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種族等級制度是什么

| 藝潔

印度種族等級制度是什么

 印度種姓制度源于印度教,又稱瓦爾納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時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歷史。這一制度將人分為4個等級,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第一等級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

第二等級剎帝利主要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他們擁有征收各種賦稅的特權。

第三等級吠舍主要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階層,他們從事農、牧、漁、獵等,政治上沒有特權,必須以布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

第四等級首陀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于非雅利安人,他們從事農、牧、漁、獵等業以及當時被認為低賤的職業。

在古印度種姓中第一等級和第二等級,屬于統治階級,在印度各個種姓互不通婚,也就是說屬于婆羅門就只能和婆羅門的種姓結婚。

如果和別的種姓通婚生下的子女就會被看成賤民,這種跨種姓通婚的最不受待見的,并且還不包括在四個種姓之內。

印度種姓制度的互補性

互補性主要與婆羅門有關,其基礎建立在于滿足婆羅門對潔凈的需求以及由此產生的不潔。作為種姓制度的核心,婆羅門必須保持高度的潔凈,才能維持其神圣的地位,因此隨著歷史發展,婆羅門創造出許多規定與禮儀維系自身的潔凈。

然而執行這些儀式與規定時如果沒有他人協助,多少會沾染不潔而處于不可觸碰的狀態,因此衍伸出各種處理不潔事務的種姓,這些不潔的種姓之存在也保障了婆羅門的潔凈。換言之,潔凈與污穢,婆羅門與賤民,這兩者彼此互補,缺一不可。

印度盛產的農作物

印度的農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麥、棉花、黃麻、茶葉等;稻谷主要分布在常年降水量為200毫米以上的東北部和半島東西兩岸的沿海地區;小麥主要種植在國土的北部地區,冬季氣溫較低且有少量冬雨,適于小麥生長;高粱、谷子、玉米等雜糧作物則種植在德干高原的大部分干旱地區;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那里有肥沃的黑土,是印度最大的棉花產區;黃麻集中分布在恒河下游,這里的濕熱氣候利于黃麻生長,而充足的河水又便于浸泡麻稈,加以稠密的河網為黃麻纖維的運輸提供了方便條件;茶園大多分布在布拉馬普特拉河兩岸氣候濕潤、排水良好的低山坡上;花生、油菜、芝麻等油料作物則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南部。

印度人口已超14.28億 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

4月19日,根據聯合國公布的數據,印度已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聯合國的世界人口統計顯示,印度人口超過14.28億,略高于中國的14.25億。

觀點新媒體獲悉,隨著印度擺脫農業就業,印度總理莫迪領導的政府迫切需要為數百萬進入勞動力市場的人創造就業機會。印度有一半的人口年齡在30歲以下,未來幾年有望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

同時,作為亞洲第三大經濟體,印度現在擁有全球近五分之一的人口,比歐洲、非洲或美洲的總人口還要多。雖然目前對中國來說也是如此,但隨著印度人口預計將持續增長,到2050年達到16.68億,而中國人口將收縮至13.17億左右,這種情況預計將發生變化。

另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王文斌周三在北京表示:“我想告訴大家,人口紅利不僅取決于數量,而且取決于質量。”“中國人口超過14億。正如李強總理所指出的,我們的人口紅利沒有消失,人才紅利正在形成,發展動力強勁。

印度人種膚色分類

第一種,尼格利陀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可以說是印度土著,不過卻是印度最悲慘的人種。主要原因就是其他人種入侵,對尼格利陀人進行了不斷的殺戮。尼格利陀人最初來自非洲,外貌有很多非洲黑人的特征,膚色暗黑,頭發纖細卷曲,身材矮小,鼻子扁平,嘴唇寬厚等等?,F在主要生活在曼尼普爾邦和庫奇山區的安加米那加、南印度森林等地區。

第二種,原始澳大利亞人。也是一支較早來到印度的人種,和尼格利陀人的體貌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一般為中等身材,頭發卷曲或呈波浪形,膚色深棕至黑色,鼻子較寬,嘴唇較厚。因長相酷似澳大利亞土著人,所以稱為原始澳大利亞人,學界普遍認為,他們根本就是原始澳大利亞人的后裔,在體貌特征,生活方式,甚至語言方面,都和澳大利亞土著有著很多相似之處?,F在這類人種主要分布在印度西部、中部和東部地區。

第三種,達羅毗荼人。祖先來自地中海一帶,在原始澳大利亞人之后來到印度。他們進入印度后,和原始澳大利亞人不斷的殺伐融合,形成了達羅毗荼人,所以有澳大利亞土著和地中海人種的特征,他們膚色呈淺黑或黃褐色,長臉型,中等身材,卷發呈淺褐色,唇薄。正是達羅毗荼人創造了印度河流域文明,現在分布比較廣泛。

第四種,雅利安旁遮普人。他們身材高大,頭型窄長,眼眶深陷,鼻梁高而窄,毛發濃密,膚色較淺。祖先來自俄羅斯南部與南烏克蘭草原地區,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經開伯爾山口一帶進入印度,然后毀滅了印度河文明,創造了吠陀文化和種姓制度,經過和達羅毗荼人的融合,形成了雅利安旁遮普人,現在分布比較廣泛。

第五種,東亞人種,祖先來自東亞和東南亞地區,他們膚色多呈白色、淡黃色,鼻梁中等,頭發呈黑色,主要分布在現在印度的東北地區。實際上這些東亞人種,也是當地的土著,原本并不屬于印度,歷史上也從未與印度本土統一,直到英國殖民時期才被并入印度,所以印度東北部的東亞人種聚居區,對印度的認同感很低。

103007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