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尖刀連》拍攝地點在哪

| 藝潔

《冰雪尖刀連》拍攝地點

該劇在吉林省白山市開機拍攝。

為高度還原九兵團當年進入朝鮮所在地時的地形、地貌,《冬與獅》的戰爭戲份主要在吉林省白山市完成,拍攝期間溫度一度低至零下三四十攝氏度,最后25天劇組轉場橫店拍攝。

從東北到江南,70攝氏度溫差,讓導演高希希感慨道,“極寒的天氣是這部戲最大的困難所在,但大家還是堅持過來了,回想起來甚至還有一些戀戀不舍。歸根結底還是整個團隊團結得太緊密了,像一股洪流一樣,跟嚴寒搏斗。”

故事講述了1950年秋,新中國萬象更新,某軍第七偵察連連長伍千里回鄉省親。伍家長兄犧牲于淮海戰役,尚有老三伍萬里,頑劣失教。千里決定帶他走正途當兵,兄弟歸營,正趕上大軍開拔抗美援朝戰場。萬里初來乍到,結識一群久經沙場的老兵,個個硬骨頭真性情。渡過鴨綠江,適逢朝鮮百年不遇的寒冬。團部下令化整為零、潛伏穿插深入敵后。

新兵萬里初登戰場,成了七連的拖累。萬里和七連在一系列艱苦戰斗中一起成長。機場大戰中,七連識破美軍伎倆,拯救整個兵團的同時,與主力部隊失散。他們尋主力部隊至水門橋。水門橋是能左右朝鮮戰局的砝碼,僅剩三十余人的七連,必須完成炸橋任務。

“鋼七連”以偉大的犧牲和強大的革命意志,完成了這個足以彪炳史冊的壯舉。千里犧牲,萬里成長為一名有擔當的戰士,他將用余生踐行對哥哥的承諾,重建“鋼七連”。

《冰雪尖刀連》雷公原型

雷公原型人物是一級戰斗英雄孔慶三,劇中將雷公的故鄉設定在山東沂蒙山地區,源于對沂蒙革命老區和沂蒙精神的致敬。

雷公是穿插七連資歷最老的,也是歲數最大的一位戰士,所有的戰士都喜歡叫他雷爹,因為雷公就像他們的父親一樣,不僅在戰場上會照顧其他戰士,在生活中更是對戰士們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懷。當美軍投下了標識彈后,雷公為了不讓美軍擊中我軍,奮不顧身的將標識彈搬上了吉普車,結果被美軍的炸彈擊中,雷公被壓在了車底下。

《冰雪尖刀連》原著小說

《冰雪尖刀連》改編自蘭曉龍創作小說《冬與獅》,講述“鋼七連”在朝鮮戰爭長津湖戰役的作戰故事。

故事的主要背景是朝鮮戰爭東線戰場的長津湖戰役。講述了十九歲的伍萬里在哥哥的反對下毅然決然加入了志愿軍的隊伍,在異國他鄉的寒冬戰場上與他的戰友們一起燃燒生命的故事,通過對第七穿插連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這場戰爭中志愿軍戰士的偉大與不屈。

1950年秋冬之交,第七穿插連所在的第九兵團原本駐扎在華東地區,被緊急征召開赴朝鮮長津湖戰場。因為白天有美軍不間斷的空軍偵查,為避免暴露,第九兵團戰士在將近零下40攝氏度的極寒中,晝伏夜行三周,隱蔽接敵,完成對美軍的分割包圍。十萬志愿軍戰士發起總攻之前,美軍毫無覺察……最終,中國人民志愿軍靠著偉大的犧牲精神、戰爭智慧戰勝了美軍王牌部隊陸戰一師。

《冰雪尖刀連》劇情介紹

電視劇講述了在1950年秋,新中國萬象更新。某軍第七偵察連連長伍千里回鄉省親。伍家長兄犧牲于淮海戰役,尚有老三伍萬里,頑劣失教,為害漁寨鄰里。

千里決定帶他走正途當兵,兄弟歸營,正趕上大軍開拔抗美援朝戰場。萬里初來乍到,結識一群久經沙場的老兵,個個硬骨頭真性情。渡過鴨綠江,適逢朝鮮百年不遇的寒冬。

團部下令化整為零、潛伏穿插深入敵后。新兵萬里初登戰場,成了七連的拖累。萬里和七連在一系列艱苦戰斗中一起成長。機場大戰中,七連識破美軍伎倆,拯救整個兵團的同時,與主力部隊失散。

他們尋主力部隊至水門橋,水門橋是能左右朝鮮戰局的砝碼,僅剩三十余人的七連,必須完成炸橋任務?!颁撈哌B”以偉大的犧牲和強大的革命意志,完成了這個足以彪炳史冊的壯舉。

千里犧牲,萬里成長為一名有擔當的戰士,他將用余生踐行對哥哥的承諾,重建“鋼七連”。




《冰雪尖刀連》

作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扶持劇目、浙江文化藝術發展基金資助項目,《冰雪尖刀連》由中央電視臺、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浙文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出品。該劇根據蘭曉龍長篇小說《冬與獅》改編,由蘭曉龍、陳瓊瓊編劇,高希希執導,杜淳、王子奇領銜主演,張博、魯諾、姬他、于震、鄭偉、于濱、薛奇、鞠江主演,李晨、穎兒、陳奕丞特別出演,首次以連隊視角震撼講述了抗美援朝期間“鋼七連”戰士爬冰臥雪、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戰爭故事。


97339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