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工匠精神的作文800字范文
有關工匠精神的作文800字篇1
何為匠心?是在大眾領域做到極致,還是另辟蹊徑開創獨特風格?每個人對匠心都有不同的理解。在我看來,匠心即為精益專注,傳承中國文化。
還記得上小學時,我因為一個粘土作品而被面塑老師發現。老師問我愿不愿意與她一同學習面塑?面塑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么珍貴的文化,我當然要把握機會,好好學習。我欣然答應了,便拜她為師,也因此認識了師爺何曉錚。
與師傅學習了很長時間的捏泥,我掌握了很多技巧,作品也捏得栩栩如生,于是我們便去山東見了師爺。那時已近秋日,在拜訪師爺前,我們穿過了他的小院子。我們邊走邊聽。聽師傅說,師爺年輕時捏得一手好作品。果然不假,不信你看:那一小塊面在師爺手中捏著捏著就有了個大體的形狀,隨著手中的工具飛舞,在面土上撥來點去;指間的面土擺動,在面土上按出身態。一只小老鼠就誕生了。你還別說,那老鼠偷了東西后眼中的小心翼翼與做賊心虛的神態被師爺拿捏得惟妙惟肖。而師爺年輕時干這手藝活的人不多,他身邊的朋友們都有所成就,有人也勸過他要放棄,但師爺像個釘子似的,死死釘在面塑這條路上。師爺用那一身的堅韌與決心從滿頭黑發捏到滿頭白發,這就是匠心,是不顧周圍影響,追逐本心,堅韌不拔的精神。
師爺在我的印象中是位和藹的老人,他總是笑咪咪地看著我們,并捋著那一小撮胡子。他的小院子布置得完美,散著些清幽之色。師爺最開心的時刻,莫過于向我們介紹他的作品了。這時候的師爺,褪去了蒼老,一提起面塑,依舊像年輕時一樣意氣風發。他捏的關羽威風凜凜,騎在大馬上,手持大刀,細長的眼與那上挑的眉給人一種威武之感?!八{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每當看到作品時,師爺口中總會呢喃著這句話。而他自己也會突然神氣起來,瞪起雙眼,手中揮舞著一把不存在的“刀”,在空中“唰唰”比劃幾下。這時的師爺威風凜凜呈英豪。而師爺的其它作品中,有當紅的動漫人物,也有四大天王,觀音菩薩…。這些技藝高超的作品栩栩如生,讓人第一眼看到就不愿將雙眼移開,都仿佛被師爺注入了靈魂。我明白這是因為傳承傳統精神,也因為與時俱進,更因為獨運匠心。
當師爺為我們辦“非遺收徒大典”時,我從他的雙眼中看到了星光的流淌,那是后繼有人的欣慰,更是看到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的感動。也許這也是匠心,是對自己堅守的東西的熱愛,并是能“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傳承,給與其新的生命。
我們與師爺告了別。又再次經過了那個院子。秋天的風蕭蕭,穿過院子的一條條小路,帶來泥土潮濕的氣息。院子里的那棵梧桐樹的葉紛紛掉了,將那一片片青草掩蓋在了枯枝敗葉下。陽光星星點點,透過梧桐的枝條落在樹下。舊葉落下,融入泥土,哺育了新芽。就如同師爺般。新代年輕人,才華橫溢,名人輩出。中國文化、中國匠心,這是我們應去傳承的。我們要手牽手,一起將這種匠心傳承下去——我在心中默念。
有關工匠精神的作文800字篇2
無論平凡還是祟高,無論樸素還是華貴,只要有著精益求精的態度,專注自身事業,堅守匠心,執著追求,都能創造出美好的事物,匠心精神的可貴之處就在于其愿意為追求那一點點的精致而傾注大量的精力。
在我見過的工藝品中,天津的彩塑一直是我最喜歡的工藝之一。里面每一個人物都栩栩如生,神采奕奕。一個個娃娃都有一個圓圓的小腦袋,胖嘟嘟的臉白里透紅,一雙丹風眼配上柳葉眉,顯得特別的標致,紅紅的嘴唇,塌塌的鼻梁,齊齊的劉海,簡樸間又不失生氣,既活潑又生動,喜慶的讓人有一種不由自主想上前擁抱的沖動。
當時在賣泥人的店子里時,媽媽和姥姥就看到了玻璃柜子里兩個長相差不多的壽星,但是當問到它的價格時,得到的回答卻是兩個相差兩倍的數字。這也讓人懷疑是不是有壞掉的,店員向我們說明并告訴我們這其中的差距在于泥人的臉和裝飾。認真看了一遍后我便明白了,兩個泥人,貴一點的眼睛瞇著,臉上有著慈祥的微笑,另一個眼睛則是睜著,雖然也在笑,但是眼睛里缺了一點神氣;人物衣服也不一樣精細,一個粗略一個仔細;胡須和毛發的視覺效果更是相差甚遠,這小小的一個泥人,也會因一份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匠心而變得不同。
