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冬至作文范文
難忘的冬至作文篇1
暑去寒來,現在到了寒冷的冬天,一年一度的冬至又到來啦。冬至是冬天最冷的一天也是白天最短的一天,說到冬至,令我最難忘的還是冬至的習俗——吃餃子,嘿嘿,我這個小吃貨當然不會放過這次的餃子大餐啦,下面讓我給你們說說我們做餃子到吃餃子的過程吧!
冬至的前一天,媽媽就開始籌備“貨物”了,天還沒亮,我就跟著媽媽向菜市場出發,任務1。買菜??粗敲炊嘈迈r的蔬菜我也不知道買什么啦,還是讓媽媽來買吧。前幾年我們吃的都是白菜蘿卜肉餡的,現在爸爸想換換口味,吃蓮菜肉餡的,媽媽帶著我走到賣蓮菜的攤子前,經過一番精挑細選,選出了7、8個“最美蓮菜”,如果讓我選,我肯定是亂拿一番啦,然后,又去了賣肉的市場,買了幾斤土豬肉就回家啦。
任務2。調餡,包餃子。到了當天的晚上,媽媽給了我第二個任務,包餃子,媽媽把餡調好后,爸爸開始搟皮,我坐著包餃子,姑姑走來告訴我為什么要吃餃子,因為過了冬至天氣就會逐漸變冷,餃子是熱的東西,可以御寒,不讓耳朵凍爛,相傳以前有一位名醫,去當地看病,那里的每個人耳朵都被凍爛了,所以那位名醫說冬至要吃餃子,餃子可以御寒。當我包第一個的時候,可真是漏洞百出,包這頭,那頭漏了,把那頭補好了,上面又漏了,一個餃子用了三層皮才包好了啊,媽媽過來教我怎樣包餃子,不一會我就學會了,雖然包的形狀不是太好,但還是包了許多。爸爸媽媽看到我包的餃子不由得笑了起來,我也不由自主的笑了起來。
任務3。嘗餃子。媽媽把我包的餃子下到了鍋里,之后就是慢慢的等待啦,10幾分鐘后,餃子熟啦,當吃到自己親手包的餃子后,那叫一個香啊,這也讓我知道了一個道理,用汗水付出的勞動換來,那叫一個字——香,雖然包的不好,卻讓我知道了一個大道理,吃著自己包的餃子,別提心里啥滋味了,真快樂啊。餃子雖小,但意義是不同的。
這就是令我難忘的冬至——吃餃子,希望同學們以后可以用自己的勞動去付出,去收獲,那這樣的付出就是有意義的,收獲到的時候也會感到非常高興。
難忘的冬至作文篇2
趕走了夏的燥熱,送走了秋的落寞,大如年的冬至邁著穩健的步伐,深情款款地向我們走來了。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在我們埭頭又稱為“冬節”。冬至搓丸子慶團圓是莆仙特有的風俗。
這天大清早,我們就像四月的冰河——開動了!奶奶、媽媽在和糯米粉,我在一旁幫著剝花生。當媽媽把花生炒熟后,我把花生碾碎。糯米粉和成泥后,摘成一個個小圓坯。我們就開始搓丸子了,媽媽掰了一小塊放在手掌上輕柔地搓起來,速度快得像機器一樣,搓出來的湯圓白白嫩嫩,圓潤飽滿,就像一顆顆珍珠般可愛。再看看奶奶搓的,堪稱得上是真正的老手,一手可以搓三個,一會兒功夫米篩上有序地擺滿了一粒粒圓滾滾、油光閃亮的丸子,別提有多誘人了??粗粗业氖植恢挥X癢癢了。得到媽媽的特赦,我洗了手,擼起袖子,也學著媽媽的樣兒,摘了一小團糯米粉放在手心,雙掌合攏,然后夾著糯米團輕輕地搓呀搓。我一會兒搓得像鳥蛋一樣大,一會兒又搓得像珍珠一樣小。我們一邊搓一邊煮,奶奶先把煮好的湯圓用祭祀的小碗盛起來,擺在灶臺上,先祭祀祖先和灶公灶媽,又在門窗框上、米缸、風箱等處貼上了丸子,以示祭祀“門神”保佑一家幸福平安。
