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花朝節傳統習俗一覽

| 嘉欣

關于花朝節傳統習俗一覽

祝神廟會

傳說花神專管植物的春長夏養,所以,祀奉她的就不僅僅限于花農了,還包括耕種莊稼果蔬的農人。長江三角洲一帶多有花神廟,舊時吳越花農家還常供奉著花神的塑像。二月初二花神生辰,許多地方,不少農人都要聚集于花神廟內設供,以祝神禧,東北一帶還講究用素饌來供奉。有的地方還要演戲娛神,通常是由十二伶優分扮每年十二月的各月花神故事。由朱熹的詩,也可以看出人們對花神的感情。人們紛至沓來,就此形成廟會。這天夜里,要提舉各種形狀的“花神燈”,在花神廟附近巡游,以延伸娛神活動。

游春撲蝶

古時,每逢花朝,文人雅士邀三五知己,賞花之余,飲酒作樂,互相唱和,高吟竟日??v觀二三月間的傳統佳節會發現,這一時期會有一系列游春的節日——春節拉開了迎春的序幕,花朝節前后構成游春的高潮。撰有名劇《桃花扇》的孔尚任,也曾寫有竹枝詞形容花朝踏青歸來的盛況:“千里仙鄉變醉鄉,參差城闕掩斜陽。雕鞍繡轡爭門入,帶得紅塵撲鼻香?!彼螘r開封一帶的花朝曾流行“撲蝶會”,是當時民間頗有趣味的游藝活動。

祭祀勸農

在很多地方,“花朝節”還要舉行祭日活動,祭日與祭月都是古代帝王的祭祀禮制,但是規定春天祭日,秋天祭月,這是表達感恩天地陰陽造化給人類的恩賜。

種花挑菜

在很多地方,“花朝節”還要舉行祭日活動,祭日與祭月都是古代帝王的祭祀禮制,但是規定春天祭日,秋天祭月,這是表達感恩天地陰陽造化給人類的恩賜。

曬種祈豐

花朝吉日,正值芳菲醞釀之際,家家攤曬各類種子,據說要湊其“百樣種子”,以祈豐收。預卜的方法很簡單:是日忌雨,晴則帶來百物豐熟的吉兆。

插花簪花

“花朝節”這天,民間還有女子剪彩花插頭的習俗,如明馬中錫《宣府志》載:“花朝節,城中婦女剪彩為花,插之鬢髻,以為應節?!?/p>

制作花糕

唐代的節日文化與飲食文化都十分發達。據傳武則天嗜花,每到夏歷二月十五花朝節這一天,她總要令宮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搗碎,蒸制成糕,用花糕來賞賜群臣。這種糕有著花瓣的馥郁和谷物的芬芳,很快就上行下效,宮廷坊上一時分外流行。

“賞紅”

家家戶戶剪紅綢條之類的絲條掛于花木上,為花祝壽,叫做賞紅,有?;痉笔?,人壽年豐的含義。清顧祿《清嘉錄·二月》“百花生日”條亦言:“(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閨中女郎剪五色彩繒粘花枝上,謂之賞紅?!薄惰T鼎余聞》卷四引《昆山新陽合志》云:“二月十二日,為花朝花神生日,各花卉俱賞紅?!?/p>

“趕花會”

花會上有花木銷售,還有娛樂演出,人們在購買花卉之時,欣賞各種雜耍演出,其樂無窮。

踏青

以春分(二月出頭)為踏青的開始;十五為高潮;到清明為尾聲。立春,大氣回暖,有春的氣象但花草并未發芽;春分,草芽等草菜類開始生長;花朝,百花開始發芽;上巳,花開到成熟期;清明,樹花都以發展成熟萬物清明桃紅柳綠。

花朝節是什么時候

花朝節是每年農歷二月初二、二月十二、二月十五或二月二十五,花朝節,又被稱之為花神節,在唐朝時期,王公大臣,皇親國戚,在春暖花開的時候,必定要身著盛裝,游園踏青,祭奠花神。

后來的宋明清時期,花朝節在民間,也開始流行起來!

不過,最近的百年間,花朝節,這一傳統節日,卻漸漸受到冷落。

雖然說每年春天,許多人都會春游踏青,但是很少有人記得還有一個花朝節。

各地過花朝節的日期,并不相同。

有的地方是農歷二月初二過,有的地方是農歷二月初十,有的地方是農歷二月十五,還有的地方是農歷2月20日。

其實在古代,不同的朝代,花朝節的日期也并不是固定的。

一般而言,唐宋時期,花朝節一般設立在農歷的2月15,這是一個“月半”時節。

花朝節吃什么食物

百花糕

要說花朝節吃什么,最先想到的便是“百花糕”,傳說百花糕源自唐代武則天執政時期,武則天嗜花成癖,每年夏歷二月十五花朝節這一天,她總要令宮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搗碎,蒸制成糕,用花糕來賞賜群臣。上行下效,從官府到民間就流行花朝節活動。這也是食花糕的由來。還有種說法是,百花糕又叫做牡丹餅,以豆類為主要原料制作,輔以精心泡制的牡丹花瓣,吃起來自是芳香濃郁,看著雍容富貴,是洛陽的特色。

