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2023各專業考研分數線
南開大學2023各專業考研分數線是多少
院校名稱 | 碩士類型 | 考研專業名稱 | 總分 | 政治 | 英語 | 專業課一 | 專業課二 |
南開大學 | 專業型碩士 | 藝術設計 | 375↑13 | 50↑10 | 50↑10 | 90↑30 | 90↑30 |
南開大學 | 專業型碩士 | 物流工程與管理 | 245↑67 | -- | 65↑21 | 130↑42 | -- |
南開大學 | 專業型碩士 | 工程管理 | 178 | -- | 44 | 88 | -- |
南開大學 | 專業型碩士 | 圖書情報 | 198 | -- | 52 | 104 | -- |
南開大學 | 專業型碩士 | 旅游管理 | 175↑8 | -- | 50↑9 | 100↑18 | -- |
南開大學 | 專業型碩士 | 會計 | 197 | -- | 51 | 102 | -- |
南開大學 | 專業型碩士 | 公共管理 | 190↑15 | -- | 55↑11 | 120↑32 | -- |
南開大學 | 專業型碩士 | 文物與博物館 | 345↑9 | 60↑14 | 60↑14 | 180↑42 | -- |
南開大學 | 專業型碩士 | 應用心理 | 360↑10 | 55↑4 | 55↑4 | 200↑47 | -- |
南開大學 | 專業型碩士 | 漢語國際教育 | 360↑10 | 55↑4 | 55↑4 | 85↑8 | 85↑8 |
南開大學 | 專業型碩士 | 金融 | 370↑24 | 60↑12 | 60↑12 | 90↑18 | 90↑18 |
南開大學 | 學術型碩士 | 法學 | 350↑24 | 60↑15 | 60↑15 | 90↑22 | 90↑22 |
南開大學 | 學術型碩士 | 藝術學 | 370↑8 | 50↑10 | 50↑10 | 100↑40 | 100↑40 |
南開大學 | 學術型碩士 | 管理學 | 370↑30 | 60↑13 | 60↑13 | 95↑24 | 95↑24 |
南開大學 | 學術型碩士 | 醫學(不含中醫類照顧專業) | 330↑34 | 50↑11 | 50↑11 | 200↑83 | -- |
南開大學 | 學術型碩士 | 農學 | 315↑64 | 50↑17 | 50↑17 | 80↑30 | 80↑30 |
南開大學 | 學術型碩士 | 工學(不含工學照顧專業) | 325↑52 | 50↑12 | 50↑12 | 80↑23 | 80↑23 |
南開大學 | 學術型碩士 | 理學 | 305↑26 | 50↑12 | 50↑12 | 75↑18 | 75↑18 |
南開大學 | 學術型碩士 | 歷史學 | 370↑34 | 60↑14 | 60↑14 | 200↑62 | -- |
南開大學 | 學術型碩士 | 文學 | 375↑12 | 60↑6 | 60↑6 | 90↑9 | 90↑9 |
注:箭頭后方分數為南開大學考研復試線與國家線的差值
南開大學考研難不難
考研難易主要看招生單位所處的地域、名氣、排名等。南開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高校,入選國家“珠峰計劃”、“強基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等。南開大學是國內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之一,在長期辦學過程中,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礎寬厚、突出應用與創新的辦學特色。
考研到南開大學是很難的,之前有數據顯示報考南開大學公共管理專業的共有580人,最終錄取10人,錄取比例為58:1,由此可以想象,要考研到南開大學有多難。
并不是特別熱門的新聞與傳播學在考研中也進入了難度最大的排行榜,然而南開大學新聞學錄取比例為28:1,要考到南開大學是很難的。
綜上來看,考研到南開大學非常難!
南開大學考研招生專業
南開大學考研招生專業主要有:哲學、理論經濟學、世界經濟、應用經濟學、金融學、法學、政治學、國際政治、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等等。
2023南開大學考研好考的專業
考研想要考南開大學的同學可以關注一些比較好考的專業,南開大學考研好考的專業一般是考研人數較少,分數線不高,招生不足的冷門專業。以下是南開大學考研好考的專業:
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網絡空間安全[083900];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81200]
外國語學院
外國語言文學[050200]
金融發展研究院
應用經濟學[020200]
計算機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81200]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環境科學與工程[083000];生態學[071300]
化學學院
植物保護[090400];化學[070300]
南開大學簡介
南開大學堅持“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弘揚“愛國、敬業、創新、樂群”的傳統和“文以治國、理以強國、商以富國”的理念,以“知中國,服務中國”為宗旨,以杰出校友周恩來為楷模,作育英才,繁榮學術,強國興邦,傳承文明,努力建設世界一流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