又看了看店子里的泥人,每一個都各有特點,尤其是一個小販模樣穿著圍裙的人,衣服的褶皺刻畫細致,面帶笑容的眼神和藹可親,連一顆門牙都刻畫得那樣清晰,那個人左手拿著一碗叫“茶湯”的小吃,右手費力地托起一個碩大的壺,正往左手的碗里倒滾開的水,這只銅壺是最有特點的,壺嘴是一個做工精致的龍頭,龍身蜿蜒連接到壺身,每一片鱗都捏的清晰可見,壺身有半個人那么高,店員說,這壺的名字就叫做“龍嘴大銅壺”??粗粗?,眼前的泥塑仿佛鮮活了,像是呆在熱鬧的集市里,人們一邊熱情招呼著來往的客人,一邊為客人端茶,龍嘴吐著一縷縷的白色煙氣,龍頭上兩顆紅色的絨球,隨著每次的傾斜不停顫動,在這煙霧繚繞的情境里,我感受到穿越流傳了百年的泥塑工藝的工匠精神。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它代表著我們民族團結勇敢和一往無前的精神,匠人們正是通過自己精湛的技藝,完美詮釋了中華民族延續千年的文化內涵,也正是因為這份“匠心”,泥人張贏得了大眾甚至是世界人民的喜愛。
馮驥才的俗世奇人里有天津泥人張賤賣海張五的民間故事,泥人張為了精進自己的手藝,經常到各個戲院飯館里觀察,研究和琢磨形形色色的角色。此時我好像真的看到泥人張坐在小酒館的桌旁,邊喝酒邊注視著酒館里進進出出的各色人等,待到靈感爆發時,幾個手指飛快捏弄,再”叭”的把泥巴往桌上一戳,一個鮮活逼真的人物形象便誕生了。
當下泥人張的傳承人們更是遵守著前輩“重心不重技”的訓誡,從制泥,塑形,燒制,打磨,著色,到點睛,對每一道工藝嚴苛細致,甚至千里迢迢的跑到新疆挖制作泥塑的粘土,在風雪茫茫中尋找靈感。
不知不覺中,我們在泥人張的店子里已經停留到了午飯時間,望著滿屋子的彩塑都不忍離去,姥姥小心的拎著包裝好的壽星對我說“真想把他們都帶回家,這些手藝人實在是了不得?!蔽覀冏叩轿萃?,晌午的太陽光反射出幾道銀色的光芒,一下子把我拉回到了現實,讓我想起一句“擇一事,終一生”,學會堅守與專注,在追求未來的道路上發揚匠心精神,這值得我們去學習。相信“守住方寸,咫尺匠心”。
有關工匠精神的作文800字篇3
工匠精神的價值在于精益求精,對匠心精品的堅持和追求,專業專注一絲不茍且孜孜不倦。初心成就匠心,匠心超越初心。
我的舅爺爺也是一位“匠人”。作為同和居第五代傳人,舅爺爺有幾個“過人”之處。他干活勤奮,對食材、技藝、菜品“精益求精”。其次,舅爺爺喜歡研究創新菜品,他會結合南北方人的口味需求研制新菜。比如北方人喜歡味道深厚的菜,而南方人喜歡口味清淡的菜,于是,舅爺爺便幾經嘗試推出了同和居的新名菜——油烹大蝦。這道看上去比較清淡,吃起來也沒有油燜大蝦那么厚重的味道,但細品一下在保留了蝦的原味外也增添了一絲濃香。他提倡在傳承中創新魯菜,在傳承中發展魯菜。最后是重仁義,出名后的他婉拒高薪挖角邀請,早已把同和居當成第二個家。做菜,對于舅爺爺來說已經成為了一種享受。
“三不沾”是中國的一道傳統名菜,其制作工藝不光復雜而且做成背后所要下的工夫也是十分堅難。
聽舅爺爺說想作成這道菜可不容易。首先要“練”,用一口鐵鍋裝滿水。其次用一只手的力量把鍋端起來,我心想:“端水”?這有何難?并試著把那鍋水端起來,我使勁渾身解數也沒能讓鍋抬起一絲一毫。舅爺爺邊笑邊說:“不容易吧?我學的那會兒可要端一小時呢。”我心想:“1小時?這得多累呀?手得端費吧?我連端起來都難,更別說1小時了!”舅爺爺接著又說:“完成‘練’之后就要開始‘做’了。往鍋里先放入必要東西,再來回翻炒200多次?!薄?000多次!”我不襟感嘆到。舅爺爺說:“只有來回的翻炒才能始這道菜變得不沾筷子,不沾牙,不沾盤?!蔽倚南胗眠@么沉的鍋翻炒2000多次!這談何容易……就在我浮想聯翩的時候,便聽見舅爺爺手腕一抖鐵鍋和鐵勺碰撞的聲音有節奏的響起。我心中默默地數著:一下、兩下、三下……直到1千還沒有停!碩大的汗珠從舅爺爺的額頭滴下,再看看舅爺爺的表情依然很輕松。他還在翻炒著,不停的翻炒著,直到一個圓圓的餅狀的東西出現在鍋里??粗藸敔斈樕系暮怪?,再看看鍋里的三不沾,我想這就是匠人精神吧。他不畏艱辛困苦,熱衷于技藝、執著于傳承!