后來,因為隋、唐兩代中日交往頻繁,洛陽牡丹傳至日本,日本國的畫師,把富麗端莊的中國牡丹彩繪在奈良“春日神社”的墻壁上,被日本人民奉若至寶。牡丹餅的制作也從洛陽傳到日本,至今相延千余年,牡丹餅仍風行于日本民間。牡丹餅打破了以面粉為主料制作糕點的傳統工藝,開辟了以豆類為主料制作糕點的先河。

百花酒

百花酒是江蘇的特產,一種產于鎮江,梁代《輿地志》中述:“鎮江出酒,號曰‘京清’,黃者為‘百花’,黑者為‘墨露’?!泵耖g歌贊此酒:“百花酒香傲百花,萬家舉杯譽萬家,酒香好似花上露,色澤猶如洞中春?!痹谖覈诺涿剁R花緣》中也有關于鎮江百花酒的記載,現在此酒名為“恒順老酒”;而百花酒的另一種產于丹陽,古名叫曲阿(丹陽古名)百花酒,有許多品種,如“十里香”、“玉乳漿”、“宮酒”、“狀元紅”等等。

挑菜和春菜粥

挑菜,就是挖野菜。農歷二月初,白蒿、薺菜正是鮮嫩的時候。據說歷史上唐太宗在花朝節這天,還曾親自于御花園中主持過“挑菜御宴”;而春菜粥也是傳統上花朝節吃的應景食品,指的是在粥里放雪菜(或加毛豆)和小辣椒。

花朝節十二花神簡介

一月梅花花神:梅妃

梅妃,本名叫江采萍,自小聰明伶俐,美麗過人,高力士收她選入宮中服侍唐玄宗,大受寵幸,后因楊貴妃失寵,郁郁而終。

二月杏花花神:楊貴妃

楊貴妃,本名楊玉環,唐玄宗李隆基寵妃,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被后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三月桃花花神:息夫人

息夫人,媯姓,陳氏,春秋四大美女之一,為陳國君主陳莊公之女,生于陳國宛丘(今河南省淮陽縣),因嫁給息國國君,故亦稱息媯。

四月花神:麗娟

漢武帝所寵幸的一位宮人,和李夫人一樣也是倡家之女。李夫人去世后不久,皇后衛子夫麗娟,前去服侍安慰漢武帝。

五月石榴花神:公孫氏

公孫氏又稱為“公孫大娘”,她是開元盛世時的唐宮的第一舞人。善舞劍器,舞姿驚動天下,以舞《劍器》而聞名于世。

六月蓮花花神:西施

西施,中國四大美女之首,生于春秋末期,原名施夷光,諸暨苧蘿山下苧蘿村之浣紗女。

七月蜀葵花神:李夫人

李夫人的父母兄弟均精通音樂,都是以樂舞為職業的藝人,她的兄長李延年因擅長音樂歌舞,而受到漢武帝劉徹的寵愛。

八月桂花花神:綠珠

綠珠,傳說原姓梁,古時越地民俗以珠為上寶,生女稱為珠娘,生男稱作珠兒。亦有一種說法,因為石崇以珍珠買下她,所以名珠。

九月菊花花神:梁紅玉

梁紅玉原籍池州(今屬安徽),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侍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是個巾幗不讓須眉的傳奇人物。

十月木芙蓉花神:貂蟬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貂蟬只是她的小名,本姓任,是呂布的原配妻子,兩人在家鄉失散后流落一方,淪為王允的婢女。

十一月山茶花神:王昭君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西漢元帝時和親宮女,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為“明妃”,王明君。王昭君維護漢匈關系穩定半個世紀,昭君出塞的故事流傳千古。

十二月水仙花神:甄宓

甄宓,生于漢光和五年,漢太保甄邯的后代。三歲失父,九歲喜書,視字輒識。謚為文昭皇后。

花朝節風俗

1、飲食

花糕: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搗碎,蒸制成糕。但傳說始于武則天執政時期。武則天嗜花成癖,每年夏歷二月十五花朝節這一天,她總要令宮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搗碎,蒸制成糕,用花糕來賞賜群臣。上行下效,從官府到民間就流行花朝節活動。這也是食花糕的由來。

吃花:唐太宗在花朝節這天曾親自于御花園中主持過“挑菜御宴”。

春菜粥:粥里放雪菜(或加毛豆)小辣椒。

2、種花

民間有種花習俗。

3、插花

民間種花,文人則行栽花盆景,插花貢酒,香的雅事。插花供于畫下案上,在唐宋或仿唐宋的古畫上經??梢钥吹?。

134708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