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寓意是什么
中秋之夜,月光明媚,古人把滿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其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仰望明月,低頭思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綠江南岸,明月什么時候照我還》等詩千古絕唱。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征著團圓。
2、和諧
中秋節慶祝期待豐收,所以也期待和諧。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追求。中秋節,家庭團聚、鄰里和諧、階級和諧、社區穩定、民族團聚、家庭和國家和諧、世界和諧、幸福和諧。正如蘇東坡所說,我希望人們能長久,在千里之外,張九齡所說,海上生活的月亮,世界的盡頭。
3、感恩
中秋節最早的意義是一套禮儀,它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自然的尊重,但在更深層次上,它也反映了人們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理解,反映了對家庭的關注。
中秋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
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后來才調至夏歷(農歷)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夏歷八月十六日。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中秋節起源于上古時代,普及于漢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著古老的淵源。 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中秋起源
中秋節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在二十四節氣“秋分”時節,是古老的“祭月節”,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在傳統文化中,月亮和太陽一樣,這兩個交替出現的天體成了先民崇拜的對象。中秋節慶源自古人對月亮的祭祀,是中華民族祭月習俗的遺存和衍生。
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時代我國一些地方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不過由于后來歷法變動使用陰歷(夏歷),“秋分”這天在夏歷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后來就將“祭月節”由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調至夏歷(農歷)八月十五日。
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著古老的淵源。
中秋節詩句
1、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K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2、尋常豈是無三五?!鶓椤蹲砺淦恰け星铩?/p>
3、想見廣寒宮殿,正云梳風掠?!翖壖病逗檬陆ぶ星锵虾屯趼封j》
4、乘云徑到玉皇家?!獎⒖饲f《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5、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踅ā妒逡雇隆?/p>
6、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K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7、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K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8、碧天如水,湛銀潢清淺,金波澄澈?!芄凇赌钆珛伞ぴ佒星镌隆?/p>
9、強飯日逾瘦,狹衣秋已寒?!脝枴赌咔f中秋》
10、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翖壖病稘M江紅·中秋寄遠》
11、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钌屉[《嫦娥》
12、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翖壖病稘M江紅·中秋寄遠》
13、問深宮,姮娥正在,妒云第幾?!獏俏挠ⅰ队烙鰳贰ひ宜戎星镲L雨》
14、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K軾《陽關曲》
15、分不盡,半涼天?!獏俏挠ⅰ端技芽汀らc中秋》
1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獜埦琵g《望月懷遠》
17、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K軾《念奴嬌·中秋》
18、影留人去,忍向夜深,簾戶照陳跡?!獏俏挠ⅰ段卜浮ぜ壮街星铩?/p>
19、可憐閑剩此嬋娟。——吳文英《思佳客·閏中秋》
中秋節的傳說故事
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里,不料被逄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逄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
待后羿率眾人走后不久,逄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逄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逄蒙早逃走了。氣得后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后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這個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鮮明的態度和絢麗的色彩歌頌、贊美了嫦娥,與古文獻有關嫦娥的記載相比較,可見人們對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飾,使娥娥的形象與月同美,使之符合人們對美的追求。與現代流傳甚廣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輯《靈憲》則記載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竊王母不死藥服之,奔月。將往,枚占于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后且大昌?!隙鹚焱猩碛谠?,是為蟾蜍?!辨隙鹱兂砂]蛤蟆后,在月宮中終日被罰搗不死藥,過著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隱曾有詩感嘆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