山人海,我們大家都會把別人的腳踩著。我們逛了這家又逛那家的,但爸爸媽媽都不舍得買。我就對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沒關系的,你們盡情買吧,我會結賬的?!卑职謰寢寣ξ艺f:“寶貝,爸爸媽媽已經很開心了,因為你能想到給爸爸媽媽買衣服了?!卑职謰寢尩脑捵屛腋袆蛹傲俗詈螅覀円患以诮稚祥_開心心的逛了一大圈,買了很多衣服,我也給爸爸媽媽買了幾件,爸爸媽媽在路上一直說:“我們的寶貝長大了”,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爸爸媽媽常帶我到外婆家,我每到外婆家,就是先給外婆一個擁抱,再來一個吻;再跑到樓上給80多歲的祖母一個擁抱和一個吻,我感覺非常的溫暖和溫馨。因為外婆和祖母年紀都很大了,老人臉上長滿了縐紋和老人斑,所以有許多孩子就嫌棄老人,看到很惡心,不肯靠近老人,對自己高齡的長輩也是如此,非常冷漠。我是覺得父母付出了一輩子的心血,就是為了你孝老愛親。

在愛親方面,我會把什么都讓弟弟妹妹只要他們喜歡,我即使是不吃也沒關系。

一次,外婆給我們帶回了許多桃子,大家都分了一些,只剩下3個了,我知道弟弟妹妹也很喜歡吃桃子。就馬上把桃子搶了過來,兩個弟弟,一個妹妹,每個人一個,剛剛好。于是我就把他們的桃子都洗了,把皮也削了,他們吃的時候,每個人的臉上露出了一個笑臉,我也很開心,看他們吃我才想起來,自己還沒拿,馬上跑過去,一看,桃子一個也沒了。但弟弟妹妹開心了,我也開心了。

同學們,孝老愛親是很重要的,你們做到了嗎?

新時代好少年尊老愛親作文篇7

這天晚上,我做完作業,無意中看到《精神豐碑》這本書,便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這本書里有許多文章,最令我刻骨銘心的是《大孝至愛》這篇文章。

主人公是河南省的工人謝延信。他是一位普通的煤礦工人,卻在漫長的33年中,用自己的孝心、愛心、責任心,始終履行著對亡妻的承諾:照顧多病的岳母,呆傻的內弟和癱瘓的岳父。33度春秋更替,一個精壯的小伙子如今已是滿頭白發,可他對岳父母和內弟的愛卻從未變過。謝延信在各個方面都只想著別人,忘記了自己。

讀完《大孝至愛》,我深有感觸。謝延信的生活環境那么差,但他依然不辭辛苦地伺候岳父母和內弟,毫無怨言。再想想我,長輩天天無微不至地照顧我,關心我,給我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可我呢?不但不回報他們,還要和他們頂嘴。隨著生活條件好轉,我反而淡薄了對長輩的感恩。曉,是中華傳統美德,每個人,都應該具有這樣的`美德。如果把“孝”作為一場考試,那我只能的不及格。

就來說說我和爺爺之間的事吧。我爺爺是個相貌較差的聾啞人,就因為這樣,我十分厭惡他。每當他問我問題時,我總是把他視為隱形人,不去理睬他;每當他拉著我去看什么新鮮事時,我總是推開他那臟兮兮的手,扭頭就走……爺爺在吃飯時喜歡夾菜給我。但我十分不領情,立馬把這些才扔掉不吃。每當這時,爺爺都不會生氣,只是一笑了之,但這抹笑意下,卻又不知隱藏了多少失望與痛苦……現在和謝延信相比,我真是慚愧不已。

謝延信,一個平平凡凡的人,為了真情,為了至愛,為了一句承諾,照顧癱父、病母、傻弟,沒有半點抱怨。他如一匹老馬,沒有馳騁千里,卻已經到達了善良的頂峰。他用博大的胸懷詮釋了當代中國的孝道。謝延信,謝謝你,你讓我明白了:孝老愛親,人人有責!

