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印發通知不帶病上課上學

| 澤慧

教育部印發通知不帶病上課上學是怎么回事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于做好冬季學校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重點強調:①指導有發熱、咳嗽等癥狀的師生做好防護、及時就診、規范治療、科學用藥,不帶病上課上學。②對學生患病期間的作業可不做硬性要求。③重點落實中小學校、幼兒園晨午檢制度、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課追蹤登記制度。

一是高度重視多病共防。充分認識做好當前冬季流行性疾病防控的工作形勢和重要意義,堅持底線思維和多病共防,針對可能出現的多種流行性疾病流行期重疊、流行峰值交替的情況,因時因勢因地做出科學有效應對,扎實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盡最大可能保障師生生命健康安全。

二是加強監測預警干預。加強疫情監測體系建設,重點落實中小學校、幼兒園晨午檢制度、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課追蹤登記制度。針對當地學校呼吸道傳染病發病情況主動與衛生健康、疾控部門會商,加強信息互通,協同開展風險研判和預測預警,指導學校做到科學精準應對。

三是強化日常健康教育。開展全覆蓋、多形式的新冠感染及其他冬季流行性疾病防控知識宣傳。引導師生深化“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理念,科學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常通風、注意咳嗽禮儀,適度參與鍛煉,提高健康素養和自我防護能力。加強家庭防疫指導,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兒童青少年流感、肺炎球菌等疫苗接種宣傳引導。指導有發熱、咳嗽等癥狀的師生做好防護、及時就診、規范治療、科學用藥,不帶病上課上學。

四是加強患病學生服務。完善應對預案,做好線上線下教學有序銜接,對因病缺勤的學生,指導利用豐富的線上教學資源居家學習。對學生患病期間的作業可不做硬性要求。結合呼吸道疾病病程特點,引導家長讓患病學生充分治療和休息,切實科學作出返校上課安排。

五是做好物資保障。會同衛生健康和疾控部門,科學預測預判可能發生的疫情,動態調整防疫物資儲備,保障醫療和生活物資供應,提高醫療服務保障水平。

六是狠抓責任落實。會同衛生健康和疾控部門,強化對冬季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督促檢查,統籌推進,齊抓共管,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落細落到位。

不帶病上課上學的作用

保護個人健康:帶病上課或工作會使病情加重,影響身體恢復。休息和治療可以更快地康復。

避免傳染他人:如果患有傳染病,如流感、麻疹等,繼續上課或上班可能會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導致更多人患病。

提高學習工作效率:病態的身體狀況會影響精神集中力和思維能力,使學習或工作效率降低。

培養責任感:不帶病上課上學是對他人負責的表現,減少了他人的感染風險,體現了社會責任感。

維護公共衛生:遵守“生病休息”的規定有助于維護公共衛生,減少疾病在社區中的傳播。

減輕醫療機構負擔:通過及時休息和治療,可以預防疾病惡化,減少醫療資源的消耗。

促進良好習慣養成:不帶病上課上學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人們更加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

因此,當身體不適時,應當及時就醫并休息,不要勉強帶病上課或上班。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和社會負責的表現。

傳染病的病程可分為哪四個時期

潛伏期、前驅期、癥狀明顯期和恢復期。

①潛伏期,指從病原體侵入人體到開始出現臨床癥狀這段時期。

②前驅期,指從起病至出現該病明顯癥狀為止的這段時期。

③癥狀明顯期,此期病情逐漸加重,出現某種傳染病所特有的癥狀、體征。

④恢復期,人體免疫力增至一定程度,體內病理生理過程基本終止,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

冬季怎么預防傳染病

一、皮膚保濕

皮膚保濕主要注意兩點:①適當選用健康的保濕護膚品。②多喝水。防止皮膚干燥平時要注意多喝水。最好早晨起床喝一杯蜂蜜紅棗水,蜂蜜里含有的氨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能滋潤肌膚,紅棗能讓氣色更好。中午則可以在午餐后選擇普洱茶,普洱有很好的保濕、抗氧化作用。晚上一杯溫開水讓身體充滿水分。

二、多吃養陰生津的食物

在空氣干燥的時候,流感病毒和能引發感染的革蘭氏陽性菌的繁殖速度加快,而且也容易隨著空氣中的灰塵擴散,引發疾病。那么供暖期該如何食用哪些美食能養陰生津呢?平時我們吃水果都是洗干凈就吃,要么做成水果沙拉。但水果大都是屬于生冷食物,脾胃虛弱、體質差的人吃的不易吸收,還會出現一系列不適。水果搭配合適食材,蒸熟吃可以讓營養加倍,更有養生功效。

三、清掃暖氣死角

專家說:保持暖氣片的清潔干凈,要經常打掃,如果有灰塵沾在暖氣片上,它就容易隨著溫度的升高蒸發在空氣中間,引起呼吸道疾病。隨著室溫的升高,一些細菌會伺機活躍起來,容易誘發咳嗽、哮喘等疾病。

四、每天別忘開窗

家里暖和了,往往就不愛開窗。尤其在供暖初期,室內溫度突然變高,會讓人體對冷熱的調節還沒適應,容易出現頭暈咽喉腫痛的癥狀。

專家說:室內溫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盡量的保持在16到22度之間,所以建議在供暖以后每天通風兩到三次。每次十五到二十分鐘左右。

159252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