我們一鼓作氣,最后搓好的丸子可以下鍋了。媽媽把丸子倒進鍋里,一個個潔白的丸子就像愛睡覺的小娃娃靜靜地躺在鍋底。不一會兒,鍋里冒起了熱氣,媽媽連忙掀開鍋蓋,頓時,一股清香的氣味撲鼻而來。一顆顆丸子好似頑皮的孩子冒上來,急著看四周,它們興奮地跳躍著,猶如一個個可愛的小精靈在舞蹈。媽媽先給我盛了一碗,撒上白糖和花生磨成的粉,丸子的香味就像蟲子一樣,弄得我的心癢癢的,差點兒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個放在嘴里,那嫩滑柔軟的丸子在我口中竄來跳去。一口咬下去,緩緩吞入肚中,這種味道真是妙不可言,讓人怎么也吃不厭。我狼吞虎咽,幾分鐘時間,一碗丸子分卷殘云般地不見了蹤影。我的肚皮都像丸子了,摸摸圓鼓鼓的肚子,回味著丸子的美味,好滿足,好幸福。
今年的冬至真是令我難忘。
難忘的冬至作文篇3
今天是20__年農歷11月12日,公歷12月22日,是冬至時節,外面下著淅淅瀝瀝的冬雨,雨的世界里,我喜歡小雨,喜歡細如絲線的小雨,尤其是冬天里那種潤物無聲的牛毛小雨,感覺這雨是那樣的`無情,又那樣的郁悶。夜深人靜,雖然關著雙層的窗戶,可雨聲依然無法排除于耳,在今年冬至的第一場小雨賜給我的清醒里,我便于電腦前敲打下這場關于“冬至——冬雨——冬情”的丁點文字。
今天是冬至日,我照樣上班,但是按照慣例,我們在橫峰工作的幾個兄弟要去上饒縣原大地鄉為已經逝去十年的嬸母掃墓,于是早上我約好了幾個兄弟,原定上午十時出發,可是由于法里老弟有會議要開,身不由己,只好等他開完會。
約摸十一點二十分,會議結束了,法里老弟與我們就從政府廣場驅車準時出發,沿著320國道直接奔往上饒縣原大地鄉嬸嬸的墓地。我坐在小車上,一邊用電話聯系在墓地等候我們的叔叔,一邊透過車窗望著窗外的冬雨,淅淅瀝瀝,在飄在落在敲打,滴滴叩擊著沉睡的大地,沉睡的房屋,沉睡的心。冬雨的真切,冬雨的纏綿,喚我猶如從夢中走出來,思維耐不住冬雨的撩撥,冬至時刻聯想到長眠在故土的父母以及逝去的嬸母、爺爺奶奶以及上幾輩的老祖宗,心里按耐不住對親人的眷戀與思念,由于身在異地工作的我,不能及時返回故土祭奠自己的父母,心里留下了些許遺憾與懷念之情。心想如果沒有父母的撫養栽培以及叔叔嬸嬸的幫助提攜,我們恐怕也還在故土修理地球,甚至同我小時候讀書的發小們在外地打工謀生。心里輾轉反側,總覺得自己再也不能夠同大地,同蒼穹一起沉靜。拉開車窗,外面的世界亮堂而凝重;難得就這樣專心諦聽,自我陶醉,透過蒙蒙的時空,仿佛見得思緒飛飛揚揚,絲絲縷縷,被冬雨扯得老遠……這世界因為有了雨的存在,而顯得靜謐,無邪。靜靜而落的冬雨,為這平凡的世界增添了幾分和諧,幾分美麗,為這世界的清新,奉獻了自己的一切,無怨無悔。像冬雨傳遞冬季的懷戀,只有心的感悟,心的默許,在所有的緘默和無奈里,走過了花開花落的歲月。小小的雨點,叩地有聲,難道心靈的撞擊就沒有回音嗎?
