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元旦放假時間表
2024年元旦放假時間表
放假三天。
2024年元旦是周一。由于元但只有一天假,因此不需要調整工作時間。只要在2023年12月30日、31日(周六、周日)基礎上繼續在2024年1月1日放假1天。1月2日開始正常上班。
中國元旦的由來
中國的元旦,據傳說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霸币辉~最早出現于《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蕭子云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
“元旦”一詞,是中國古代的“土產”。中國很早就有過“年”的習俗。“年,谷熟也”,也就是人們慶祝豐收的節日。
每年的1月1日為元旦,是新年的開始?!霸笔呛铣稍~,按單個字來講,“元”是第一或開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天亮或早晨。我國在發掘大汶口文化遺物中,發現一幅太陽從山巔升起,中間云霧繚繞的圖畫。經考證,這是我國最古老的“旦”字寫法。后來,在殷商的青銅器鑄銘上,又出現了被簡化的“旦”字。
夏朝的夏歷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夏朝的時候產生了“夏歷”,就現在的“農歷”。農歷正月初一為“歲首”,歲首這天就叫“元旦”。
從漢武帝起,才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歷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這是夏歷,亦即農歷或陰歷,還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元旦。
今天所說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并將公歷1月1日正式定為“元旦”,農歷正月初一改為“春節”。
元旦是什么
元旦,即公歷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元,謂“始”,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由于地理環境和歷法的不同,在不同時代,世界各國、各民族元旦的時間定位各不盡相同。現在,公歷日益為世界各國所公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采用了國際通行的公歷,把每年1月1日作為“元旦”。以公歷為歷法的國家,都以每年公歷1月1日為元旦日,舉國放假。
元旦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中國的元旦,據傳說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霸币辉~最早出現于《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蕭子云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中國最早稱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正月初一從哪日算起,在漢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歷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歷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又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即十月初一為元旦。從漢武帝起,才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歷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這是夏歷,亦即農歷或陰歷,還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元旦。
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歷(實際使用是1912年),并規定陽歷(公歷)1月1日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說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并將公歷1月1日正式定為“元旦”,農歷正月初一改為“春節”。
元旦節習俗
元旦節的習俗有吃餃子,吃年糕,賞花燈和祭祖,還有就是放鞭炮,當然現在很多地區為了保護環境已經明文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重點是團圓。
元旦節的習俗還有南北的劃分,北方人流行吃餃子,南方人流行吃年糕,每到元旦佳節,北方人都會吃餃子,元旦節吃餃子的習俗,興盛于明清時期,《曲沃縣志》記載:“二日制扁食包金,邀婿爭福。
元旦節吃餃子的花樣多種多樣,餃子的餡料有豬肉餡、魚肉餡、三鮮餡、韭菜餡、牛肉餡、羊肉餡、香菇餡、番茄雞蛋餡等,還有冠頂餃、蝴蝶餃、金魚餃、花邊餃等多種多樣的形態。
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時代,南方地區十分盛行,明末《帝京景物略》卷二中有記載,“夙興盥激,吃棗糕,日年年糕”。
年糕和"年年高"諧音,有很好的寓意,也寄托著人們很好的希望,有詩稱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
年糕早期用來祭祀神靈及供奉祖先,之后漸漸的發展成家喻戶曉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