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地鐵公司中4個明確表示“不準喝水”
根據交通運輸部的數據,目前軌道交通運營里程排名前十的城市為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成都、杭州、武漢、重慶、南京和青島。其中上海、北京、南京和青島地鐵的客服人員明確表示“有規定車廂內禁止飲食,所以不能喝水”。某地地鐵客服人員稱:“渴的時候可以下車去站臺上喝,喝完再上車?!?/p>
其他幾地地鐵客服人員則表示,可以喝水或者喝飲料,但不能吃東西,因為當地的規定是“禁止進食”。還有多位客服人員強調,嬰兒等特殊人群需要進食的情況除外。深圳地鐵客服表示:“喝一口水也沒多大關系”,重慶地鐵客服稱:“喝飲料喝水都可以,盡量避免吃東西”,杭州地鐵客服表示:“乘客喝水不會阻攔”。
武漢大學城市安全與社會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特聘教授尚重生在接受極目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許多城市的地鐵公司都有相應的運輸規定或乘客守則,里面有一些條款就是關于乘客的禁止行為。尚重生認為,這些原則上還是屬于道德提醒,規定可以剛性,執行層面卻需要柔性?!坝龅竭`反者口頭提醒即可,搞‘警告罰單’增加了管理成本。”
“比如地鐵上喝水的問題,絕大多數人都是無意為之,并不是主觀上要去踐踏規定。特別是在夏天,乘客喝一口水解暑降溫,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要不是故意在上面吃東西,產生氣味和垃圾影響乘車環境,我覺得都不是原則問題,公共交通工具本身就是為公眾服務的?!鄙兄厣硎尽?/p>
地鐵上為什么不能吃喝
地鐵上禁止飲食,這顯然不是什么新規定,幾乎每個地鐵日常廣播都在重復這樣的常識。但飲食后會有什么后果,可能很少有人體會。
執法人員提醒,地鐵車廂空間相對封閉,氣味難以散去,隨意飲食可能會影響乘客的乘車體驗;此外,油性食物殘渣、飲料如果不慎灑落車廂,可能會導致乘客滑倒摔傷,除了增加額外的清理工作量外,還可能引來蟲蟻,啃咬電纜或相關設備,影響地鐵行車安全。
坐地鐵為什么不能喝水
這是因為在地鐵喝水時如果水滴灑落到地面容易使乘客滑倒。
個別乘客在飲食時,食物殘渣、水滴、牛奶、油性食物等灑落到地面和門口容易使乘客滑倒,造成損傷。
食物殘渣還極易滋生蚊蠅,引來蟑螂和老鼠,老鼠咬斷電纜就會造成通信、信號中斷,影響行車安全。在見到飲食者,地鐵工作人員會先予以勸阻教育,如果乘客拒絕勸阻,才會對其進行罰款。
地鐵內禁止飲食并非沒有先例,只是各地標準和執行力度有所不同,西安地鐵、南京地鐵、大連地鐵、臺北捷運、香港地鐵、新加坡地鐵等,均出臺有禁止乘客飲食并處罰的條例。
地鐵不準喝水
《南京市軌道交通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在車站或者其他軌道交通設施內,禁止下列影響軌道交通公共場所和設施容貌、環境衛生、運營秩序的行為:
(一)未經軌道交通經營單位同意,派發印刷品或者從事銷售活動;
(二)隨意涂寫、刻畫、張貼或者懸掛物品;
(三)堆放雜物或者停放車輛;
(四)吸煙,隨地吐痰、便溺、吐口香糖,亂扔果皮、紙屑等廢棄物;
(五)乞討、賣藝、躺臥、撿拾廢舊物品;
(六)在列車車廂內飲食;
(七)使用燃油、燃氣類以及體積或者重量超過乘客守則規定的輪椅車等代步車;
(八)攜帶充氣氣球、自行車(含折疊式自行車)進站、乘車;
(九)攜帶活禽和貓、狗等寵物以及其他可能妨礙軌道交通運營的動物(盲人攜帶導盲犬除外)進站、乘車;
(十)使用滑輪鞋、滑板等進站、乘車;
(十一)其他影響軌道交通公共場所和設施容貌、環境衛生、運營秩序的行為。
地鐵不準喝水
《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辦法》中規定第十五條 乘客應當遵守城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和公共秩序,服從和配合運營單位工作人員的管理,愛護城市軌道交通設施,維護公共環境衛生。
在城市軌道交通設施出現故障或發生突發事件需要疏散乘客時,乘客應當服從運營單位工作人員的引導,快速有序地疏散。
第十七條 禁止下列影響城市軌道交通公共秩序、公共場所容貌、公共環境衛生的行為:
(一)擅自在車站內擺攤設點,擅自在車站或列車內兜售或派發物品、報紙、廣告、宣傳品等;
(二)在車站或列車內吸煙,隨地吐痰、便溺、吐口香糖及亂扔果皮、紙屑、包裝物等;
(三)在車站、列車或其他城市軌道交通設施上亂涂寫、亂刻畫、亂張貼、亂懸掛物品等;
(四)在車站或列車內躺臥、乞討、賣藝及歌舞表演等;
(五)在車站或列車內使用滑板、溜冰鞋;
(六)影響城市軌道交通公共秩序、公共場所容貌、公共環境衛生的其他行為。
第十八條 精神病患者、學齡前兒童、醉酒者應當由其監護人或健康成年人陪同乘坐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單位有權拒絕其單獨進站乘車。
第二十一條市 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和運營單位應當建立投訴受理制度,公開投訴電話,接受乘客投訴。
運營單位對乘客投訴應當自受理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作出答復。投訴人對答復有異議的,可以向市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投訴。市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乘客投訴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作出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