十二點十分,我們準時到達上饒縣原大地鄉嬸嬸的墓地,停好車子后,我們沿著崎嶇小路,撐著雨傘,來到嬸嬸的墓地進行掃墓,看著逝去的嬸母照片,連續十年,我們幾乎沒有間斷,每逢冬至時刻,我們幾位兄弟都會來嬸嬸的墓地進行掃墓。去年,我的小腿還扭了一下,走路不夠靈便。今年我特別小心注意,心里還許下了一個小愿:懇請嬸母以及逝去的父母保佑我們身體健康,事事順利,吉祥如意!文明祭掃,一束鮮花寄托了我們全家的哀思!衷心祝愿我們逝去的嬸母以及長眠在故土的父母地下安息!三鞠躬禮畢后,我們驅車離開了嬸嬸的墓地,在一個附近老百姓辦的快餐店里面隨便吃了點午飯。在午飯桌上,我看到兩位年邁的叔叔,尤其是我的大叔,他年過古稀之年,雖然身體沒有大恙,但是由于身在外面給人做保安,也有很多言語不通的地方以及地方習俗不習慣,導致他還想元旦回老家去休養生息。其實我是十分敬重這位大叔,是他暑期經常幫助我的父母干點重體力活,使我能夠安心讀書,是他經常帶我去縣城看望二叔叔并在叔叔和嬸母面前夸我讀書成績如何如何等吉祥的話語,使叔叔和嬸母能夠在關鍵的時刻又能夠幫助我!
晚上,我撐著雨傘在政府廣場前面散步,三叔叔用電話告知我,二叔叔至今還在關心我們孩子的教育成長等問題!我心里十分感恩他們!如果沒有他們的牽掛,沒有他們的關懷,我們父子倆至今還會顯得力不從心,當然外因是條件,內因是根據,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晚上我又用電話鼓勵孩子要練好內功,尊重領導,注意安全!最近看到孩兒寫的申論材料,我喜出望外,感覺有了明顯的進步!但愿他來年能夠更上一層樓!是啊!我在橫峰旅游部門工作的八年間,既懂得了旅游業務知識,又學會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尤為值得可喜的是培養了孩子,讓他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工作平臺!在此,十分感謝自己的親朋好友以及單位領導,是他們幫助了我們父子倆!我們只有努力工作報答他們!
人總是有得必有失,人應該學會感恩!也要懂得珍惜,既然以前不曾擁有,那就意味著失去,如今也不必在痛苦與不安的夾縫中生活。冬雨,在編織著冬的情網,鋪天蓋地籠罩人間,從天空而灑,在忽明忽暗的窗口孤獨的飄零,一種久遠的孤獨情懷在不經意間于此時在我心中泛起。逝去的歲月,遠去的人和事,在模糊的光影里向我招著手。遙遠的想念,腳下的牽絆,糾纏成無法解開的結,系在心頭。四季有著不同變化的雨,人世間有無數有著不同故事的人。在這些有著不同故事的人的眼中,雨自然就有著很大的差別。在失意人那里,雨平添了惆悵;在得意人那里,雨別具一番情趣。這些不同都是由人的心情引起的,所謂“以我觀物,萬物皆著我之色彩”,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呵!難忘的冬至,眷念的冬雨,五味的人生!
難忘的冬至作文篇4
當香味裊裊升起,灶火漸息,用那雪白的糯米粉包裹的湯圓啊!
那甜甜的,黏黏的,熱氣騰騰,幸福滿滿的湯圓呀,滿是我們同學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今天是冬至,學校竟然安排我們做湯圓,真是意想不到啊,大家都開心極了,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學校里做湯圓。老師先幫我們分好糯米團和麻心,再把我們每8人分成一個小組開展活動。好,湯圓開做啦!
我們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球,然后壓扁加入少量麻心,像包餃子一樣,把皮粘合在一起搓成圓球。當然,我遇到了問題——總是不能把湯圓搓圓,總是有一個一個的“小尖角”。裝著餡的湯圓里頭似乎有許多調皮的小人,像是把腳一只一只翹出來,形成一個一個尖尖的角,真是難看。哎,都是軟軟的糯米粉惹的禍,任我們怎么努力搓都沒用。后來,我干脆等“湯圓們”干一點了,硬一點了再去搓,里面的“小人”安心了,不會再動了,真是“軟的不服,得來硬的”!
再看看其他組的同學——瞧,有的同學把餡放得太多了,結果成了“黑煤球”;有的同學沒放餡,湯圓就成了“實心球”。施捷仁同學在做的時候,禁不住鮮美的麻心餡的誘惑,往嘴里一點一點的塞,引起了同學們陣陣笑聲。一節課過去了,我們的湯圓做得差不多了,一個個白白的“胖娃娃”整整齊齊地擺在桌子上,像“孩兒兵”排著隊伍等隊長檢閱呢!