走進舅爺爺的工作室,一面成果墻映入我的眼簾。有這些年來先后收徒的照片,這還是我第一次看到這么有陣式的拜師儀式。當然成果墻上最多的還要數歷年來舅爺爺獲獎的照片、證書與獎杯。其中有一個讓我眼前一亮,舅爺爺被認定為“北京老字號工匠”的獎狀,這幾個燙金的大字仿佛在訴說著一位老匠人一生的執著與付出。當我向舅爺爺投去敬佩的目光時,他卻輕描淡寫的說:“這些榮譽是國家給予魯菜的肯定,是給予同和居的肯定,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情,我也深深的以此為榮,以此為傲!”
初心和工匠在這個時代如同大浪淘沙下仍舊閃爍的寶石,在角落里無聲綻放著光華。是誰的初心含苞待放,又是誰的匠心跳躍響動,也許我們每個人的光芒和方向不盡相同,但它們在心中埋下的渴望與熱忱從未消弭,引領著我們不忘來時的路,不懼新征途。
有關工匠精神的作文800字篇4
中午的烈日照耀下的前門大街上,店鋪一個接一個整齊的在的兩側排隊。有的是近幾十年剛開的新店,有的則是從20世紀19世紀甚至更早就已建成的老字號,它們有的雖已破舊不堪,但仍然德馨。瞧,他們不約而同地都在各自的商店中擺滿各種各樣琳瑯滿目的商品而都別具匠心。
我走在街上,東瞧瞧西看看,雖然有很多對我來說很新穎的美食,但始終沒有找到心儀的店鋪。“這兒的油炸糕真好吃!”一個聲音傳入耳中。油炸糕?真的那么好吃嗎?為什么我平常吃的要么是陷太少,要么是皮已經不脆,太軟了呢?饑腸轆轆的我抱著試試的心態,尋著聲音來到一家香氣縈繞的店鋪,抬頭一看,只見從右到左四個大大的金字;錦芳小吃。
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金黃的油炸糕,我不禁垂涎欲滴?!澳挠驼ǜ夂昧恕闭f著,店主人就把“金烏”遞給了我,似暖寶寶般的剛出鍋的油炸糕格外鮮美。我直勾勾地盯著油炸糕,在香氣刺激下,口水在我的嘴里打轉。一口下去,金黃的面皮簡直嘎嘣脆;仔細品嘗,只感覺里面的豆餡更像是經千錘萬鑿,并加入滿滿匠心而制成的巧克力,它們不斷刺激著我的味蕾;咽下去后,它的余香還在口中徘徊,久久難以散去。真是和我平時所吃的大有不同,我眼前一亮,真是此味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所謂匠心,是一種與眾不同,是一種要做,就做好,盡己所能,力所能及的負責任的態度。
吃完后,我抬頭望向桌面,希望再來一個炸糕但卻已經賣完了。在我表達完希望再吃一個油炸糕,并想看看它的制作過程之后,店主猶豫了一小下,但還是爽快地答應了:“那好吧,趁著今天客人并不是很多,我來給你露一手?!?/p>
真可謂細節之處見匠心。只見他戴好手套,拿出準備好的面團和豆餡,把一塊面揉成面團,壓成薄薄的一成面皮,擓了滿滿一整勺的殷紅色的香氣噴噴的紅豆泥,放在面皮上,將它包起來,輕輕一摁。他的一系列動作都顯得那么熟練,他是那么地專注,那么地一絲不茍所謂匠心,是一種嚴于律己,是對每一處細節堅持,。連炸油糕時仍然目不轉睛地盯著炸糕,連頭發上豆大的汗珠都無暇顧及。“刺啦”一聲,他順著鍋把油糕放入。在筷子和大勺的擺弄下,油糕在鍋里翻來覆去,好似一只小魚在水中游來游去。初時,我還能透過薄薄的面皮看見里面的豆餡,皮雖薄,但卻沒有因此破掉,在店主不斷的將炸糕翻滾后白色的面皮開始褪去,慢慢泛起了金黃色。我不禁又想起剛剛那個油炸糕的美味。
直到那個又香又脆還美觀的炸糕擺在我面前,才緩過神來想起驚嘆?!巴?,您真厲害,想必干了有十年了吧!”只見他擺出了帶著淳樸的笑容搖了搖頭“哈哈,不止十年,少說我也干了二十來年了?!薄岸?”我對他的敬意油然而生,我想,炸油糕雖是一件小事,但他專注地只做著一件事情,精益求精,這是一種做人的態度,更是一顆勇于探索不斷堅持的匠心。真是讓人肅然起敬!
