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將推動新一輪“房改”
關于中國將推動新一輪“房改”
住房制度改革,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城鎮居民住房保障體制的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標,是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相適應的新的城鎮住房制度經濟系統,實現住房商品化和社會化;各單位建設,分配,維修和管理的房屋系統改變的社會,專業的運行系統;住房利益的一種分布的變化,根據一個人的工作為基礎的貨幣工資分配;建立針對中低收入家庭的社會保障性質的公共租賃住房供應體系和高收入家庭的住房供應體系;同時,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建立政策性和商業并存的住房信貸系統。國務院于2015年5月18日正式轉發《關于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一系列涉及經濟、民生、能源重要領域的改革“日程表”,其中研究提出綜合與分類相結合個人所得稅改革方案,啟動國有企事業單位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出臺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指導意見。
為什么要實施住房制度改革?
住房制度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民群眾十分關注的重大問題,其根本目的是要緩解居民住房的困難,不斷改善住房條件,正確引導消費,逐步實現住房商品化,發展房地產業。 從近幾年的實踐情況看,開展這項改革,有利于逐步實現住房資金的良性循環,不斷改善城鎮居民的住房條件;有利于調整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有利于克服住房領域的不正之風,加強廉政建設;有利于發展房地產業、建筑業和其他相關產業。 作為實現我國現代化建設第二步戰略目標,使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的重要內容之一。 因此,要在貫徹執行國發〔1988〕11號和國辦發〔1988〕13號兩個文件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住房制度改革的有關政策和措施,按照國家、集體和個人共同負擔的原則,積極穩妥,因地制宜,方式多樣地繼續推行住房制度改革。
為什么建立住房保障制度
住房保障,2007年10月實施的制度。住房保障是一個包含范圍很廣的概念。廣義地說,“宅基地”、“福利分房”都是住房保障制度的一種具體形式。它們是低生產力水平下保障“人人有房住”的制度。依靠市場配置住房資源,并不等于說人人都只能依靠自己的收入買房子住,也不等于說人人都只能靠市場化競爭、自主分散決策來獲取住房。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為了保障每個人都有房子住,政府要實施一些特殊的政策措施,幫助單純依靠市場解決住房有困難的群體。這個政策體系的總稱,就叫做住房保障制度。住房保障制度和失業保障、養老保障、醫療保障等都是社會保障體系的組成部分。
我國住房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住房保障,2007年10月實施的制度。這個時期,住房制度改革的方向是產權改革,引入市場機制,并建立雙軌制的住房供應體系。
保障性住房分配政策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二、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原則 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和諧、人性化的分配原則,本次保障性住房分配采用電腦隨機搖號方式進行分配。 1、為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本次保障性住房分配在原來邀請公證處現場公證、市紀委駐住建局紀檢組、派員參加的情況下,在邀請衡水電視臺、衡水日報社等新聞媒體進行新聞報道監督。 2、商品房小區配建的保障性住房有一部分60平米以上的戶型,為確保公平、公正、合理的分配使用這部分住房,按照國家、省住房保障政策相關規定,保障面積標準為人均15平米,每戶最低30平米。 因此,這部分房源只分配給符合保障條件,家庭保障人口4人以上的家庭。 3、此次分配房源數量小于確認合格申請保障性住房家庭數量,在優先解決一、二類合格家庭的住房需求,確保其住有所居。 對這次參與分配的三類合格家庭,因房源不能滿足全部合格家庭住有所居的要求,部分不能隨機搖到住房的合格家庭也能同時隨機搖出輪侯順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