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運會收看指南請收好
23年成都大運會運動員參賽情況如何
成都大運會中國代表團由700余人組成,其中,來自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百余所高校的411名運動員將參加成都大運會全部18個大項的角逐。
運動員的平均年齡22.9歲,男運動員6人,占50.1%;女運動員5人,占49.9%;387人是首次參加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占94.2%;344人首次代表國家參加世界綜合性運動會,占83.6%;24人曾參加過往屆大運會,占5.8%;34人曾經參加過奧運會,占8.2%。
23年4月至5月,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先后組織了游泳、跆拳道、武術、賽艇、柔道、羽毛球、乒乓球、網球、射箭(復合弓)、藝術體操、擊劍等11個項目的選拔賽,共有來自279所高校的1753人參賽,總比賽場次達1739場。目前,參加18個大項的運動隊正在搶抓最后的關鍵備戰期,積極努力訓練,力爭以最佳的競技狀態迎接成都大運會的到來。
據介紹,成都大運會兩度推遲,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學生運動員參賽的影響,國際大體聯拓寬了運動員參賽資格,參賽年齡由原先的“18至25周歲”調整為“18至27周歲”,原先的“僅限在校和畢業不超過1年的大學生參加”調整為“允許在校和、21、22三年內畢業的大學生參加”。
成都大運會有多少個場館?
成都大運會組委會堅持節約、節儉、可持續辦賽原則,全面建成49個場館,其中新建場館13處、改造場館36處,場館功能硬件和服務軟件全部達到國際比賽標準。
邱力介紹,目前各項競賽組織正有序推進,具備正賽舉辦條件。4月至6月,組委會舉行了18個項目的測試賽,共有367支代表隊5825人參賽,對設施設備、運行組織、體育展示和頒獎等業務領域應測盡測,國際大體聯官員、技術主席及大運會特聘專家充分肯定了各項籌備組織工作,目前籌備已全面轉入場館化運行階段。團隊方面,完成了18個項目競賽核心團隊組建,1077名國內技術官員選派完畢,國際技術官員選派正有序推進。
成都大運會期間將規劃配置29家定點醫院,設置180個醫療點。大運村設在成都大學,依托現有校區和建設發展規劃,新建生活服務中心、醫療中心、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實訓樓等單體建筑22棟,賽時可保障1.1萬人入住生活。
成都大運會交通管制時間
1、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的貨車 限行時間:全天24小時。限行范圍:成都繞城高速(G42,不含)以內區域。國四及以下排放標準的環衛車、混凝土運輸車 限行時間:全天24小時。限行范圍:成都繞城高速(G42,含)以內區域。
2、全天24小時禁止國Ⅲ及以下排放標準的貨車駛入成都繞城高速(G42,不含)以內區域。
3、23年成都繞城貨車限行時間新規如下:23年3月日起,下列區域內全天24小時禁止重型自卸貨車、重型罐式貨車通行(確需進入區域內工地運輸的車輛除外,但必須使用國六及以上排放標準或新能源車輛)。
4、貨車限行規定國Ⅲ及以下排放標準的貨車 限行時間:全天24小時。限行區域:禁止駛入成都繞城高速(G42,不含)以內區域。國IV及以下排放標準的環衛車、混凝土運輸車 限行時間:全天24小時。
2023年成都大運會標志
2023年成都大運會標志展現了千年古都的文化底蘊和現代城市的活力與激情。標志以濃烈鮮明的“運動元素”為主線,以“熊貓”為主題,傳達了成都人民熱情好客、激情奮進的精神風貌。標志以彩色印刷技術為手段,使熊貓形象的鮮亮和標志的文字、圖案飽滿、立體。標志設計的采用,充分考慮了視覺效果,符合人體工程學,能夠最大限度的體現這次大運會的特色和主題,是一部展示成都城市形象和成都精神的精品力作。這一標志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國際范,是中國現代化經濟文化建設的新標志,有望成為2023年全球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典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