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避險的方法有哪些
地震避險的方法有哪些最新公布!
遠離危險區
防地震措施包括遠離危險區、避讓其他危險場所和選擇合適避震空間。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時,應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在郊外遇到地震時,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選擇合適避震空間也很重要,如承重墻墻根、墻角、水管和暖氣管道等處,以及屋內最不利避震的場所是沒有支撐物的床上、吊頂、吊燈下、周圍無支撐的地板上、玻璃和大窗戶附近等。
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
在地震發生后,我們應該保持冷靜,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因為此時地面可能已經出現了裂痕,碎玻璃、屋頂上的磚瓦、廣告牌等掉下來砸在身上很危險。此外,水泥預制板墻、自動售貨機等也有倒塌的危險,不要靠近這些物體。在室內,應該躲避在堅固的桌子下面,保護好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地震中戶外避震做法
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
不要隨便返回室內。
避開高大建筑物或構筑物:
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墻的建筑;
過街橋、立交橋;
高煙囪、水塔下。
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
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
廣告牌、吊車等。
避開其他危險場所:
狹窄的街道;
危舊房屋,危墻;
女兒墻、高門臉、雨篷下;
磚瓦、木料等物的堆放處。
地震強震過后如何自救
1、地震發生后,應積極參與救助工作,可將耳朵靠墻,聽聽是否有幸存者聲音。
2、使傷者先暴露頭部,保持呼吸暢通,如有窒息,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3、一旦被埋壓,要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并設法用磚石、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加固環境。
4、地震是一瞬間發生的,任何人應先保存自己,再展開救助。先救易,后救難;先救近,后救遠。
地震現象的相關介紹
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它就像海嘯、龍卷風、冰凍災害一樣,是地球上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災害。震是一種極其普通和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但由于地殼構造的復雜性和震源區的不可直觀性,關于地震特別構造地震,它是怎樣孕育和發生的,其成因和機制是什么的問題,至今尚無完滿的解答,但目前科學家比較公認的解釋是構造地震是由地殼板塊運動造成的。
中國最不容易地震的省
浙江省處于板塊中心點,不易發生大地震。由于地震是由地球板塊碰撞引起的,因此沒有地震的地方將遠離兩個板塊的碰撞帶。浙江省位于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地跨北緯27°02'~31°11',東經118°01'~123°10'。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江西、安徽相連,北與上海、江蘇為鄰。浙江東西和南北的直線距離均為450公里左右,陸域面積10.55萬平方公里,為中國的1.1%,是中國面積較小的省份之一。浙江地形自西南向東北呈階梯狀傾斜,東北部是低平的沖積平原,東部以丘陵和沿海平原為主,中部以丘陵和盆地為主,西南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大致可分為浙北平原、浙西南的丘陵和盆地,浙東南的沿海平原及濱海島嶼等六個地形區。浙北地區水網密集的沖積平原,浙東地區的沿海平原和丘陵,浙中地區的盆地,浙西南地區的丘陵和山地,舟山市的海島地貌,各類地貌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