新時代好少年尊老愛親作文篇8

德乃人之本,孝為德之先。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知恩感恩是古今中外人人應具有的良知;和諧社會,更是尊老孝親、知恩感恩的社會。秉承起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實踐“尊老愛幼、團結互助、熱愛祖國、服務人民”的新道德標準要求,是對傳統孝道的繼承和發展。金秋送爽,今又重陽。在九九重陽節到來之際,祁縣老齡委謹向全縣人民發出如下倡議:

一、弘揚傳統,傳承美德。“霞披夕陽情無限,霜染秋楓葉正紅?!逼羁h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著尊老、敬老、愛老的光榮傳統。千百年來,祁縣先人恪守傳統仁孝之道,善行、敦親、睦友、盡孝之舉,涌現出眾多的孝廉君子,譜寫了厚重的孝文化,孝親思想也是晉商文化中重要的文化構成,祁縣商人“以義制利”,孝親友、睦鄰里、濟孤貧、熱親公益、造福社會,用實際行動弘揚、光大了中華孝文化,今天的祁縣人要繼續發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自覺做到思想行動尊敬老人,不淡漠老人;衣食起居照顧老人,不淡忘老人;生活零用寬待老人,不吝嗇老人;生病就醫護理老人,不冷落老人;用心去體味老人們的.甘苦,用情去化解老人們的煩悶,融合代際關系,促進家庭和諧,在尊老敬老活動中創先爭優,為構建和諧社會身體力行。

二、尊老孝親,從我做起。“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孝”。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身邊老人對我們有關愛之恩,對于他們,我們都應以感恩之心來回報。敬老不以事小而不為,助老不以事難而不為。一杯水、一粒飯,點點滴滴見真情;一件衣、一床被,絲絲縷縷連愛心。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孝敬父母、長輩做起,從關愛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做起,從寫一封家書、吃一次團圓飯、為老人講一件工作的趣事、傾聽老人一次長談、給老人打一次問候電話、實現老人一個愿望、帶老人做一次健康檢查等點滴小事做起,把尊老敬老融入到日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之中,讓尊老敬老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

三、心系老人,服務老人。“莫道桑榆晚,紅霞尚滿天” 。老年人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是社會的共同責任,社會各界都應積極參與到老齡事業中。要尊重老人,多與他們談心交流,多征求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多學習他們做人、說話、辦事的精神和品質;要為老人們提供必要的和適當的優良環境條件,營造溫馨、民主、和諧、幸福的生活氛圍;要對老人們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溝通、多一些扶助,真正讓老人們“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樂”,讓他們能實實在在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情。”讓我們行動起來,為天下所有老人能擁有一個燦爛美好的夕陽,獻上一份誠摯的愛心吧!

新時代好少年尊老愛親作文篇9

相信大家看見“敬老孝親”這個詞,都會想起家里的親人,尤其是比較年邁的老人家。是啊,小時候要感謝母親的生育之恩,感謝父親的辛勤勞動,感謝爺爺奶奶的悉心關懷,感謝所有支持自己的親人們。在什么時候都要有一顆敬老孝親的心!

眼看著爸爸媽媽的白頭發越來越多,鄒紋布滿臉上,我會立刻沖上前來,幫爸爸捶捶背,倒杯茶。幫媽媽做一些家務,講個開心的笑話。當父母親微微地翹起嘴巴,開心的笑一笑,我已十分滿足了,心里比蜂蜜還甜大多,孝順父母就是兒女應該做的。

年邁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辛苦了大輩子,也應該休息一下了,但為了我的安全,奶奶每天都來接送我上下學,風雨無阻。爺爺每天不厭其煩的每天通過電話問候我。外公外婆住的'最遠,他們竟然為了和我聊天,居然學上自己上網聊天。要知道,老人家要學上電腦,談何容意。所以,我每年一到過節,都會寄賀卡給他們,這里面藏了我敬重年邁家人的。一絲絲心意。

我們要學會敬老孝親,敬重老人家,多關心家人,孝順父母,從一句溫暖的問候做起,從一的席位的動作做起!