做好了,當然少不了吃這個環節。嗨,熱氣騰騰的湯圓來啦!
湯圓冒著熱氣,在盆里等待我們品嘗?!斑?這湯圓湯的顏色怎么跟在家里吃得不一樣?”哦,是湯圓的“餡漏”了!后來我們知道,原來“罪魁禍首”是__。他做了一個“黑煤球”湯圓,外頭是餡,而餡的里頭才是糯米粉,所以,我們的湯圓湯全被它“污染”了。雖然湯圓包得不是很好,但我們吃得津津有味。一碗碗熱熱的、親手包的湯圓,一碗碗承載著同學們歡聲笑語的湯圓,在寒冷的冬天散發出陣陣暖意。
難忘的冬至作文篇5
冬至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湯圓是圓形的,寓意幸福圓滿。而今年的冬至與以往的十分不同,因為我們班的家委會要在班上現場教我們搓湯圓,然后現場煮湯圓吃。
周二下午,家委會的媽媽們拎著一大堆東西來了,我們拿到糯米團后就開始搓了,糯米團有紅色的還有白色的。剛開始時,家委會的媽媽教我們怎么做湯圓:先取一塊大小適中的面團,放在手心輕輕地搓,最后搓成圓形后就OK了!雖然看上去好做,其實做起來不怎么容易。下手太重會碎掉,而下手太輕就很難成形。很快,一個個湯圓寶寶被我們做了出來,懶洋洋地躺在桌子上。突然,我發現有一個白湯圓太大了,而另一個紅湯圓卻太小了,我腦子里蹦出一個想法:如果把紅湯圓和白湯圓混合在一起會怎樣呢?我便將它們混合起來,哇!這個湯圓一邊紅一邊白,好不漂亮!我帶著愉悅的心情逛了一圈,突然發現,有些組也有混合“品種”。不行,我是天才,我得與眾不同!可我怎么也想不出辦法,我煩惱得把那個湯圓弄碎,又搓好,弄碎,又搓好……正當我不想繼續的時候,那湯圓的一個驚天大大大變化吸引了我的注意:它的圖案從一邊紅一邊白變成全部是紅色,上面有一些白色的斑點,“于式超混合湯圓”成功啦!
開始吃湯圓啦!是紅糖的,我吃著湯圓覺得非常非常地美味,我一碗接著一碗,一共吃了三碗多。吃著湯圓,我覺得非常有成就感,因為在這個冬至,我吃到了自己親手做的湯圓,可真令我難忘呀!
難忘的冬至作文篇6
冬至要吃湯圓、麻糍,吃了我們就大一歲了,記憶中的冬至大致如此。這個冬至卻不同于往常,班主任郭老師帶領著我們深刻的感受了冬至的文化、習俗。
課堂上我們學習了南、北方人的飲食習慣:北方人冬至吃餃子、餛飩,南方人吃湯圓。
那天下午,我們還邀請了張開翔媽媽來課堂指導我們做湯圓。在開翔媽媽的耐心教導和同學們的虛心學習下,一個個白嫩嫩圓溜溜的湯圓出現在每個同學的手中。湯圓越做越多,最后,每一組的芝麻餡都用光了,湯圓也裝了一大盤。于是家長義工們把湯圓端到樓下去加工,做成麻糍。趁湯圓加工的時間,同學們拿出自己早早準備好的溫州美食,擺在桌面上。一眼望去,各種美味盡收眼底。瞧,有的帶了溫州魚餅,有的帶了瘦肉丸,有的帶了涼皮,還有的帶了鴨舌……而我帶的美食更是形成了他們中的一道風景。我帶的是綠豆糕,清新的嫩綠色,而且不像他們那么重口味……
“可以吃了!”老師一聲令下,同學們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突然,教室的門被推開了,原來是家長義工們回來了。他們端著黃燦燦的麻糍分給每一個人。香噴噴的麻糍啊!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麻糍立刻就露餡了,甜甜的芝麻餡兒夾著軟軟的糯米皮,真是美味啊!于是我又吃了一個,誰知,這個大麻糍竟然沒有餡兒!天哪!這是哪位調皮的同學做的啊!?
這個冬至節,既讓我們長了知識,又讓大家美餐了一頓。真是令人難忘啊!