所謂匠心,是對傳統的熱愛。
揮手作別,邁出小店,前門大街已是人頭攢動。微風撫面帶著芬芳的豆沙的氣味混雜著濃濃的匠心吹入我心,我不禁感慨:有多少人知道,北京為數不多的別具匠心的傳統小吃店中的一家就隱藏在這里呢?
有關工匠精神的作文800字篇5
又是一年一度的五一假期,極度興奮的我這一次來到了北京的鄰居——天津。
天津是一座吃喝玩樂樣樣齊全的城市,可我要看的是,還是著名的建筑瓷房子,剛進門口,已經排滿了人,在密密麻麻的人的簇擁下,那在太陽照射下閃閃發光的瓷房子顯得格外的引人注目,走進一看,一片片碎瓦片拼成的雕塑是那么的明亮。用手一模,光滑中又帶著點粗糙感,滿滿的古老氣息。走進大門,我不禁驚嘆了一聲,里面雖說不是燈火通明,但也亮如白晝,看吧,用鹿角做成的吊燈,一個個散發出古木清香的木具,用半透明玻璃做成的紗窗……個個都讓人嘆為觀止??粗蓓斏弦粋€個盤子,不怪別人稱它為瓷房子,正是所謂的瓷房子啊。讓我不能不稱贊這能工巧匠,是他們一片片把瓷片粘在一起,不知花費多少心血,不知地了多少地汗水,才造出了如今這宏偉的景象,這也讓我感受到了工匠們一絲不茍地去策劃,專心致志地去建造的工匠精神。是啊!他們堅強的毅力,堅持不懈的精神才讓世代去感嘆,去贊美。
緊接著,我來到了古文化街,那可謂是人山人海,車水馬龍,行人往往,香味撲鼻。為啥這么說呢?因為當地的美食都集中在這兒,你說像天津麻花(果仁張)、狗不理包子、冰粉等樣樣俱全。走在大街上,忽然眼前一亮,那不是《俗世奇人》里的泥人張嗎,那個“賤賣張海五”的故事已經爛熟于心,最讓我佩服的還是泥人張,不但泥人捏得栩栩如生,而且也有機智的一面。看著那武財神爺長須飄然,威風凜凜;那大肚子彌勒佛眉開眼笑,財氣滿滿。遠處看好像是真的一樣,走進仔細一看也很難分辨是真是假?,F在,已經有“泥人張”六代了,那泥人代代相傳,不知那泥匠是花費了多少的精力,絞盡腦汁,思考著如何把這泥人捏得栩栩如生,在門墻上,正是第六代“泥人張”張宇的照片,只看她正聚精會神的捏著泥人,一絲不茍,目不轉睛地,手中的工具小心翼翼的捏出造型,看她身后的幾個泥人,也是這樣捏出來的吧,腦中浮現出捏泥人的畫面,只見她一手扶著泥人,一手上下修改,頭上的汗不停地滾落下來,可這并沒有影響她,依舊專注的捏著。正是這樣,才有著我們現在所看見的泥人,這些泥人承載著不同的故事,如:張明山在袖子里捏泥人、賤賣張海五等。在這些故事中都可以體現泥匠的機智,心靈手巧,更可以體現他們善于觀察,專心致志的品質,才讓工匠精神代代相傳,體現了我們民族?敢于創新,堅持不懈,自強不息的品質,激勵著我們去努力,也讓我以他們為榜樣。
天津是一個充滿歷史故事,有著文化建筑,有著奇人異事的城市,在欣賞美麗建筑的同時,也讓人不由得產生一種敬佩之情,對工匠那鍥而不舍的奉獻精神而敬佩,對他們專心致志,一絲不茍的品質而敬佩,也對他們敢于創新,有著創新的智慧而敬佩。五一勞動節,是一個勞動人民的節日,激勵我們去勞動,去堅持,正想我們那工匠們一樣,去奮斗。也激勵這我們去堅持,持之以恒的去做事,以他們為榜樣,學習他們的匠心,也要傳承他們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