新時代好少年尊老愛親作文篇10

最使我難忘的是我罵姥姥的那一次,現在回想起來,我是多么的不孝,時至今日,都讓我忘不掉。

百善孝為先。今天,我在姥姥家吃飯時,看到她正在拖地,我急忙跑過去說“姥姥,我來,您休息吧”姥姥說:“沒事,你先吃飯吧?!蔽野牙牙咽种械耐习涯眠€來,就去托地了,姥姥微微一笑,就去吃飯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兩個哥哥和姥姥去坐公交車,哥哥找到坐的地方就坐下了,我也找到了,可姥姥卻站著,我離開座位說:“姥姥,這有個空位,快來坐。”姥姥轉過身來說:“好!”姥姥坐下了,我去旁邊的哥哥哪里擠著坐。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星期四,姥姥在給我織衣眼,一個紅色的毛衣,上面有一些五顏六色的小蜜蜂,媽媽看到了說:“我來,媽你去看會兒電視吧!"姥姥說:小心點,這針細的很,別把手劃了?!薄昂谩蔽乙瞾韼蛡€忙,幫媽媽拿線,找一些針,過了十分鐘,我的毛衣就做好了,它非常漂高,新鮮的很,可姥姥睡著了,我拿來被子,媽媽給姥姥蓋上了。

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陽光拋灑在姥姥家,輕風是那么的溫柔。但是經歷了這一切,我的心中在一點點成長,我明白了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我長大了,終于懂得了孝敬長輩。

新時代好少年尊老愛親作文篇11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其中孝親敬老更是精髓所在,更應該繼續發揚下去,這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也是每個人內心深處最低的道德底線。

在《孝經》中,“孝”被開宗明義地肯定為“德之本”和“教之所由生者”,并被儒家視為“仁之內核”。

“孝順”在我眼中就是以順為孝,對自己的父母要以流露出最真實的真情實感,體會父母對自己的良苦用心,遵從父母的合理意見。遇事與父母商量,不妄下定論。與父母聊聊自己最近的生活狀態,同時也要關心父母的身體。 以前,在我小的時候有人對我講了一個故事。他的父親出車禍逝世的早,到最后只有他的母親孤苦伶仃的一個人把他撫養長大。那時,在他小的時候非常懂事,明白同齡人所不能明白的道理。但當他踏入社會后,找到了一份好的工作,也娶到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子,建立了美滿的'家庭。其工作也兢兢業業被經理所重視,其前程可謂是一片光明??删褪沁@樣他卻慢慢遺忘那含辛茹苦把他撫養成人的母親,甚至到最后他竟厭煩自己的母親。埋怨自己的母親,每天來找他,每天來給他送飯,每天向他噓寒問暖。可是,他曾否想過這些都應該是他做的事啊。就這樣年復一年,終于有一天他的妻子告訴他,他的母親不行了。他的手機瞬間從手指劃落到了地上。他明白為何母親最近接二連三的給他打電話了,當他趕到醫院的時候就只剩下了一具冷冰冰的尸體,他的妻子告訴他,他的母親由于患了眼疾,經常處于失明的狀態,可就是這樣依然用手給他包了一些餃子做給他吃,可他把自己的母親拒之門外。終于有一天他的母親,因歲月的牽絆而離世了。想到這里,男子跪倒在病房的地上,大聲痛哭起來。他恨自己為什么不能經常與母親談談心,為什么不能抽出時間與母親散散步出去走一走。直至今日,木已成舟。任何事都無法彌補自己對母親的虧欠。第二天,聽我的朋友說他在自己家里的墻壁上刻下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寫到這里,我不禁感慨萬千。我們到底抽出了多長時間與自己的父母談心散步呢?難道真要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時候才這樣嗎?恐怕到時早已追悔莫及了吧。

請大家銘記,以孝為本,以孝為先。

201274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