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角籠中真實故事原型

| 曉慈

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的孩子,如果還是個孤兒,他的未來在何方?

2017年,媒體公開了一段“格斗孤兒”的視頻:失去雙親的涼山孩子被成都一家格斗俱樂部收養,平時練習綜合格斗,還偶爾參加商業演出。

十多歲的孩子在籠中赤身肉搏,成年人在籠外圍觀鼓掌,這場景很容易讓人憤怒。一時間,“格斗孤兒”事件引發了軒然大波,俱樂部遭受到了猛烈的抨擊和質疑。

有人罵俱樂部喪良心,利用孤兒賺錢;

有人預測這些孤兒只是沒素質的武夫,長大后最好的歸宿是保安;

有人把壓力給到政府,問政府為什么不出面“解救”這些孩子......

公安部介入調查,民政部門深入調研,最終給了“民意”一份“滿意的答復”:孤兒們將被帶回涼山,重返校園。

據報道,該俱樂部老板名叫恩波,生于四川阿壩州黑水縣,8歲喪父,家境困苦,18歲開始練習散打,后成為一名武警戰士。

在基層服役期間,他常看到有孩子在山上、街頭游蕩,一打聽,發現這些孩子要么是孤兒,要么就是家里窮沒人管。

恩波擔憂,“他們如果不好好引導,或許會走上犯法的道路?!钡睦锊攀浅雎纺?

2001年,恩波退伍后組建了一支武術散打隊,開始招收孤兒傳授格斗技巧,包吃住,不收費,還給孩子們安排上文化課。

這一舉動得到了不少村官和家長的支持,他們主動聯系上恩波,送來一個又一個孩子。

兩個接受格斗訓練的涼山孤兒告訴媒體記者說,跟在涼山老家只能吃洋芋相比,在俱樂部則可以吃到牛肉和雞蛋,而且不用自己花錢。

有孩子充滿感激地說,如果沒有恩波,他就肯定去偷牛,或者偷東西,說不定已經在監獄里面了。

從前途方面來講,孩子們也是有“榜樣”在前的——同樣從恩波格斗成長起來的孩子蘇木達爾基,已經拿過金腰帶,收入不菲,將父母從老家接到了成都。

這是孩子與命運的戰斗,可是揮向命運的拳頭,卻被“善良”的人們喊了停。

孩子們回到了涼山,而深陷風波的恩波表示,“不會再要涼山的孩子了”。

人真的要成熟后才知道,世界本就是矛盾的集合體,善惡其實并沒有明顯的分界,殘酷的內核,也可能是愛和溫柔。

同理,一件事看起來符合正義與公論,但它也可能有自己的晦暗面。

被從八角籠中“解救”出來并遣回大山的孩子,有些后來就一生困在了大山化作的牢籠里,過得好還是壞,“善良”的人早已不記得也不牽掛了。

有些人得到了“善良”的掌聲和回響,那些孩子們卻失去了改變命運的可能。

這就是最低成本的善良,也是最恐怖的善良,即不用為別人的生死和苦難承擔責任的善良。它的核心在于:我只需要我是善良的,你的苦難與我無關。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汝非他,焉知籠之苦。

值得一提的是,“格斗孤兒”事件曝光于2017年,也是在那一年,導演王寶強拍出了“著名爛片”《大鬧天竺》,喜提金掃帚獎。

這是一個專門評選年度最差影片的“獎項”,而王寶強成為了親臨現場“領獎”的第一位一線明星。

他謙遜地舉起“金掃帚”,笑著說:“雖然我也知道金掃帚不是一個特別光彩的獎項,但是它可以鞭策我進步。這次算是欠觀眾一次,未來我會不斷地努力學習,一定能成為大家心目中比較合格的一個導演。”

7年磨一劍,王寶強沒有忘記自己的諾言。2023年,他帶著電影《八角籠中》與觀眾見面,而電影的故事原型,就是恩格和那群“格斗孤兒”。

如果說現場領取金掃帚獎讓人看到他的格局與情商,那么這部電影則展現了他誠意與善良。

這種現實社會題材把握不好就會敏感,會招罵,但王寶強終究選擇成為一名通過作品傳達關懷與力量的創作者。

貧窮不會因為看不見而消失,孤兒也是。

這個世界總需要這些“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人,來承擔一切不善的罵名,為困在命運中的孩子,指出一條翻盤的路。

電影八角籠中什么時候上映?

據悉,《八角籠中》將于6月29至7月2日開啟全國點映,7月6日正式全國上映。目前仍在各地路演中的導演王寶強表示,期待電影能夠為大家帶來能量,激勵更多的人破籠而出。

關于八角籠的意思

有的網友可能不知道“八角籠“的意思。

所謂的八角籠,是MMA綜合格斗專用的比賽擂臺,因為外形比較像八邊形,所以被叫做“八角籠”。

在這個綜合格斗場所,可以使用拳擊,巴西柔術,摔跤、空手道等多種技術擊倒對方。

有人曾經這樣描述八角籠:

“八角籠,邊長8米,對邊直徑9.14米,高1.8米?!?/p>

“籠中,兩只困獸。廝殺,無處可逃。你的武器,只有你的身體。沒人在乎你的出身,降服,是唯一的目的?!?/p>

72672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