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不能干什么事情

| 宋佳

中元節不能干什么事情

1、忌披頭散發睡覺

鬼月,到處都是在外游蕩的孤魂野鬼,如果披頭散發,小心被它們誤認為同類,硬要叫你起來聊天。

2、夜游

八字輕的人千萬不要夜游,更加不要去偏遠或者人少的地方,否則只會自找麻煩。

3、忌半夜慶生

還是改到白天慶祝比較好。

4、忌說“鬼”字

在中元普渡時,最好謹言慎行,除了忌說「鬼」字之外,也別口不擇言胡亂說話,小心鬼就在你身邊!

5、忌亂踩冥紙

冥紙是獻給鬼的祭品,在焚燒時,鬼們會聚集在旁邊搶拾,如果你在焚燒冥紙的時候亂踩亂跳,難保不會阻礙到它們的行動,鬼們生氣之余,自然會對你不利。

6、忌亂拍他人肩頭

民間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有三把火,聚在兩肩及頭頂上,會讓鬼不敢近身。因此,在鬼最多的中元普渡時隨意亂拍他人肩頭,豈不是想拍熄對方的火,讓鬼找他的麻煩?

8、忌將筷子插在碗上

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爐上,此舉只會招來好鬼來與你分享食物。

9、床頭忌掛風鈴

因風鈴會招陰。

10、忌偷吃祭拜的祭品

與鬼爭食,恐遭來厄運。

11、忌輕易的回頭

當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煙稀少的地方時,覺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輕易回頭,否則會有麻煩。

12、忌吹口哨

晚上吹口哨,容易吸引鬼的注意。

中元節的飲食習俗

1、吃鴨。農歷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為什么呢?原來“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鬼魂。東莞人一般會吃蓮藕煲鴨。

2、吃瀨粉。在中元節那天,東莞有吃瀨粉的習俗,而且幾乎在整個東莞都通用。當然,不同片區,吃瀨粉的方法還是有所不同的。

3、吃粗茶淡飯。在山東的獨陵縣,中元節被當地人稱為“掐嘴節”,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飯的習俗。

4、吃扁食。在江蘇省的東縣鄉,很多鄉民在中元節當天都會吃扁食(一種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

5、吃“餃餅”。在浙江省臺州市的天臺,中元節他們會吃“餃餅”,一種類似于春卷的食物。

中元節是7月14還是15

中元節通常是在農歷七月十五這天,所以中元節也被稱為“七月半”,以此規避“鬼節”的說法。但也有少數地區是在農歷七月十四的時候,比如廣西人一般會提前在七月十四過,各個地方習俗還是有差別的。通常人們會認為農歷7月14日半夜,到7月15才屬于鬼節。也有說七月十四是鬼節,七月十五是中元節,而最早記載七月十四的要追溯到道教。

中元節是什么節

中元節是按照道教的說法,中國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中元節——農歷7月15日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元節”。在南方,亦稱“鬼節”。

中元節由來

中國歲時節令有所謂“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上元也就是天官大帝誕辰,唐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祭天官,中元祭地官,下元祭水官,各地奉祀三官大帝的宮觀都會舉辦盛大的慶賀活動。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歷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

上元節:正月十五

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中元節:七月十五

中元節,定於農歷七月十五日,俗稱七月半。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鬼節。

下元節:十月十五

農歷十月十五,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下元節,亦稱“下元日”、“下元”。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

98215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